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古代官员的选拔 古代官员的管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 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4、汉代:察举制
分类
制度
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门类 孝廉、茂才
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内容
才学(经义、诗、 赋、文、时务策)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宋朝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 时间时期
北宋唐南朝北至方宋籍朝宰进相士入所仕占途比径例简表
960—宰9相97总年人数998—进1士02出0身年人数1021—进1士06出占3年身比人1数064—1085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 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影响
①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 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文化 教育的发展,有益于形成 重学社会风气 ⑤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 度产生重要影响
94.83
97.14
63 ——摘编87自.5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欧阳修《文忠集》 根据宋材朝 料并南宋结合所学63知识,概括48北宋时进士7时6.空1 分布特资点荫、及摄成官因、。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特点:北方籍进士占比不断下降,南方籍进士占比不断上升;南方籍进士占主要地位。
下 虽互相损益, 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僚
---杜佑《通典·选举典》
选拔依据 出身门第
影响 作用:导致社会阶层 固化,形成门阀政治,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 工具。
5、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建立东晋,主要依赖了北 方大族琅琊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 的大力支持。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 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 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4、汉代:察举制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家世情况 人数
百分比
两汉孝廉世家统计表
官贵
富豪
平民
贫民
128
11
29
26
69.6%
6%
15.7%
8.7%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
察举制变化
不能选拔真正的有 用人才;选拔依据 从德才兼备到门第 门生,被世家大族 控制
外地官员/京官 京官/外省官员
查处贪、酷、不作为 官员奖惩的依据
考核方法与考核 手段趋于严密;
考核注重官员个 人品德和能力;
考核结果与官员 奖惩紧密结合。
学习任务三: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 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 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 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 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子
科举制度形成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堂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材料: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 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 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孝经》《论语》《尔 雅》,每经贴十条
口答诸经 大义十条
答时务 策三道
进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作诗、赋、作时务 士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文各一篇 策五道
学习任务三: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朝代
考核方式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特点
秦汉
上计(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盗贼
多少)
隋唐 吏部考核(德才)
明朝 清朝
考满 考察 京察/大计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任职期满官员
官员升迁降调依据
明清
➢形成三级考试制 ➢与学校制度结合 ➢考试采用八股文
➢南北卷制度形成
学习任务二:科举制的影响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比例
隋 17.2%
唐 24.5%
北宋 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整理
材料: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 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成因:人口南移,南方人—口—摘增编加自;王翠南《方从经贵济族到发庶展民,—推—唐动宋南宰方相家地庭区出誊教身录育及其发入展仕。途径的比较锁研院究》
元朝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 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 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官吏考核的看法。
①严格执法,依法对官员进行考核,重视对官员行政效果的考核监督,提高 行政效率。
②古代官员考核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不能根本杜绝官员工作中 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③古代官员管理对于今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9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10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隋唐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朝
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为
田
舍
郎
暮
登
隋炀帝
武则天
天
始建进士科,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监察制度不断 传承完善,系统 趋于严密;监察 官员位卑权重, 垂直管理,直接 隶属于皇帝。
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
学习任务一: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 其怠惰。”
——《礼记》
材料: 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有 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1.夏商西周: 世官制
2.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习任务四: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秦汉
隋唐
两宋
元朝
明清
特点
中央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台谏合一)
御史台
地方
汉武帝划分13州 部,设刺史监察
唐太宗划分 十道监察区
划分路作 为监察区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
明朝御史 巡按各省
5、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世 材料:按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
胄 兴兵, 衣冠士族 , 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 遽
蹑 难委悉。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高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 位 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
英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 。 俊 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 沉 南朝至于梁陈, 北朝至于周隋, 选举之法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1086—1100年 1101—1127年
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 武则天
73
北方唐朝占比唐玄宗38.4324
11
18.637
15.1
12.4291.6
6.61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 南方占比唐肃宗61.5816
北宋
72
81.514
87.5125 93.39
遂使民间优秀分子有进身之阶……政府之社会基础, 亦因之而巩固。汉室所以能统一控制四百年,此为一重 要因素;而中国二千年之统一政府,亦由此而植基。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稿》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察举制度对汉朝统治有何影响?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局部)
选拔依据 品德、才能
影响
为两汉政权选拔大批人 才;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 要;提升了儒家的政治地 位。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古代官员的选拔 古代官员的管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 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4、汉代:察举制
分类
制度
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门类 孝廉、茂才
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内容
才学(经义、诗、 赋、文、时务策)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宋朝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 时间时期
北宋唐南朝北至方宋籍朝宰进相士入所仕占途比径例简表
960—宰9相97总年人数998—进1士02出0身年人数1021—进1士06出占3年身比人1数064—1085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 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影响
①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 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文化 教育的发展,有益于形成 重学社会风气 ⑤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 度产生重要影响
94.83
97.14
63 ——摘编87自.5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欧阳修《文忠集》 根据宋材朝 料并南宋结合所学63知识,概括48北宋时进士7时6.空1 分布特资点荫、及摄成官因、。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特点:北方籍进士占比不断下降,南方籍进士占比不断上升;南方籍进士占主要地位。
下 虽互相损益, 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僚
---杜佑《通典·选举典》
选拔依据 出身门第
影响 作用:导致社会阶层 固化,形成门阀政治,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 工具。
5、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建立东晋,主要依赖了北 方大族琅琊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 的大力支持。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 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 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4、汉代:察举制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家世情况 人数
百分比
两汉孝廉世家统计表
官贵
富豪
平民
贫民
128
11
29
26
69.6%
6%
15.7%
8.7%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
察举制变化
不能选拔真正的有 用人才;选拔依据 从德才兼备到门第 门生,被世家大族 控制
外地官员/京官 京官/外省官员
查处贪、酷、不作为 官员奖惩的依据
考核方法与考核 手段趋于严密;
考核注重官员个 人品德和能力;
考核结果与官员 奖惩紧密结合。
学习任务三: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 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 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 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 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子
科举制度形成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堂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材料: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 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 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孝经》《论语》《尔 雅》,每经贴十条
口答诸经 大义十条
答时务 策三道
进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作诗、赋、作时务 士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文各一篇 策五道
学习任务三: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朝代
考核方式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特点
秦汉
上计(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盗贼
多少)
隋唐 吏部考核(德才)
明朝 清朝
考满 考察 京察/大计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任职期满官员
官员升迁降调依据
明清
➢形成三级考试制 ➢与学校制度结合 ➢考试采用八股文
➢南北卷制度形成
学习任务二:科举制的影响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比例
隋 17.2%
唐 24.5%
北宋 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整理
材料: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 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成因:人口南移,南方人—口—摘增编加自;王翠南《方从经贵济族到发庶展民,—推—唐动宋南宰方相家地庭区出誊教身录育及其发入展仕。途径的比较锁研院究》
元朝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 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 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官吏考核的看法。
①严格执法,依法对官员进行考核,重视对官员行政效果的考核监督,提高 行政效率。
②古代官员考核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不能根本杜绝官员工作中 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③古代官员管理对于今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9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10
6、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隋唐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朝
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为
田
舍
郎
暮
登
隋炀帝
武则天
天
始建进士科,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监察制度不断 传承完善,系统 趋于严密;监察 官员位卑权重, 垂直管理,直接 隶属于皇帝。
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
学习任务一: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 其怠惰。”
——《礼记》
材料: 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有 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1.夏商西周: 世官制
2.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习任务四: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秦汉
隋唐
两宋
元朝
明清
特点
中央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台谏合一)
御史台
地方
汉武帝划分13州 部,设刺史监察
唐太宗划分 十道监察区
划分路作 为监察区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
明朝御史 巡按各省
5、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世 材料:按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
胄 兴兵, 衣冠士族 , 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 遽
蹑 难委悉。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高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 位 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
英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 。 俊 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 沉 南朝至于梁陈, 北朝至于周隋, 选举之法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1086—1100年 1101—1127年
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 武则天
73
北方唐朝占比唐玄宗38.4324
11
18.637
15.1
12.4291.6
6.61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 南方占比唐肃宗61.5816
北宋
72
81.514
87.5125 93.39
遂使民间优秀分子有进身之阶……政府之社会基础, 亦因之而巩固。汉室所以能统一控制四百年,此为一重 要因素;而中国二千年之统一政府,亦由此而植基。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稿》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察举制度对汉朝统治有何影响?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局部)
选拔依据 品德、才能
影响
为两汉政权选拔大批人 才;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 要;提升了儒家的政治地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