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地球万岁教学设计阅读感悟冀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害处,及和自身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六、拓展延伸(任选一题完成)。
1、根据搜集的资料或自己的想象,模仿着诗歌的格式写诗,题目自拟(参考题目:①地球的诉说 ②地球妈妈笑了……③未来的地球……)
2、请你给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个人或单位写一封劝诫信.
9穷人
一、教材分析:
(3)读第七小节,重点理解“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谈理解,说体会。
教师也可提供资料:
a。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损失。
b。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通过理解课文能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就像一位美丽、可爱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人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地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以及应该怎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的“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我们人类怎样做才能拥有美好的一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镜头一:展示美丽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它是那样的玲珑剔透,是那样的晶莹可爱。
镜头二:展示阳光、沙滩、草原、森林……地球上的人们幸福生活的情形。
2、师:美丽的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球万岁》就是一首献给地球的歌。(板书课题:地球万岁,学生齐读课题。)
《地球万岁》教学设计(阅读感悟)
教学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出示中心话题:地球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哪些无私的奉献?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的?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
1、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探究。
(1)理解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根据课文内容,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也可联系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1-6小节,体会地球的无私。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 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不堪重负,听她在流泪,她在哭泣.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要求理解的词语有:奢靡、窒息、泯灭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等会儿提出来。
2、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课文。
c.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d。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过渡: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是何等重要!作为地球母亲的儿女,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努力,地球母亲一定会焕发新颜。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五、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2、读课文最后3个小节,理解“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讨论)
3、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人类怎样才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
板书:保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这课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课文,谈自己的感想。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再读课文。
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地球的哪几方面?
提示:1、赞美地球是人类的家园。2、赞美地球是大家的,他对人类无私的奉献。3、写人类对地球的迫害。4、写人类对地球的期盼。
设计意图: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朗读汇报,采取分读、合读、领读等,诗朗诵的多种形式来朗读。
第二课时
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六、拓展延伸(任选一题完成)。
1、根据搜集的资料或自己的想象,模仿着诗歌的格式写诗,题目自拟(参考题目:①地球的诉说 ②地球妈妈笑了……③未来的地球……)
2、请你给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个人或单位写一封劝诫信.
9穷人
一、教材分析:
(3)读第七小节,重点理解“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谈理解,说体会。
教师也可提供资料:
a。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损失。
b。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通过理解课文能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就像一位美丽、可爱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人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地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以及应该怎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的“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我们人类怎样做才能拥有美好的一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镜头一:展示美丽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它是那样的玲珑剔透,是那样的晶莹可爱。
镜头二:展示阳光、沙滩、草原、森林……地球上的人们幸福生活的情形。
2、师:美丽的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球万岁》就是一首献给地球的歌。(板书课题:地球万岁,学生齐读课题。)
《地球万岁》教学设计(阅读感悟)
教学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出示中心话题:地球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哪些无私的奉献?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的?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
1、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探究。
(1)理解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根据课文内容,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也可联系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1-6小节,体会地球的无私。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 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不堪重负,听她在流泪,她在哭泣.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要求理解的词语有:奢靡、窒息、泯灭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等会儿提出来。
2、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课文。
c.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d。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过渡: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是何等重要!作为地球母亲的儿女,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努力,地球母亲一定会焕发新颜。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五、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2、读课文最后3个小节,理解“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讨论)
3、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人类怎样才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
板书:保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这课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课文,谈自己的感想。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再读课文。
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地球的哪几方面?
提示:1、赞美地球是人类的家园。2、赞美地球是大家的,他对人类无私的奉献。3、写人类对地球的迫害。4、写人类对地球的期盼。
设计意图: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朗读汇报,采取分读、合读、领读等,诗朗诵的多种形式来朗读。
第二课时
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