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合集下载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研究前景与展望
当前研究不足与挑战
指出了当前自发性气胸护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如缺乏长期 随访、缺乏多学科合作等。
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
提出了未来自发性气胸护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包括加强长期随访、 开展多学科合作、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望未来发展
展望了自发性气胸护理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护理理念、护理模 式、护理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病变。
05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研究 进展
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介绍了国内外自发性气胸 护理研究的现状,包括研 究数量、研究领域、研究 成果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最新研究成果
概述了近年来自发性气胸 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新的护理方法、技术、 药物等方面的进展。
未来研究方向
指出了当前自发性气胸护 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 点和方向。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 竭、意识障碍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确诊 。
02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评估
评估目的与内容
01
02
03
评估目的
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自 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为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 依据。
患者病情状况
分析评估结果:整 理数据、分析评估 结果。
评估结果与处理
评估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患者病情状况和认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处理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病情护理、认知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方面。
03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

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方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

结论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及时处理。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正常人体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构成的密闭腔隙,其内的压力为负压,低于大气压3-5cmH2O,以保障肺脏呈膨胀状态,参与正常的通气与换气。

气胸就是胸膜腔内进入一定的气体,使肺组织受压萎陷而引起的,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它是肺科的常见病,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否则将引起肺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的情况和胸膜腔的压力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1.病因1.1继发于胸部疾病:1.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症。

如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由于感染发生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阻塞,造成小气道梗阻并形成单向活瓣性阻塞,其末端肺泡逐渐膨胀,内压增加,最后破裂或形成肺大泡,当用力或剧烈咳嗽时,邻近胸膜的肺大泡破裂或肺炎、肺结核侵蚀胸膜等,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1.1.2肿瘤:如支气管肺癌,由于恶性肿瘤侵蚀脏层胸膜,引起支气管胸膜瘘,使空气直接进入胸膜腔,引起气胸。

1.2特发性:临床上无明显的肺部病变。

常发生在健康的青壮年。

此类气胸气体由胸膜下微小肺大泡破裂进入胸膜腔。

一般认为这种微小肺泡是由于支气客或肺部炎症愈合后形成疤痕或纤维组织牵拉所致;也有的是肺或脏层胸膜组织先天发育缺陷所致。

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用力、大笑、剧咳等),使肺大泡内压突然增加而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1.3其他原因:如正压呼吸器通气加压过高,航空、潜水在无防护措施下也可发生气胸。

2. 分类根据肺一胸膜裂口的大小、状态及气胸腔压力的大小,通常将自发性气胸分为三类:闭合性或单纯性自发性气胸;开放性或交通性自发性气胸;张力性或高压性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患者年龄、身高、体型、发育、职业,有无吸烟史、过敏史。

2、症状和体征:评估患者有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呼吸音是否减弱或消失,气管位置是否居中等。

3、辅助检查:主要评估患者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结果,以便了解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膈移位等。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有无恐惧、焦虑及对疾病的认知。

评估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及支持力度,家庭对手术的经济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卧位指导卧床休息,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2、给氧根据患者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和氧流量。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治疗后反应和治疗后患侧呼吸音的变化等,有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征象。

4、心理支持当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时应尽量在床旁陪伴,解释病情和及时回应患者的需求。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妥善安放、固定各种管路并保持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测,并详细记录。

2、呼吸道管理协助咳嗽咳痰:卧床期间,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坐起、叩背、咳痰,指导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促使肺扩张,预防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①保持管道密闭性;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③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④拔管的护理。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切口感染;②肺部感染和胸腔内感染。

5、基础护理由于切口疼痛及带有各种管道,患者自理能力下降,根据病情和患者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疾病康复。

三、健康指导要点1、有效咳嗽、咳痰向患者讲解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并给予指导。

2、告知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避免气胸的诱发因素:①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和进展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和进展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21期V ol.4, No.21, 2019189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和进展胡湘宜,邓婷婷,林 玲(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1)【摘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实质或胸膜在无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导致气体在进入胸膜腔的疾病。

根据患者有无原发性病变,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两种类型。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15到24 岁青年,特别是瘦高体型青年。

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则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2]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现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1.189.021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体型瘦高的男青壮年,胸部平片一般无明显变化,但胸部CT 可见胸膜下肺大泡,多在肺尖部,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肺泡壁的弹性减退、相关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有关[3-4]。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有肺部基础病变的中老年人,由于病变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堵塞,形成肺大泡破裂,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脓肿、肺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症等[5]。

月经性气胸仅在月经来潮前后24~72小时内发生,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胸膜上有异位子宫内膜破裂所致[6]。

妊娠期气胸可因每次妊娠而发生,可能跟激素变化和胸廓顺应性改变有关[5]。

2 自发性气胸的急救护理气胸患者多起病急,症状重,严重者需紧急排气,促进肺复张。

需配合医师做到以下方面:①将患者安置到监护室,给患者吸氧,准备胸穿包、缝合包、引流导管、水封瓶、负压吸引装置、急救药品等。

②迅速行胸腔穿刺排气,当情况危急时,用胸腔穿刺针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穿刺抽气,缓解呼吸困难现象 [7] 。

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引言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部伤害的情况下,由于肺组织的破裂或漏气导致的气胸。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它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和其他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在处理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护士们在提供治疗同时还起到了关键的护理作用。

本篇文档将介绍自发性气胸护理的基本措施。

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观察病情对于护理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胸痛的程度、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频率和强度,以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

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指导治疗的调整。

2. 卧位调整对于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卧位调整是一个重要且常用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该将患者安置在一个舒适的卧姿中,通常是半卧位或坐位。

这样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减少胸痛,并提供最佳的气道通畅度。

3. 氧气供应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呼吸困难时,可考虑给予氧气供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正确设置氧气流量,并确保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正确放置在患者的鼻子或嘴部,以确保氧气的正常输送。

4. 疼痛管理自发性气胸患者常常伴有胸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士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包括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和药物疼痛管理(如镇痛药物的给予)。

在给予药物疼痛管理时,护士应确保按医嘱正确选择和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的效果。

5. 休息和活动休息是自发性气胸患者恢复的关键。

护士应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适当的休息,并避免剧烈活动和体力劳动。

此外,护士还应适时地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转位、肢体活动或被动活动,以保持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6. 情绪支持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士应积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7. 教育和指导教育和指导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帮助患者理解并遵守治疗计划的关键。

自发性气胸护理

自发性气胸护理

自发性气胸护理自发性气胸是指无外伤或无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

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包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

少量气胸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多进食粗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3.用药护理患者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及时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刺激性咳嗽较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咳药物,但痰液较多者或慢性呼吸衰竭伴二氧化碳潴留者,禁用可待因等中枢性镇咳药。

4.心理护理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闭式引流的目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担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以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大量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时,可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发绀、冷汗、心律失常,甚至休克,要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6.基础护理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和水柱波动范围,准确记录。

按要求更换胸腔引流瓶及引流袋。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

吸烟的患者应劝其戒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多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在气胸痊愈的1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

出院后3~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扩胸运动,以防诱发气胸。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增强体质。

进食粗纤维素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3.用药指导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正确服用药物。

4.心理指导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5.康复指导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

6.复诊须知一旦感到胸闷、突发胸痛或气急,可能为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

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

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

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8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整体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DS与SAS评分分别为(45.09±8.76)(40.38±6.15),对照组SDS与SAS评分分别为(54.13±8.97)(49.24±10.03),观察组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整体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心理状况,提高临床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行之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标签: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自发性气胸是指胸膜与肺病变,导致脏层胸膜发生破裂,空气直接进入到胸膜腔中,出现气胸。

发生气胸后,胸膜腔中的压力明显增加,肺难以膨胀,而且肺组织会向肺门压迫,甚至造成心脏与器官移位,向对侧胸腔推进。

慢支合并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大泡破裂、肺尘埃沉重病容易引起气胸,亦可引起肺脓肿、肺癌。

我院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8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27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2.74±3.88)岁,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18±2.64)岁。

对照组31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64.27±2.57)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64.39±2.71)岁。

经过胸部CT与X 线胸片检查,确诊为自发性气胸。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保证充分的卧床休息,给予镇痛、吸氧、止咳治疗与基础护理,叮嘱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证清淡饮食。

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共3篇)

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共3篇)

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分析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自发性气胸是常见急重症之一,特别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尤应引起重视,须及时诊断和治疗。

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患者中,男3l例,女15例。

年龄60~81岁。

平均岁。

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29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哮喘10例。

患者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22例,胸膜黏连9例。

发病诱因:近期呼吸道感染37例,负重7例,无明显诱因9例,用力屏气2例。

左侧17例,右侧24例,双侧5例。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者16例。

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痛、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表现,发病缓慢30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闷、紫绀等症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加重。

56例中伴有右心衰l4例,昏迷6例,休克7例,皮下气肿8例。

气胸体征:气管移位,患侧或局部呼吸音消失20例,伴有三凹征11例,无典型气胸体征24例。

血气分析:呼吸性酸中毒33例,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2例,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11例。

2.结果全部患者经确诊为气胸后,立即给予抗感染、吸氧、积极治疗原发病、抗休克、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治疗。

2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15例立即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6例行肺大泡切除,自动出院4例。

3.护理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气胸,尤其是局限性气胸者,体征往往不明显,应仔细检查;胸透易漏诊,应行胸片检查;对一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抗炎、平喘、祛痰等综合处理,胸闷气急仍不能改善者,应排除气胸的可能,而局限性气胸还须与肺大疱相鉴别。

心理护理:当患者突然发生气胸时,患者极易紧张、恐惧,护士应为患者采取舒适休位,细心照顾,守护在患者身旁,安慰鼓励患者,如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抢救,坚定抢救成功的信心,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从而消除恐惧心理,适时地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术等。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自发性气胸是指因多种原因造成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疱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窒息感、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

危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休息与卧位: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血压平稳者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

如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

(二)給氧:根据病人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給氧方式和吸入氧流量,保证病人>90%。

对于保守治疗的病人,需给予高浓度吸氧,有利于促进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

SaO2(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胸痛的程度、治疗后反应和治疗后患侧呼吸音的变化等,有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征象。

大量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次出现胸闷,并伴有顽固性咳嗽、患侧肺部湿性啰音,应考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能,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根据病情准备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相关处理。

1、保证有效引流(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应放在低于病人胸部且不易踢到的地方,任何时候其液平面都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以防瓶内液体反流进入胸腔。

引流管长度适宜,妥善固定于床旁,既要便于病人翻身活动,又要避免过长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

必要时,可请病人做深呼吸或咳嗽,如水柱有波动,表明引流通畅。

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观察

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观察

自发性气胸护理的临床观察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胸外科常见疾病,所谓自发性气胸是指患者在非外伤的情况下因肺组织或肺膜破裂而导致胸腔积气,进而引发呼吸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

能够引发自发性气胸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很多疾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都容易导致自发性气胸,而且当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的情况时,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以及胸部疼痛症状,如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患者胸腔内积气量逐渐增加,不仅会导致肺脏被持续压缩而且也会导致患者纵隔出现位移,随着症状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最终会因严重呼吸循环障碍而丧生。

近年来由于我国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因而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自发性气胸患者不仅需要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给予积极的治疗干预,与治疗措施匹配的护理措施,也对该病治疗效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的情况后,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也有较大差异,常见治疗措施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刺、胸腔镜下肺大疱修补术以及保守治疗等,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都能明显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本文将针对自发性气胸护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应明确自发性气胸的具体病因。

很多肺部疾病都可在一定情况下导致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肺部肿瘤、慢阻肺以及肺结核,由于上述疾病,在一定情况下可形成肺大疱,而在患者形成肺大疱的情况下一旦患者胸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导致肺大疱破裂进而引发气胸。

除此之外,一些无明显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在肺部形成肺大疱,这就是为什么临床工作中有些自发性气胸患者并无明显呼吸系统病史,临床研究认为,此类接受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其肺大疱的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自身发育问题、吸烟、非特异性炎症等,除此之外一些较长时间内胸腔压力持续较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自发性气胸,因为此类工作者往往是潜水员或航空工作人员,且胸腔压力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当其从高压环境快速进入低压环境时,就有可能导致气胸。

气胸个案护理报告范文

气胸个案护理报告范文

气胸个案护理报告范文
一、患者情况概述
患者小杨,男,23岁,因“胸闷、气促6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为右侧自发性气胸。

二、护理过程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尤其注
意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呼吸音的变化。

2.疼痛护理:气胸会引起胸痛,我们采取了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如分散注意力、放松技
巧和轻度止痛药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3.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同时,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促进肺复张。

4.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患者接受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我们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
量,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和脱落等突发情况。

5.心理支持:气胸患者常常因为呼吸困难而感到焦虑和恐惧,我们给予了患者心理支持,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护理效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胸痛明显减轻,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肺功能逐渐恢复。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护理总结
对于气胸患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通过有效的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发性气胸 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 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摘要:自发性气胸系在没有创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

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急症之一。

按其病因可分为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

前者常见于无肺部疾病的青壮年,后者常继发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肿瘤、金葡菌肺炎、哮喘等。

按气胸的性质分为单纯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按对肺的压缩程度分为轻度气胸(压缩体积50%)。

现将我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胸膜腔为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之间的密闭腔隙,不含气体,呈现负压,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气胸发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压缩肺,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因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气胸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突发胸痛、胸闷、气急,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气胸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即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的胸腔积气和肺压缩。

外伤性气胸是胸壁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的气胸。

医源性气胸是指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的气胸。

本章重点讨论自发性气胸。

【临床表现】(一)症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肺部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有关。

典型表现为急骤起病,患侧突发胸痛、刺激性干咳、胸闷和呼吸困难,多喜健侧卧位。

张力性气胸常出现剧烈胸痛、严重呼吸困难、冷汗、紫绀、烦躁不安、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呼吸衰竭、休克。

如气胸发生缓慢、气量少,病人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胸闷,在X线检查时才能发现气胸。

(二)体征少量气胸的体征不明显。

大量气胸时可发现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叩诊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8例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

38例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护理论文

38例大学生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38例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肺复张最短为1天,最长14天,3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诊3个月~3年仅有2例复发。

结论:对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加快气体的排出和吸收,使肺复张良好,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分析自发性气胸是内科急诊,患者往往突然出现患侧胸痛、胸闷、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而急诊就医[1]。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在青年男性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2]。

针对青年大学生气胸患者的治疗护理有一定的特点,现将我院从2005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38例气胸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38例气胸患者病例。

全部是男性,年龄18~22岁,均属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7例发病前伴有感冒,其余均无基础疾病。

其中左肺压缩14例,右肺压缩23例,双肺压缩1例;压缩体积在30%以下为5例,压缩30%~50%为13例,压缩50%以上20例;其中闭合性气胸34例,张力性气胸4例。

诱发因素:其中3例无自觉症状为体检时发现,21例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病,7例是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病,7例是在感冒后咳嗽引起。

治疗方法:5例压缩30%以下的患者给予静卧、吸氧等保守治疗,其中2例在观察3天后无明显吸收的表现,改为穿刺抽气治疗。

13例压缩在30%~50%的患者给予穿刺抽气治疗,平均抽气1.57次,4例穿刺2次后肺复张不理想者,改行胸腔闭式引流。

18例压缩在50%以上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1例气胸复发和1例双侧气胸的患者立即转入上级医疗机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38例病例肺复张时间为1~14天,全部治愈。

随诊3个月~3年,有2例复发。

护理分析病情观察:对所有收治的气胸患者我们采取了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和胸痛的改善情况,观察有无纵隔移位和皮下气肿征象。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摘要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腔疾病,特别是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本文旨在介绍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了解如何正确管理和应对这一病症。

通过适当的护理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概述自发性气胸是指胸腔内气体在没有外伤或明显原因的情况下自发性进入胸腔,导致肺组织受压缩和崩溃。

一旦发生自发性气胸,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胸部压迫感等症状。

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 护理措施下面将介绍有关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措施:2.1 观察和评估观察和评估是护理自发性气胸患者最重要的一步。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胸痛程度和肺部听诊等。

同时,护士还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体温等,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并发症或恶化病情的迹象。

2.2 保持气道畅通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胸部的压力,帮助呼吸。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氧疗,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2.3 管理疼痛自发性气胸患者通常伴随胸痛,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和活动产生影响。

护士应及时评估和管理患者的疼痛,选择适当的镇痛措施,如非处方药物、局部冷疗或热敷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2.4 监测液体平衡自发性气胸患者可能会因为胸腔内气体积聚而导致肺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患者的液体平衡。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以及监测尿量和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

必要时,护士应及时调整患者的液体治疗方案,以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2.5 心理支持自发性气胸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理解病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同时,护士还应引导患者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简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简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简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自发性气胸一般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原发病引起,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突然用力、大笑、剧咳、憋气等,导致肺大泡内压突增而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这是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以突然出现症状而急诊就医。

患者及其家属处于应激状态,一般相关知识缺失,所以护士及时地实施全面细致科学准确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现简谈几点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消沉、抑郁等是病人常出现的心理反应。

当病人出现如胸闷、呼吸困难、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以及心律不齐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时,无论病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护士都要表现镇定不慌张,给病人以信赖和希望,使病人心态尽量平和放松,暗示病人危机很快过去,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抢救和治疗;护士要深入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各方面关心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多与病人交谈,语言要轻柔简单明了,告知病人和家属有关病情及检查治疗方案;有意识的让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出现在病人床前,给病人以积极的影响,减轻其焦虑、烦躁不安和恐惧程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的病人一般都比较消沉、抑郁、悲观,甚至有自杀倾向,护士除做好上述护理外,还要做好应急预案,加强防护,同时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给病人更多的关怀爱护鼓励和体贴,让病人享受更多的亲情,更好的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宣教,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和恐惧,让他们以稳定、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对于个别家庭特困病人,安慰好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以治病救人为目标积极治疗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联系解决住院费用问题。

2一般护理病室:一定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尽量在21:30时左右熄灯,以保证病人睡眠和休息。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自发性气胸是指由于肺的脆弱性或其他原因导致肺表面膨胀和破裂,使空气进入胸腔,并造成肺的部分或全部塌陷。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应包括早期发现、迅速处理和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对自发性气胸护理的详细描述。

早期发现:1. 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和体征,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和劳力,以及是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2. 注意病人是否出现一侧胸廓抬高或膨隆的异常体征,可能伴有激动时的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3. 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肺部呼吸音,如发现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自发性气胸。

迅速处理:1. 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动急救人员,确保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和设备。

2. 协助病人维持休息的姿势,一般是半坐位或坐位,有助于减少肺受压,改善呼吸。

3. 不要给病人口服固体食物,以免影响气道通畅或加重症状。

4. 在等待救护车或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病人可通过柔和的轻拍或振鼓激活呼吸肌肉,促进气体排出。

有效的治疗:1. 经过临床评估后,医生可能会决定行胸腔闭塞或抽气治疗。

胸腔闭塞是通过插入导管或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

抽气治疗是通过针刺胸腔,抽取气体,使胸腔扩张恢复正常。

2. 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氧气,保持通畅的呼吸道,以提高氧合和降低肺过度膨胀的风险。

3. 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4. 提供病人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恐惧,同时向他们解释并稳定他们的情绪。

5. 饮食护理: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病人体力恢复,并加强免疫系统。

自发性气胸的康复护理:1. 患者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

2. 避免高强度锻炼和剧烈运动,以免再次诱发气胸。

3. 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如不吸烟、不饮酒、避免寒冷刺激等。

4. 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在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中,护士是重要的角色之一。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护理

自发性气胸护理

自发性气胸护理【摘要】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护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介绍了自发性气胸护理的常见方法,护理过程,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及效果评估。

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护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结论指出了自发性气胸护理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及意义。

自发性气胸护理不仅关乎患者的健康,也对医疗领域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发性气胸护理,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危害、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病情观察、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发展、意义1. 引言1.1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护理自发性气胸是指在胸腔内发生无外伤性的气体或气体液体混合物进入胸膜腔和胸膜之间的空隙,使肺组织受到挤压,导致肺部压缩和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情况。

自发性气胸护理即为针对这种病情提供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促进病情康复。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重点在于减少气胸的发生和扩散,保护肺部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

护理工作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

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保持乐观的心态。

自发性气胸护理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1.2 自发性气胸的危害自发性气胸是指胸膜破裂或穿孔导致气体进入胸腔并使肺部部分或全部塌陷的病症。

自发性气胸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困难:气胸使胸膜间隔破坏,肺部压力增大,导致胸腔内气体压力升高,使得受影响的肺部受到挤压,呼吸受限,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威胁生命。

2.胸痛:自发性气胸病人在呼吸时会感觉到剧痛,疼痛会加剧呼吸困难,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

自发性气胸的诊疗及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诊疗及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诊疗及护理自发性气胸,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下由于肺脏本身的疾病形成胸腔积气。

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通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主要表现】(1)病史:可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史。

(2)症状:突然发生患侧胸痛,继之呼吸困难、胸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常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

有的出现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

(3)体征:局限性小量气胸可无明显体征,大量气胸时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增宽、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叩诊呈鼓音或过度回响,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X线胸部检查可见气胸部位透光度增强,无肺纹理,肺向肺门萎缩,呈球形阴影。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自发性气胸来势凶猛,如不能进行及时救治,常可使病情迅速加重,应尽早转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排气减压:肺压缩<20%、无明显症状者,经一般治疗气体可在2~4周内自行吸收。

肺压缩≥20%以上者,可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每次抽气600~1000毫升,直到肺组织大部分复张。

张力性气胸可用50~100毫升注射器,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减压,以尽快缓解症状。

如有条件,可进行套管针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3)氧气吸人:胸闷、气喘者,及时给予氧气吸人。

(4)对症处理:咳嗽较剧时给予喷托维林(咳必清),成人剂量25毫克/次,3~4次/日,口服。

(5)外科手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经引流排气无效者。

(6)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清新。

②保证充足营养和水分供应,给予易消化、高营养、清淡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③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酌情给予导泻剂,防止排便时胸腔内压力增高。

【小提示】彻底戒烟,尽量减少呼吸道黏膜刺激;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类似病史,了解发病的诱惑。

2、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评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面色。

判断呼
吸困难程度。

3、根据病情做好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准备。

4、胸前闭式引流术后,评估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
情况,观察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
2、疼痛
3、活动无耐力
4、自理能力缺乏
5、焦虑
6、知识缺乏
7、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血压平稳者去半卧位有利于
呼吸,闭式引流置管者妥善固定并加强置管期间安全宣教,防止意外脱管。

2、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高浓度输氧(有利于胸膜内气体的吸收)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胸痛及缺氧的程度及
治疗后改善情况。

4、心理护理解释病情,安慰病人,消除顾虑,稳定情绪。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气胸痊愈后,一个月内避免举重物,避免屏气,避免剧
烈运动。

2、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4、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戒烟。

5、掌握气胸复发征象,及时就诊,突发性胸痛,随时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大大促进精 神病患者 的康 复进程 。 自我效能感低 的精神病患者 对正
确 的治疗方 案效果明显甚微 或毫无作用 ,不利于精神 病患者的康 复进 程。 因而 ,提 高精神病 患者 的 自我效 能感 ,是促使 精神病患者 正确归 因的有效措施 。
通过 以上的研究 证明一 下结 论 :通过归 因理论研 究中归 因干 预体
Batm o eM D : pknsp e s1 9 1 1 . li r Ho i r s .9 9:- 8
自发性气胸 的护理现 状及进 展
李玲玲 肖文 星
( 解放 军第五三 五医院八病 区 ,湖南 怀化 4 8 0 ) 10 0
【 要 】 自发性 气胸 是肺 部 常 见疾病 之一 ,该疾 病起 因比较 急 而 隐 匿,临床 上 多 无明显 诱 因 ,往 往 因突然胸 部 刺 痛、进 行性 呼吸 困难 而来 摘
在精 神病患者康 复进程 中,对 于康复成 功的精神病 患者是完全归 因于

[] 文历 阳. 导论 [ .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0 : 2 2 医学 M】 北 人 2 1 2. 0 1
【】 WenrB. he r f f ao o mecaso m x e e csJ. 3 ie At oyo mo v t nfr o lsro e pr n e[ i i s i ]
中的客观倾 向与程度 。正确 的精神治疗 方案和 归因干预 措施一旦 确 】
定 ,患者 的依从 性对于 以后 康复进程和 预后有着决定 性作用 。归 因方 式 是精神病患 者康复进程 中产生依从性 的一个重要 因素 ,因此改 变精 神病 患者 的归 因方式有利于 增强精神病 患者在康复进 程 中的依从 性。
套精 神治疗方 案或者 医疗 干预模 式,而不是引导精 神病患者 自身内
在 归因 因素来促 使精神病 患者的康复进 程 ,则说 明精 神病患者在 康复 进程 中的依从性 较差 ;如果 归因于精神病 患者在归 因干预的心理 体系 治疗 中加强和促 进了康复进 程 ,这说 明是精神病患者 在康复进程 中的 依从性 较强。
疗 和护理过程 中,应多给予 精神病患者情 绪和 自我感 观意识 的疏导 和
心理 体系治疗 ,从精神层面 给予归 因干预 ,来做到对精 神病患者情 绪 反 应和 自我主观意识 的全面 掌握和全面管理 。 2 归因理论增强精神病 患者康 复进 程中的依从性 . 2
2. . 1可行 性 2
系治疗针对 精神病患者做 出归 因倾 向判断 ,通过 正确的归 因方 式来增
掌握 ,从而造成 了精 神病患者必 须要靠药 物来维持长期治疗 ,继而让 精神病 患者对 药物产生长期 不可缺 的依赖 性 ,这种依赖 性是对精神 病
患者病 情心理体 系治疗的一 个大的屏 障。当精神病患者对 药物 的依 赖 性产生 了抗拒则 归因于药物 和医疗干预 的一些 因素 ,是大大不利于 精 神病 患者 自我情 绪反应和 自我主观意识 的管理 。因此 ,医护人员在 治
21 0 2年 4月第 1 0卷 第 1 0期
2 - 因理论 的情 绪意识管理 . 2归 1

文献综 述 ・ 49 5
在精神病 患者康复进 程 中,医护人员首先 要了解不 同程 度精神病
在 精神病患 者的康复进 程 中,医护 人员应该 做到帮助 患者进行情 绪疏导 ,合理归 因。在 以往一 些治疗实践 中 ,医护人 员一 般都选择 用 药物来控 制精神病 患者的病情 ,而忽视 了对 其心理情绪和 自我意识 的
强精神病患 的依从性 ,并提高精神病 患者 自身 的效 能感来促使康 复治 疗 进程 ,所 以进一步得 出归因理论在精 神病患者康 复进程 中的应用是
依从性 是指精神病 患者或者 归因干预对 象进行治疗 或者康复 进程
具有很重要 的性质和地位 。
参考 文献
【】 Ha tSMe s rme t fa he e n t iuin A e iw f 1 u . a u e n c iv me tat b t : rve o o r o is g t nme o s u s o o tns n aue n omasJ. nt ai t d , et nc ne t a dmesrme t r t[ i o h q i f ] E u s c o  ̄1 9 ,() 7 . d cP y h l Re 9 354: 7 3
患者 的不同程度 的归 因倾 向,引导精神病患者 自我主观意 识的归 因来
正 确对 待外界环境 因素带来 的不 同程度 的 向的效能感 。归因方式影 响个体效能感 的变
化 , 自我效能 的变 化又会反 过来影响归 因方 式 。自我 效能感高 的精 神 病 患者对正确 的归 因方式产 生的治疗方 案会显示有 很好的效果作 用 ,
医院 急诊 ,如 果 治疗及 护理 不 当则后 果严 重 。为 了在 日后 的护理 工作 中能够 更好 的护 理好 自发性 气胸 的患者 ,以利 患者早 日 复,本 文现 康 将 其护 理现 状 及进展 综 述如 下 。
【 键 词】 自发性 气胸 ;胸腔 闭 式引 流 ;护 理 关
中图分 类号 :R 7 . 435
2 . 归因理论依从性 的重 点应 用 .2 2
E u s c o, 8 ,11 3 d c y h l 9 97 () . P 1 :
[] 刘永 芳 . 因理 论 及 其 应 用 [ . 南 : 东 人 民 出 版社 ,9 8 4 归 M】 济 山 19 :
2 9. 7 281 .
【】 H y e R ,ak r D ,a l W.o pi c e l cr[ . 5 a n s B S c e LT y r o D C m l n ei h a h aeM] a n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