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故事不一样,它是一则寓言故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跟老师读课题。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4、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2、强调课题中的“寓”“揠”“长”三个字的读音、写法。

3、介绍寓言故事
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看几张有趣的图片,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说故事的名字。

出示课件图片。

请同学们举手回答,说对的话把掌声送给他。

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坐井观天
这些故事都是通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这就叫做寓言故事。

4、介绍作者孟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揠苗助长》是谁写的呢?
出示课件,介绍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很多话都被后人当作名言警句来学习,比如,我们二年级学过的两句大家还记得吗?请举手回答。

出示课件,学生读。

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今天,我们学习完这则寓言故事,我希望同学们也能从中明白一个做人道理。

二、学习课文
1、熟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出段落。

教师纠正读音。

听课文范读。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教师范读,强调读出感情。

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2)想一想,第一自然段中“巴望”还可以换成其他词语吗?农夫“巴望”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出示课件:希望盼望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

(3)农夫为什么希望禾苗长得快些呢?学生发言
想早一点丰收。

从哪里看出来他很希望禾苗长得快些?学生发言
天天到田边去看。

教师讲解“天天”。

可是他总是觉得?学生抢答。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4)这时,农夫的心情怎么样?
心里十分焦急。

(5)想一想“焦急”是什么意思?有多急?学生举手发言。

课件出示古体字“焦”,古时候的“焦”字是由老师课件中的这张图片引变而来的,说说图片画的是什么?
教师解释图片:把一只鸟放在火上烤,鸟被火烧焦了。

现在你知道“焦急”的意思吗?请举手回答
老师概括:心里十分着急。

(6)你也有过像农夫一样焦急的时候吗?请说一说。

这时的你总是想用一个办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那农夫又想到什么办法来解决他的问题呢?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回答刚刚的问题。

出示课件
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2 )他拔了多久?累不累?从哪个词看出他很累?
“筋疲力尽”出示课件
用自己的话说说“筋疲力尽”的意思?
累得没有一点力气。

(3)可是,他这样累有没有觉得不高兴呢?
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解释“兴致勃勃”的意思。

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

(4)农夫回到家是怎样跟家人说的呢?
出示多媒体课件。

请同学们表演农夫和儿子的对话。

(5)他的儿子觉得很纳闷,“纳闷”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回答。

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天,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6)想一想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部枯死,他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拓展延伸
(1)想一想,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禾苗真的一点也没有长吗?假如你是农夫的儿子,回到家,你会对爸爸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拔禾苗便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应该让禾苗慢慢生长。

(2)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农夫一样的人?
老师举例:养金鱼的故事。

生病吃药的故事。

(3)说一说故事中的人错在哪里?
(4)通过学习《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做事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不能急于求成。

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24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小故事大道理
十分焦急做事要脚踏实地
将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不能急于求成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