《论语》处世篇1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摘抄《论语》(精品8篇)

读书笔记摘抄《论语》(精品8篇)

读书笔记摘抄《论语》(精品8篇)读书笔记摘抄《论语》篇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读《论语》有感作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年都不改变父亲教给我们的行为作风,就可以说是尽了他的孝道了。

我觉得这句话的确没错,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吗?人做事就是要讲信用,要尽到本能的孝道,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论语读后感11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

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50字》。

,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读书笔记摘抄《论语》篇2好读书,好读书。

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啊!人要读书才会得到知识嘛。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还在天上顽皮的眨着眼睛。

我的书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原来我正在背论语。

这时间,我突然读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冉冉上口,十分耐人寻味。

是啊,我和黄智杰、王泽华这三个好朋友,不是都在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吗?我们三个人都有自己的的特长,黄智杰是我们中间学习最好的。

当然,在他的带领下我的作文和数学都大大的有进步啊!我的特长是体育,所以我是他们中间的体育委员,我的游泳、跑步、篮球,都是呱呱帮的啊!王泽华是一个心细的人,所以他是我们的杂物委员。

所有活动都是他安排的,每次活动我们都进行的顺顺利利的,这都是他的功劳啊!我们这三个兄弟,都是最好的兄弟。

三国时期的刘关张三人是喝了鸡血来证明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虽然我们没有喝鸡血,但是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我们上个人在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我们三个都是最好的朋友,都是男子汉。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目录《论语》——学而------------------------------------------------------------------ 2《论语》——为政---------------------------------------------------------------- 14 《论语》——八佾---------------------------------------------------------------- 25 《论语》——里仁---------------------------------------------------------------- 37 《论语》——公冶长------------------------------------------------------------- 45 《论语》——雍也---------------------------------------------------------------- 57 《论语》——述而---------------------------------------------------------------- 70 《论语》——泰伯---------------------------------------------------------------- 84 《论语》——子罕---------------------------------------------------------------- 94 《论语》——乡党--------------------------------------------------------------- 105 《论语》——先进--------------------------------------------------------------- 115 《论语》——颜渊--------------------------------------------------------------- 127 《论语》——子路--------------------------------------------------------------- 137 《论语》——宪问--------------------------------------------------------------- 148 《论语》——卫灵公------------------------------------------------------------ 163 《论语》——季氏--------------------------------------------------------------- 175 《论语》——阳货--------------------------------------------------------------- 182 《论语》——微子--------------------------------------------------------------- 190 《论语》——子张--------------------------------------------------------------- 195 《论语》——尧曰--------------------------------------------------------------- 203《论语》——学而【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论语征文作文篇1《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

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

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

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

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

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

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论语征文作文篇2《论语》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一、【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

《论语》心得感悟(精品10篇)《论语》心得感悟篇1《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

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

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

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

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

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

”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

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

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

论语700字读后感

论语700字读后感

论语700字读后感论语700字读后感【篇1】读完《论语》,我如同经历了一番修行,明白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

而心灵之道则净化了我的思想,让“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道理。

每个人固有自己的思想,哪怕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分辨是非,做出判断时,思想却也能产生分歧。

这完全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

做到内心强大,是要将轻于身外之物看轻。

太在乎得与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

鄙夫,意义几乎与小人同等,就是不上台面鄙陋的人。

孔子说,像这样的小人,他能谋划国家大事吗?不能。

这样的人在没有得到利益时抱怨着不能得到;而在得到后又恐怕这利益会失去。

既然害怕会失去,那么,如此的鄙夫则将不择手段维护利益,往自己脸上抹这不应该抹的“金”。

这种怨得而患失的人,绝不可能拥有开阔的心胸,决不会有坦然的心境,更不用说拥有真正的勇气。

说到“心灵之道”当然得谈到心态。

子曾经曰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我认为是说小人骄傲,是炫耀他外在的成就;而君子之骄,则是骄傲内心的风骨。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则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小人表现得则是故作姿态,在众人面前搔首弄姿,哗众取宠,故作玄虚,实际在人们的心中,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是骄矜傲人的脾气,因为小人的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多的是一股傲气,所以他们的气度上便理所当然少了一份安闲,少了一份修养。

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不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会有推波助澜一样的影响。

而此种心态,又是从平时笃定、从容的气势可以养成的。

《论语》提倡“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又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这种心境,就像孔夫子所说,它其实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的,若即若离,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

但是,就是因为心境与心态的不同,所以心态会在心境的诱惑迷离下改变本性,使自己坠入深谷,再不能从万谷深渊中迭起,纵而使自己误入歧途。

读《论语》的心得(精选10篇)

读《论语》的心得(精选10篇)

读《论语》的心得(精选10篇)读《论语》的心得(篇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

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

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

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是哲学的宇宙****,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

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

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

“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读《论语》的心得(篇2)《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精选13篇)

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精选13篇)

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精选13篇)论语优质文章篇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开创人。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论,论述了做人、治学、为政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经典。

宋朝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这部著作,对我们成人、成才有着很好的教益和帮助。

在做人方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是说,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出门在外要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守信用的人。

在治学方面,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我们的学习态度要端正,要谦虚谨慎、勤学好问。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上要讲究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思考,这样,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论语》这部著作内容丰富,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我们经常阅读,受圣贤智慧的启迪,将会终身受益。

大家都来读一读《论语》吧!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篇2《八佾》是论语的第三篇。

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表达了孔子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对于典型的破坏周记的事件,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这里,孔子就把礼乐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处世之道]处世之道5篇

[处世之道]处世之道5篇

[处世之道]处世之道5篇处世之道篇一:论语心得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快乐的生活,到底怎样才算快乐?又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呢?《论语心得》对此有所诠释。

《论语心得》是一本根据于丹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所写的书,它主要讲了于丹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在读了《论语心得》之后,我知道了《论语》的真谛:如何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要过上快乐的日子,就必须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讲到: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与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同时,我们还要“修身”: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

这是孔子对理想生活的总结,也被后人奉为理想的指南。

要做到这些主要是要有一颗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心。

可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与别人竞争,少时就已争得个鱼死网破,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就已不易,更何况要有世外高人般的淡泊呢?不过,只要一个人有心,每天修生养性,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成为一个真君子!于丹教授将《论语》所给予她的感悟告诉了我们,我知道了:只有以淡泊的胸襟,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自然状态中,才能寻找内心的那份宁静,也才能如孔子所说:快乐的生活!处世之道篇二:读后感900字品味人生修身养性——《论语》心得皎皎明月,虫鸣叠叠,秋风入窗,夜长无眠。

一个人,一盏灯,一杯淡茗,一丝愁绪。

当翻开《论语》,所有一切都已化为沉淀,畅游书海,仿佛诵读之声环绕耳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 天地人之道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论语读后感800字(篇1)《论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一部充满智慧的书籍。

明朝确定以《论语》作为教辅书,也奠定了《论语》在中国文人心中的低位。

《论语》对于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教会人的德行的养成,还告诉人们怎么看待功名,怎么做好教育等,对人们的各方各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质朴凝练是《论语》的一大特点,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去说明深刻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百读而不厌其烦。

提到《论语》,我们不得不先说了一下,什么是“仁德”?这是春秋和平时期备受君主们所喜爱的,他们主张以孔子的仁德治理国家。

这是一部告诉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怎么去提高道德修养,“仁”是施政的根本宗旨。

“仁政”是什么?仁政就执政者应该关心民生,善待自己的百姓,真正做民为根本,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不仁”,对百姓苛捐杂税,人民名不聊生。

这些不懂得仁政对于统治的重要性的统治者当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无可争辩。

做人,做事,执政不仅仅需要“仁”之外,你还得“忠”“孝”“义”“信”,历史上但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必被人唾弃,遗臭万年。

所有《论语》对人们的启发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是具有深邃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教育,孔子可谓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摒弃了贵族才有权利去学习的这种陋习,而是宣扬人人都可学习,都可成才,所谓有教无类。

他一生弟子3000人,足以看出他对于教育有教无类身体力行,并且各行各业都有出色弟子。

孔子先进的教育理念一直沿用到今日,对于学习习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处不体现出了孔子对学习的的理解,做学问不仅仅要温习,还要学会独立思考。

孔子被美国作家爱慕生誉为“哲学上的华盛顿”,历经几千年仍旧,足以可见这部东方的“圣经”的魅力,也可以看出《论语》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熟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并且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事情。

论语二十篇目录

论语二十篇目录

论语二十篇目录论语第一篇:为政论语第二篇:学而论语第三篇:八佾论语第四篇:里仁论语第五篇:公冶长论语第六篇:雍也论语第七篇:述而论语第八篇:泰伯论语第九篇:子罕论语第十篇:乡党论语第十一篇:先进论语第十二篇:颜渊论语第十三篇:子路论语第十四篇:宪问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论语第十六篇:季氏论语第十七篇:阳货论语第十八篇:微子论语第十九篇:子张论语第二十篇:尧曰论语二十篇目录主要内容1、论语·学而第一: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2、论语·为政第二: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3、论语·八佾第三: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4、论语·里仁第四:讲仁德的道理。

5、论语·公冶长第五: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论语·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7、论语·述而第七: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论语·泰伯第八: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9、论语·子罕第九: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论语·乡党第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1、论语·先进第十一: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2、论语·颜渊第十二: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3、论语·子路第十三: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4、论语·宪问第十四: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5、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论语·季氏第十六: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7、论语·阳货第十七: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8、论语·微子第十八: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读完论语的心得10篇

读完论语的心得10篇

读完论语的心得10篇读完论语的心得1《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华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

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读完论语的心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论语演讲稿(推荐9篇)

论语演讲稿(推荐9篇)

论语演讲稿(推荐9篇)论语演讲稿第1篇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编撰而成。

包含着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是经典中的经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则,它的意思是: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后,有剩余力量,再去学习文献。

孔子认为,弟子首先要懂得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对于知识,则放在第二位。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古人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要懂得孝的做人之道。

古时候,有一则关于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久满足父母的这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了疲劳,邻居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可见,孝道在炎黄子孙心中的地位了。

孝,是孔子提倡的美德,父母生我,育我,作为子女,怎么不做到孝呢?小时候,父母有好吃的东西,总会让给我们吃;我们长大了,能承担一些家务活吗;父母交代的事我们做到了吗?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是否去关心他们了吗?这些看上去的小事,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是给我感受最深的语句。

不仅如此《论语》也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论语》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做人的仁德,以及品味哲学的思想情操。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1)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

我也不能脱俗,总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快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

女儿11岁了,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

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因此,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希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

《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起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

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希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

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

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2)《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二年级《论语》读后感400字(篇3)《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5篇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5篇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5篇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

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

让我们一起随着论语,一起跨越千年时空,找寻孔老夫子留给我们的智慧。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论语学习文章,希望对你有用!关于论语学习文章1童年时读《论语》,不知其意,体会不到妙处;少年时读《论语》,觉得蛮值得荒唐言,认为它早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今我再次捧起《论语》的时候,对千年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反复品味着这句话,说不出的意蕴在心中环旋。

一直以来,我认为学习是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

我把学习当做任务一样完成,久而久之,觉得学习很累,很有负担。

但是当我几天没有学习之后,莫名的空虚感围绕在我身旁,感觉自己已经退化成动物,没有了思想。

于是我读了一些书,读完之后,内心无名的欣慰。

是啊!时常学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读来五味杂陈,孔子告诫了人们几千年的“诚信无价”,现在我们仍然陷在诚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告诫了我们几千年,我们还是处在诚信的危机之中呢?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是行走不了的。

在我从小的学习中早已熟知这样的道理,可一旦出现了要舍我利益而维护诚信时,我们犹豫了,我们想到了如果舍掉我们的利益,那么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之中生活,最后我们选择了舍信求利。

但是我们却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到了很多痛苦和惩罚:朋友的疏远,亲人的离开,社会的混乱,我们自身的健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句份量何其重的警告啊!“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读到这句话时,只是慨叹古代的外交辞令要经过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当再读这句话时,心中更是敬佩: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整套严谨的系统流程,需要有严密的制度和人们各司其职,这样,国家才能顺利运行进而国泰民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 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 受不了这种穷困 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 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 是多么高尚啊!”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用之则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 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 子路曰: 子行三军, 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 子曰: 暴虎冯河, 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 子曰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游曰: 事君数 事君数( ),斯辱矣 子游曰:“事君数(shuo),斯辱矣;朋 ),斯辱矣; 友数,斯疏矣。 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奉君主 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 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 疏远了。” ”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巧言令色足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 耻之。 耻之。匿(ni)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 )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耻之。” 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 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 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 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 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 贤哉回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 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有教无类;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 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 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 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 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子曰: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 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 饭疏食饮水,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ong)而 )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如浮云。”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 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 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 《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 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 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 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 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 君子有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 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不器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 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 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 贫而无谄,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可也。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子贡曰: 如切如磋! 子贡曰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 子曰 赐也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 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 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 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 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 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 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 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 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 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 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 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 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谢谢! 谢谢!
子曰: 由 诲女(ru),知之乎?知之为 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i)也。” 孔子说:“由,我教 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 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 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智慧啊!”
子曰: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不患无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 求为可知也。 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 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 己,只求自己成为有 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 知道的人。”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 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已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 别人不了解自己,只 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 ) 人焉廋哉? 人焉廋(sou)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要了解 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 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 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 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参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子出, 何谓也? 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 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夫子之道, 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 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 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 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