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甩油故障及其处理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一种常用的水力发电装置,通过水流驱动水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该类型水轮发电机组中,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故障,会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甩油问题的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下导油槽挡油圈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在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压差而导致挡油圈甩油。

2.材料选择不当挡油圈的材料选择不当,不能承受水压的冲击力,容易出现变形、龟裂等现象,从而造成甩油问题。

3.安装不到位挡油圈安装不到位,连接不牢固,受到水流和水压的冲击后容易出现松动和脱落。

4.质量问题挡油圈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存在裂痕、气泡等质量缺陷,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情况。

二、甩油问题的危害1.会导致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不稳定,影响发电效率;2.挡油圈甩油后可能会引起水轮发电机组的其他部件受损,增加维修成本;3.严重的甩油问题还可能会引发事故,对人身及设备安全构成威胁。

三、解决甩油问题的对策1.设计合理对下导油槽挡油圈进行重新设计,考虑水压差对挡油圈的影响,提高挡油圈的承压能力,以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问题。

2.材料优选在选择挡油圈的材料时,要选择能够承受水压冲击的耐磨耐压材料,以增加挡油圈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甩油问题的发生。

3.加强安装在进行挡油圈的安装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加强安装对接,确保安装牢固,以防止水压和水流的冲击导致挡油圈脱落。

4.质量检测在生产挡油圈时,要加强对挡油圈的质量检测,避免质量问题的挡油圈进入使用环节,影响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5.定期检查定期对下导油槽挡油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以避免甩油问题的发生。

以上对策可以综合考虑,全面提高下导油槽挡油圈的使用性能,避免甩油问题的发生,保障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以上对甩油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的阐述,希望可以引起相关领域工作者的重视,在实际的生产和运行中,更加注重对下导油槽挡油圈的设计、选择、安装和质量控制,全力避免甩油问题的发生,确保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某电站1号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甩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某电站1号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甩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某电站 1号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甩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摘要:1号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甩油的主要原因是镜板与推力头的同心度偏差过大,改进措施是通过重新调整镜板和推力头的中心,成功解决了推力轴承甩油问题。

0 引言某电站1号水轮发电机组,经过A级检修后,推力轴承甩油量较大,严重危及机组安全运行。

推力轴承作为悬式水轮发电机组的一个最关键部位,承受着发电机组转动部件的全部重量和机组旋转时水轮机的轴向力。

推力轴承装配的好坏,直接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国内大中型水电站甩油问题普遍存在,未得到根治。

本电厂通过摸索和实践,确定了推力头和镜板同心度是造成推力甩油的根本原因。

1.推力轴承的结构形式1号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由推力头、镜板、8块推力瓦、刚性瓦座、2块冷却器及其他附件构成。

[1]2019年12月完成1号发电机组 A级检修后,进行开机试验,发现推力轴承油槽内的汽轮机油,沿随动接触式油挡与推力头结合处大量甩出。

开机运行40分钟后,发电机风罩内已积聚了10mm积油。

且逸出的油雾穿过风罩的四个暖风窗,飘落至发电机层盖板上。

观察推力油槽磁翻板油位计,发现油位下降了20mm,实测风罩内温度已达35℃。

甩油情况严重,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甩油,任由油位持续下降,推力瓦得不到充分冷却,瓦温持续升高,将会导致非计划停机,严重的会造成推力瓦烧毁。

3.甩油及油雾逸出原因分析3.1随动式油挡密封体密封不严[2]。

推力轴承油槽采用的是哈尔滨迅普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随动接触式油挡,该油挡前进量2mm,后退量6mm, 密封层为2层,油挡高度110mm。

油挡使用碳晶块做密封体,自2007年投产后,已运行12年,碳晶块磨损严重,弹簧结构疲劳卡阻造成碳晶块不能自由前进、后退,与推力头轴领不能实现零空隙接触,可能导致密封不严,造成推力外甩油。

更换新的碳晶块密封体,研磨碳晶块密封体运动区域,使其光滑平整无毛刺,确保碳晶块密封体能紧随推力头轴领的摆动位移而紧密贴合。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罗大鹏(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天一电厂,贵州兴义562400)喃要】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甩油问题,给设备安全带来隐患,并严重影响水电厂的安全、健康、环境的管理。

简述了天生桥一级电站自投产以来水轮发电机下导油槽存在的严重甩油缺陷情况,f fj}rr: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缺陷的治理方案及治理效果。

国蝴1水轮发电机:下导:甩油:原因:治理:效果1电站概况天生桥一级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力发电厂共装有四台单机容量为300M 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 W。

水轮发电机为三导半伞式结构,推力轴承设置在转子下方,装在发电机下机架上,转子上方设置一个导轴承,装在上机架中心体内,转子下方设置一个导轴承,装在下机架上中心体内,在水轮机中设一水导轴承。

电站首台机组于98年底发电,至2000年机组已经全部投产运行。

机组投产运行以来,发现机组下导甩油严重,油雾渗漏情况严重,在水车室里能看到油滴掉在水车室的设备上,特别是大、小修结束后的首次开机,感觉像下着油雨一样,严重影响了设备及环境卫生。

而3号机组下导甩油最为严重,小修结束后运行一个月以后,油位就会下降20m m左右。

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得补油,从第一次小修至第二次小修间隔时间,在下导油档里排出的油有8桶之多。

2原因分析21下导油槽内档油管结构不合理下导油槽内挡油管是分瓣组成,瓣与瓣在组合缝处用螺栓连接,形成下导油槽内挡油管,合缝立面筋板在机组运行中改变7透平油运动方向,即透平油运动方向由圆周运动改变为沿立面筋板向上轴向运动。

下导油槽内档管外径为中1650m m,而组合立面筋板外径为中1740m m,机组额定转速为136A d m i n,则作圆周运动透平油的线速度约12.4n-I/s,由于内挡油管组合缝立面筋板存在,内挡油管与下导轴领之间作圆周高速运动的透平油,受内挡油管立面筋板阻挡而改变运行方向,透平油顺内挡油管立面筋板往上溢出内挡油管上面,再由发电机大轴甩出飞溅到水车室。

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的甩油现象分析及解决对策

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的甩油现象分析及解决对策

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的甩油现象分析及解决对策摘要:水电站立式混流式机组推力轴承及导轴承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轴承甩油给机组稳定运行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危害,尤其对于悬吊型的水电机组而言更为严重。

本文主要探讨立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的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希望能为同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经验。

关键词:水力发电机组;甩油现象;分析;解决方法1 发电机组甩油现象所造成的危害表现分析1.1 伤害运行工作人员当水力发电机组发生甩油现象时,就会在发电机风洞内地面、水车室地面形成相应的积油面,而电站运行或维护人员在进行日常设备巡检或定期检修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到甩油形成的容积油面,就容易发生滑倒,给电站工作人员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

1.2 对水力发电机组带来损伤机组发生甩油,内部各机械结构间的润滑效果就会降低,同时润滑油在夹杂其它灰尘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阻碍面,影响机组通风等系统的正常运行,给机组带来巨大的损伤。

1.2.1 会引起水轮发电机定子剧烈发热温升当水轮机上导出现甩油现象时,就会在发电机定子线圈外层形成一层渗油面,加上机组透平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粘度,此时就会在定子线圈通风孔处不断粘附定子线圈周围的灰尘,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灰尘半径逐渐增加就组合形成相应的杂质并堵塞发电机定子线圈通风孔,而使得发电机内部定子线圈发热不能有效排出,不断积累造成发热温升现象,严重时就会影响发电机高效稳定运行,同时还会破坏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水平,缩短定子线圈的综合使用寿命。

1.2.2 增加发电机定子线圈的维护保养难度定子线圈内部由于甩油而吸附的尘埃杂质就会将定子线圈通风孔完全粘糊堵死在发电机检修过程中,就会大大增加定子线圈维护保养难度。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发现,对于没有发生甩油问题的水轮发电机组,其定子线圈的维护保养通常只需花12个工时左右,而对于有甩油问题的机组,其定子线圈的维护保养所需要的工时大约是正常机组的3~4倍,也就是说对于甩油机组而言,至少需要花费40工时以上,大大增加了电站检修人员的维护保养工作量。

水轮发电机推力油槽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水轮发电机推力油槽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槽 上 盖 板 更 为 严 重 ,手 触 摸 后 ,手 掌 即 被 粘 有 一 层 透 平
1 概

油 。整个 推力 层有 一股 刺鼻 的油 气味 。
( )发 电 机 定 、 子 线 圈 。 3 转
湖 南 省 双 牌 水 电 站 位 于 湘 江 一 级 支 流 潇 水 下 游 双 牌 县 境 内 。工 程 于 15 9 8年 l 0月 开 工 兴 建 , 后 式 电 站 厂 房 坝 内 装 有 3台 单 机 容 量 为 4 5MW 的 立 轴 混 流 半 伞 式 水 轮 发 电 机 组 。3台 机 组 分 别 于 1 6 9 6年 3月 ( 机 组 ) 16 2号 、9 9 年 5月 ( 机 组 )1 7 3号 、9 9年 5月 ( 机 组 ) 继 投 产 发 电 。 1号 相
为 了 消 除此 缺 陷 。提 高 电站 的 安 全 文 明生 产 水 平 。
20 0 9年 1 2月在 3号机 组 A级检 修 时期 , 在对 机组 推力 油
槽 内 外 甩 油 现 象 进 行 了 认 真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与 哈 尔 滨 通 能 电 气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合 作 ,更 新 改 造 了 推 力 油 槽 上 盖 板 和 挡 油 筒 , 油 槽 底 部 加 装 了 接 油 盆 , 而 彻 底 解 决 了 机 在 从 组 推力油 槽 的甩油 缺 陷。
似 情 况的 解 决 办 法 , 出符 合 双 牌 电站 实 际情 况 的 处 理 方 案 。 利 用 机 组 检 修 时期 , 3号 机 组 提 对
进 行 全 面处 理 , 决 了 3号发 电机 推 力 油槽 的 甩 油 缺 陷 。 解
【 关键词 】 发 电机
推力油槽 甩油 挡 油圈 耐压式 密封盖

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与处理

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与处理

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与处理摘要:当前,人们对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够,其实长期处于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水轮机对发电机设备造成很多危害,并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设备寿命。

汽轮机油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石油产品,包含多种不同的化学组分,各种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性能。

理论上,即使汽轮机油低于凝点,仍会存在部分挥发性的物质,只是产生的量比较少。

产生油雾是汽轮机油自身的特性之一,在机组运行时,以下因素也促进了油雾的产生和外溢。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甩油油雾;处理;水轮发电机组,尤其是一些早期投产的机组,不同程度存在着甩油和油雾溢出的问题,给设备健康水平、人员的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部分油雾严重的机组,清扫油雾占用了大量的检修工期。

这些问题给很多水电站工作人员造成了困扰,也有很多水电站进行了相关的改造,但改造效果参差不齐。

一、危害( 1) 发电机风洞内地面、水车室地面的积油, 容易导致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在日常的设备巡回和缺陷处理中滑倒, 存在严重的人身伤害安全隐患。

( 2) 水轮发电机组推力油槽的漏油和甩油以及油雾外溢造成对发电机转子磁极、转子轮辐以及定子线棒的污染。

油雾与灰尘在定子铁芯通风沟和转子磁极通风沟处堆积, 造成发电机通风散热变差, 严重影响发电机的散热效果。

油雾和灰尘长期吸附在绝缘层上, 对发电机线棒等绝缘造成腐蚀,使其绝缘性能下降, 加速老化, 极易造成发电机线圈短路或击穿, 给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带来潜在的危害, 威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 3) 长期的油槽漏油、甩油及油雾外溢, 造成发电机运行环境恶劣, 运行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推力油槽的油位变化, 油位下降超过最低油位时应立即向油槽内加油,这样就造成了透平油的浪费、增加了机组的运行成本和维护的工作量。

同时, 对环境和设备卫生的打扫也增加了维护人员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大量清洁材料的消耗。

二、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1.机油油质下降。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由于站立式混流式机组推力轴承极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发生的还较为普遍,这就给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对于悬吊型的水电机组,这种甩油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所以需要针对甩油的具体的情况查明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标签:水力发电机组;甩油现象;分析;解决方法1 发电机组甩油现象所造成的危害1.1 伤害运行工作人员对于甩油的水力发电机组,一旦甩油现象发生时,则会导致发电机风洞内和水车室地面上都形成一定的积油面,极易使人滑倒,特别是在对于电站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来讲,如果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地面的情况,则极易滑倒,给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伤害。

1.2 对水力发电机组带来损伤当机组发生甩油时,则会导致机组内部各机械结构之间的润滑效果下降,同时润滑油夹杂着灰尘也极易导致在机组通风系统等部位形成相应的阻碍面,影响正常的通风效果,从而给机组带来安全隐患。

1.2.1 会引起水轮发电机定子剧烈发热温升当水轮机上出现甩油现象时,则会导致发电机定子线圈外层有一层渗油面形成,而油自身的粘性会吸附周围的灰尘,一旦时间一长,则所形成的污秽半径则会扩大,导致发电机定子线圈通风孔受到堵塞,这样当发电机运行时,定子线圈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来,从而导致定子线圈出现发热温升现象,使电机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而当温升当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导致线圈的绝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定子线圈的使用寿命。

1.2.2 增加发电机定子线圈的维护保养难度由于定子线圈通风孔受到堵塞,这就导致在发电机检修过程中其维修保养难度增加,相对于没有堵塞的定子线圈则需要多浪费较长的工时,导致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增加。

1.2.3 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绝缘水平下降当水轮机出现甩油现象时,不仅会导致定子线圈内部的通风系统受到堵塞,使内部热量无法排放出来,这样就导致内部温升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给定子线圈的内部绝缘水平带来较大的影响。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压力 、 提高加工精度等方法防止甩油 , 具体措施如下: 1 ) 采用迷宫式轴承盖。迷宫式轴承盖使 密封部 位形成 多次扩 大与缩小 的断面 , 增大 了局部流体阻
力, 同时还 在迷 宫槽 内 , 嵌入 工 业毛 毡 , 提 高 密 封
效果。
上挡油管下端处在发电机风路的负压区, 油槽内外存 在压力差 , 易产生虹吸效应 , 把油面吸高 , 产生涌溢 ,
研 究与探 索
2 0 1 5
连农杌
。 A N N O N G JI
水轮发 电机轴 承甩油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许 如 芳
( 福建 南 电股 份有 限公 司, 福建 南平 3 5 3 0 0 1 )

要: 分析新疆某 电站轴承甩 油事故的原因, 介绍 了针对该发 电机轴承结构特 点, 采用的较为经济有效
若 挡油 管 的高度低 于油 位 , 则 会发 生油 面漫 过挡 油管 甩 向 电机 内部 的现 象 ; 2 ) 制造 安装 的偏 差造 成挡 油管 与 转 轴不 同心 , 当机组 运 转 时 , 转 轴 起 着 近似偏 心泵 的作用 , 使油 面脉 动加 剧 , 上 窜漫 过挡 油管 , 沿着 转轴 甩 向 电机 内部 , 发 生 内甩 油 ; 3 ) 由于转子 的风扇效 应 ,
悬式结构 , 型号 S F 6 0 — 1 4 / 4 6 0 0 , 采 用 全 密 闭双 路 径 向
图1 上机架推导组合轴承
1 . 通气 窗 ; 2 . 轴承盖 ; 3 . 推力头 ; 4 . 导轴承瓦 ; 5 . 挡油 管; 6 . 转环 ; 7 . 推力轴 承瓦 ; 8 . 转轴 ; 9 . 补气管 ; 1 0 . 油槽
作者简 介 : 许如芳( 1 9 7 4 -) , 女, 助理 工程 师, 主要从事水轮发 电机设 计工作 。

水轮发电机甩油故障及其处理策略分析

水轮发电机甩油故障及其处理策略分析
油及 油 雾溢 出故 障 问题 。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 键字 l 立式水轮 发电机 ; 轴承 ; 故障; 甩油; 油雾


故 障概 述
目 前, 从 立式 水 轮发 电机导 轴承及 推 力轴 承 在水 电站运 行情 况反 内、 外两侧油腔 的压力趋于平 衡, 有 效预 防油雾从挡油 管侧溢 出现象 的 馈过 来的信息 来看, 甩油及油 雾溢 出是最 大的 问题 。 发生 , 笔者从实践 经验 中总结出甩油及油 雾溢 出的成因主要如下 : ( 3 ) 在 转动 部件 内侧靠近 挡油 管上加 强环 的位 置上添设 一台阶,
辩 专 论
水轮发 电机甩油故障及其处理策略分析
霍枝 华
南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 摘 要 】当 前, 人们对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还 够, 其 实长期处于甩油及油雾溢 出故障的水轮 机对发电机设备造
成很多 危 害, 并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设备寿命, 本文首先对立式水轮 发电 机 导轴承 及推 力 轴承 甩油及 油雾溢 出故障进行 概述 , 简单分析成 因, 接着 对 防止甩油及油雾溢出 措 施进行 分析, 以期能够有效消除立 式发电机组 甩
1 、 在机组 的运 行过 程 中, 油 槽中的 润滑 油随 着转动 部件 高速转 动 合理设 置台阶与加强环之 间的轴向距离 ( 1 O mm) , 台阶与挡油 管筒壁两 被 甩出 , 导 致 油飞溅 出来 和雾 化 , 随 着甩 出量的 增加 , 油 雾聚集 到一定 者 间的径 向距离 ( 2 0 mm) , 借助于 台阶的 作用形 成迷宫 密封, 有 效的 阻 止油雾从挡油管 顶部 溢出现 象的发 生; 的量 , 便从密封部 件与转 动部件相 结合的部 位溢出。 2 、 如果 挡油 管顶部 与油面 之间的具 体过低 , 导 致挡 油管外 径 圆度 ( 4 ) 在 滑转子 外侧 轴承摩 擦面的上部 设计一 个直径 小于轴 承摩擦 超 差与转 动部件之 间出现 了泵效 应 , 如果此 时油 又是 热 的, 过高 的温度 面台阶, 同时在导轴承 瓦上部 滑转子 台阶处设计 一个与滑转子径 向间隙 I mm的 绝缘 挡油 板 , 借助 于挡油 板能 够 有效 预防导 轴承 瓦与滑 转 子之 导致 油的运 动黏度低 , 油面有较大 的波动 , 进而导致 润滑 油容易溢出 ; 3 、 润滑 油本身也存在 着沿转 动部件 “ 爬油 ” 的现象 , 致使润滑 油从 间的润滑 油被甩 出; 密封部 件与转 动部件 相结合的部 位溢出。 ( 5 ) 针对 “ 爬油 ” 故障, 在滑转 子台阶上部可 以设 计两道 阻油槽用 长 期处 于甩油 及油雾 溢出故 障的水 轮机 对发 电机 设备造 成很 多危 来 阻断沿滑转 子外径轴 向方向的 “ 爬油” 故障 。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发布时间:2022-09-14T06:17:21.980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9期作者:王锋方昀东[导读] 大、中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的轴承通常采用液体润滑,运行中轴承润滑油产生的热量与油槽内冷却器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保证正常的瓦温与油温,从而实现机组的正常运转。

黄河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大、中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的轴承通常采用液体润滑,运行中轴承润滑油产生的热量与油槽内冷却器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保证正常的瓦温与油温,从而实现机组的正常运转。

因此,轴承性能的好坏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轴承甩油与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考察指标。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改进一、问题简述某 B 站厂房内的 3,4 号机组在投产发电不足两年时间后,其水轮发电机的推力轴承和下导轴承就开始出现甩油问题。

2020 年 10 月以后,甩油问题开始加重,尤其是推力轴承,油雾从油挡的密封齿与转动部件的缝隙逸出,在发电机转子的旋转鼓风作用下,吹入定子、转子、机架、油槽和水车室等部件的表面。

推力头与推力油挡的密封齿之间的间隙由安装时几乎为 0,到 2021 年 4 月测量时间隙呈不均匀状态,最大的部位达到 0.30 mm,个别部位无间隙。

油挡的密封齿与转动部件接触部位磨损严重,推力头外缘和下导滑转子与密封齿的接触部位普遍被研磨出 0.5~1mm 深的沟痕。

二、轴承甩油的原因分析2.1 水轮发电机轴承的密封结构形式B 站厂房内的 3,4 号机组:水轮发电机型号为 SF100-40/9200,额定转速 150r/min,设有上导、下导和推力三部轴承,推力轴承安装在转子下方。

轴承的密封结构形式均为接触式密封油挡。

推力轴承的油挡密封齿为上下腔结构,上下腔各设两个挡油管,其中上腔的两个挡油管和下腔的一个挡油管用法兰封堵,下腔的另一个挡油管连接吸油雾装置。

上导轴承和下导轴承的油挡密封齿为单腔结构,各设两个挡油管,一个挡油管用法兰封堵,另一个挡油管连接吸油雾装置,油雾收集装置全部安装在水轮机层地面上,机组运行时自动投入,机组停机时,自动停止。

水轮发电机组的常见故障及检修对策分析

水轮发电机组的常见故障及检修对策分析

水轮发电机组的常见故障及检修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8T09:30:16.312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王廷明[导读]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水轮发电机行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

虽然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过程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可是从具体安装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存在。

这是因为水轮发电机本身有着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特征。

所以务必做好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作,增强安装环节的规范性,在改善设备整体性能和增强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水轮发电机组存在的各项故障,提出了完善的检修对策。

水轮发电机组的常见故障及检修对策分析王廷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水轮发电机行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

虽然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过程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可是从具体安装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存在。

这是因为水轮发电机本身有着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特征。

所以务必做好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作,增强安装环节的规范性,在改善设备整体性能和增强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水轮发电机组存在的各项故障,提出了完善的检修对策。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常见故障;检修对策现阶段,社会方面对于电能提出了极高的需求量,中小型水电站规模日益拓展,数量增加,在解决电力系统供电缺失方面有的极高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程度,推动各项区域经济稳定运行。

其中,水轮发电机组属于水电站中一项重要的产任务,保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是实现水电站安全生产的一项根本。

水轮发电机组是机械类型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非常高,普遍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应当定期检修水轮机组,加深检修人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升专业技能,将安全隐患彻底排除,从而达到水轮发电机组良好运行的目的。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是水轮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控制水轮的转动和保护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人员经常遇到挡油圈甩油问题,给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问题描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是指挡油圈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水力冲击或挡油圈自身质量问题,导致其脱落或甩出,造成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受到影响甚至损坏。

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水力冲击:在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水流的快速冲击对挡油圈的固定和稳定造成影响,导致挡油圈甩油。

2. 挡油圈质量问题:挡油圈本身的质量问题,例如安装不牢固、材料不合格等,都会对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3. 设备老化:部分水轮发电机组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老化,使挡油圈的性能下降,容易发生甩油问题。

二、解决对策1. 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改进挡油圈的设计,采用更优质的材料,提高挡油圈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降低挡油圈甩油的概率。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下导油槽挡油圈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防止挡油圈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甩油问题。

3. 加强安装和固定:在安装挡油圈时,加强固定措施,确保挡油圈能够稳固地固定在下导油槽中,减少水力冲击对挡油圈的影响。

5. 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水轮发电机组设备的了解和维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挡油圈甩油问题。

三、结语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是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设备设计、材料选用、定期检查维护以及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地解决挡油圈甩油问题,保障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希望本文提出的解决对策能够对相关行业工作者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大中型立式水轮发电机轴承常用液体润滑剂。

运行过程中轴承润滑油产生的热交换器与油箱冷却器交换冷却水热量,以保证正常的瓦特油温,使装置正常运行。

因此,轴承性能对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轴承的涂油是重要的检查指标之一。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密封引言立式水车发电机,特别是早期投入使用的水车发电机,存在漏油和油雾问题,对设备健康水平和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

对一些漏油严重的机器来说,清理油需要很多修理周期。

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水电站工人的担忧,其中许多人进行了改造,但改造效果参差不齐。

本文分析了油茶油的原因,梳理了常用的油茶油处理方法,指出了优缺点,为防止轴承茶油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1轴承甩油危害性汽轮机油通常用于润滑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

对于推力轴承,润滑性能主要受流量和油形成的油膜的影响。

油膜厚度与润滑油动态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油膜摩擦损失与润滑油动态粘度成正比,油箱搅拌损失与润滑油动态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如果储罐经常向空冷区系统喷射油或气体,就会造成污染(1)。

将油或气体从油箱扔进冷却系统会污染发电机磁极、轭和定子棒。

或者,如果气体灰尘进入冷却系统进行沉积,冷却效果可能很差。

如果将油污附着在绝缘层上,会加速老化,影响绝缘性能,并威胁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2)长时间注油产生的废物。

油位必须处于合理的位置,因此操作员必须经常巡视油箱,随时添加,浪费工作和物质能量。

3)当地石油。

设备日常操作和维护的人员配备,在消除缺陷时容易打滑。

2水轮发电机常见的轴承甩油现象水轮发电机轴承甩油通常有内甩油和外甩油2种现象。

2.1内甩油油通过旋转部分内壁和保护板之间的空间投射到发电机上,如图2所示。

主要原因是:1)当水车低速移动时,油箱的油管和旋转部分之间的油保持层流运动,但达到一定转速后,流动状态会变成湍流,引起油扰动,泡沫上升到油位,形成厚的油类泡沫。

油的位置也随着油泡沫的积累和油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与处理

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问题分析与处理
摘 要 结 合 近 年 来 电厂 水 轮 发 电 机 出现 的油 雾 问题 , 分析 了其 危害及产 生的原 因 , 提 出 了
防止油槽外甩油 、 内甩油结 构 、 稳定 油槽液面结构 及合理油 路设 计原 则 , 这 些措 施的应 用成 功地解 决了 电站 的甩油及油雾 问题 。 关键词 气 密封 ; 稳油板 ; 泵环 ; 螺旋密封
( 1 ) 外甩油 : 从 密封 油挡 处 出现 甩 油 及 油 雾 现象 , 因为 油挡处 于 油槽外 部所 以称 为外 甩油 ;
( 2 ) 内甩油 : 从 挡 油管 处 出现 甩 油 及 油 雾 现 象, 因为挡 油管处 于 油槽 内部所 以称 为 内甩油 。
大 了检 修 维 护 工 作 量 , 给 发 电机 留 下 很 大 隐 患 。
可能 会 引起油 污 的烟雾 , 其 后果 更是 不堪设 想 … 。
广东 长 湖 电厂 j , 广 蓄 电厂 6号 机 , 二 滩 电站 由加 拿大 H y d r o G E公 司设计 的 6台 5 5 0 MW 水轮
定部件会发生 反弹 , 导致油槽 内如下雨般油滴飞
溅, 同时 油槽液面 发 生涌动 ; ( 2 ) 机 组 运 行 时润 滑 油 温 度 会 上 升 , 导 致 润
0 引言
发电机出现油雾现 象可造成定子线棒 、 转子 引线 、 转 子磁 极 、 阻尼环的污染 , 在机架 、 底板 、 支
架 和支 臂等 部 件 表面 形成 黑 色油 污 层 , 严 重 的 会 在 空气 冷却 器 的 穿 片或 翅 片 上 出现 油 滴 , 油 污 对
轮发电 机业内一个长期存在的共性问 题。 1 水 轮 发 电 机 甩 油 及 油 雾 问 题 产 生
Ana l y s i s a n d Tr e a t me nt o n Oi l Thr o wn . Out a nd Oi l Mi s t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一种利用水力能源发电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流驱动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可能会影响发电效率,其中之一就是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问题分析在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中,下导油槽挡油圈通常用于控制油水的流动,防止水位下降过快或者涡流引起的油水分离问题。

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会出现挡油圈甩油的情况,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设计不合理:挡油圈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造成挡油圈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有效固定在导油槽上,导致甩油问题的出现。

2. 油水流动不稳定: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时,水流动非常迅速,会对下导油槽和挡油圈的固定造成冲击,导致挡油圈脱落。

3. 挡油圈质量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挡油圈的质量问题,如材料不合格、工艺不严谨等,导致挡油圈容易脱落甩油。

以上三个原因都可能导致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的出现,这会严重影响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对策建议1. 设计改进:针对挡油圈的设计不合理问题,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增加固定件、加强固定方式,提高挡油圈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甩油问题的发生。

2. 加强固定:可以考虑在下导油槽和挡油圈之间增加一些固定件,如螺栓、焊接等,增加挡油圈的稳固性,防止在水流冲击下脱落。

3. 提高挡油圈质量:在挡油圈的选材和生产工艺上,应严格把关,确保挡油圈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甩油现象。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水轮发电机组的下导油槽和挡油圈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5. 强化工作人员培训:对操作和维护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发电效率和设备运行安全。

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原因分析与处理

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原因分析与处理

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原因分析与处理背景介绍水轮机作为一种传统的水动力发电设备,在我国的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水力发电过程中,水轮机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润滑油,润滑油会被油盆承载并循环利用。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油盆内润滑油甩出现象,影响了水轮机的正常运行。

正常情况下,润滑油与油盆接触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油膜,起到润滑降噪的作用。

然而,出现油盆内甩油现象,不仅会导致润滑效果的下降,同时也可能会引起润滑油蒸发、过热、燃烧等危险情况。

因此,及时发现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非常必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原因分析油品问题油品是影响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润滑油品质量下降,粘度增加,易于在油盆中形成不稳定的油膜,从而导致甩油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如果油品选择不当,也可能会导致甩油现象的出现。

例如,如果选择了摩擦回路需要的高粘度润滑油作为冷却方式,当油温异常升高时,油的黏度会强烈增加,超过了润滑系统中油泵的工作范围,导致油的流动性变差,从而形成油膜厚度减小,进而产生甩油现象。

油位问题油位也是影响油盆内润滑油甩油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油盆内润滑油的油位处于合适的范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油膜。

如果油位低于正常范围,则油膜会变薄并逐渐分散,最终可能导致甩油现象的出现。

此外,过量的润滑油也可能会引起甩油现象。

如果油盆内润滑油超过一定的液位范围,超量润滑油会在内部运动中无处可逃,这也会影响油膜的稳定性,很容易导致甩油现象的出现。

触油件问题除了液态润滑油的原因外,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的原因还可能与触油件有关。

水轮机内部存在许多旋转的部件,润滑油会通过触油件对其进行润滑和冷却,如果触油件存在损伤或磨损,就可能导致润滑油流出,从而加重甩油现象的程度。

触油件还包括轴承、油封、密封圈等。

如果轴承损坏,润滑油会从中流出,进而导致甩油现象。

如果油封和密封圈老化、损坏或者没有密封好,润滑油也可能会从中溢出,导致油盆内润滑油的减少和甩油现象的出现。

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原因分析与处理

水轮机旋转油盆内甩油原因分析与处理

水轮机旋转油池溢油的分析与处理浙江白河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引水电站,装有2台12.5 MW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机组水导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

本机采用反螺旋自循环自冷轴承,为筒式分半结构。

轴承由轴承支架、旋转油盆、轴承体、轴瓦、油箱、冷却器等组成。

轴承支架为铸钢,下法兰锁在顶盖上,上法兰承受轴承体,旋转油盆材料为Q235A,锁在主轴上,轴向靠卡槽定位,径向由销定位。

旋转油盆分两半面,中分面由22只M12×65的螺栓联接。

旋转油盆与旋转油盆盖靠12只M16×40螺栓联接。

图1 导水轴承结构图1 旋转油池甩油(1) 2000年6月,1号机组投入运行,当机组在额定转速下运行15 min左右时,发现在水轮机房内的导水轴承支架和轴承体之间抛出少量雾状油。

随着时间的延长,甩油量越来越大,40 min后轴瓦温度已达56℃(正常运行时一般不超过55℃),并有上升的趋势,且水车室内有异味,机组只得退出运行。

(2) 2000年6月,2号机组投入运行,空载时旋转油盆处未发现渗漏油;在机组过速试验后,旋转油盆盖处有微量油雾,在轴承座上粘贴吸油纸,并沿机组轴向进行监测,可发现越靠近旋转油盆盖组合缝油迹越多;带负荷运行4 h后,甩油量明显加大,轴瓦温度从原有的51℃左右开始上升,出现与1号机组类似的情况。

停机冷却后,用手动油位计检查旋转油盆内油位,发现油位从116 mm降至70 mm,旋转油盆外壳发烫。

2 旋转油池甩油原因分析(1) 旋转油盆盖与轴承体间隙偏小且不匀1号机组在空载运行时,轴瓦温度较高,解体后曾在轴承体组合上面加0.10 mm的铜皮,扩大轴与轴瓦的间隙,以降低瓦温。

但同时引起轴承体椭圆度加大,实测油盆盖与轴承体间隙平均值为0.55 mm(设计值为0.60~0.80 mm),其中最小间隙值0.25 mm。

在机组高速旋转时,由于旋转油盆盖与轴承体间隙不均,造成旋转油盆盖局部偏磨。

运行一段时间后,盖板(铝制)发生塑性变形,旋转油池中的油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变形。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在小型水电站中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长期甩油的水轮机组对发电机定子线圈会造成许多危害。

本文就某小水电站所遇见几台水轮机组甩油故障进行讨论,并分析可能由此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 机组甩油所造成的危害(1)甩油会引起发电机定子温度升高:水轮机上导甩油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线圈外层渗油,由于透平油具有一定的粘度,定子线圈通风孔因有渗漏透平油粘着灰尘而变成杂质会堵塞通风孔。

一旦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时,通风孔散热部分被堵塞,就会使定子线圈运行温度升高,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缩短定子线圈寿命。

(2)增加发电机定子线圈保养难度:水轮机上导甩油,使发电机定子线圈通风孔粘着杂质全部堵死时,会大大增加保养定子线圈的难度。

例如,若大修没有甩油的发电机组,其保养时只需花12个工时,而甩油的机组至少要花40~50个工时。

(3)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绝缘水平下降:水轮机甩油致使发电机定子线圈通风性能变差,会引起定子绝缘水平下降。

例如,没有甩油的水轮机停机备用1天,测量发电机定子绝缘吸收比会符合要求,比运行时绝缘下降不大。

而甩油的水轮机,停机备用1天,测量发电机定子绝缘吸收比虽符合要求,但比运行时绝缘下降较大。

(4)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线圈接地、相间短路:水轮机甩油运行时,当有不正常现象冲击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线圈接地,甚至相间短路。

例如,某小水电站甩油水轮机组当35kV系统受到冲击时,会引起机组甩负荷,使瞬时发电机端电压升高,造成发电机定子线圈冒火花。

当停机检查发电机时就会发现有2个定子线圈绝缘有接地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机组长期甩油引起的。

2 水轮机甩油原因造成水轮机甩油故障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①水轮机油箱加油过多;②水轮机摆度过大,超过允许值;③水轮机油箱顶盖螺钉松动,密封部分损坏。

3 水轮机甩油处理方法(1)检查水轮机上导油位是否正常,如发现上导油箱加油过多时,应把过多的油排掉使其达到规定值为止。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

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分析及处理摘要:立式水轮发电机组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甩油问题,也相应增加了设备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影响水电厂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导致水电厂难以在健康的环境中运行。

下文将以三里坪电厂为例,浅析SF35-18/5070型号的发电机在投产以来所存在的各类甩油缺陷问题,分析具体缺陷问题的成因,以提出合理的缺陷治理方案,并以此为前提,优化甩油缺陷治理效果。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下导;甩油分析;处理1、项目概述及主要技术特性三里坪电厂机组中所使用的发电机设备型号为SF35-18/5070,此类设备的主要结构为立轴悬式结构,其中的下导轴承主要位于下机架的中心体位置处。

其中下导体中含有10块巴氏合金瓦,每块瓦的高度均为330毫米,且在下导内含有挡油桶采油双层挡油桶结构,高665mm。

现阶段,1#、2#机组在实际运行阶段有着十分突出的甩油问题,且下导挡油桶中甩油问题严峻[1]。

2、水轮发电机组下导甩油缺陷问题在机组实际运行阶段可能面临十分严重的下导挡油桶甩油问题,针对机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机组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7天后,其中的油位可能从正常状态逐渐降低到最低油位状态,甚至可能低于最低油位值。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甩出大量的油雾,并吸附于下风洞盖板及下机架等位置上,以形成大量的油滴,向水车室之中持续渗透。

由于存在如上缺陷问题,可能相应增加机组运行安全隐患,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下导油位会表现出明显的油位下降趋势,也因此增加了下导瓦润滑风险,可能直接影响其润滑效果。

下导瓦的受力范围一般相对较广,是整体机组受力最大的部位,且下导瓦的自身高度可达330毫米,可能相应限制下导油的润滑效果,导致下导瓦温度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可能表现出持续的油位下降趋势。

其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导油甩油问题,可能增加下风洞盖板中的油污风险,导致水车室中的油污含量相对较多,同时,也相应增加了装置运行风险,导致检修人员所面临的巡检安全隐患过大,进而增加了检修及工作人员滑倒的风险。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下导油槽挡油圈甩油问题及对策
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一种高效的水力发电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流带动水轮旋转,再由水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水轮旋转过程中,水流会产生一定的涡流和涡腔,使水轮转子发生振荡和受力变化,而振荡会造成水轮上导油槽挡油圈发生甩油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分析
1.挡油圈甩油问题的原因
2.甩油问题的危害
挡油圈甩油问题会导致水轮转子的不稳定运行,加剧振动和噪音,同时还会对水轮轴承和转子造成磨损,甚至引起水轮故障,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对策提出
1.优化挡油圈的结构设计
针对挡油圈甩油问题,可对挡油圈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抗振、抗冲击和耐磨材料,增加挡油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水流冲击和振动。

2.改进挡油圈的安装方式
可以通过改进挡油圈的安装方式,提高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减少挡油圈在水流冲击和振动下的位移和变形,减少甩油问题的发生。

3.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
加强对水轮发电机组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挡油圈甩油问题并进行修复和更换,保证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4.优化水轮运行参数
合理调整水轮运行参数,控制水流流速和流量,减少涡流和涡腔的产生,减小水流对水轮转子的冲击和振动,降低挡油圈甩油问题的发生概率。

5.加强挡油圈的监测和试验
通过加强挡油圈的在线监测和试验,及时发现挡油圈的位移和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甩油问题的发生,保障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轮发电机甩油故障及其处理策略分析
[摘要]当前,人们对水轮发电机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够,其实长期处于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水轮机对发电机设备造成很多危害,并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设备寿命,本文首先对立式水轮发电机导轴承及推力轴承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进行概述,简单分析成因,接着对防止甩油及油雾溢出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消除立式发电机组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问题。

【关键字】立式水轮发电机;轴承;故障;甩油;油雾
一、故障概述
目前,从立式水轮发电机导轴承及推力轴承在水电站运行情况反馈过来的信息来看,甩油及油雾溢出是最大的问题。

笔者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甩油及油雾溢出的成因主要如下:
1、在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油槽中的润滑油随着转动部件高速转动被甩出,导致油飞溅出来和雾化,随着甩出量的增加,油雾聚集到一定的量,便从密封部件与转动部件相结合的部位溢出。

2、如果挡油管顶部与油面之间的具体过低,导致挡油管外径圆度超差与转动部件之间出现了泵效应,如果此时油又是热的,过高的温度导致油的运动黏度低,油面有较大的波动,进而导致润滑油容易溢出;
3、润滑油本身也存在着沿转动部件“爬油”的现象,致使润滑油从密封部件与转动部件相结合的部位溢出。

长期处于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水轮机对发电机设备造成很多危害,并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设备寿命,因此,必须在结构设计上采取必要的对策,从成因上预防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发生。

二、立式常规机组结构上预防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措施分析
1、挡油管设计上的预防措施
从挡油管的设计来看,筒壁外侧圆度通常会因为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形变,其滑转子或推力头转动部件内径侧的加工公差的客观存在引起挡油管的筒壁与转动部件内径存在不均匀的圆周间隙,所以转动部件的旋转会导致油面出现波动波动,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见表l间隙不均匀形成了泵效应进而使油面波动加剧导致挡油管顶部甩油问题。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转动部件的内径与挡油管筒壁外侧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
所引发的泵效应越是明显。

所以我们在挡油管的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增大筒壁的刚度,加工后挡油管筒壁圆度<lmm。

(2)增大挡油管筒壁与转动部件两者之间的距离L,实践经验表明,L≥40mm。

(3)可以再油面以上,挡油管筒壁的上部添设2至3层的加强环,借助于加强环达到增加挡油管的刚度的目的,同时又能有效阻挡油面波动,进而消除润滑油的飞溅。

2、转动部件设计上的预防措施
转动部件防止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做法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
(1)如图1、图2所示,设计上首先将滑转子或推力头内壁设计成斜面,下部直径设计上要大于上部直径,如此设计,机组旋转时,处于转动部件内斜面上的润滑油受离心力的作用,有一个分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于是油面保持甚至比静止油面还要低,导轴承或推力轴承甩油的可能性被有效降低;
(2)在两层加强环之间,在转动部件设计平压孔,保证转动部件内、外两侧油腔的压力趋于平衡,有效预防油雾从挡油管侧溢出现象的发生;
(3)在转动部件内侧靠近挡油管上加强环的位置上添设一台阶,合理设置台阶与加强环之间的轴向距离(10mm),台阶与挡油管筒壁两者间的径向距离(20mm),借助于台阶的作用形成迷宫密封,有效的阻止油雾从挡油管顶部溢出现象的发生;
(4)在滑转子外侧轴承摩擦面的上部设计一个直径小于轴承摩擦面台阶,同时在导轴承瓦上部滑转子台阶处设计一个与滑转子径向间隙lmm的绝缘挡油板,借助于挡油板能够有效预防导轴承瓦与滑转子之间的润滑油被甩出;
(5)针对“爬油”故障,在滑转子台阶上部可以设计两道阻油槽用来阻断沿滑转子外径轴向方向的“爬油”故障。

3、其他措施
(1)为了将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油雾及时排出,可在油槽密封盖上设置吸油雾及补气管路,吸油雾及补气管路圆周方向成180°布置,借助于吸油雾的装置将油槽内部产生的油雾及时地排出,而且同时还可以通过补气管路进行补气来维持压力的平衡;
(2)如果挡油管下部位于转子负压区,则挡油管下部也需设置密封盖,并在密封盖上设置吸油雾及补气管路。

下导轴承及推力轴承密封盖如在转子负压区
也必须设置补气管路,悬式机组推力轴承可不设补气管路,可以设置补气气窗。

三、结语
本文对立式中小机组导轴承及推力轴承典型结构及采取的防甩油及油雾溢出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总结一下主要有如下几点:
(1)尽量地增加挡油管的刚度、圆度,防止运行时与转动部件产生泵效应;
(2)增加稳油板或稳油密封盖,尽可能地减小油面波动;
(3)再有就是设置吸油雾装置及补气管路,及时将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油雾排出,防止油雾聚积、溢出污染定转子。

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建议立式水轮发电机轴承结构在设计时,防甩油及油雾溢出故障的预防应重点考虑,杜绝因结构设计考虑不周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