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插花简史:李渔与“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渔与“撒”
文人爱花是历史的遗风 , 清代的沈复发明了花插 的雏形 , 解决了盆花、盘花和碗花等广口浅身花器插 花固定问题 , 这一发明传到日本后发展成现在大家看 到的各种形态的剑山。李渔发明了撒 , 撒用来间隔大 口瓶,缩小瓶口空间,使瓶花固定更加稳健方便。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 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 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 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李渔向有“四命”之说:“予有四命,各司 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 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他在生活日用方 面,也颇花心思。大至园林设计,小到桌椅、箱 笼等器具,无不用其奇思妙想来创造,每每自诩 其能:“不特工巧犹人,且能自我作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李渔不仅善于造园,精于作曲,还 喜爱插花,其所著《闲情偶记》一书中 记载有关插花中使用撒的文章,这也是 我国首次有关撒的文字记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撒”应用的优越性
1.造型纯粹,无需掩藏 撒的材料来自于植物,材质上和作品整体完全 融合,结构上和作品相得益彰,通过枝条粗细、长 短、颜色、品种的选用,跟作品浑然一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2.尊重花材,物尽其用 插花之人,首要爱花,爱花不应仅是爱花朵, 亦要爱枝干,爱根须,爱花之整体。尊重花材,是 物尽其用,使其价值得到体现,使审美获得升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于是李渔便发明在胆内置撒固定花 枝的技巧,即按瓶口大小,截取质地坚 密又富一定弹性的植物的茎段,卡在瓶 口,茎段的形状,大小勿拘一格,只要 外缘与瓶口吻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瓶口内可以用茎段分割成任意形状的 孔洞,将花枝按构图的需要堰压在各小孔 洞中。既使“倔强的不听话”的花枝也能 听话,随意造型,又十分简约节俭,更有 与时俱进的环保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3.选材便利,形式灵活 中国插花的一大特色,便是重视木本花材的 选用。木本茎干上剪切下来的枝条,又能用于做 撒固定,不 但 随取随用,而且形式上浑然一体。 通过灵活的搭配组合,调整结构形式,能够适应 不同的容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4.环保经济,坚固耐用 撒取材于手边植物之根茎,“不费一 钱”,没有污染,只要造型得当,不止能固 定花材植物,而且可以和花器牢固结合,不 易分离。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插花固定方法——撒 “撒”其实就是一根小木棒,它被用在 插花中,起到固定花枝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古代插花,注重容器的选择,多以铜、瓷质的器皿为 佳,李渔在书中介绍插瓶花以选用瓷瓶为佳,瓶中水清难 浊,又无铜腥味,且价格比铜瓶低,但是冬天用瓷瓶插花 易结冰,使瓶冻裂,为防止瓷瓶冻裂,人们常在瓷瓶内套 一锡质的胆,在胆内贮水插花,瓷瓶便不会冻裂,这种方 法当时十分流行,人人皆知,可是在胆内着撒用以固定花 枝却不为人所知,也没人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顺治八年(1651),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 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 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 杭州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 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 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 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 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闲情偶记》写到:“……瓷瓶用胆,人皆 知之,胆中着撒,人则未之行也。插花于瓶,必 令中儌,其枝梗之有画意者,随手插入,自然合 意,不则挪移,布置之力,不可少矣!”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有一种倔强花枝,不肯听人指使,我 欲置左,彼偏向右;我欲使抑,彼偏好垂。 须用一物制之,所谓撒也;以坚木为之,大 小其形,勿拘一格,其中则或偏或方,或为 三角形;但须圆其外,以便合瓶。”
李渔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 (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 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 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 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李渔是一位生活精致的人。从词曲、音律到服饰、器玩,从 园林、居室到饮食、养生……李渔无所不玩,无所不懂,无所不 通。李渔爱吃,他是大闸蟹的“瘾君子”。他还是个很现代化的 轻食主义者,在《饮馔部》篇首,他就写了“蔬食第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5.“撒”的文化价值 撒是传承中兴中国传统插花的重要元 素。撒是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体现。 撒是凝结在插花作品中的艺术家的风骨和 敬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教学。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