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发展与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实践探讨个性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发展与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实践探讨个性化教学
和个别化教学的区别
摘要:个别化教学必须确立以潜能发掘为目标、以教育性管理为保障
的核心理念,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发展个性、
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个别化教学;理念
一、个性化发展的意义
二、对个别化教学的理解
个别化教学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实质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核心是让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不使任何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劣势。
下面,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不是一种教学形式。
个别化教学这种
教学思想可以渗透到每一种教学形式之中,在个别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
每个学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
2.个别化教学以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其针对性很强。
3.个别化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使学生能自
主学习。
个别化教学是启发性的,而不是灌输性的,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
能在较少的指导下完成学习。
4.个别化教学的顺利实施,频繁的反馈至关重要。
个别化教学系统本
身也是一个控制调节系统,如果要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教师就需要不
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采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信息的交换越频繁,学生的学习就越容易成功。
三、个别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个别化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
1.讲授学习模式
2.循环学习模式
3.纲要学习模式
4.程序学习模式
5.发现学习模式
6.媒体学习模式
7.讨论学习模式
8.指导学习模式
9.扩展学习模式10.协作学习模式
具体可采用竞争模式,看谁学得好一些;协作模式,求学者之间就一个学习内容分工协作;伙伴模式,就同一个学习内容,求学者之间搭成伙伴关系,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四、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某种预定效果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个别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其作用在于:根据个别化教学的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以及引导其活动的方式、方法与步骤的策略。
下面,例举出以下几种主要的个别化课堂教学策略并加以说明。
1、示标教学策略
这一策略应用在个别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与达标的心理欲望,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对照,不断进步。
操作要点:示标时机、示标方法、示标目的
2、参与教学策略
这一策略应用于个别化课堂教学中,是为了提高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让每位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操作要点全体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合作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旨在改善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让学生成为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目标。
当然,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操作要点:异质分组、同质分组、自由组合
4、分层教学策略
它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一个基本原则是:使每位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操作要点:分层要求、分层施教、个别帮助
5、自主教学策略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操作要点: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6.评价教学策略
让评价既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又允分发挥其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提高与发展。
操作要点:即时评价、分层评价、多次评价、自我评价、交互评价
综上所述,这些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它们
使用在什么教学环节上,其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了教学的全面性、主动性、
合作性。
这些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它们使用在
什么教学环节上,其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了教学的全面性、主动性、合作性。
五、个别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握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个性化发展也要体现基础要
求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
2、个别化教育绝不是个别学生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的个别化教育,实施个别化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
3、个性化发展应提倡扬长补短。
每个学生的兴趣或潜能应当充分发扬,但并不是一味追求“专长”“特长”,而要利用他的长处和优势尽可
能去弥补他的短处和不足,以达到全面发展。
个别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系统中,教师除了负责提供学习材料之外,还担负着更具有支持性的指导任务;适
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一策略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比较有限;课程实施在
很多方面需要取得主办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支持等。
因此,教师还必须具
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只有具备了这些
素质和教育理念,教师才能真正地发展个别差异、关注个别差异,才能有
效的实施个别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