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报告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就业岗位需求不足,因此今年1-5月广西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一直呈下滑趋势。
为此,区党委、政府领导十分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彭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组织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唐仁健副主席、喻云林部长、李康副主席专门召集有关会议,研究并部署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过各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研究推出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截至7月底,广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96%,比2014年同期提高1个多百分点,顺利完成实现了今年的就业工作目标,全区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指标和毕业去向情况。
从就业人数总量来看,截至7月31日,全区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170638人,较2014年同期增幅为5.84%。
从就业指标分析来看,广西2015届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一)各学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表1、2的各学科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有医学、理
学、管理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为公安类、旅游类、水利类。
(数据详见附件1)
(二)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和最低专业情况。
从表3的本专科各专业初次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房地产经营管理、车辆工程、医学影像学。
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是临床医学、通信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
(数据详见附件2)
(三)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从表4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来看,私营企业吸纳毕业生人数最多,为10213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9.86%。
而专科生在私营企业工作居多,占专科生就业总人数的65.44%。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位居第2和第3位,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8.56%和6.76%。
在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112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65%。
(数据详见附件3)(四)高校毕业生不同就业区域情况。
从表5-1、5-2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来看,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主要以广西地区就业为主。
区内就业人数为11548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7.68%。
此外,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199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2.89%。
在广西区内,毕业生主要流向前三位的地市为:南宁、柳州、桂林。
(数据详见附件4)
(五)与就业相关的部分调查指标。
今年广西教育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广西各高校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开展了抽样调查。
毕业生反馈的就业岗位信息与所学专业的平均专业对口度是78.51%。
其中医学院校的受访毕业生专业对口度较高,专业对口度排名前三位的院校为右江民族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
被调查毕业生的月均薪资水平在2000-4000元以内的占62.33%,月均薪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的占9.61%,其他薪资水平占28.06%。
被调查毕业生对其目前的薪资水平总体基本满意度为81.65%。
二、2015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各部门和各高校加大力度、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有新突破,岗位数量有新提高。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加强毕业生基层就业,一方面自治区政府出台了8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扩大了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范围,将学费代偿覆盖范围由现行的29个国定贫困县以下地区扩展到全区所有县以下地区(不含县级和县人民政府驻地)。
在该地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并服务期限在3年以上的,给予最高限额8000
元/学年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另一方面各项基层项目的招募人数都有提高。
大学生村官选聘数量由原定的800名增加到1000名;启动社区党建组织员选聘工作,面向区内高校招聘500名左右大学生充实到社区。
将特岗教师招聘计划提高到7080人,比原计划增加280人;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招聘教师7500多人,做到应招尽招。
(二)积极搭建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平台,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有新突破。
今年广西大力为应届毕业生举办各类形式的双选会,规模和场次都较往年有所增长,应届毕业生人数与提供就业岗位之比均超过1:3。
截至目前,教育厅组织举办2015届毕业生全区性现场“双选会”和网上“双选会”共20场,共有4295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近12万个;其中为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274名广西籍免费师范生举办了2场专场招聘会,吸引招聘单位160多家,提供1070多个有效岗位。
全区76所高校共举办各类双选会209场,共吸引用人单位9359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近20.7万个。
(三)加大对就业“双困”毕业生帮扶力度,帮助困难学生就业有新亮点。
一方面落实“4个一”帮扶政策。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要求各高校落实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重点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
另一方面,5-6月份教育厅分别在南宁、柳州为“双困”应届毕业生举办了2期“特困毕业生就业培训班暨现场招聘会”,共培训毕业生173
人次,组织50多家用人单位,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岗位2000多个。
培训后,教育厅还为毕业生提供每生300元的求职补贴。
另外,教育厅与人社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困难毕业生补贴办法,扩大了补贴对象,提高了补贴标准,范围扩展至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补贴资金发放由去年每生960元提高至每生1120元。
截至7月30日,广西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为91.81%,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为91.27%,均高于广西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有了新进展。
今年教育厅评选建设了7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共在高校评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累计投入400万元,为毕业生创业提供锻炼机会。
各高校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
截至目前,广西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有63所。
在创业场地建设方面,广西有56所高校建设有创业场地,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园及场地251处,占地近10.39万平米,累计投入创业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
据统计,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1112人,创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为1744人。
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5078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为4361人。
(五)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意识,就业指导水平有新提高。
一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及见习补贴发放工作,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
至2015年6月,全区共建立各级就业见习基地306家,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1万个,见
习期满留用率达78%,发放补贴92.36万元。
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培训。
广西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高校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
今年教育厅继续举办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班,8年来广西教育厅组织培训了就业指导教师1800多人次。
教育厅还举办了《就业指导课》大赛,提高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就业指导水平,。
(六)加强就业统计监督管理,就业统计的科学化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提高。
一是教育厅积极推进就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了省级-高校-院(系)的三级管理网络,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管理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二是加强监管。
教育厅在广西毕业生就业网建立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网上查询窗口”,毕业生可查询自己的就业去向信息,同时开通了虚假就业举报电话和邮箱。
三是广西教育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广西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调查和抽查,进一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等情况,构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和预警机制。
三、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打算
2016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近20万人,比2015年增加近1万人,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为实现2016年就业工作目标,广西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广西高校创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
二要大力开展对学生的创业培训。
对在校学生普遍进行创业培训,
对有创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
三要全面加强创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
四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系列活动。
五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
(二)继续做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
教育厅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长效机制;广泛宣传发动更多的适龄大学生报名入伍预征。
进一步做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农技特岗”等基层就业项目。
并切实落实好待遇、户籍、社会保障等关键性政策,为基层服务期满毕业生落实好就业指导、升学优惠等政策。
(三)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打造互联网+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明年继续举办各类现场及网上招聘会,力争招聘场次比今年有进一步提高。
改革“双选会”形式,按照行业和专业性质举办系列“双选会”,提高“双选会”的针对性。
对广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改版,为毕业生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继续举办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究室、专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和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担任职业导师。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设立就业咨询室、远程面试室、在线咨询平台和就业信息查询室等,实现全天候、高水平、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同时还要开展“就业指导名师”评选活动,鼓励就业指
导教师冒尖。
(五)努力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
重点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
明年教育厅将继续开办困难毕业生培训班。
要求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建立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的跟踪服务档案。
指定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一对一”帮扶,并落实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
鼓励高校设立助困基金,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和资助。
(六)加强就业统计管理,做好统计督查工作,提高就业统计的科学化水平和质量。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招聘、签约、就业统计等工作。
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就业材料的审核,规范签约行为。
要求各高校按照要求建立本校的核查制度和程序。
要规范、准确、及时地做好就业统计和报送工作。
继续委托第三方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查工作。
附件:1.各学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和最低专
业情况
3.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4.高校毕业生不同就业区域情况
附件1
一、各学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本科毕业生学科初次就业情况。
表1 2015届广西高校本科毕业生
学科就业情况一览表
注:以上数据统计时间均截至当年的7月31日
(二)专科毕业生学科就业情况。
表2 2015届广西专科毕业生
学科就业情况一览表
注:以上数据统计时间均截至当年的7月31日附件2
二、本专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和最低专业情况
表3 2015届毕业生分层次初次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6个专业
单位:人
注:以上数据统计时间均截至当年的7月31日附件3
三、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表4 2015届高校毕业生按就业去向分学历层次就业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注:1.以上数据统计时间均截至当年的7月31日
2.分项比率=各类层次的就业去向类型人数/各类层次就业总人数*100%
附件4
四、高校毕业生不同就业区域情况
表5-1 2015届高校毕业生全国主要区域就业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表5-2 2015届高校毕业生广西区内就业区域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注:以上数据统计时间均截至当年的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