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观测报告
矿压观测仪器仪表实验报告收获
矿压观测仪器仪表实验报告收获煤矿安全作业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配备测量瓦斯浓度的仪器设备,如测瓦斯浓度计等。
目前我国煤矿瓦斯浓度观测仪器仪表种类繁多,在煤矿生产中普遍使用。
其作用是通过观测井下煤层瓦斯浓度值并通过记录测定数据从而及时掌握巷道实际情况和瓦斯灾害发展趋势,为合理开采和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发展,煤矿瓦斯浓度观测仪器仪表也在不断升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使用不当导致煤矿瓦斯浓度值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巷道瓦斯赋存状态和安全条件及矿井灾害发展趋势等情况,使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还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研究煤层瓦斯浓度值和安全生产状况对矿井灾害发展与防治影响等问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井下工作实际和安全要求,采用了多种先进仪器仪表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实践或研究试验工作,现将煤矿瓦斯浓度观测仪器仪表试验报告总结如下:1、煤层瓦斯浓度测试仪(又称煤层气压计):该仪器由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组成,可对煤矿井下煤层矿压进行气体浓度测量;也可用于煤炭资源评价;2、地面压力表(又称煤矿井下压力计):该款仪器由压力表、指示计变值与测量值组成,能够监测矿井瓦斯浓度值和煤矿工作面压力情况;3、通风系统压力计装置:用于测量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压力。
1、实验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为:1)防爆型空气压力表:该试验采用防爆型空气压力表,其性能较好,适用于煤矿井下煤层井下空气压强测定。
该款仪器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价格适中,因此受到煤矿井下使用人员的普遍欢迎。
2)矿压浓度监测仪:该仪器由矿井气体浓度传感器、指示计变值与测量值组成。
该仪器可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空气浓度及压力变化情况。
3)井下通风系统压力计:该款仪器可实时监测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压力。
4)地面压力表(又称煤矿井下压力计):该款仪器由压力表、指示计变值与测量值组成,能够监测矿井瓦斯浓度值和煤矿工作面压力情况。
2、测量方法测量范围:测量时间:0~1分30秒;测量点选择:在工作面前方2 m处,选1个采煤工作面;用高压水枪抽取采煤面的积水,并将抽水孔封堵,用橡皮泥堵好排水孔。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大全5篇)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矿压观测总结报告2011年3月份11A601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应用及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吉新矿11A601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应用及矿压观测总结报告:11A601工作面面长116.6m,走向1180m采高2.6m,倾角20~40º顶板支护设备选用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强0.54MPa<0.64MPa-0.73MPa.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的最关键问题,近两年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未管好顶板杜绝顶板冒顶事故,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则是用科学的办法及时掌握回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质量和预报顶板即将发生的活动,适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实现安全产.2011年1月1日我矿安装了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在11A601工作面,工作面共安装4台压力监测分机,分别安装在75架(1号机上部)43架(2号机中)31架(3号机中部)3架(4号机下部)主要监测顶板活动规律,按照规程支架对顶板初撑力设计值是不得大于24MPa,超过设计值支架安全阀会自动漏液,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初步掌握了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预报了顶板即将出现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安全生产.根据3月份11A601工作面综采工作阻力历史数据分析曲线图和监测日报表作出以下结论;1,工作面上端与下端压力太小,其中上部压力比较突出,平均压力值最大11.33MPa,最小2.69MPa,中部压力较大已超出预定的设计值,平均压力值最大33.13MPa,最小4.876MPa,下部压力值平均最大值23.92MPa,最小值5.4MPa2,中部压力从3月5日(923m)至3月12日(938m)明显增大,平均压力值49MPa,初步发现中部有来压现象,来压步距为15m,持续时间7天3,3月22日中部压力值最大已达到46MPa,由此可证明支架安全阀没有自动漏液泄压,安全阀需检修或更换。
4,重点做好中部支架的初撑力观测,保证上部和下部支架初撑力达到要求。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3月
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3月一、引言本报告是关于3月份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分析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矿山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二、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根据我们的观测数据,3月份回采工作面的矿压变化情况如下:1.压力变化趋势矿压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观测数据来看,整个3月份,回采工作面的矿压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表明矿山内部的应力受到了明显的增大。
2.矿压异常情况在3月份的观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矿压异常情况的发生。
具体来说,工作面西侧的矿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且压力变化幅度较大。
该异常情况可能与工作面附近岩层的变化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3.矿压与地质条件关系回采工作面的矿压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我们的观测和历史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矿压与矿体的岩性、构造、倾角等地质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在3月份的观测中,矿压的明显增加可能与工作面附近岩层的特点有关,需要加强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分析。
4.矿压与采矿方式关系矿压的变化还与采矿方式密切相关。
回采工作面的采矿方式不同,其矿压变化也存在差异。
根据观测数据,我们发现不同采矿方式下工作面矿压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采矿方案时,需要考虑工作面的矿压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压力。
5.安全生产建议根据以上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安全生产建议:(1)加强矿压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观测频次,加强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强化地质条件分析:加强对回采工作面附近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其与矿压变化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采矿方案和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优化采矿方式:根据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情况,优化采矿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压力,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营。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二篇)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尊敬的领导:根据我单位在2024年进行的矿压观测工作,我将向您汇报观测结果和总结的相关情况。
一、观测地点及时间:我们选择了位于XX省XX市的XX矿区作为观测地点,并在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进行了连续观测。
二、观测仪器和方法:在观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矿压监测仪器,对矿区的主要区域进行了实时、连续的矿压观测。
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法和动态观测法,通过监测矿区地表沉降、矿井深度、开采进度等参数,对矿压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通过连续观测,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并对矿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
1. 矿压变化趋势:根据观测数据显示,XX矿区的矿压总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矿井的开采导致了地层压力的重新分布,进而对矿压产生了影响。
2. 矿压分布规律:我们发现,矿压在矿区内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即不同位置的矿压变化幅度不同。
这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和采矿方式的影响。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矿巷产生的应力会导致矿压的局部增大,进而对矿区的压力传播产生影响。
3. 矿压与开采进度关系:观测数据显示,矿区的矿压与开采进度密切相关。
随着开采工作的进行,地表沉降和矿压均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矿井开采过程中煤岩体的变形和破裂,致使地层失稳,从而引起了矿压的增加。
四、观测结论: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XX矿区的矿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对矿区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 矿压在矿区内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为矿压控制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3. 矿压与开采进度密切相关,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控制矿压的增加,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五、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矿压控制的建议和措施如下:1. 加强矿压观测:继续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及时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矿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现代化采矿技术:引入现代化采矿技术,利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和控制手段,尽量减少煤岩体的破坏和变形,以降低矿压的增加。
朝阳煤矿矿压观测报告
朝阳煤矿矿压观测报告一、引言朝阳煤矿是一座位于山西省朝阳市的大型煤矿,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为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我们进行了矿压观测工作。
本报告将对观测过程、结果分析和对策建议进行详细说明。
二、矿压观测过程1.观测设备的安装我们在矿井的各个关键位置安装了矿压观测设备,包括测力传感器、应变计、位移计等。
所有设备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校准和安装,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采集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我们对观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测力传感器的拉力变化、应变计的变形情况以及位移计的位移数据等。
同时,我们也针对矿井的不同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观测,以全面了解矿山的状况。
3.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得到了矿山的矿压状态。
基于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判断出矿山的矿压强度、矿压分布以及矿压的变化趋势等重要信息。
三、观测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观测结果分析,朝阳煤矿的矿压状态如下:1.矿压强度根据测力传感器的拉力变化数据,我们测得了矿井内部的矿压强度。
整个矿山的矿压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一些工作面的矿压较大。
2.矿压分布通过应变计和位移计的观测数据,我们得到了矿压的分布情况。
矿山上下盘存在明显的压力差,尤其是下盘的矿压更大。
此外,在一些工作面存在局部的矿压异常现象。
3.矿压变化趋势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矿山的矿压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同时,一些工作面的矿压波动较大,可能存在潜在的矿压危险。
四、对策建议为了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根据观测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强化支护措施针对矿山的矿压分布情况,我们应加强支护措施,特别是在下盘和局部矿压异常的区域,采取更加牢固的支护措施,以防止发生地压事故。
2.加强监测和预警鉴于矿山矿压的变化趋势,我们应加强对矿山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矿压异常情况,确保工人的安全。
3.优化矿井布置根据观测结果,我们建议优化矿井的布置,合理规划矿山的开采方案,避开矿压较大和矿压异常的区域,减少地压灾害的风险。
矿山压力观测报告编写
3.观测结果分析 观测成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观测计划及手段是否完善、 观测工作组织与实施情况。如果观测目的明确,观测项目针 对性强,观测方法和手段得当,观测数据完整且比较准确, 运用恰当的数据整理方法,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果。 4.结论与建议 结论和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支架 形式与参数的改进建议;对顶板控制的建议,其他需要说明 的问题。 观测结果分析是矿压观测报告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矿压 观测研究目的所在,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分析的主要内容。
四、顶梁载荷分布及改善途径 单体支柱工作面顶梁载荷分布基本上由立柱的工作阻力 决定。 综采工作面需要计算和分析以下问题: (1)根据实测工作阻力及支架参数,计算顶梁的平均合力 作用点及垂直合力; (2)按线性(梯形或三角形)分布公式,计算项梁的平均阻力 及其在顶梁尖端的分布; (3)对顶梁载荷分布特征的评价及改善建议。
矿山压力观测报告编写
矿山压力观测报告的编写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1.观测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说明本次矿压观测的主要任务、内容、采用的矿压观测 仪器、测区及测站的布置、观测和记录的方法及日常数据整 理方法等。
2.测区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 (1)说明观测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煤层名称、采高、顶底板 岩层组成、各层厚度、岩石强度、裂隙及构造发育程度、倾角、 采深等(附综合柱状图)。 (2)说明观测工作面的生产系统、开采要素、工作面周围的 开采状况及与采空区的相对位置关系等(附采区老道布置图)。 (3)说明观测工作面支架型号及参数、支架规格、采煤机型 号及工作方式,控顶方式及控顶距,端头支护方式及劳动组织 等(附支架布置图及主要技术特征表)。
五、支架支护效果和工作状态
1.顶板破碎度 采煤工作面正常推进阶段和过断层时,平时与周期来压 时的顶板破碎度F是评价支架支护效果和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 2.顶底板移近量及移近速度的分布 顶底板移近且是衡量支护效果的重要指标。采煤工作面 采用不同支架,其底板移近量不同。
矿压观测制度分析报告
矿压观测制度分析报告一、管理制度(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所有煤巷半煤岩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监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4)离层仪的间隔距离为50米。
安装时,工作面迎头距前一个顶板离层仪的距离不得超过50m。
(5)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6)巷道顶板变化不大时顶板离层仪10天观测一次并记录好数据,巷道顶板变化量>10时应5天观测一次,(7)P41105上下顺槽、P40706上下顺槽、X41106运回两巷、X40702运回两巷围岩观测采用毛线“十”字法配合钢卷尺进行观测记录,观测点每隔50m做一个,每个围岩观测点做完后毛线不拆除卷进锚网内并喷上油漆,在托板位置喷上编号以便下一次观测。
二、安装及观测方法(1)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用顶钻在顶板围岩好的中线位置打孔6M深,先将深部锚头用钻机顶入孔底,在将浅部锚头送至3M位置,把顶板离层仪插口插入孔内并无明显晃动,最后调整好钢丝绳长度把刻度指示环调至零位。
(2)围岩观测方法用毛线在巷道两帮腰线位置固成水平的线,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固定垂直拉下至水平线位置,拴上煤块使其不晃动。
然后用刚卷尺分四段测量,并记录好数据通过比较各次记录数据来得到巷道变形特征。
三、分析报告5月份分析报告通过本月对各顺槽、迎头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P41105、P40706上下顺槽及X40702运回两巷、X41106运巷顶板离层仪记录显示,顶板移近量保持平稳。
X41106回巷顶板离层仪记录及围岩观测记录,巷道无明显变化,巷道涌水明显增加,为预防事故发生应采取防水措施。
矿压观测报告
矿压观测报告矿压观测报告一、概述矿山压力的观测与分析是实现矿山生产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多年来一直为广大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重视,矿山压力显现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是正确进行采矿设计、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支架类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为研究巷道矿压显现特征,能有效地指导矿井开采,为掌握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选择合理支护方式,确定合理护巷参数,改进巷道支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巷道支护效果。
同时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掘进工作面施工破坏了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应力平衡形成矿山压力,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必然引起围岩运动并导致矿山压力的显现,我矿在掘进工作面每隔50m 设立一个观测站,观测巷道的矿山压力显现,通过观测其巷道的矿山压力显现的变化,以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并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
二、观测方法我矿采用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在巷道内每隔50m设立一个顶板离层仪观测站,新设立的观测站,连续观测一星期,每天记录一次观测数据并加以整理,如果所观测巷道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就改为三天一观测,然后改为7天一观测,最后改为10天一观测。
观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掘进后围岩中的矿山压力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搞清围岩性质、采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采掘工程引起周围岩体中应力重新分布及岩体移动,凡处于这一影响范围的巷道矿压显现将加剧,观测的目的是确定掘进影响范围及支撑压力分布变化规律,三、地质及岩层性质我矿现处于基础建设阶段,批准开采8#、9#煤层,现掘进工作面有8101轨道顺槽、8#皮带大巷、8101切眼联络巷、皮带上山。
矿井观测地区有9#皮带上山、9#轨道上山、8#回风上山、 8101轨道顺槽、8#皮带大巷、8101切眼联络巷。
我矿8#煤层位于太原组的中下部,上距4号煤层砂岩53.0-65.47m,平均61.90m,煤层厚度为1.7-1.92m,平均1.81m,含1层厚度为0.97~1.78m的夹矸,平均为1.43m,结构简单,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其顶板岩性为L1灰岩,属含水层,局部有一层炭质泥岩伪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
矿压观测总结
矿压观测总结我科矿压观测组负责全矿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统计、整理、分析、总结及工作面来压预测预报工作,2010年我们共观测3个盘区9个综采工作面,预报54次。
其中初次来压、见方来压18次,工作面过上覆煤柱、地质构造、周期来压36次,预报准确率达到100%,为顶板管理安全生产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采工作没有发生一起顶板伤亡事故。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矿压观测组利用班前和每星期的周二、周五学习,加强了矿压观测工的业务知识的培训,使每个矿压观测工的业务素质都有所提高,今年我们14名矿压观测工有9名取得了矿压观测高级职称,3名取得了初级职称,这样又提高了我们矿压观测的一个新水平,目前我们使用的矿压观测仪器、仪表和矿压观测工自身素质是一流的,发挥的作用也是一流的。
总结一、主要工作内容1、支护是全矿各工掘巷道及单项工程的支护质量,支护材料规格和支护形式等,发现有异常情况需变化支护形式及材料及时间有关领导反馈征求合理意见。
2、工程质量:所有正常掘巷队组严格按照设计及地测中线把关,遇到特殊地质变化时(如断层、构造、压力、区片帮等)及时向科里反应情况,分析原因择情定论。
按照标准化要求,炮掘中线一侧-5--+5cm。
机掘-5--+200m,超出规定范围按不合格工程验收。
3、单项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具体情况由其工程项目,并以适当放宽,单必须保证工程的实用性。
具体工程量按标准化要求并验收,不能出现太大误差。
所以平时要求每一验收人员多,施工现场实地查看。
发现问题让队组及时纠正,该区下的必须反工。
直到达到该项工程的最终目的为止。
4、锚杆、索的支护要求(1)、锚杆:顶板锚杆孔德角度测量,下托板进行测量,如达不到75度为不合格,外露长度1-3cm为合格(双螺帽下);预紧力使用力矩扳手现场抽查,达不到100kn 为不合格(帮锚杆合理),锚固力使用锚杆拉力计现场抽测,不论使用型号机具,最终锚固力换为 4.5t为合格,否则不合格,工作面现场只对预锚杆测锚杆锚固力,护帮未测。
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目录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2)目的和意义 (3)矿压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数据收集方法 (4)数据处理流程 (6)数据质量控制 (6)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7)基本统计分析 (7)趋势分析 (8)相关性分析 (9)预测模型建立 (10)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 (11)数据分析结果概述 (11)矿压变化趋势分析 (12)矿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2)矿压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4)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的应用 (15)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5)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在生产优化中的应用 (16)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17)结论与展望 (18)结论总结 (18)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9)展望未来矿压监测数据分析的发展方向 (20)引言背景介绍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报告随着现代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压力监测成为了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山压力监测旨在通过对矿山压力变化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矿山压力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岩石的变形和破裂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的集合。
矿山压力的变化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矿山压力进行监测和分析,成为了矿山管理者和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矿山压力监测数据是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和传感器获取的。
这些设备和传感器可以测量矿山压力的大小、方向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矿山压力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矿山压力监测数据分析是对矿山压力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建模,可以揭示矿山压力的规律和特点,为矿山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矿山压力监测数据分析也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灾害风险。
朝阳煤矿矿压观测报告(杜)
朝阳煤矿综采放顶煤条带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朝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2000年9月朝阳煤矿综采放顶煤条带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一、工作面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朝阳煤矿于2004年9月开始试生产,至2006年3月,已试生产三个工作面。
3101工作面为试采的首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于2004年9月开始回采,同年12月结束。
3103工作面为第2个试采的工作面,该工作面于2005年2月开始回采,2005年7月结束。
1.工作面地质条件3101工作面净长63.2m,实际推进长度400米。
3103工作面净长62.4m ,推进长度504m。
3101和3103工作面开采的3下煤层赋存稳定,厚度在6.2~8.1m之间,全区可采。
3101工作面井下标高为-636.6~-676.8m,3103工作面井下标高为-633.1~-696.5m,对应的地面标高为33.6~33.7m,两工作面埋深为666.7~730.2m。
3101和和3103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如图1所示。
图对比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可知:煤3之上至细粒砂岩至少有6.99m的下2直接顶厚度,细粒砂岩和之上的中粒砂岩是直接顶还是基本顶取决于这两层岩层的分层厚度,分层厚度较小时,可作为直接顶对待,反之可作为基本顶。
2.工作面生产装备3101和3103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选用的装备如下:1)采煤机MWG160/375-W双滚筒采煤机采高:1.4~3.0m;电机功率:375kW;截深:600mm;滚筒直径:1600mm。
2)液压支架(1)中部支架ZF3700/17/28四柱双刮板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撑高度:1.7~2.8m;支撑宽度:1430~1600mm;初撑力:3196kN。
工作阻力:3700kN;支护强度:0.72~0.74MPa;放顶煤尾梁长度:1.25m。
过煤高度:500mm;底版比压:1.7MPa。
(2)端部过渡支架ZFG3700/17/28BA 过渡支架支撑高度:1.9~3.5m;支撑宽度:1420~1570mm;初撑力:2226~3196kN。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板活动规律,及时预报了顶板即将出现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安
全生产.根据八月份数据分析及监测报表作出以下结论:
单位:采煤队
地点:3301 工作面 时间 8 月 1 日
80 架 24
90 架 23
10 架 21
20 架 20
30 架 22
八点班
40 架 21
50 架 22
60 架 22
70 架 23
80 架 23
90 架 24
10 架 20
20 架 21
30 架 22
四点班
40 架 21
50 架 22
60 架 23
70 架 24
80 架 24
90 架 23
单位:采煤队
20 架 22
30 架 21
零点班
40 架 24
50 架 23
60 架 24
70 架 23
80 架 23
90 架 22
10 架 21
20 架 22
30 架 20
八点班
40 架 23
50 架 24
60 架 23
70 架 22
80 架 23
90 架 23
10 架 20
20 架 21
30 架 22
四点班
40 架 23
70 架 24
80 架 23
时间 9 月 26 日
30 架 22 60 架 23 90 架 22 30 架 20 60 架 23 90 架 24 30 架 22 60 架 24 90 架 24
1.本月工作面正过 IIF01 断层(落差 2-3m)正处于过断层期间,
多处测点数值达到 24MPa,但无增大趋势,工作面顶板压力较稳定。
2103工作面顺槽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2103工作面顺槽矿压观测分析报告二〇xx年十一月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2103工作面顺槽矿压观测分析报告2103工作面位于我矿一水平采区南部,运输通过2103运输与轨道下山相连,并通过溜煤眼与胶带下山连通;回风顺槽与回风下山相连。
一、工作面运输顺槽:位置:从一水平第七联络巷以方位角169°掘进总长683.5m (斜长685m)。
断面情况:为矩形巷道,设计巷道净宽为3600mm,巷道净高为2.5m。
支护形式:在顶板完好的情况下,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顶锚杆的间排距为800mm×800mm,采用Φ18×18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锚索长度为6300mm,间距3200mm),帮部采用螺纹钢树脂锚杆+菱形铁丝网进行支护(帮锚杆为Φ18×18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000mm×1200mm,铁丝网为2500mm×1200mm)。
在顶板破碎、断层处,采用架11#工字钢棚或U29型钢棚进行补强支护。
二、工作面回风顺槽:位置:一水平回风下山以方位角169°掘进总长688.8m(斜长690.5m)。
断面情况:为矩形巷道,设计巷道净宽为3600mm,巷道净高为2500mm。
支护形式:在顶板完好的情况下,顶板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顶锚杆的间排距为800mm×800mm,采用Φ18×18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锚索长度为6300mm,间距3200mm),帮部采用螺纹钢树脂锚杆+菱形铁丝网进行支护(帮锚杆为Φ18×1800mm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000mm×1200mm,铁丝网为2500mm×1200mm)。
在顶板破碎、断层处,采用架11#工字钢棚进行支护。
三、测区布置与观测方法:1、测区布置回风顺槽一共布置1个测点。
运输顺槽一共布置1个测点。
2、观测方法⑵巷道顶板离层观测方法用锚杆机在巷道顶板正中央垂直顶板岩面打直径为27-29mm,深度为7m左右的钻孔,再将离层仪的固定管推入钻孔,离层仪型号为ACLY—3。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____年矿压观测总结概述矿压观测是矿山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目的是对矿山中产生的巨大岩石应力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矿山的安全和稳定。
____年,我们对某个矿山进行了详细的矿压观测工作,并对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本文将对____年矿压观测的总结进行详细描述。
I. 矿山背景和目标在开始对矿压进行观测之前,我们首先对矿山的背景信息进行了调查。
这个矿山是位于中国某个省份的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
在____年的矿压观测工作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1. 确定矿山的主要岩层及其力学性质;2. 监测矿山不同区域的岩石应力变化;3. 分析矿山中可能出现的岩层断裂和滑动现象。
II. 观测方法和工具在____年的矿压观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观测方法和工具,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以下是我们主要使用的观测方法和工具:1. 裂缝测量:通过测量矿山中的裂缝长度和宽度来判断岩层的变形情况。
2. 岩体应力测量:通过应力计和倾斜仪等工具,测量矿山中不同位置的岩体应力。
3. 岩层走向测量:使用罗盘等导航工具,对矿山中不同岩层的走向进行测量。
4. 钻孔取样:通过钻孔取样,获取矿山中的岩土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
III. 观测结果分析基于对矿山的观测数据和实验室测试结果,我们对____年矿压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主要观测结果:1. 岩层力学性质:通过实验室测试和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确定了矿山中主要岩层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岩层的弹性模量等参数。
2. 岩体应力变化:我们观测到矿山中不同区域的岩体应力存在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些区域的应力较大,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
3. 裂缝和滑动:我们发现了一些岩层中的裂缝和滑动迹象,这表明这些岩层可能存在断裂和滑动的风险。
IV. 结果应用和建议基于对观测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应用和建议,以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建议:1. 加强巡视和监测:建议加强对矿山的巡视和监测工作,定期观测和记录岩体应力等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2、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矿压观测分析报告神木县永兴乡大贝峁煤矿顶板离层观测分析报告运输顺槽巷施工过程中,为了规范顶板离层监测的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离层仪的正常使用,顶板离层情况主要通过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来分析判断,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分析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及时安设离层仪,对打设的新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
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4#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1#-13#顶板离层指示仪两刻度坠的的颜色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从以上观测数据来看巷道顶板没有下沉迹象。
备注:1、巷道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挂牌管理,标明编号和所处巷道的位置,观测员必须按规程规定观察离层值和刻度坠颜色,并做好记录。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时,要停止掘进,并及时汇报主管技术员,对测点前后20米范围及时采取补打锚杆或锚索的措施进行加固,并及时对锚杆设计参数进行修改。
3、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4、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项目部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岩移观测分析报告岩移观测分析每隔50米及在回风大巷设置一个岩移观测点,对岩移观测点进行连续观测、读数、记录,每7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1、根据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安设1-8#岩移观测点数据没有明显变化。
2、当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适当缩短测点距离和观测频度。
3、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岩移点进入危险区时,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及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本月运输巷进行矿压观测,现将矿压分析结果汇总如下:1.运输巷巷道移近量相对保持平稳;矿压现象不大。
2.运输巷地面附近观测点查看没有发现裂隙及下沉现象。
在本月中无顶板及其它事故,安全出口畅通,保证了工作面通风、运输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2024年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总结
2024年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总结____年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引言:本文旨在总结____年孤岛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的重要性、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问题与挑战。
本次矿压观测的工作对于研究工作面的稳定性、矿山安全以及矿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目的:1. 确定工作面矿压变化规律:通过记录和分析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情况,以了解矿山地质条件和挤压变形行为的规律。
2. 评估工作面稳定性:根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工作面的稳定性,为工作面的布置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矿压控制技术:通过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并改进矿压控制技术,提高矿压控制的效果。
二、观测方法:1. 定点压力监测法:选择工作面不同位置进行固定点位的压力监测,以研究某个点位的矿压变化规律。
2. 定向压力监测法:选择多个不同方向的点位进行压力监测,旨在了解不同方位的矿压变化情况。
3. 综合监测法: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和设备,对矿压进行全面、多角度的监测,以更全面地了解矿压变化情况。
三、观测结果:1. 工作面矿压变化规律:通过观测和分析矿压数据,得出工作面矿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压力有逐渐传递的趋势。
同时还发现在采动煤矿中不同工作面的矿压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与地质条件、采动方式和支护措施等有关。
2. 工作面稳定性评估:根据观测数据和理论分析,评估工作面的稳定性,得出工作面整体稳定,但存在局部失稳和短期变形的情况。
工作面支护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3. 矿压控制技术研究:通过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在矿压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调整采煤工序、优化支护措施和改进预警系统,有效控制了矿压的变化,并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观测数据采集不够全面:在观测过程中,由于工作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地采集矿压数据,导致对矿压变化的研究有一定的缺失。
2. 矿压控制技术仍有待提高:目前的矿压控制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准确预测矿压的变化,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1031)精品文档8页
103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区队:采一区编写人:梁朝信李龙庆张永付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1工作面概况1.2支护1.2.1正常支护(1)选用ZY6400-16/34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工作面内切眼长227m,实选149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23.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1.2.2特殊支护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1.2.3巷道布置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7.2*2.2(锚网支护)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
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2.2 103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1031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95204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95204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一)收集地质资料(1)、介于15-1~16-1勘探线之间,16勘探线穿过本面,位于冯王庄西侧,唐沟至张集公路穿过本面。
(2)、位于-1025m西一下山采区西翼,切眼靠近K1断层,四周均为9煤未采区,上覆75204、75206采空区。
(二)95204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95204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三)、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
老顶为互层,厚度1.98m,页岩与微波状薄层互岩,以页岩为主,f=3。
直接底为页岩,厚度1.98m,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
老底为砂岩,厚度8.27m,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质及炭纹,f=4。
4、地质煤层总厚是上分层和下分层的煤厚统计,该面上分层厚度1.0-2.3m,局部煤厚达到2.65m,平均1.8m;工作面夹矸发育,厚度不稳定,绝大部分范围夹矸厚度0.20~0.7m,局部夹矸厚度0.8m~0.9m,夹矸平均厚0.6m;下分层煤厚相对稳定0.5~1.3m,平均煤厚0.9m。
由于局部采厚过高,根据实际计算,采厚2.1m-3.4m,平均采厚3.2m [1.8(0.6)0.8]。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应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1号断层。
该面中下部存在一条向斜轴,预计小构造比较发育,顶板较为破碎,表中影响程度是指该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影响程度。
5、基本支护(1)选用WS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为:支架支撑高度 1.7~3.5m 支架宽度 1.41~1.61m中心距 1.5m 初撑力 2600kN支护面积 4.6~5.17㎡工作阻力 3200kN推溜力 163kN 移架力 385kN供液压力 31.5MPa 移架步距 0.7m适应倾角 18°支架重量 13.9t护帮板长度 0.48m工作面内切眼长210m,实选141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1.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软煤层工作面设备可靠性研究及矿压观测研究报告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庄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二○○七年十月目录1 课题提出 (1)1.1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1.1.1 课题研究目的 (1)1.1.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1.2 试验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3)1.2.1 试验工作面概况 (3)1.2.2 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 (5)1.2.3 回采工艺 (5)1.2.4 顶板管理 (8)1.2.5 超前支护 (8)1.2.6 工作面劳动组织 (9)1.2.7 工作面设备配套 (11)2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12)2.1 实测研究目的及方法 (12)2.1.1 实测研究目的 (12)2.1.2 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 (12)2.1.3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观测 (14)2.1.4 工作面片帮、冒顶观测 (15)2.1.5 巷道变形量观测 (15)2.2 工作面矿压实测结果分析 (16)2.2.1 顶板活动规律 (16)2.2.2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 (20)2.2.3 煤壁稳定性分析 (21)2.2.4 巷道变形量观测结果及分析 (22)2.2.5 顶板破碎带矿压显现 (23)2.3 工作面切眼底板比压测定 (25)2.3.1 测定方法 (25)2.3.2 测定结果 (26)2.4 大采高液压支架承载特征及适应性分析 (27)2.4.1 液压支架承载特征 (27)2.4.2 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29)3 工作面顶板活动计算机数值模拟 (31)3.1 数值模拟简介 (31)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32)3.3 矿压显现规律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4)3.3.1 顶板垮落步距 (34)3.3.2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 (35)3.3.3 工作面滞后应力状态 (37)3.4 工作面上覆岩层跨落状态数值模拟 (40)4 工作面配套设备可靠性分析 (45)4.1 设备可靠性研究目的及内容 (45)4.1.1 研究目的 (45)4.1.2 研究内容 (45)4.2 设备可靠性统计原理 (45)4.2.1 设备可靠性概述 (45)4.2.2 工作面设备及生产系统单元可靠性统计 (47)4.2.3 工作面设备单元及生产系统可靠性数据整理 (47)4.3 设备可靠性观测结果及分析 (49)4.3.1 工作面开机率统计分析 (49)4.3.2 工作面系统单元故障因素分析 (49)5 工作面回采工艺观测 (53)5.1 工艺观测目的及内容 (53)5.1.1 工艺观测目的 (53)5.1.2 工艺观测内容 (53)5.2 工艺观测结果及分析 (53)5.2.1 割煤速度 (53)5.2.2 移架速度 (54)5.2.3 推溜速度 (55)5.2.4 工艺观测小结 (56)6 主要结论 (57)1 课题提出1.1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1.1.1 课题研究目的目前国内装备的大采高工作面绝大部分是以进口设备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日趋向大型化、集中化、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已成为煤矿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采煤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引进国外大采高装备技术后,综采工作面日产量可达万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神东公司的大柳塔矿、活鸡兔矿、补连塔矿和榆家梁矿、晋城煤业集团的寺河矿就是使用引进国外大采高装备技术的特大型矿井。
使用引进国外的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的综采工作面装备技术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后,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设备的维修费用过高,配件需要进口,一些企业为了不耽搁生产不得不采购大量的配件宜备应急之需,这样就呆滞大量的资金。
由于一些大功率设备国内无法生产,国外厂商乘机涨价,造成了大量外汇的浪费。
为了探索出一条大采高设备国产化之路,晋煤集团2005年3月装备的第一个国产大采高工作面在寺河煤矿投产。
2006年5月采用国产6.2m大采高支架的工作面正在寺河矿安装,采煤机、刮板输送机为进口设备,目前已完成工作面开采。
晋煤集团在吸取国产5.5m大采高工作面试采经验基础之上,于2006年9月份晋煤集团赵庄煤矿最大支撑高度5.5m的国产液压支架投入回采,由于该工作面是赵庄煤矿首个大采高工作面,而且开采煤层底板属软弱底板,为分析国产5.5m大采高液压支架及其他设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需要对赵庄煤矿首采大采高工作面进行一系列观测,包括设备可靠性、工作面矿压规律观测及工艺合理性研究等。
1.1.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研究需要,确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⑴首采大采高工作面矿压观测①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观测。
从工作面初采到第5次周期来压结束;②观测切眼底板比压,生产期间观测支架底座前端扎底量,分析大采高支架对软弱底板的适应性;③工作面超前应力观测。
包括辅运顺槽、回风顺槽超前应力观测,顺槽间煤柱侧超前应力观测;④工作面滞后应力观测;⑤巷道变形量观测,观测巷道的顶底板移近量、顶板离层、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速度、断面收缩率,分析其变形特征;⑥工作面冒顶、煤壁片帮情况观测,分析架前顶板破碎度。
⑵工作面液压支架受力状态分析研究检验赵庄煤矿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及制造质量,为赵庄煤矿后续大采高支架的选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⑶工作面顶板岩层运移状况观测通过对赵庄煤矿首采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运移状况观测,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运移规律。
⑷工作面配套设备适应性与可靠性分析通过对工作面主要设备的故障因素以及开机率进行统计(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泵站及供电系统),分析大采高设备的可靠性,以及配套的合理性。
⑸回采工艺观测与分析主要观测移架速度(包括支架移动降移各阶段的时间)、割煤速度(割煤速度、进刀速度及跑空刀速度),依据观测的数据对整个工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首采大采高工作面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模拟,作为现场观测的补充手段。
主要模拟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超前显现规律、煤柱支承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工作面滞后应力状态。
同时研究大采高条件下顶板垮落破坏特征,初步分析上覆岩层垮落带高度、裂隙带高度和缓慢下沉带高度。
1.2 试验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1.2.1 试验工作面概况⑴井下、地面位置试验工作面为13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该工作面北部位于南沟村东南、崇瓦张村南、关道口村西南;南部东侧为张店村,西侧为西范村;南部为杜家庄村。
该工作面南边为1102、1103、1101巷,已掘;西侧为1302工作面,未掘;东侧及北侧均未掘进及回采。
⑵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物理性质为黑色或黑灰色,条痕为深黑色,玻璃-强玻璃光泽。
内生裂隙发育,参差状及贝壳状断口。
煤层从上往下松软-较硬-松软,整体表现质软,疏松。
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光亮型为主,局部可见半暗型,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少量的暗煤或镜煤。
煤层主要为线理状、条带状、层状结构,有时可见均一状结构,块状结构。
煤的容重1.42t/m3,煤质普氏硬度为2~4,盖山厚度平均 539.55m。
其煤层及顶底板特征见图 1-1。
⑶地质构造工作面由张店向斜、张店背斜构造控制,张店向斜轴向近东西向,两翼基本对称,倾角1~2°,背斜轴部位于撤架通道附近,轴向近东向西,南翼较缓,倾角2~3°,北翼较陡,倾角3~6°。
工作面整体呈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煤岩层走向北偏东、倾向北向西。
揭露断层情况:揭露断层较多,均表现为正式断层,12013巷揭露5个,12011巷揭露3个,12012巷揭露3个,12014巷揭露7个。
揭露断层最大落差2.8m,最小落差0.4~0.5m;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巷道顶板破碎,岩层离层、塌矸冒顶,顶板淋水大,压力大。
揭露陷落柱情况:12014巷施工至9#导线点往前45.65m(距1102巷约930m)揭露一个陷落柱,累计通过66.95m,该陷落柱不含水,胶结情况不好,泥质胶结物遇水变软变酥。
该陷落柱主要发育在12014巷,12012巷在相应区段未揭露陷落柱,仅表现巷道顶板破碎,压力大,锚索(杆)孔、裂隙淋水大,淋水时间长。
揭露煤层及顶板裂隙情况:掘进中揭露裂隙、节理较多,节理总体较发育,主要发育两个走向,走向分别为45~60°、135~150°,尤以45~60°方向节理密度大,节理面平直,裂缝紧密且延伸长。
其它方向节理延伸短,节理面不够平直,发育密度及规范性不强。
巷道顶板裂隙、节理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碎、离层、塌矸冒顶,巷帮煤层裂隙、节理处易片帮。
图1-1 试验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⑷水文地质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3#煤层涌水来源主要是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顺槽巷道掘进中均表现不同程度、不同地段淋水,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极不均匀,淋水点以锚索(杆)孔、顶板裂隙为主,淋水形式以顶板散水为主,集中出水点较少,集中出水点最大出水量实测达5~8m3/h左右,大部分地段顶板淋水随着巷道向前掘进并逐渐疏干,少部分地段顶板淋水疏干时间较长。
预计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120~150m3/h;最大涌水量:180m3/h。
⑸煤尘、瓦斯情况本工作面煤尘具有爆炸性,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45%,火焰长度30mm,煤自燃倾向性分类为三类,不易自燃。
根据矿井初设瓦斯相对涌出量预计为:3.24m3/t,地温:14~18°C,地压:平均为12.1~14.5MPa。
1.2.2 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本工作面布置为“三进一回”布置方式,工作面东部为两条进风顺槽,靠近工作面的一条顺槽为12011巷,掘进时沿顶板掘进;另外一条为12013巷掘进时沿顶、底板掘进。
工作面西部有两条顺槽,靠近工作面的一条顺槽为进风顺槽,即12012巷,掘进时沿顶板掘进;另外一条为12014巷,作为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时沿顶、底板掘进,见图 1-2。
工作面巷道设计为矩形断面,采用锚网支护方式,并进行锚索补强。
12011巷断面大小为5.2×3.5m、12013巷断面大小为5×4.5m、12012巷断面大小为4.5×3.5m、12014巷断面大小为5×4.5m,切眼为8.3×4.5m的矩形断面,尾巷为5.0×4.5m的矩形断面。
进风横贯1#、13#断面大小为5×4.5m,其余横贯断面大小为3×4.5m,横贯12013侧随12013巷底板随平;回风横贯3#、7#断面大小为4.5×3.5m,其余横贯断面大小为3×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