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钠 + <120 mmol/L + 重度缺钠,可发生神经错乱、疲劳、头疼
恶心、呕吐厌食,甚至抽搐、半昏迷。 + >160 mmol/L + 可导致神经症状、烦躁不安、肌肉震颤、
昏迷死亡。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氯 + <75 mmol/L + 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应考虑低氯血症的
+ “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 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 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 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 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 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 至危及生命。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建立生命危急值的意义
临床实验室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 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 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检 验“危急值”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这说明患者可 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 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 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 最佳抢救机会。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 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这种“危急值” 制度的建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部分, 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
功能损伤甚至失去知觉。 + >27.8mmol/L + 可能出现糖尿病酸中毒,伴有高渗性昏迷。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钾 + <3 mmol/L + 2.5-3.0mmol/L为中度低钾血症,可出现虚
弱、心律失常。<2.5 mmol/L为严重低钾血 症 + >6.5 mmol/L + 严重高钾血症有微循环障碍表现,甚至心 搏骤停,几乎都有心电图改变。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 学习
2020/11/14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制定危急值的目的
+ 为加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 医学检验“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 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 病人的生命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为 此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管 腔内血栓形成
+ 诱因: + 常在饱餐后、晨时6-12时用力排便后发生 + 休克、脱水、出血、手术心律失常 + 劳累、激动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AMI 心肌坏死标志物
+ 目前使用指标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I或T 肌酸激酶同工酶B(CK-MB)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PH <7.25 >7.55 • PO2<30 mmHg • PCO2>50 mmHg • PO2<60 mmHg 、PCO2>50 mmHg为判
断呼衰标准。 •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60 mmHg
出现智力和视力减退;当PO2降至40-50 mmHg有一系列精神症状;当<20 mmHg 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 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 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 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 采取标本复检。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4、健康管理中心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 “危急值”后,检验科人员打电话向健康 管理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护士长报告。 健康管理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 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 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向医生简要说 明病人的情况,医生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 要的诊治。健康管理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 做好相应记录。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ECO2 + <10 mmol/L + 低碳酸血症,常见于过度通气造成的呼碱。 + >35 mmol/L + 高碳酸血症,常见于慢支、肺气肿、肺心
病等。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胆红素 >300umoL/L 新生儿 + 尿素氮 >35mmoL/L + 肌酐 >530umoL/L + 乳酸 >4mmoL/L + 淀粉酶 超过正常参考值3倍以上 + TP<35g/l + ALB<20g/l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 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3、门急诊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 后,要电话报告相应科室医护人员。门急 诊部医生或护士接收后立即向该病人的门 急诊医生报告该“危急值”,再由门急诊 医生通知该病人速来诊室接受紧急诊治, 必要时门急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 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 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一时无法通知 病人时,应向医务处报告。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危急值”报告流程
发现数据异常 ↓
确认“危急值” (与“危急值”列表比对)
↓ 将“危急值”通知临床科室 (电话通知为主要方式)
↓ “危急值”报告后进行危急记值制录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1、检验科: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 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 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立即复做),在 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 下,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 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门急 诊部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报告检验科负 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 记工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病员 号、科别、日期、危急项目及数值、值班 者签名等。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 (接收),谁记录”原则,责危任急值制到度相关人内容。的学习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④增强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能力,当出现 危急值并复查无误后,检验人员必须第一时 间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增加了检验科与临 床的沟通机会,变被动为主动;⑤加强与护 理(实习医生)的沟通:标本留取质量的好 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 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 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 科必须加强与护理部(实习医生)的沟通。
+ cTnI在AMI早期诊断上的价值与cTnT相同, 但特异性高于cTnT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பைடு நூலகம்
+ 标志物 + Myb + cTnI + cTnT + CK-MB + CK + AST + LDH
升高时间 2h 3-4h 3-4h 4h 6h 6-12h 8-10h
高峰时间 恢复时间
12h
24-48h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生命危急值的制定
在“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性 质的医院有不同的危急值。同时,由于检验 样本的分析前段并不都能由临床实验室所控 制,故有时出现的“危急值”并不是患者的 实际检验结果,患者并无相应危急症状。征 求临床科室(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 意见,制订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命危急值。
多种原因。
+
+ >125 mmol/L +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应考虑高氯血症的
多种原因。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钙 • <1.5 mmol/L • 可考虑肾衰竭等,还可引起手足抽搐、肌
强直等症状。

• >4.0mmol/L • 出现极度消耗、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
中毒而出现高血钙性昏迷,mmol/L有生命 危险
性出血[3]。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D二聚体
+ >0.5μg/mL
+ 凝血酶原时间PT
+ >50sec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80sec
+ 纤维蛋白原FIB
+ <1g/L
>8g/L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糖 + <2.8mmol/L 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低糖表现,引起感知
+ HGB + ①重度贫血(31~60g/L) + ②极重度贫血(≤30 g/L) + ① 成人与新生儿的参考范围有较大差异,
因此应注意化验单上标注的患者年龄。 + ② 国际上尚没有为输血而规定的血红蛋
白和红细胞压积的阈值,是否输血取决于 患者各方面功能情况和症状。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血小板 + PLT + ①PLT<40×109/L[3] + ① 血小板计数<40×109/L,患者可有自发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危急值临床应用主要在于①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 求治;②增强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危急值制度的建立 促进了检验工作者对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复查,并及 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减少了懒散情绪,加强了检验工作 者的主动性,责任心;③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 床实验室的学科地位: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为临床科室 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信息。当出现危急值后,检验人 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是一个学习的 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会提高检验工作者的诊断水平及 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由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临 床医生大大减少了对检验工作的抱怨。增加了对我们的 理解和信任,临床实验室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检验医学 得到了发展;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临床检验“危急值” + 白细胞<2.5×109/L[1] + 中性粒细胞 <0.5×109/L[2]
中性粒细胞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为重症粒细胞减少症,极易发生严重的难以控制的 感染[2]。 + 白细胞>20×109/L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以往使用标志 CK AST LDH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AMI心肌标志物检测
+ 肌红蛋白(Mb)是从受损心肌细胞中释放 出来的,在AMI1-2小时即可升高,并在6小 时达到峰值,是最早达到峰值的血清学指 标
+ 由于广泛存在骨骼肌等组织中,肌肉损失 都将影响其特异性,而其升高时间短(24 小时以内),无法单独用于AMI的 诊断, 这样Mb诊断AMI的灵敏度虽然很高,但特 异性较差。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2、病区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 后,立即电话告知病区值班医师或护士, “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要做好登记记录工 作,并签姓名。护士接收后应立即向医生 报告该“危急值”,经管医生需立即(10 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对病人 采取相应诊治措施进行诊治。
11-14h 7-10d
24-48h 10-14d
16-24h 3-4d
24h
3-4d
24-48h 3-6d
2-3d
1-2w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4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AMI心肌标志物检测
+ 肌钙蛋白(cTn)是肌肉收缩调节蛋白,由 3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即cTnI 、cTnT、 cTnC
+ 心肌中的T和I亚基不同于骨骼肌组织,基因 编码不同从而导致氨基酸序列不同,在AMI 发病后3-4小时出现
+ 以较低频率检测心肌标志物(如6-10小时/ 次,共3次)可以定性评价梗死面积,也有 助于检测诸如再梗等并发症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 肌酸肌酶
> 500 U/L
+ 肌酸肌酶同工酶 > 80 U/L
+ 肌钙蛋白I
> 1ng/ml
+ 肌红蛋白
> 90 ng/ml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
+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
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 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 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 变和实验室心急标志物检测的 变化。
具体操作流程:
+ 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检验“危急值”后, 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 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 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 标本送检进行复查。检验科必须重新向临 床报告复查结果。
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
具体操作流程:
+ 检验科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 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建议复检外,还 应在检验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建议复 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