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每课一练 物理北师大把八年级上 (4)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4.高压锅是家中常用的炊具,下列关于图中高压锅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 A.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沸点的原理使食物易熟 B.高压锅的放气孔越大越好 C.高压锅的易熔片是由熔点 低的材料制成的 D.若用较大的安全阀替代原来较小的安全阀,可能会 出现爆炸现象
5.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容易汽化也容 易液化)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面。关于这种电冰箱的工作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入蒸发器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入蒸发器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A.热管内液体在热端汽化吸热 B.热管内液体在冷端液化放热 C.热管内液体在冷端凝固放热 D.热管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解析】热管内液体在冷端液化放热。
【霜、③雾、④冰雹、
⑤雾凇,其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B )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③⑤
【解析】雾不同于雾凇。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
【解析】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解答。 【答案】B
6.“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 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 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 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作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 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 (如图所示)。对此,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方法规律】利用概念辨析法解答。固态干冰变成气体, 发生了升华;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发生了凝华;小冰晶变 成雨滴,发生了熔化。 【答案】升华;凝华;熔化
12.东亚运动会的消雨指挥部在上海以西的太湖地区30 ~100 km范围内划分3个作业区,拦截由西而来的雨 云。如果雨区有可能移到上海地区,3架飞机将随时 升空,向天空撒干冰,提前将这些雨降落在上海以西 地区,使上海原来可能出现的大雨化小,小雨化无。 人工消雨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升__华____现象。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露: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
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
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霜:地表面的水蒸气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5
(3)雪: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 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 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
1.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知道形 成雨、雪、冰雹、露、雾、霜的物态变化 2.了解高压锅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知道电冰箱致冷系统工作时的物态变化
4.初步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2
3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4
自然界中的露、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 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 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10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液化: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 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液化形成的.液态有利于储存 且可储存的数量较多,如图所示:

11
2.熔化、汽化吸热: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 摩擦,温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 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3.利用热管使卫星不同面温度变化均匀.
12
1.我国“神舟”七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 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 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 性能外还由于() C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团.
(4)雹: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 B. C. D.2.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3.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B. 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C. 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D. 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4.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B. 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C. 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D. 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5.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6.下列关于冰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冰又叫干冰C. 冰会放热升华成水蒸气D.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会升高7.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 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 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8.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 a cB. adfC. b cD. e9.水问题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拟成立“陆地水循环与环境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界的水循环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共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B.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C. 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 雾、露是水的气态,霜是水的固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1.选择题:(1)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解成水B.冰升华成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3)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B.夏天早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6)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放热是( )A .液化、熔化和升华; B.凝固、汽化和凝华;C.凝华、凝固和液化; D.升华、熔化和汽化(8)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B.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露水;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D.冬天进人温暖房间内时眼镜片上出现的“雾(9)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是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B.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C.是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2.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之为,需要热.(11)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3.说理题(1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为什么?参考答案:(1)D (2)A C (3)ABC (4)A (5) C、B、A(6) B (7) C (8)ABCD (9) B(10) 固态液态气态升华吸热(11) 液化液化蒸发凝华凝固熔化(12) 答:在火箭头部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时要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熔化后的液体的汽化过程又会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火箭头部的温度就不会过高,也就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在火箭头部涂上这种特殊材料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快乐套餐1.八(1)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研究蔬菜保鲜问题(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下列四项措施中正确的是()A.将蔬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B.将蔬菜放在太阳下面晒几天C.将蔬菜直接放入冷冻室D.用塑料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坏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B.在城市里保留湖泊可以抑制“热岛效应”加剧C.医疗方面可以用蒸馏水制取生理盐水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考虑用过滤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3.在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A.水土流失B.城市地表下沉C.河中鱼、虾绝迹D.河流干涸4.将下列自然现象及相应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5.你对家中的电冰箱肯定很熟悉,请你谈谈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答:电冰箱(图1.6-10)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化,又容易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汽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在这里蒸汽变成液体并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热,使冰箱内温度.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图1.6-106.高压锅是家中必备炊具之一,因为利用它省燃料、省时提高了效率.高压锅是利用的原理使食物易熟;其易熔片是由低的材料制作;若某次用较大的减压阀替代原来较小减压阀可能会出现现象.7.“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走在宇航科研世界的前列.如图1.6-11 是火箭发射的情景.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发射台底座建了大水池,它能保护发射台底的道理是.图1.6-11 图1.6-128.图1.6-12展示了石油的炼制过程.石油蒸汽经过一层层塔盘,汽油、煤油等各种成分按照其物理特点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开.图1.6-13请问:(1)分离是按这些成分的什么不同来分离的?(2)分离过程经历了哪几种物态变化?9.(深圳南山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活30天;若是没有水,时限便缩短为3~4天,因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如图1.6-13所示是一个应急净水器.在大容器中倒入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10.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如果按水资源的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列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上排列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南京城市里生活废水每天的排放量惊人,其实这些废水都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变成“二次用水”而再次使用.请根据你生活的实际经验,选择一种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二次用水”的目的,从而节约家里的用水资源.(1)你想将在家里用过的废水变成“二次用水”;(2)请设计一个生活废水处理方案.要求:器材自选,操作尽可能简单;(3)你家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或经验?至少归纳出2条;(4)水资源十分的匮乏,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邀请你担当志愿者,向居民宣传节约用水的常识,试向居民提出2~3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倡议.11.你家购置了电冰箱吗?什么品牌?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1)打开冰箱门通常会看到有一股“白雾”,这雾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2)有时门难以关严,原来是门框边有一层冰,你知道这冰是怎样形成的吗?(3)冰箱内的冷冻箱结有很多冰,这冰是怎样形成的?(4)用手摸一摸冰箱后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5)在房间打开冰箱门,房间内的温度是否降低?12.观察图1.6-14,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图1.6-1413.阅读材料热管“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图1.6-15).图1.6-15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汽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汽就在这一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1)“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2)请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你能想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液化;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液化;无;无小水珠;蒸发皿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遇冷[快乐套餐] 1.D 2.D 3.C 4.略 5.汽,液;放;吸;降低 6.增大气压提高沸点;熔点;爆炸 7.水蒸气液化;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不致使发射台底温度升得太高 8.(1)沸点(2)先吸热汽化后放热液化 9.汽化(或蒸发);液化(或凝结)10.(1)洗衣(2)略(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等等(4)略11.(1)向外;里面空气温度低,开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向下,由于箱外空气向内,导致箱外气压减小,小水珠向外(2)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3)箱内水蒸气凝华形成(4)冰箱工作物质液化放热(5)不能12.①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②在太阳的辐照下,水经海洋、陆地及植物蒸发成水汽,并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③若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成为雨水、雪花或冰霜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为降水;④这些降水渗透为地下水,迁移回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完成水循环13.(1)因被加热的酒精等物质迅速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另一端温度升高,是因为酒精蒸气等物质液化时放热(2)都是通过工作物质将热由一个位置搬到另一个位置(3)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点拨】 冰雹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
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会向外放出热量。
5 【2023·锦州模拟】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 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 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 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考点训练
1 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 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 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 了( ) A.液化 B.熔化 C.凝华 D.汽化
【点拨】 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 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 注入大海
【点拨】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
空中,A是正确的;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 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B是正确的;冬天,水蒸 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 成雪花飘满大地,C错误;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 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D是正确的。
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
【点拨】 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汽化成为水蒸气
上升到空中,故A错误;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 空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 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故C错 误;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会凝固成 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故D正确。
珠,发生了液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基础巩固1.(题型一)某同学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升高到100 ℃以上变成水蒸气上升B.在高空中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 ℃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就可能会降雨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2.(题型二)[湖南邵阳期中]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 ℃,要()A.将容器移到高山上B.将水量减少些C.将火烧旺些D.使用高压锅3.(题型二)电冰箱、热管和高压锅中,利用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来工作的是()A.电冰箱、热管B.电冰箱、高压锅C.热管、高压锅D.电冰箱、热管和高压锅4.(题型一)[四川遂宁中考]夏季的清晨,站在涪江边会看到江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1-5-1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图1-5-1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能力提升5.(题型一)粗心的明明在用高压锅蒸米饭时,忘记盖上安全阀,若当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当高压锅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A.等于100 ℃ B.高于100 ℃C.低于100 ℃ D.不能确定6.(题型一)为了保护航天器发射台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在发射台的下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建水池的作用是________,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这“白气”主要是________.7.(题型二)[湖南娄底中考]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________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8.(题型二)如图1-5-2所示,青藏铁路某路段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 m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 m深,整个棒体的中间是空的,里面灌有少量液氨.热棒的作用相当于天然的“制冷机”,它是我们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氨吸热发生________变成气态上升到热棒的上端;气态氨遇冷放热发生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如此不断循环,有效地防止了路基温度的升高.图1-5-2答案基础巩固1.C 解析:海洋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是蒸发(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太阳光的照射能够提高海水的温度,加快蒸发,但不能使海水的温度达到100 ℃ ,A项错误;水蒸气遇冷就可发生液化,变成小水滴,当温度降到0 ℃ 以下时发生凝华,B项错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降雪时空气中仍有水蒸气,D项错误.故选C.2.D 解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使用高压锅可以增大水面上方的气压,从而提高水的沸点.3.A 解析:电冰箱和热管都要利用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来工作,而高压锅则没有用到物态变化的吸热与放热来工作.4.A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气温降低时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能力提升5.A 解析:高压锅不盖安全阀,水面上方的气压为大气压,所以当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6.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热气使水迅速汽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防止发射台被熔化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解析:为防止火箭发射时发射台过热,工程技术人员在发射台的下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后,水池内的水迅速汽化,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防止温度过高,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7.液化汽化(蒸发)解析: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液化变成了液态的水,回到大海,液态的水滴汽化(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而“消失”.8.汽化液化解析:路基温度升高,使液态的氨汽化,汽化会吸收热量,氨蒸气上升到高处,遇冷发生液化,液化会放出热量,液化后的液态氨又流回底部,液氨成了热的搬运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堂精练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堂精练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堂精练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5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凝华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A.凝固B.汽化C.熔化D.升华3.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着,经历上升、在空中凝结和下降三个过程,从地面升空时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凝固B.汽化熔化C.汽化升华D.液化凝华4.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某某省省苏北地区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喷洒“干冰”的作用是()A.使空气液化B.“干冰”升华变为雨水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5.判断以下哪一过程发生了物态变化()A.把铜加热到100℃B.把大铁皮剪成小铁皮C.冰雪融化D.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6.夏天,加在鲜榨西瓜汁中的冰块化成水,此过程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7.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8.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形成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9.下列自然景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初春,麦田里白雪消融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D.隆冬,河面上厚厚寒冰10.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升华吸热C.熔化放热D.升华放热11.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A.杯中的水渗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2.关于汽化的两种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B.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C.蒸发时液体不吸热,而沸腾时液体吸热D.蒸发是比较缓慢的,而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13.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水烫嘴时,我们一般都向水面吹气,主要原因是()A.热水温度高而所吹气的温度低, 从而吸收水的热量使其降温B.吹动液面, 使散热面积加大, 而降温C.将液面蒸汽吹走, 避免蒸汽烫嘴D.加速水面空气流动, 使热水加快蒸发, 吸热而降温14.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选择题:(1)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解成水B.冰升华成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3)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4)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B.夏天早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6)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放热是( )A .液化、熔化和升华; B.凝固、汽化和凝华;C.凝华、凝固和液化; D.升华、熔化和汽化(8)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B.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露水;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D.冬天进人温暖房间内时眼镜片上出现的“雾(9)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是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B.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C.是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2.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之为,需要热.(11)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3.说理题(1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为什么?参考答案:(1)D (2)A C (3)ABC (4)A (5) C、B、A(6) B (7) C (8)ABCD (9) B(10) 固态液态气态升华吸热(11) 液化液化蒸发凝华凝固熔化(12) 答:在火箭头部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时要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熔化后的液体的汽化过程又会从火箭头部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火箭头部的温度就不会过高,也就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所以在火箭头部涂上这种特殊材料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3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3新版北师大版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快乐套餐1.八(1)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研究蔬菜保鲜问题(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下列四项措施中正确的是()A.将蔬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B.将蔬菜放在太阳下面晒几天C.将蔬菜直接放入冷冻室D.用塑料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坏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B.在城市里保留湖泊可以抑制“热岛效应”加剧C.医疗方面可以用蒸馏水制取生理盐水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考虑用过滤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3.在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A.水土流失B.城市地表下沉C.河中鱼、虾绝迹D.河流干涸4.将下列自然现象及相应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5.你对家中的电冰箱肯定很熟悉,请你谈谈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答:电冰箱(图1.6-10)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化,又容易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汽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在这里蒸汽变成液体并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热,使冰箱内温度.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图1.6-106.高压锅是家中必备炊具之一,因为利用它省燃料、省时提高了效率.高压锅是利用的原理使食物易熟;其易熔片是由低的材料制作;若某次用较大的减压阀替代原来较小减压阀可能会出现现象.7.“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走在宇航科研世界的前列.如图 1.6-11 是火箭发射的情景.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发射台底座建了大水池,它能保护发射台底的道理是.图1.6-11 图1.6-128.图1.6-12展示了石油的炼制过程.石油蒸汽经过一层层塔盘,汽油、煤油等各种成分按照其物理特点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开.图1.6-13请问:(1)分离是按这些成分的什么不同来分离的?(2)分离过程经历了哪几种物态变化?9.(深圳南山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活30天;若是没有水,时限便缩短为3~4天,因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如图1.6-13所示是一个应急净水器.在大容器中倒入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10.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如果按水资源的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列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上排列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南京城市里生活废水每天的排放量惊人,其实这些废水都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变成“二次用水”而再次使用.请根据你生活的实际经验,选择一种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二次用水”的目的,从而节约家里的用水资源.(1)你想将在家里用过的废水变成“二次用水”;(2)请设计一个生活废水处理方案.要求:器材自选,操作尽可能简单;(3)你家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或经验?至少归纳出2条;(4)水资源十分的匮乏,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邀请你担当志愿者,向居民宣传节约用水的常识,试向居民提出2~3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倡议.11.你家购置了电冰箱吗?什么品牌?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1)打开冰箱门通常会看到有一股“白雾”,这雾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2)有时门难以关严,原来是门框边有一层冰,你知道这冰是怎样形成的吗?(3)冰箱内的冷冻箱结有很多冰,这冰是怎样形成的?(4)用手摸一摸冰箱后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5)在房间打开冰箱门,房间内的温度是否降低?12.观察图1.6-14,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图1.6-1413.阅读材料热管“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图1.6-15).图1.6-15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汽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汽就在这一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1)“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2)请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你能想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液化;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液化;无;无小水珠;蒸发皿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遇冷[快乐套餐] 1.D 2.D 3.C 4.略 5.汽,液;放;吸;降低 6.增大气压提高沸点;熔点;爆炸 7.水蒸气液化;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不致使发射台底温度升得太高 8.(1)沸点(2)先吸热汽化后放热液化 9.汽化(或蒸发);液化(或凝结)10.(1)洗衣(2)略(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等等(4)略11.(1)向外;里面空气温度低,开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向下,由于箱外空气向内,导致箱外气压减小,小水珠向外(2)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3)箱内水蒸气凝华形成(4)冰箱工作物质液化放热(5)不能12.①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②在太阳的辐照下,水经海洋、陆地及植物蒸发成水汽,并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③若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成为雨水、雪花或冰霜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为降水;④这些降水渗透为地下水,迁移回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完成水循环13.(1)因被加热的酒精等物质迅速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另一端温度升高,是因为酒精蒸气等物质液化时放热(2)都是通过工作物质将热由一个位置搬到另一个位置(3)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1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练习1新版北师大版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一、填空题:1.物质往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称之为,需要热.2.( 2008·攀枝花)水是生命之源。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可是此中的淡水资源只占3%,我国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据有量只有世界均匀水平的四分之一。

(1) 大海、江河、湖泊的水在不停的经过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上涨到高空,碰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就会发生或,形成雨、雪、冰雹等下降回地表,达成大气水循环。

二、选择题:3.对于棒冰四周为何会冒汽的下陈述法正确的选项是()A.冰溶化成水B.冰升华成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4.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由于: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流传热的本事小6.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以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6.以下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B.暮秋的清晨草上出现霜C.夏季扇扇子感觉凉爽D.吃冰棒能够解热7.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属于凝华的是( )A.严寒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B.夏季清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C.冬季,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8.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以下哪一种物态变化( )A.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9.( 2008·巴中 ) 以下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各样内燃机利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物理特征C.把 0℃的冰,放人 0℃的水中,冰会融化10.下边几种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季自来水管“出汗”;B.夏季清晨草叶上出的露珠;C.冬季人呼出的“白气”;D.冬季人暖和房内眼片上出的“11.对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头出的黑斑的形成程以下法中正确的A.是灯融化后又凝结形成的;B.是灯升后又凝形成的;C.是灯汽化后又凝结形成的;D.是灯融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形成的三、答12.火箭在大气中行,它的部跟空气摩擦而生大批的,会因温度高而坏,在火箭部涂上一特别资料,种资料在高温下融化并汽化,就能起保火箭部的作用,什么?13.( 2008·成都)冰在融化成水的程中,温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一、填空题: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之为,需要热.2.水是生命之源。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但是其中的淡水资源只占3%,我国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1)海洋、江河、湖泊的水在不断的通过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就会发生或,形成雨、雪、冰雹等降落回地表,完成大气水循环。

二、选择题:3.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解成水B.冰升华成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4.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6.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6.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7.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B.夏天早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8.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9.下列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各种内燃机利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物理特性C.把0℃的冰,放人0℃的水中,冰会熔化D.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10.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B.夏天早晨草叶上出现的露水;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D.冬天进人温暖房间内时眼镜片上出现的“雾11.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是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B.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C.是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三、简答题1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火箭头部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就能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为什么?13.(2019·成都)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快乐套餐
1.八(1)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研究蔬菜保鲜问题(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下列四项措施中正确的是()
A.将蔬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
B.将蔬菜放在太阳下面晒几天
C.将蔬菜直接放入冷冻室
D.用塑料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坏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B.在城市里保留湖泊可以抑制“热岛效应”加剧
C.医疗方面可以用蒸馏水制取生理盐水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考虑用过滤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3.在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后果是()
A.水土流失
B.城市地表下沉
C.河中鱼、虾绝迹
D.河流干涸
4.将下列自然现象及相应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5.你对家中的电冰箱肯定很熟悉,请你谈谈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答:电冰箱(图1.6-10)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化,又容易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汽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在这里蒸汽变成液体并热,这些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热,使冰箱内温度.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图1.6-10
6.高压锅是家中必备炊具之一,因为利用它省燃料、省时提高了效率.高压锅是利用的原理使食物易熟;其易熔片是由低的材料制作;若某次用较大的减压阀替代原来较小减压阀可能会出现现象.
7.“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走在宇航科研世界的前列.如图1.6-11 是火箭发射的情景.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发射台底座建了大水池,它能保护发射台底的道理是.
图1.6-11 图1.6-12
8.图1.6-12展示了石油的炼制过程.石油蒸汽经过一层层塔盘,汽油、煤油等各种成分按照其物理特点的不同把它们分离开.
图1.6-13
请问:(1)分离是按这些成分的什么不同来分离的?
(2)分离过程经历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9.(深圳南山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可以活30天;若是没有水,时限便缩短为3~4天,因此水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如图1.6-13所示是一个应急净水器.在大容器中倒入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
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
10.我国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如果按水资源的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列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上排列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南京城市里生活废水每天的排放量惊人,其实这些废水都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变成“二次用水”而再次使用.请根据你生活的实际经验,选择一种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二次用水”的目的,从而节约家里的用水资源.
(1)你想将在家里用过的废水变成“二次用水”;
(2)请设计一个生活废水处理方案.要求:器材自选,操作尽可能简单;
(3)你家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或经验?至少归纳出2条;
(4)水资源十分的匮乏,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邀请你担当志愿者,向居民宣传节约用水的常识,试向居民提出2~3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倡议.
11.你家购置了电冰箱吗?什么品牌?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打开冰箱门通常会看到有一股“白雾”,这雾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
(2)有时门难以关严,原来是门框边有一层冰,你知道这冰是怎样形成的吗?
(3)冰箱内的冷冻箱结有很多冰,这冰是怎样形成的?
(4)用手摸一摸冰箱后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5)在房间打开冰箱门,房间内的温度是否降低?
12.观察图1.6-14,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图1.6-14
13.阅读材料
热管
“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图1.6-15).
图1.6-15
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
“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汽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汽就在这一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2)请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你能想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
参考答案
[探究体验] 液化;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液化;无;无小水珠;蒸发皿温度高,水蒸气没有液化;遇冷
[快乐套餐] 1.D 2.D 3.C 4.略 5.汽,液;放;吸;降低 6.增大气压提高沸点;熔点;爆炸 7.水蒸气液化;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不致使发射台底温度升得太高 8.(1)沸点(2)先吸热汽化后放热液化 9.汽化(或蒸发);液化(或凝结)
10.(1)洗衣(2)略(3)随手关水龙头……循环用水等等(4)略
11.(1)向外;里面空气温度低,开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向下,由于箱外空气向内,导致箱外气压减小,小水珠向外(2)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3)箱内水蒸气凝华形成(4)冰箱工作物质液化放热(5)不能
12.①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②在太阳的辐照下,水经海洋、陆地及植物蒸发成水汽,并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③若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成为雨水、雪花或冰霜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为降水;④这些降水渗透为地下水,迁移回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完成水循环
13.(1)因被加热的酒精等物质迅速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另一端温度升高,是因为酒精蒸气等物质液化时放热(2)都是通过工作物质将热由一个位置搬到另一个位置(3)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