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 模块3 第6讲 认识区域 第2节 南方地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2/8
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 (4)台湾的美称(měichēng)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台湾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台湾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水稻, 水稻产量高
水果之乡 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兰花之乡 台湾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数量巨大
2021/12/8
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 ①海岛(hǎidǎo)多港口;②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③吸收外国 资本;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021/12/8
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3)台湾工业的分布
• ①分布特点: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 区。
• ②原因:西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农业(nóngyè) 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 部地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 场广阔。西部地区的几个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 运便利,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 ②措施: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
2021/12/8
城市。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考点(kǎo diǎn)
长江中下游平原
• 1.位置和范围
• (1)位置:西起巫山,东至大海(dà hǎi),沿江分布, 呈带状区域。
• (2)范围: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
2021/12/8
• 4.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
• (1)城镇化的表现和原因
• ①表现: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城镇数量和规 模的扩张;农业用地大都变成非农业用地。
• ②原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 生变化(农业转化(zhuǎnhuà)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 展)。
• (2)城镇化过快发展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①问题:耕地减少、居住环境难以改善、外 来人口管理困难、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和路环岛
1 104平方千米
29.7平方千米
约710万(2010年) 约55万(2010年)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
香港
澳门
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
特征 中心、贸易中心、信息
博彩旅游业发达
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与内 地的
人员来往频繁,经济联系精密,文化交流广泛。港 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
•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 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 市和第一大港,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 点。
• 上海——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濒江临海,有京 沪铁路、沪杭铁路在此交会,是我国最大的 202城1/12市/8 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 5.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 (1)洪涝灾害——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
件好。 • (4)资源条件:河湖众多,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渔业资源丰富。
2021/12/8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 3.经济发展
• (1)农业: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产区,水稻种植(zhòngzhí)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同时还盛产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 淡水养殖发达,渔业资源丰富;目前鼓励发 展出口创汇农业。
清理河道;修建防洪水利设施等。
• (2)水污染——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完善 法律(fǎlǜ)制度等。
2021/12/8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 6.长江三角 洲地区
• (1)位置范围: 地处江海交汇 处,主要包括 上海市、江苏 省南部和浙江 省北部地区。 河网密布,湖 泊星罗棋布(xīng ,是我国 luó qíbù) 著名的“鱼米 2021/12/8
• ③主要工业城市:台北、基隆、台中、台南、 高雄等。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 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2021/1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台湾工业(gōngyè)的分布
•考点(kǎo diǎn)
珠江三角洲
• 1.地理位置
• (1)纬度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 区。
• (2)海陆(hǎi lù)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 游,濒临南海,毗邻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 政区,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 的“南大门”。
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 润

土 壤
水热充足,土壤呈现红色,因此被称为“红土地”
植 被 2021/12/8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耕地类型 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到三熟 农 粮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等 业 生 经济作物 油菜、茶叶、甘蔗、橡胶等 产 主产水果 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021/12/8
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 2.自然环境(zì rán huán jìnɡ)
• (1)地形、气候
•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温暖多雨, 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蔗糖生产基地、 蚕桑基地、淡水鱼基地、花卉生产基地。
2021/12/8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 (2)珠江(zhū jiānɡ)
联系 料主要依靠内地供应;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
利。
2021/12/8
第七页,共四十二页。
•考点(kǎo diǎn)
台湾省
• 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 (1)地理位置
• ①海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
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 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 ②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 台湾岛中南部,南部属于热 带(rèdài),北部属于亚热带(rèdài)。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1)区位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 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dōngxī),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 江双重区位优势。
• (2)地形条件:地形低平,土壤肥沃且平原呈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
交通等发展。 • (3)气候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知识梳理
•考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zì rán huán jìnɡ)特征与农业生产
位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置 黄海、东海和南海
自 然 特
地 形
气 候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 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 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位置(wèi zhi)及地形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wèi zhi)的优越性
•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 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 联系广大内陆地区,通过海上运输可联系沿 海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可通往世界主要港口, 濒江临海、交通便利。
• (4)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 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水乡(江苏的周庄、 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传统的戏曲文化、 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021/12/8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例题精

• 例1 (2017随州)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fēn 图, qū)
• 3.外向型经济 • (1)经济发展历程 • ①20世纪50年代,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 ②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即外向型经济。 •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
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 (2)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模块三 中国地理
第六讲 认识 区域 (rèn shi)
第二节 南方(nánfāng)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
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12/8
第一页,共四十二页。

考点

年份/题型/题号
香港的经济发展优势
2013·选择题·10
认 台湾的位置、地形、自然 2016·选择题·1、
识 灾害、城市、民族、民居、2014·选择题·12~13、
发源地
全长 流经省区 主要支流
注入
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 山
2 214千米 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北江、东江 南海
没有统一的入海口,“三江汇
特点
2021/12/8
合、八口分流”是珠江的独特
景观
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 3.外向型的经济
• (1)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 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 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 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 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 同时(tóngshí)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化 水平的提高。
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 工、制造和装配)。
• (4)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 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
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
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经成
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
2021/12/8
地之一。
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2021/12/8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台湾省的地形(dìxíng)
• (2)范围:包括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
岛。
• (3)人口:2 300多万(2010年);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地区。
• (4)自古以来就是祖国(zǔguó)领土的一部分
• 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明代始称台湾。1885年清 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624年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 1662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95年台
• ③河流:岛上河流短急,水能(shuǐ 丰富。 nénɡ)
2021/12/8
第十页,共四十二页。
• (2)美丽的宝岛
• 岛上风景名胜众多,典型的有日月潭、阿里山、玉山等。
• (3)富饶的宝岛
• 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有“祖国东南海上(hǎi shànɡ)的明 珠”“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 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盛产稻米、甘蔗、茶叶 和亚热带水果。台湾山脉是金、铜等多种矿产的重要 产地,西部平原带是煤、石油的蕴藏地,北部火山区 有丰富的硫磺矿,四周浅海有石油、天然气分布。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不利条件 多丘陵,耕地少,土壤较贫瘠
2021/12/8
第五页,共四十二页。
•考点(kǎo diǎn)
香港和澳门
香港
澳门
位于珠江口东侧, 位于珠江口西侧,
位置 与广东省深圳市 与广东省珠海市相
相邻

组成
面积 人口 2021/12/8
香港岛、九龙、 澳门半岛、氹仔岛
“新界”
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台
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
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
2021/12/8
第九页,共四十二页。
• 2.美丽富饶的宝岛
• (1)自然环境
• 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 是山地,约占2/3;
• ②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 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南 旅游业
2013·选择题·11
方 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
地 势、农业
2014·综合题·18(2~3)
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 2016·选择题·13~15、
城市、文化、旅游业
2015·综合题·19
2021/12/8
第二页,共四十二页。
CONTENTS
目 录
2021/12/8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中考回顾 过关训练
• (2)工业: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形 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业基地,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沪宁 202杭1/12为/8 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4.城市分布
• (1)特点:沿江分布
• (2)主要(zhǔyào)城市:武汉、南京、上海、杭州 等
• (2)发展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 澳和东南亚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很多地方
2021/12/8
是著名的“侨乡”。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 (3)经济合作模式(móshì):同港澳的合作模式(móshì) 被称为“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 (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 外销售),“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
2021/12/8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chéngshì)分布 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 我国最大的城市(chéngshì)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 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