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儿童文学的变化发展趋势

中国儿童文学的变化发展趋势

中国儿童文学的变化发展趋势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出现至今不到一百年,与中国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形式相比,是一种很年轻的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变化,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19-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儿童文学。

在这个阶段,虽然在理论上最早有周作人提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但因为当时的文学肩负着救亡与启蒙的任务,儿童文学都负载着沉重的阶级、政治、人生与苦难等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退居其次。

这一阶段的作家与作品也相对比较少,儿童文学的创作不够丰富。

最著名的作品是叶圣陶发表出1923年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1923-1926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散文《寄小读者》,张天翼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出版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是现代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高峰,除此之外,还有1933年陈伯吹创作出版的长篇童话《阿丽思小姐》、1940年代严文井创作的童话《南南和胡子伯伯》等都是重要的收获。

第二个阶段(1949-1965):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

这个阶段社会比较安定,儿童文学也比较繁荣,许多作家自觉地承担起了以儿童文学来教育与培养新中国儿童的任务。

主要作品有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孙幼军的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严文井的长篇童话《下次开船港》、柯岩的儿童诗《小兵的故事》、还有葛翠琳、洪汛涛、黄庆云等人的短篇童话和萧平、任大霖、任大星等作家儿童小说、郑文光为代表的科幻文艺。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的文学艺术一片荒芜,儿童文学也不例外。

因此,此阶段可以忽略。

第三个阶段(1978-2000):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

这是中国儿童文学从复苏到空前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开始冲破政治与教化的桎梏,向文学和人性回归,儿童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与作品。

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家有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沈石溪、班马、周锐、冰波等。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随着社会发展和儿童受众的多样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内容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作品涵盖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满足了不同儿童的需求。

2. 国际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也包括国际化的元素。

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关注国际话题,融入国际元素,与全球儿童文学接轨。

3. 互动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也体现出更多的互动性。

不仅仅是纸质书籍,还包括电子书、动画、游戏等形式,通过多种媒介实现儿童与文学作品的互动。

4. 增强现实技术(AR):近年来,AR技术在儿童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AR技术,儿童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使儿童文学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感。

5. 着重个性发展: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关注儿童个性发展。

越来越多的作品注重塑造独特、积极向上的儿童形象,引导儿童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6. 融入教育元素:儿童文学和教育结合也是发展趋势之一。

一些作品融入了教育元素,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向儿童传递知识、道德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国际化和互动化,并注重个性发展和教育元素的融入。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综述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综述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综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变化,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发育。

本文将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首先,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面对的信息和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迎合儿童的阅读需求,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在题材、文体和风格上变得更加多元化。

不仅有传统的童话、寓言故事,还有科幻小说、奇幻冒险作品等。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探索世界、培养阅读兴趣。

其次,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二是互动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儿童文学作品的互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例如,一些儿童读物结合了音频、动画和游戏等元素,通过互动的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阅读体验。

这种互动性的发展趋势使得儿童文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此外,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三是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儿童文学也在不断地跨越国界,吸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

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然而,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首先,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儿童阅读市场的影响。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业化的倾向,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可能存在浅薄化和商业化的问题,影响着儿童文学的质量和发展方向。

其次,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阅读的重要场所,而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政策的不同,也会对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儿童文学的阅读,鼓励家长和教育者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教育行动。

最后,儿童文学的发展也受到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会影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表达方式。

儿童文学的人文特征

儿童文学的人文特征

儿童文学的人文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文学的人文特征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较于以往,当今儿童文学更为关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追求更真实、更有影响力的品质,让儿童文学作品拥有更丰富的人文批判性,为广大青少年带来更多的实用价值及文化素养。

一、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
1.理想性:在儿童文学中,最为明显的审美特征是理想性。

在传统的儿童文学中,常常会描写美好的未来,强调梦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远见及拼搏精神,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更快的成长和成功。

2.公正性:其次,在儿童文学中还提倡正义和公正性,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

传统儿童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坚定抵抗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故事,从而让孩子们更能够明白正义、坚强的个性,勇敢的面对挑战。

二、童文学的思想特征
1.启发性:传统儿童文学作品都注重启发性,将许多有启发性的思想植入到作品中,让孩子们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启迪。

此外,作品中往往还会有一些现实生活中平凡却很重要的建议,让孩子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及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2.教育性:同时,儿童文学也往往会倡导早期教育,关注早期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来熏陶及引导儿童朝向良好的发展方向。

儿童文学的作品中,通常会包含许多平日里孩子们容易忽视的细节教育,以让
孩子们更了解心理、行为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儿童文学是一种拥有诸多理想性、公正性、启发性与教育性的文学形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现实,通过理想与道德的塑造,帮助他们发展更加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并获得健康的成长。

少年儿童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少年儿童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少年儿童文学的现状与前景少年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和青少年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对年龄层次做出了创新和改革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自20世纪初以来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尤其在新时代,少年儿童文学更是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少年儿童的活动和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本的诗词歌赋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儿童的阅读需求,少年儿童文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在发展中保持活力。

因此,应该说少年儿童文学的现状正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儿童的阅读特点和需求。

首先,从现状来说,现代少年儿童文学的作品数量和种类已经开始增多。

不同于过去一些单一类型、类似枯燥的少年儿童文学作品,目前的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明显更加多样化,体裁也更为丰富。

从图书馆里的分类来看,童话、小说、散文、诗歌和漫画等各种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丰富多彩,适合不同阅读喜好的儿童。

另外,现代少年儿童文学初步倾向于关注当下生活,突出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更能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患上心理问题的现象在逐年增加,加上受到网络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学需要贴近心理价值、图像呈现、动态页面等多元需求,而这需要对写作水平的重新挑战。

在此基础上,少年儿童文学的前景也是十分乐观的。

首先,随着全国性数据资源建设的完善,读者热爱阅读已成为现象级的时代特征,这也令少年儿童文学的市场不断扩大。

其次,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往“补课”一般的方式正在逐渐向“阅读”转变,这也会大大推动少年儿童读物的市场发展。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传承心理价值、道德哲理的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会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会进一步加速少年儿童文学的发展。

与此同时,新生代作家们的逐渐成熟以及一些老牌作家的新作,将不断创新和探索,使得少年儿童文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到理想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撰写的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儿童教育的重视,儿童文学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领域。

那么,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呢?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1. 多样化的内容: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童话故事和寓言,还涵盖了科幻、奇幻、历史、现实题材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2. 强调教育意义:现代儿童文学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情感发展和道德观念。

作家们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深入浅出地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帮助儿童成长。

3. 多媒体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文学开始采用多媒体形式,如电子书、动画片、游戏等。

这样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儿童阅读体验,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注重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文学也越来越注重跨文化交流。

通过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儿童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和价值观,增强文化包容性。

总之,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内容、强调教育意义、多媒体形式和跨文化交流。

这些趋势将推动儿童文学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成长环境。

2024年儿童文学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儿童文学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儿童文学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儿童文学市场是指面向儿童读者的图书出版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儿童文学市场逐渐崛起并成为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文学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 市场特点2.1 年龄段分化儿童文学市场根据读者年龄段的不同划分出了分级分类,如幼儿文学、小学生文学、青少年文学等。

这种年龄段分化的特点决定了市场上图书的内容和形式需与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相匹配。

2.2 健康向上儿童文学市场对图书内容的要求相对较高,注重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儿童读者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多元化需求现代儿童文学市场注重多元化需求的满足。

除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外,涉及科普、百科、艺术、手工等多种类型的图书也受到儿童读者的欢迎。

同时,儿童文学市场也在不断拓展传媒形式,如电子书、有声书等,以满足儿童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3. 市场竞争状况3.1 出版社竞争在儿童文学市场中,各大出版社竞争激烈。

出版社通过持续引入优秀的作品、培养优秀的作家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同时,出版社还通过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加强对图书销售渠道的管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2 电子书市场的崛起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书成为儿童文学市场的新宠。

电子书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吸引了很多儿童读者的关注。

这也带来了电子书市场的竞争,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书平台,不断与传统纸质书进行竞争。

4. 市场发展趋势4.1 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增加现代儿童读者具有个性化需求,他们希望读到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图书内容。

这推动了儿童文学市场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出版社需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裂变,提供更多与儿童读者兴趣相关的图书。

4.2 跨界合作的增多儿童文学市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多,如与动画电影、游戏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趋势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的需求变化,当代儿童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

首先,当代儿童文学注重多元性。

在过去,儿童文学往往只关注传统的故事和价值观念,而现在的儿童文学更加注重反映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的社会。

例如,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

同时,儿童文学也开始关注到性别、种族、残疾等议题,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群。

其次,当代儿童文学强调互动性。

传统的儿童文学通常是一种被动的阅读体验,而现在的儿童文学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互动。

例如,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会加入游戏、谜题等元素,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也会提供互动的数字化体验,例如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与读者进行互动,增加了儿童与文学作品的互动性。

第三,当代儿童文学注重情感教育。

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情感问题,例如焦虑、孤独等。

因此,当代儿童文学开始关注到情感教育,帮助儿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会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来呈现儿童常见的情感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这样的作品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情感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四,当代儿童文学注重启发思考。

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当代儿童文学强调启发儿童的思考能力。

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会通过引发问题、提出挑战等方式,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力。

这样的作品可以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

第五,当代儿童文学注重科技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与科技的接触也越来越多。

因此,当代儿童文学开始融合科技元素,例如数字化图书、虚拟现实等。

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儿童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方式和体验。

论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论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论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它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它们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而且还为他们的心灵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对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都有积极的影响。

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从孩子们的角度进行表现,同时也拥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手段,而是提供给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因此,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越加重视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审美教育。

儿童文学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

儿童文学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在他的《儿童的文学》的演讲中指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周作人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

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著重这儿童文学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 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 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往往凭借兴趣,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本从教材看,小学语文教材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大致有童话捞月亮小壁虎借尾巴丑小鸭小猫钓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寓言盲人摸象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科学小品蟋蟀的住宅琥珀等;儿童小说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等这些课文都有很强的文学因素,会对小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积累, 仅仅知道教材上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教材中的课文,一般也都是缩写或选择的,如果能对原著有所把握,将会对课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会给学生更多的有关课文的信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文章的文学性整体感,而把重心放到字词语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分析上,因为美是有整体感的,一经理性分析,就把这种整体感肢解了应当设法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课文美的形象意境,感受美的语言韵律可以配乐配画配音像,教师语音纯正满含情感的朗读亦十分重要文学的因素重在情感上,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本身得被感动,在讲解中需充满情感,把文学作品的美感真正表达出来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容易转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多种手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儿童难以压服,却容易被吸引故事,是吸引儿童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故事性强,利用得当,会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当然,讲故事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作为导语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讲一个童话调节课堂气氛; 可以将长篇故事分成若干部分每天讲一点以造成悬念吸引学生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涉猎了大量的童话故事或小说,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课堂的制动权二课外阅读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 往往有比较广泛的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于培养当今是一个诱惑非常多的时代:卡通片电子游戏网络文化多媒体CD 等等,电子传媒文化以其方便快捷可视可听的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强烈地吸引了儿童,是所谓读图时代同整个大的文学形势一样,儿童文学也在受着电子传媒文化的挑战,文学日渐萎缩,许多儿童沉不下心来读文学,就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因为无论是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是语文素养来讲,都应该尽量使儿童感受文字感受故事图像接受起来简单方便,长而久之想象力思维力会弱化,语言文字可以给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应该说,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仍然是有强烈吸引力的,特别是现当代的儿童文学名著,因其内容的时代气息形象的真实可爱风格的轻松幽默故事的惊险刺激以及想象的新异奇特等等均与当代儿童的审美情趣相吻合, 能被当代儿童所接受也就成为必然这些作品如果宣传得力,会与电子传媒文化有着足够的抗衡能力,比如哈利波特不过也仅仅是哈利波特, 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并未得到有力的宣传,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就有向儿童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书目的责任当然,仅仅推荐书目是不够的,还须想方设法使小学生接受如采取故事会游戏绘画的形式等等, 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自己有比较广泛的阅读,如果为师者对儿童文学知之甚少,又谈何指导学生阅读?三作文实践作文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惧怕作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课外缺乏阅读因为学生阅读多了,自然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喜欢儿童文学的小学生往往擅长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同理,他们也往往擅长写作文,而且内容比较充实,语言比较通顺生动这就是儿童文学对作文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作文是读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理性思维较弱,偏于感性思维,阅读的对象一般是儿童文学,即便是科学文章,往往也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这也属于儿童文学即便是历史读物,也一般是历史小故事,语言浅近生动易懂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小学高年龄阶段, 能够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两点:1 要有一定的生活;2 要有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生活引进作文教学, 又要设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怎样把生活和作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1962 年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奖作品美国作家狄扬的校舍上的车轮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在荷兰一个小渔村的学校里一次作文课上,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小女孩莱娜提出:为什么附近渔村里有鹳鸟,而韶若村没有?教师就势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搞明白这个为什么小莱娜从一位老奶奶口中得知,许多年前韶若满村皆树,也有鹳鸟在此停留过教师便让学生展开想象: 若干年后韶若再度绿树成荫会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竟说:韶若的街上走着一头非洲大象!老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大胆幻想后及时引导: 要把理想变成现实,就要立即行动起来于是学生们分头寻找车轮,演绎出一曲曲幽默而又动人的故事如果我们的作文课能够让学生有这种类似的体验, 写作文时学生就不愁没有感受可写同时,这个故事的本身又具有探究性,为什么没有鹳鸟?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去搞明白,这也叫科学研究, 是根据现实生活提出的一个科学小问题解答了为什么,完成了具有探索性质的教学,探索的过程即是生活体验的过程, 也同时解决了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问题想象作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精神科学表明,想象力主要源于人的右脑,而右脑一般用于接受感性的信息:色彩图像音响节奏形体动态等等,文学正是用语言描摹这些对象的,所以,它可以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文学中的童话科学小品科幻动漫画等,都是想象的产物,将其引进作文教学,会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如:教师可选择一篇科幻小说开头,设下悬念,叫小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续写;可以选择精彩的片段读,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等一个有着良好儿童文学修养的教师,自会将文学融进作文教学,创造性地生发出多种作文指导方法在21 世纪里,中国正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国策之一,特别是新的语文课标的实施,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对待的。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趋势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趋势

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趋势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儿童教育观念的演变,儿童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方向。

首先,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传统上的儿童文学往往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他们通过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潜能。

这种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特点,使得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更能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其次,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注重问题意识和情感交流。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惑,如成长中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困扰等。

因此,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作家也注重创造出情感共鸣的作品,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使阅读成为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

第三,多样化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显著特点之一。

以前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局限于童话故事和寓言小说,但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已经拓展到各种各样的体裁和题材,如冒险故事、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等。

这种多样化不仅能满足不同儿童的阅读需求,还能促进他们对文学的全面了解和接触。

此外,还有一种趋势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注重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关注和呈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样的作品能够帮助儿童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趋势是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一项重要功能,价值观的培养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更为重视。

作家们通过创作出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

总的来说,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趋势是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关注问题意识和情感交流、多样化的体裁和题材、文化多元性的体现以及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观是指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它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追求。

首先,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观强调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实用性。

它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他人,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情感。

其次,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观强调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它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艺术性,能够让儿童更好地欣赏艺术,更好地理解艺术,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

此外,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观还强调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社会性。

它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社会性,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社会,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认识社会的现实,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社会观念。

总之,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观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观,它既强调儿童文学作品的实用性,又强调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还强调儿童文学作品的社会性,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追求。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现状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现状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现状五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现状
随着儿童文学的日益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选文也在全面更新优化,以迎合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水平。

首先,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选文,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选文,更
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写作能力。

与过去教材选文相比,现在的选文都是沿着一定的脉络进行阅读,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每一课文中作出揣摩,增强其文学鉴赏的能力。

其次,随着学龄前教育的日趋普及,就学前学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
选文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

目前的教材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所以选文要有语言简单,感情容易传递的特点。

小诗曲适合初步了解真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童话故事的幽默,可以调动孩子的情绪,实现孩子心智的激活;此外,适量古今中外文言文学作品,也能让孩子学习欣赏经典,引领孩子进入高质量文学领域。

最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选文不仅仅有文学角度,更应该糅合生活中
的一些实践活动。

这一期教材将更加注重实践性,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关联到生活中的活动,学以致用,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尽情体验历实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选文现状,正在不断优化更新,以使每一位学生都
能从中获取实质性的提高,迎接未来新的学术挑战。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在当代社会中,儿童文学作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儿童的知识启蒙工具,更是培养他们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多样而丰富,本文将从绘画式的想象力、情感表达与启发性思维三个方面探讨其审美特点。

一、绘画式的想象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绘画式想象力吸引了许多读者。

绘画式的想象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生动鲜明的描绘和细腻的构图,为儿童读者创造了一个形象丰富、色彩鲜明的世界。

例如,著名作家陈忠实的《让孩子做决定》便运用了绘画式的想象力,通过对奇妙树屋的描绘,激发了儿童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

二、情感表达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情感的塑造与表达,使儿童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起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例如,作家郑渊洁的《我的变脸术》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小龙和爷爷之间的感情交流,表达了亲情的温暖和珍贵。

三、启发性思维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强调启发性思维的培养,通过鼓励读者思考、探索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许多作品通过寓言、谜语、谜题等形式,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猜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著名作家路遥的《木兰诗》通过对木兰的故事改编,启发儿童思考女性身份与责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绘画式的想象力、情感表达和启发性思维等多重审美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儿童的文化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着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能够继续创新与发展,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美好的阅读体验。

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引言儿童文学在文学历史中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一个的文学门类,在人类的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国内外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提到了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童真、质朴等基本文学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国现当代文学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作家,如冰心、叶圣陶等,他们的作品在融入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将少年儿童身心成长以及情感精神世界的需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学内涵,对培养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健全的道德品格起到推动作用.而从另一方面思考我们会发现:通过分析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呈现出来更深层次的美学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新时期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涵义及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儿童文学也可称之为少年儿童文学,它主要是以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为阅读群体的文学种类,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少年儿童成长阶段的审美意识以及心理特征,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有益的影响.儿童文学作品产生以及存在的基本标志是其创作具有自觉性、创作目的具有明确性、作品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等,而其成熟的标志体现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品格以及其主题能够与现实生活互相契合.由于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程度以及思维能力和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根据这些差异,儿童文学又可以细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以及少年文学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儿童文学的创作手法以及表现形式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可追溯至晚清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学,虽然是基于立场的启蒙,但从客观上促进了文学创作对儿童的关注.在此推动下,五四运动前期,出现了一大批如鲁迅、陈独秀、胡适、郭沫若等为推动儿童文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作出大量努力的作家,这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以翻译国外文学和改编古代文学作品为主,自主创作的基于儿童妇女立场上的成熟作品比较罕见.而随着五四运动的推进,冰心、茅盾、叶圣陶等优秀作家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上均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叶圣陶的《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此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性研究才真正成熟化和系统化,逐渐完成了由关注自我创作到关注人再到关注妇女和少年儿童的转化.二、儿童文学在创作中的基本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向来是儿童文学研究工作中十分核心的问题,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研究者一般都是从少年儿童自身的成长特点以及精神心理特征出发,得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为童趣、纯真、质朴等论点,这些论点的提出获得了文学理论研究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思路是研究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美学特征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最主要的.儿童文学之所以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必然在除去具有童真、质朴等基本特点之外,还应具有更加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为了探索这种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我们不仅要结合上文所述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历程来看,还应该放眼世界儿童文学在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探究.在世界文学史出现和发展初期,儿童文学和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农业文明时期,成人世界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作品.而一直到中世纪晚期,人类开始走向工业文明,神话传说才逐渐由世界转为儿童世界独有的文学形式,这一重大转变,也促使了人类开始对儿童本位进行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发了对儿童文学的关注,进入20 世纪以后,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研究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发展可以看出,儿童文学之所以出现并发展成熟,首先是人们需要找寻一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能够被儿童所接受的渠道来与儿童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传达人类对下一代的道德和文化期许.其次,由大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成人世界对自身儿童时期的重新认识和回归,从中体现出儿童世界存在的现实意义,表现其特有的民族品格.再次,儿童文学的创作体现了以善为美的美学特征,这里应注意的是儿童文学将善作为基本美学意义,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以文学作品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而是人类将对真善美的期望寄托于儿童的一种手段,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人类对下一代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心灵修养等方面的传递和期望.三、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向作家周作人曾经提到,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太过偏向于教育性,而另一种是太过偏向于艺术性.这两种发展方向上的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忽视了将儿童作为思考和创作本体位置的做法.综合上文所述,儿童文学的文学价值在于教育和引导儿童进行认知和审美以及为儿童提供娱乐等,根本目标就是引导儿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健康人才.一直以来,学校的教科书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特别注意收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内容,但是由于教材篇幅的有限,往往不能包含众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其娱乐的功能逐渐被放大,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更多的是通过漫画、影视以及网络媒体等途径,这也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方式所引起的转变.儿童文学趋向娱乐化,一方面拓宽了孩子接触儿童文学的途径,使孩子在游戏和娱乐中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以及获得教益,而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图片化、影视化必然会降低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改变着儿童的审美趣味,一些优美的绘本和漫画虽然更易为现代儿童所接受,但其中难免充斥一些低俗、内容,不适合儿童阅读.针对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向,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并且将其往健康、积极的方面引导.首先,在教育方面,教材在收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时,应尽可能地选用一些寓教于乐、与时俱进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的阅读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加以引导和培养;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学生欣赏儿童文学的热情;还应该加强课外拓展阅读等.在娱乐方面,加强对儿童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监管,在注重视觉等娱乐效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儿童进行心灵上的启发和深层的思考.结语通过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从最初的翻译介绍国外作品到基于本土文化进行自我创作,从最初的关注自我创作到逐渐开始关注少年儿童,这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创作中的基本美学特征的进步与完善.我们在研究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和展望儿童文学在中国新时期发展的趋向,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加以促进和引导.语参考文献[1] 蔡根畅, 刘玉亭. 童谣的美学特征与教育价值[J]. 学前教育研究,2012(3).[2] 张瑞婷. 曹文轩少年小说论[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3] 余尚云. 从《喜洋洋与灰太狼》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0).[4] 孙倩. 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5] 张梦煦. 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少女题材小说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多样化的题材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儿童教育观念的改变,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传统的神话、寓言、童话仍然存在,但也出现了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作品,如家庭故事、校园生活、社会问题等。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儿童的阅读体验,还能够引导儿童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关注儿童心理和成长现代儿童文学注重描绘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

作家们努力创造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的儿童形象,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反映儿童的内心矛盾、情感体验和人生困惑。

这样的作品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成长,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情商。

三、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现代儿童文学在内容之外,更加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

作家们通过精心构思和巧妙运用语言、形式,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现代儿童文学强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儿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面对,努力克服困难。

作品中常常出现正能量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注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作家们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文化元素为故事背景,通过儿童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传统。

这些作品既有助于儿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也有助于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趋势。

这种发展既符合儿童的阅读需求和成长特点,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将会继续繁荣发展,为儿童提供更多优秀的阅读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门类,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西方国家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早,从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到古阿拉伯的《天方夜谭》,以及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丹麦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俄罗斯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标志着国外儿童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我国来看,自古以来儿童文学即不被文学界所重视,古代私塾中的“儿童读物”只是礼教的教材,直至民国叶圣陶所著《稻草人》的问世,我国文学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读物。

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市场进入了一个多元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了解当下及未来的人文审美特点及框架,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发生与定位
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独立门类,对这类作品进行定位的依据,是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以满足儿童独特的精神需求和成长所需的特殊养分。

儿童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和“儿童性”两大特征,它的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曲艺等。

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即已设定的,根据年龄划分,大致可将这些受众概括为四个类别:①0—5岁的学前儿童;②5岁—8岁的低年级小学读者;③8岁—11岁的高年级小学读者;④11岁—13岁的七年级读者。

儿童文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先进儿童观的形成,以及因浪漫主义而催生的童话体裁和现实主义催生的寓言体裁。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创造了人文主义这一思想体系,在广泛开展人文关怀的大背景下,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看到了儿童文学的欠缺,由此形成了先进的儿童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斯拉夫教育家扬·阿·夸美纽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幼儿图书《世界图解》,意味着儿童文学由《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等民间性质转向了学术性质,使儿童文学正式步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的门类之一。

二、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概述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我国图书市场呈现出蓬勃的态势,网络平台使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名文学创作者,但正因如此,导致图书市场良莠不齐,拉大了“畅销”与“经典”之间的距离。

从儿童文学作品来看,目前图书市场上既畅销又能称之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家主要包括伍美珍、杨红樱、郑渊洁和汤素兰。

其中,伍美珍曾是“阳光姐姐热线”的主持人,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小公主和矮爸爸》、《阳光姐姐小书房》、《我的同桌是班长》等。

她的作品风格清新灵动,同时又幽默风趣,塑造的角色个性鲜明,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读之能给予受众强烈的情感冲击,使受众对儿童世界回味无穷。

但她的作品也有一定的不足,其中最大的缺陷是文学性流失,审美功能侧重于表面,而缺少一定的深度。

杨红樱曾是成都市某杂志社的主编,她的代表作《女生日记》中的部分章节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并凭借《男生日记》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两部作品获得了2003年和2004年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她的作品风格透露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实格调,注重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尤其是她的《马小跳》系列,表达出了儿童最真实的一面。

她作品的局限性与伍美珍类似,故事性强,但缺乏文学性,文字叙述平淡直白,能抓住儿童的心理,但缺乏深度。

郑渊洁是我国著名的慈善家,曾获得过胡锦涛同志颁发的“中华慈善楷模奖”,他的代表作《皮皮鲁总动员》在2006年曾获得全球儿童文学作品排名第四位。

他的作品风格具有表面“叛逆”而实则“真实”的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实践为
“差学生”正名,着意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运用文学作品赞颂儿童的潜力。

但他的作品带有较强的“迎合受众”的韵味,虽然作品畅销,但缺乏深刻的哲理。

此外,汤素兰创作的作品更倾向于朴实无华,她通过《笨狼的故事》、《童话的诞生》等作品,向受众传达了一种朴拙之美,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的幽默,同时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一定的趣味性。

她侧重的“天真”和“善良”迎合了儿童受众的心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如表现“笨狼”时采用了多种创作手法,而缺陷在于“儿童性”不强,儿童文学的特征较为模糊。

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冯薇
摘要:当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表述了未来人文特点和基本框架,研究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具有前瞻性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国内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人文审美儿童文学审美趋势儿童读物
语言文学研究
)
三、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人文审美趋势
(一)动态的“生活情景剧”
刻画生活是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不同的作家会通过不同视角描写生活,而将它们综合起来,则构成一副动态的“生活情景剧”,提炼出了生活中“美”的元素,呈现了扎根于生活的人文审美。

整体来说,当前畅销儿童文学作品共表达了“爱”、“自然”和“成长”三大母题,每一个母题都依托生活这一平台,通过一些平凡小事呈现出来,进而将聚焦点置于“精神成长”这一层面,反映“爱”、“自然”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小公主与矮爸爸》这部作品倡导成长需要寻找和把握各种规则体系之间的微妙张力与平衡,通过这一路径,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而“精神成长”则是这部作品表露出的人文审美趋势,传达了作者对儿童生活的审美观点。

与伍美珍的作品不同,杨红樱的《女生日记》更倾向于透过生命意识的投入反映生活,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动态的
“生活情景剧”,更是对儿童世界里种种现象的概括与定义。

人文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包含了众多复杂的元素,反映在生活中,是从“人”的角度揭示各种现象和文化的本质。

《女生日记》正是抓住了这一人文元素,它的主人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六年级学生,既没有特殊的能力和才艺,又没有特别的生活遭遇,她们在各个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在每个人的身边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然而,“普通”的只是外表,在她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着新奇、惊喜或令人感到“害怕”的场景,如“女孩子的秘密”、“男子汉的风度”、“爱心与‘阴谋’”,等等,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她们,哪怕只是获得一次小小的成功,也使她们看起来像个英雄,这正是根植于生活的人文审美,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部“动态生活情景剧”的魅力所在。

(二)成长中的“浪漫童话”
畅销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个人文审美趋势是发展受众的想象力,给予儿童“浪漫童话”般的成长体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但目前,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鲜有童话体裁,这就使郑渊洁的作品在儿童文学中显得格外突出。

他的作品是折射“游戏精神”的一面镜子,在《皮皮鲁总动员》中,他将伊曼努尔·康德与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游戏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糅合,表现出了着意于提炼儿童受众想象力的人文审美倾向,同时向儿童传达了一种爱生活、勇敢、正义、善良和不畏艰难的价值观。

童话属于游戏的一个维度,在儿童教育领域,童话着意于内在精神特质的表达,是对游戏“外在行为性质”的一种补充。

因此,郑渊洁的作品呈现出了一种有别于游戏性与童话性的审美趋势,他通过“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罗克”等具有童话色彩的角色形象表现儿童的游戏冲动,继而于游戏冲动中提炼想象性的元素,使童话与游戏产生了明显的艺术特征,从而使作品与儿童受众的心理相契合,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体现出了别具一格的人文审美特色。

(三)朴拙无华的“人文审美”
严格来说,人文与审美是一对辩证体,其中,人文孕育审美,而审美又抒写人文,只有兼具人文与审美两个特征,才能表现出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如《笨狼的故事》,它的人文性体现在了“笨狼”的朴实无华,这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而它的审美性体现在了“笨狼”的经历如凿石现玉,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掌握生活的规律,才能获得成长经验。

事实上,《笨狼的故事》属于童话体裁,但与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相较,它的儿童性不足,但文学性和人文性较强,因此,可以说汤素兰之《笨狼的故事》是人文审美最明显的儿童文学作品。

其理论依据在于,“朴拙”是生活常态之一,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普通、平凡又枯燥的。

那么,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让儿童认识这种平凡和普通,借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笨狼的故事》即立意于此。

这部作品的受众定位为3周岁—
8周岁的幼儿和儿童,这一阶段是初步确立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通过这部作品的人文申诉,可让他们对“我”的概念产生理性认识,进而对善恶美丑做出一定的判断,由此表现出与生活常态相近的、朴拙的人文审美。

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市场上的畅销作品主要包括《小公主和矮爸爸》、《女生日记》、《皮皮鲁总动员》和《笨狼的故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的人文审美趋势主要在于表现生活,于平凡生活中提炼不平凡的情感、成长、勇气、坚强等人性的闪光点,以此引导儿童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然而,文学作品审美是依托于社会价值观的最新动态,因此,关于“儿童文学作品人文审美趋势”的研究是一个永久的课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艳秋.构建人文教育的平台——
—论儿童文学与审美教育[J].时代文学月刊,2007(6):135-136.
[2]肖红.儿童文学教学与审美素养培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3]许军娥.文学审美:儿童文学经典生成的主要因素[J].理论月刊,2010(10):141-143.
[4]于慧.儿童文学读者审美倾向与儿童教育问题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0).
[5]谈凤霞.20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进程(1903—1927)[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