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关系汉英对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同样类似的称呼还 包括:
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二、中国人非常注重宗族和辈分
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人有着非 常深厚的影响。人性的思想 哲学认为恰当的人际关系是 社会的基础。 在研究人性 和动机中, 儒家学说阐明正 确的行为起 源于四个基本 原则: humanism (仁) , faithfulness (义) , propriety(礼) 和wisdom (智) 。
范宏伟 何金 高磊 丁进
• 举例来说, 英语中的 ;cousin ;可以表示你 叔叔、舅舅、姑妈或姨妈的孩子,它有着 更加广泛的 范围。 而在中国, 我们已经详细的区分化了 ,称 呼父亲兄弟的儿子且比自己年长的为堂哥, 女儿为堂姐; 父亲兄弟的且比自己年幼的儿 子为堂弟, 女儿为堂妹; 称呼母亲兄弟的且 比自己年 长的儿子为表哥, 比自己年幼的 儿子为表弟; 称呼母亲兄弟年长的女儿为表 姐, 比自己年幼的女儿为表妹。因此, 如果 我们对中国人说cousin, 他们将非常迷惑不 解,不知道你正和哪一个亲戚谈话。
• 为了表明他们的谦虚礼让, 中 国人传统地把血缘关系分为 九 族, 即高祖、曾祖、祖、父、 本人、子、孙、曾孙、玄孙。 但是在英语中, 我们只能找 到:grandfather, father, son和 grandson来指代祖,父,儿 和孙。如果我们想表达曾祖 或高祖,我们只能用上形容 词:great来表达,即great grandfather 或 great - great – grandfather.
• 从表中对比可以看出,英语亲属 称谓分割词义以性别和辈分为准, 比较笼统模糊,汉语则更明确、 具体。语言中表示亲属关系词的 语义分割也因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亲属之间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的 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英两种 语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不同也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东西方社会家庭文 化的差异性。
• 汉语亲属称谓词可分为“明谦敬:拙荆,令 尊”、“明亲疏:堂兄,族兄”、“明内外: 祖父,外公”。这些有谦敬、亲疏、内外之 分的汉语称谓语在英语中相对少的称谓语中 就找不到相对等表达的词汇,两种语言在此 方面产生词汇空缺。因而在做这种亲属称谓 语的英汉翻译时常会出现翻译不对等现象。 • 《红楼梦》中宝玉称自己母亲王夫人为“太 太”,三十九回中,宝玉与李纨她们在聊天,提到: “太太屋里的彩霞,是个老实人。”这里“太 太”用作他称,译文里处理为“my mother”。 当然也有称母亲为“母亲”的,例如:第十一 回中,贾蓉称尤氏。译文里也就译为“mother”。 而宝钗则称自己的母亲为“妈妈”。汉语 里,“母亲”与“妈妈”含有不同的语义成分,前 者庄重,后者亲昵。
• My grandmother, very vexed, blamed the family for not hiring one earlier and started nagging. (Village Opera) 外祖母很气恼, 怪家里的 人不早定, 絮叨 起来。(鲁迅《社戏》)
• :“贾琏走上去说道:‘赖大是饭后出去的,水月 庵离城二十来里,就赶进城,也得二更天。今 日又是老爷的帮班,请老爷只管去……’”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译文:“Jia Lian came in. ‘Lai Da didn’t leave until after lunch, Uncle, and the Temple is over eight miles from town. He won’t be back till eleven o’clock at the earliest. As you are on call for this evening I think you should go ...’” “Uncle”这个称谓加在这儿,在目的 语读者来说非常 自然 、易懂,却巧妙地点出 了贾琏与贾政之间的叔侄关系。同时,这个 添加也不是绝对的无中生有,可以看作是对 “老爷”的灵活译法。此处“老爷”若忠 实地照原文译成“Sir”,很可能让读者以为贾 琏成了贾政的奴仆,因为在英语里,凡是下级 对上级,奴仆对主子,一个耳熟的口头禅就是 “Yes, Sir !”。
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术语比英语 中更加复杂
• 原因:由于中国长久以来对不同社会系统 和封建伦理道德标准的要求, 例如三纲五常。 同一宗族的大家庭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单位, 所有的家庭成员重视他们的同宗之间的关 系。然而, 西方社会倡导个人主 义、平等、 独立和自力更生。在整个西方历史中, 个人 成为了社会基本的单位。在典型的西方家 庭 中, 亲属的关系是不太紧密的, 甚至人们 常常称呼另一家庭成员的名字而更显随和。
[1]徐丹.英汉亲属称谓 语差异及其互译[J]. 中 国 科技 翻译,200,1(3) [2]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Books,1997. [3]曹雪芹.红楼梦[M].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4 [4]潘明霞.英汉亲属称谓 对比[J].巢湖学院学 报,2004,(1)
三、中国文化对于血亲关系和姻亲 关系的区分比英语更加显而易见
• 中国的亲属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 是血亲关系, 意思是同属一个宗族; 另一类是姻亲关系, 它属于另一个宗 族, 不如前者重要。 • 同时, 在英语中 brother 代表着既是 年长的又是年幼的;sister ,uncle , aunt 等也是同样如此。然而, 在汉语 中,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亲戚关系的术 语来表示到底是年长还是年幼的。我 们会用到哥哥, 弟弟,姐姐, 妹妹,叔 叔, 伯伯,伯母, 婶婶等等。
英汉语言对比
之亲属关系分类对比
Outline
定义 中英文在亲属分类上的 具体差异 总结
英汉亲属术语属于不同亲属关系的 术语系统, 在划因此在亲属分类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文化和历史 所造就的。
1中英文在亲属分类上的具体差异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术语比 英语中的更加 复杂 2、 中国人非常重视宗族和辈 分 3、中国文化中对于血亲关系 和姻亲关系的区 分比英语更加显而易见
总结
• 随着 社会 、生活的 发展 、观念等的变化,亲属 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作用也出现了减弱。汉语亲属 称谓语也会产生相应的简化:“堂”、“表”亲 属称谓语的简化都在90%以上,形式上省掉“堂、 表”等区别性成分,与相应的非堂、表亲属称谓 语相同。如“堂兄”、“堂叔”、“表叔”一般 用“排行+哥/叔”称呼,或直接用“哥哥”、 “叔叔”称呼。就英语来说,许多讲英语的人常 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Michael, Linda, 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 (如:Mr. Summers, Mrs. Howard, Miss Jones等)。 随着文化的互相借鉴、融合,在称谓语的使用上 将随之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我们更应关注,并 研究 其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其它 影响 。
• 汉语会在自己的亲属前加“家、舍、 先、亡”这几个字,前两者含有谦 恭平常之意,多指活着的亲人。家, 尊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英语中 常用的是father, mother;舍,谦 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第、舍 妹,在英语中就只用brother, sister; “兄弟、奴才、小生、鄙人、晚生、 令郎、令嫒等”表示第一或第二以 及第三人称指示的谦称和敬称。而 英语中则直接使用人称代词 “I/me”、“You”和一些名词来表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