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鱼塘的增产增效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鱼塘的增产增效技巧
1严清塘。

新塘开挖或老塘改造,鱼塘面积最好在2亩以上,水深2米,水质良好,池底要求不渗不漏保水性能良好。

老塘改造要按照“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池改活水池,漏水池改保水池”的原则,每年要清除池底淤泥,保留底泥10~15厘米。

清淤后要经太阳曝晒,加高加固塘埂。

一般新鱼塘致病因子较多,应注重清塘杀菌防病。

一种方法是干法清塘。

即按每亩鱼塘用生石灰75~100千克或漂白粉3~4千克加水溶解,全池均匀泼洒,泼洒后用耙子全池耙动,曝晒数日,以达到充分消毒防病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带水清塘,按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30~150千克或漂白粉10~12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

2多施肥。

新挖鱼塘或老瘦水塘,放种前要早施基肥,以培植天然饵料。

施肥量可根据底质、池况及肥种而定,一般消毒后5天,即可注满塘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600千克,直接遍洒池底。

开春后即可及早强化追肥,一般施用化肥,也可使用腐熟有机肥。

3重放养。

鱼种放养是鱼塘养殖的重要环节,放养时应根据当地饵料和水质条件,确定主养品种。

若水、旱草丰富。

宜主养草、鳊鱼等:若肥源充足,可主养鲢鱼、鳙鱼、鲫鱼、罗非鱼等;螺、蚬等较多地域,可主养青鱼、鲤鱼等。

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2000尾,粗养鱼塘放养500~1000尾。

放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把握鱼种质量。

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

同龄鱼种规格应力求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表鳞片完整无损。

二是注意鱼种消毒。

鱼种下塘前,一般可用4%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20~30分钟。

三是掌握放养技巧。

鱼种放养,应选择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雨雪、刮风天放养。

4勤投饵。

鱼塘投饵,一要注重培肥水质。

提供丰富天然饵料。

二要酌情投喂。

及时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当鱼塘表层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儿开始少量摄食,便可开始适量投喂。

一般鱼塘表层水温达3℃时,可每周投饵1次;表层水温达10%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

每次投饵量以3~5小时吃完为度。

5早防病。

新鱼塘一般在冬春季投放鱼种,鱼种因分塘、放养等操作。

容易引起机械性损伤而感染发病。

这类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和烂鳃病。

另一方面,鱼种经过越冬,体质较弱,可引起某些寄生虫感染,导致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等。

所以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每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20千克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或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消毒杀菌。

如果出现寄生虫,一般可用0.7毫克/千克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泼洒。

6强管理。

新鱼塘由于放养时间早,越冬期要加强管理。

天气晴好时,应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水体升温;寒冷季节,应提前加深池塘水位,以利保温防冻。

投喂时要防止投料过勤,冬春季投喂应把握适时适量原则,以免造成浪费。

另外,应注意日夜巡塘。

调节水质;池塘周围注意安静,减少人畜活动,以免诱发病害;塘内的死鱼、病鱼要及早捞起,远离深埋,以免病情蔓延或影响水质。

7巧经营。

新塘养鱼应根据鱼塘条件及市场需求等选择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既可利用原有资源养殖常规鱼。

也可根据技术条件养殖黄鳝、泥鳅、乌龟、甲鱼等特种水产,或罗非鱼、淡水白鲳、小龙虾等名特优品种。

既可养殖成鱼,也可专门培育大、小规格鱼种或人工繁殖鱼苗,开展鱼-猪、鱼-沼等综合开发。

或进行观赏鱼养殖和垂钓等休闲渔业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