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市场模拟卷答案第一部分学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末 v v 对乙有: v乙末 ,所以 cos 2 cos 乙末
,故 A 正确、 BCD
5.【答案】C。解析:解析:由图知内能 U kp ,k 为曲线斜率,而 U V 为常数,所以本题答案为 C。
m0 i i RT pV ,因此, M 2 2
6.【答案】C。解析:由于长通电螺线管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平行于螺线管的中心轴线,与正粒子的 运动方向平行,则正粒子在磁场中不受洛伦兹力,正粒子重力又不计,则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正 确,ABD 错误。故选:C。
2
R × +3
2
×R× =I2R×T, 解得 I=5A。
17.光子的能量为 E hv ,而 v
,h ,所以 E 。 2 2 三、实验题(2 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 2 v gh =常量。 2
18.【答案】测量范围;分度值;1.30;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析:(1)选择工具时,应选用测量 范围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工具。(2)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物 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2.30cm,物体长度为 2.30cm-1.00cm=1.30cm。 (3)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故答案为:测量 范围;分度值;1.30;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9. 【答案】 12.09, 0.66。 解析: 原子从能级 n=3 向 n=1 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为 13.60﹣1.51=12.09eV, 当光子能量等于逸出功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逸出功 W0=12.09eV;从能级 n=4 向 n=1 跃迁所放 出的光子能量为 13.6 ﹣ 0.85eV=12.75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最大初动能 Ekm=hv ﹣ W0=12.75 ﹣ 12.09=0.66eV。故答案为:12.09,0.66。
22.【答案】(1)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顺时针;(2)圆环的收尾速度大小为
耀

解析:(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穿过的磁通量在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俯视观察 沿顺时针方向。 (2)圆环下落高度为 y 时的磁通量为:Φ=BS=Bπ 速 度 在 △ t 时 间 内 磁 通 量 的 变 化 量 △ Φ= △ BS=B0kπ E= =B0kπ vm③,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功率 PE= =B0(1+ky)π ①,设收尾速度为 vm,以此
2.0 105 S 100 10 1.0 105 S ,解得: S 10 2 m 2 。
(2)当活塞恰好静止在气缸缸口离气缸顶部 0.9l 处时,缸内气体温度为 T2 ,压强为 p2 ,此时仍有
p2 S Mg p0 S , 由题 意知 缸内 气体 为等 压变 化, 对这 一过 程研 究缸 内气 体, 由状 态方 程得 : S 0.6l S 0.9l ,所以 T2 =480 K ,故 t2 (480 273)C 207C 。 T1 T2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2019 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市场模拟卷答案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
一、选择题(12 题,2 分一题,共 24 分)
1.【答案】B。解析:物体做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因为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 心,则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2.【答案】D。解析:A、满足系统动量守恒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可能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 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守恒,比如:右图所示,物体 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 以速度 v 向 A 运 动并弹簧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故 A 错误;B、系统中有一个物 体具有加速度,但系统的合外力可能为零,动量可能守恒,故 B 错误;C、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做功的代 数和为零,系统的动能守恒,但动量不一定守恒,故 C 错误;D、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在相 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保持不变,即物体在任何时刻动量之和都是一样的。故 D 正确。故选:D。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7.【答案】A。解析:对球 B 受力分析,受重力、细线的拉力、库仑力,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 衡条件,图中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 PAB 相似,故:
解得:T= 误;故选:A。
,F=
。由于 PB、PA 不变,AB 减小,故 T 不变,F 减小;故 A 正确,BCD 错
dq 。 4 0 R 2
因 为 各 个 电 荷 元 在 0 点 产 生 的 dE 方 向 不 同 , 所 以 把 dE 分 解 其 中 dE y 0 , dE x dE sin 。 所 以
E
R sin d 。故选:B。 2 0 4 0 R 2 R 0
10.【答案】C。解析:A、大量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
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知频率最大的光子,即从 n=3 跃迁到 n=1 辐射的光子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 应。故 A、B 错误;C、因为 n=4 跃迁到 n=1 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 n=3 跃迁到 n=1 辐射的光子能量,所 以一定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C 正确;D、n=4 跃迁到 n=3 辐射的光子能量小于 n=3 跃迁到 n=2 辐 射的光子能量,所以该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 D 错误。故选:C。 11.【答案】A。解析:设米尺的固有长度为 L,且 L=1.0m,由“长度收缩”效应: L L 1 ( )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设疑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冰面上容易摔倒,为什么体操运动员手上要抹 “白粉”,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环节二:新课讲授 先简要介绍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让同学们广泛思考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尝 试总结摩擦力规律,并尝试猜想摩擦力大小相关的因素。 (一)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准备实验:讲述实验原理,在长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时,由于二力平衡原理,弹簧测力计现实的对 木块的拉力就等于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进行实验:木块放置在长木板上,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尽量保持木块运动速度不变。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记录数据。 总结实验:测量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大小。 (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创设情境,举出一些例子做对比,让同学们思考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在平地上走路以 及在冰面上走路以及在沙地上走路的区别;比较推动轻箱子和重箱子的区别。从经验初步总结影响摩擦 力大小的因素,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当有多个因素同时影响变量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其中 一个来观察其中一个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 准备实验:准备两个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木块,砝码以及弹簧测力计。说明实验流程以及 试验方法。 进行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 滑动摩擦力。 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3.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 保持放在木板上的砝码不变, 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对于测量过程不准确的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总结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数据以及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 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环节三:巩固练习 创设情境,提问,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进行拔河比赛,谁能赢?为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下图中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的平面上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运动,则两 个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哪个大?
21.【答案】(1)活塞的面积 S 为 10 2 m 2 ;(2)缸内气体温度为 207 摄氏度时,活塞恰好会静止 在离气缸顶部 0.9l 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3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解析:(1)以气缸为对象(不包括活塞),列气缸受力平衡方程: p1S Mg p0 S ,代入数据:
四、计算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20.【答案】(1)小木块 A 滑到轨道最低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2mg,方向:竖直向下; (2)A、B 两小木块在平板车上滑行的总路程为 。 쳌
定律可得木块对轨道的压力:F′=F=2mg,方向:竖直向下。
‫݋‬
解析: ( 1) 木块 A 从轨道图中位置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耀 ,在最低点时,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쳌 耀
,得:F=2mg,根据牛顿第三
(2)在小木块 A 与 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 v1,然后一起运动直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 (m+m+2m) v2, 在这个过程中,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对于从弹簧压缩到最短到两木块滑到小车左端的过程,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摩擦产生的热量: 耀 ,解得: 。 ,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2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子,同时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因此原子核经过一:D。
二、填空题(5 题,2 分一题,共 10 分)
13.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牛顿,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 14.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只与面内的电荷有关, 若高斯面内有净电荷, 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 零。 15.由有效值的定义可得 I12Rt1+I22Rt2=I2RT, 代入数据得 4 16.伯努利方程: p
3.【答案】C。解析:A、位移是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不是比值定义法,故 A 错误;B、电量是电 流与时间的乘积,不是比值定义法,故 B 错误;C、速度是位移与相应时间的比值,是比值定义法,故 C 正确;D、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两个,速度和质量,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不 是比值法得出的,故 D 错误。故选:C。 4.【答案】A。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α,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偏向角为θ,甲球以速度 v 抛出, 落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可得 tan 2tan ,所以甲乙两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 度偏向角相等;故对甲有: v甲末 错误;故选:A。
8.【答案】B。解析:AB、若是正向电压,则越大时,光电流会越大,当达到一定值时,电流达到 饱和,再增大电压,电流也不变,而反向电压越大时,则光电流会越小,故 A 错误,B 正确;C、光电 效应中,最大初动能都相同,而初动能大小不一,故 C 错误;D、光的强度增大,则光子数目越多,与 每个光电子的初动能无关,故 D 错误;故选:B。 9.【答案】B。解析:均在半圆上取线元, dl rd 其线元带点量为 dq dl ,所以 dE
vm △ t ② , 根 据 法 拉 第 电 磁 感 应 定 律 有 :
④,重力做功的功率 PG=mgvm⑤,根据能量守恒定 。
律有:PE=PG⑥,由以上各式解得:vm=
耀
五、教学设计题(1 题,20 分)
23.【答案】(1)所谓归因,是指原因的归属,即对事件结果寻求原因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指出: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 心理学理论。因此,个体对某一事件的归因影响其后继行为的动机水平和积极性。 (2)一、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特点,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观察日常中的摩擦力现象以及测量摩擦力大小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通过研究影响摩擦力大 小的因素熟悉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3.通过观察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规律的习惯。通过严谨的实验过程培养科 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 【难点】 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器材:两个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木块,砝码以及弹簧测力计。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4 报名专线:400-6300-999
' 2
v c
L' 2 v c 1 ( ) , v 2.6 108 m/s 。故选:A。 L
12.【答案】D。解析:A、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 电子就是β粒子,原子核里没有电子。故 A 错误;B、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性质决定的,与所处的物 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所以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故 B 错误;C、γ射线的电离 作用很弱,不能用来消除有害静电。故 C 错误;D、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里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