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一)(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学生之所以要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打好学习与做人的底子,让自己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势能,最终成为一个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

然而当前“应试教育”在众多学校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村小学,独生子女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过多的作业使学生预习不充分,上课没精力,学习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作业也没有办法完成,学习成了恶性循环。

家庭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但作业多带来的是什么呢?是负担!我们的孩子是富有幻想、创造力的一代,他们爱玩,需要玩,我们本应该给他们时间玩,而今我们的孩子整天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作业,试想他们怎么能架着想像的翅膀飞翔?长此下去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而减轻作业负担,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取消作业负担,事实上合理、适量的作业负担不仅应该而且必要的。

如今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找到一条通向“合理、适量”的捷径。

【关键词】减负适量科学性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要求减负,减少家庭作业,而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要求减负,减少家庭作业,而老师似乎不大赞成;同样的作业量却育出了成绩不同的学生。

究竟家庭作业宜多宜少,应布置什么水平的家庭作业,值得探讨。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一)调查方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对象:
我对凤翔县曹家庄小学和关村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共113人以及该年级任课老师采用表格式调查法辅以谈话、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表一学生对家庭作业数量及难易程度的调查单位:(人)
表二学生对作业的内容及形式兴趣的调查单位:(人)
表一中,认为家庭作业较多的有58人,适中的有42人;希望家庭作业较少的有34人,适中的有68人。

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作业量偏多,而希望作业量适中偏少。

有56人希望家庭作业难易适中,有34人希望偏难些。

也就是说有大部分人希望作业能具有一定难度,而不要太过于简单。

表二中可以看出,有50.4%的同学认为作业会束缚想像力,
49.3%的同学希望作业能以游戏形式完成。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寓教于乐,拓广思路。

四、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
1.作业的数量偏多及其难易程度适中
不同的学生对作业总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也影响着完成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2.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影响睡眠
在调查中,有67.3%的同学光是完成书面作业就用去了2—4小时;而有77.9%的同学希望能将书面作业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留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当然这中间还包括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时间。

有80.5%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40.7%的同学在7小时以下。

人的睡眠时间最少也应保证在8小时以上。

美国一家大学的睡眠研究专家表示,长期睡眠不足累积下来的结果,可使人的智商下降,最后濒临弱智。

再现实点说,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必然会打瞌睡,从而影响听课效率。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3.家庭作业影响学习之余的安排
努力读书固然重要,但在这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果终日只是抱书苦读,而不融入社会,体验各种人际关系,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在生活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最终只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而所学知识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实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不锻炼好身体,也没有本钱投入学习,反而得不偿失。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学生科技知识的主要来源,第一位是广播电视,占66.4%;第二位是图书、报刊、杂志,占56.4%;第三位才是学校教学,占21.7%。

学校教学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不足,是造成青少年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要真正领悟科学,掌握知识,就得将多种多样的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包括科学上的多种思想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的有机整合,运用这些思想观念来解释和预测自然与社会的现象,以及将某类思想观念迁移到其它事物的方式等。

从这个角度说,掌握科学知识是一种能动的学习过程,而绝不能是一种被动的过程或“灌输”的过程。

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去做,而不能仅是看别人做给他们看。

这种能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脑与体的共同活动。

从调查中得知:有81.4%的同学花2小时以内的时间参加户外运动,锻炼身体。

有77.9%的同学花1 小时左右的时间看电视。

有83.2%的同学花1 小时左右的时间看课外书籍报刊,其中大部分为文学类和综合类。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了产生学生之间成绩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4.过量的作业对视力有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升学率非常看重,都在想尽办法提高教学成绩,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尽量延长学习时间,这就不可避免的加重了学生大脑和眼睛的负担,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我认为这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提高学习效率来代替延长学习时间。

实际上,学习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带来学习效率的下降,调查中发现,班级中学习在前几名的学生没有一个是靠拼时间来取得成绩的,也很少有得上近视的,相反,那些只顾拼时间不注意提高学习效率的学生不但戴上了眼镜,学习成绩也一般。

所以,无论从学校来讲还是从学生自身来说,都应该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如何延长学习时间,大量的作业,沉重的学习负担,使我们桌前的书越叠越高,也使我们的学生镜片越戴越厚。

据报上报道,同年龄段近视人数逐年增加,近视年龄逐年减小。

5.作业的内容及形式与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密切
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

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完成作业的形式和出题方式的不同,也可使同学们对作业的兴趣及态度大不相同。

(见表二)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中国绝大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中国的考试制度深恶痛绝,是因为这种特定的考试制度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改进学生素质上的缺陷,而是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毁坏了学生的身体、破坏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这种考试不是帮学生的,而是整学生的。

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成为社会共识,为人们所普遍痛恨,但是应试教育为什么不仅没有丝毫改善反而变本加厉了呢?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观念认识上的问题,因为上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谁都知道应试教育害苦了孩子,对应试教育的反感不存在什么观念上的阻碍。

应试教育之所以长期不改,根本原因还是在权力和利益结构上,是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代表的教育垄断特权分利集团需要
应试教育,惟有这种一统天下的应试教育模式,最符合他们控制的方便,最符合他们的权力和利益诉求,是他们的私利在不断强化着应试教育的神经。

2.学校原因
成长离不开学习,抵达成功的巅峰离不开学习。

学习应该是最快乐的事。

然而,许多孩子学得并不快乐,家庭作业甚至成了没完没了的苦役和无法摆脱的梦。

“作业越多越好”,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这也许只是老师在应付这一类的检查时的答案。

老师们都清楚,“多”只是一个量上的问题,跟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只能代表“题海战”、“疲劳战”,而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舍不得“练习”这块“金砖”,诚如调查显示,学生的课余时间已尽被作业占尽。

我们的老师确实一番好意、一片苦心,挖空心思找练习、编练习,一心一意批练习,殊不知他们的好意是以消耗学生的生命为代价的。

3.家庭原因
关于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一些家长认为家庭作业是一种培养孩子成就感的最佳工具。

家庭作业的价值在于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从中学习工作经验。

有的父母告诉孩子,他的家庭作业与自己的工作是一样的,必须尽力做好。

为了让孩子做好功课,有的家庭为孩子规定开始做功课时间。

当子女做功课遇到困难时,多数家长不主动替他解决,而是在孩子提出请求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利用作业帮助孩子建立“我能做到”的自尊与自信。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一些家长除了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外,还得想方设法找个复习资料,找那个AB试卷给孩子做。

很多孩子课余时间没有喘息的机会疲于应付,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五、解决措施
(一)更新观念,突出时代性
教师经常设计社会实践性的作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符合大纲的要求。

当然,学生的各种实践,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以及学习的方法。

这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

未来世界是个多元、多极且富有变化的世界,它注定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崭新的姿态适应它。

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趋于开放、多元、综合化,而且这也不仅是我们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来到学校,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引导,从而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

和预习、听课一样,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潜能。

那么作业正确的位置是:没有作业不可,但过分强调作业的功能也不可。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认为,长期缺乏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是中国基础教育与国外的一个最主要差距。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将要获得的大量知识和能力来自书外、课外。

新课程倡导学生必须参与综合性学习,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这一切靠书本、靠一支笔是怎么也无法实现的。

我们的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

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除认知以外的许多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创造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大支柱。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生命将失去光彩,没有想象就没有发展,因而作业设计中要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因。

在作业内容上,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并要加强布置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避免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注意作业的综合化,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

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
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

”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

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生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者有心,学者得益。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

让学生深深懂得,作业架设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培养能力间的桥梁。

今天的作业不仅与昨天的学习有关,而且同明天的学习有关。

(三)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学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异,所以掌握知识的快慢也就不一样。

因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老师要精心选择有利于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理解的作业,如在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时,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细微题及基础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探索方法,尝试生疑,在此基础上自行独立判断自己量化项目的掌握情况。

每个班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

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四)重视实践,突出科学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创新人才,其根基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创设表演情境,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机会。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采用不同方法,设计全体学生乐意参与的作业形式。

这就要求教师不嫌麻烦,改变单一的知识巩固型作业,把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与动手实践之中。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勤学苦练,方能学业有成,韩愈说:“业精于勤”,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华罗庚、陈景润、童第周、爱迪生、爱因斯
坦、居里夫人,哪一位大学问家不是下一番苦功,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才取得成就的?为了减轻负担,就提倡不留作业,恐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智慧上,而不是将自己整日埋在作业堆里。

小学生“减负”的社会舆论正在冲击着应试教育,许多“减负”的措施正在落实到位,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正在恢复正常。

提高家庭作业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

既要有责任心,又要讲究科学性----分析心理,针对特点,采取措施,提高效率。

在如何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效率的过程中,关键在教师,主体是学生,配合靠家长。

特别是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之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上已有所减轻。

六、结论
(一)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应达成一致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重视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愉快完成。

家长应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社会上学到的知识比从课本中学到的,在今日和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更为适用(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课本中的知识)。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笔者也希望老师们能多留些课余时间供学生支配,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时代学到更多的知识,以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家庭作业应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业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

家庭作业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去钻研;而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一眼就看出答案,这样就减少了思维过程,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维迟钝,不爱动脑思考。

而且一般难题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种题型的精华,常做可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题目时也会得心应手。

在布置作业选题时应注重“少而精”,并适当加深题目难度,尽量丰富作业形式,寓教于乐。

(三)教师间要搞好协调关系
教师要分散作业的数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这样极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造成不良效果。

不搞题海战术,而是将一些典型的题目抽出,让学生体会其精要之处,删除那些重复多遍的同类型题目,同时适当提高题目难度,以达到保质保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锦骠郭德峰著《家庭教育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
2、刘金华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李伯黍黄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出版社1999年版
4、黄全愈著《家庭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5、牛利华著,《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5期,《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
6、叶立群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钟祖荣主编,《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8、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