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如何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域护理
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指因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异常免疫应答或炎症反应,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
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喘息、咳嗽等,部分患儿伴有皮肤过敏、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哮喘、湿疹等。
过敏性疾病包括急性过敏和慢性过敏。
引起儿童慢性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有:
1.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真菌等;
2.食入性过敏原,常见于牛奶、鸡蛋、鱼等;
3.注射性过敏原,如青霉素等。
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由于感染的种类繁多,许多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并不会引起咳嗽。
部分感染性咳嗽者的咳嗽属于典型的“干咳型”,即干咳无痰或少量痰,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咳个不停,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呛咳,注意这类患儿可能存在肺部基础病变,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心脏病等。
在感染后2周内出现的咳嗽称为“急性咳嗽”,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所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其中部分患者可在感染后3~4周内出现“节段性”或“反复性”咳嗽。
非感染性疾病
1.气道高反应性:包括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其特点为:(1)慢性咳嗽以夜间咳嗽为主,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③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时,胸部影像学检查肺纹理增粗,支气管扩张征等。
2.气道内异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患儿因食管炎或食管憩室导致胃食管反流物进入气道所致。
另一种患儿由于鼻腔异物(如:鼻息肉、鼻甲肥大)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至气管或支气管而引起慢性咳嗽。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儿童慢性咳嗽防治措施
咳嗽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症状,它是呼吸道炎症的表现,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反应,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咳嗽。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慢性咳嗽患病率为5%~20%,其中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为30%~40%,1~4岁儿童患病率为5%~10%。
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但长期反复的咳嗽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因此,必须先明确咳嗽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目前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主要有抗感染、止咳、雾化吸入和抗过敏等药物治疗,需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
如果患儿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可选择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调整生活方式
1.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宠物毛发等;
3.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4.戒烟忌酒,少喝饮料,以免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咳嗽;
5.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
6.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
在咳嗽期间,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免引起孩子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祛痰药、糖皮质激素、
儿童慢性咳嗽如何护理
姻戈文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友谊医院)106RRJK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选择性茶碱类药物。
对于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应先控制过敏性疾病,然后再治疗慢性咳嗽。
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要以预防为重点,治疗为辅。
有报道,50%的咳嗽患儿在发病前没有明确的病因,所以应注重预防感冒,减少发病。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方法很多,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对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患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儿童慢性咳嗽护理干预
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占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首位,其中3岁以下的儿童约占80%。
慢性咳嗽多为急性咳嗽的延续,临床表现为大量清水样或泡沫样痰,不易咳出,咳嗽持续时间大于4周。
目前对慢性咳嗽的病因不明确,病因复杂多样。
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等,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儿痛苦。
生活护理
1.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小儿慢性咳嗽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3.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活动。
4.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每日刷牙2~3次,饭后漱
口,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
内致病菌的繁殖,防止咳嗽加重。
饮食护理
1.在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
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
高油、高糖、高盐食物。
2.进食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者
过饱。
3.对于过敏性咳嗽患儿应尽量避免
进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牛奶等。
同时注意患儿是否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食物过敏史,及时监测患儿血糖、肝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4.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5.由于慢性咳嗽多伴有胃食道反流症状,应避免食用过酸、过甜和过咸的食物。
环境护理
居室内应避免烟雾、粉尘、花粉等刺激,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室内湿度宜保持在50%~60%,不宜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咳嗽加重,导致咳痰不畅;湿度过低会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引起患儿呛咳。
另外,冬季室内应采取增温措施,保持室温在18℃~20℃,湿度保持在40%~50%。
夏季室内应通风换气,适当使用加湿器或在地上洒水以增加室内湿度。
夜间可用湿毛巾擦地以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加强空气消毒;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等。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慢性咳嗽患儿尤为重要,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由于慢性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患儿易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等不良情绪,故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注,并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应与家长沟通配合,向其介绍慢性咳嗽的病因、治疗方法等,并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和鼓励。
107RR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