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开发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开发与运用
【摘要】要想催生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框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教、学、评一致性,从小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评价任务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性思考,以此来有效提升评价合理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则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开发与运用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有效借助评价工具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的指出:“综合性学习评价更应该着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以及合作态度进行评价。
评价期间要着眼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及表现,如是否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能否主动提出问题、搜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等等。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综合性学习课时新课改下的新要求,相较于其他课型而言,这一课型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期间的表现,师生一共建构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以此来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可是,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教、学、评一致性缺少有效考虑,无法将其在综合性学习课上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笔者也就其评价工具开发与运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的开发
现代教学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即学习”[1]。
教学过程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学生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评价过程。
这不单单是指教学期间存在评价环节,同时也是指评价对于整个学习环节具有前提性意义。
有效的评价能够对教学情况形成良好把握,然后为下一环节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与指导,这也可以看出在整
个学习链中评价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为此,有效的教学、评价环节可谓是
十分的重要。
可是就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来分析的话,其主要是
以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为主要方法,在整个评价体系之中对于学生表现缺少评价。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出了全新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教
学工具,具体如下图1、2。
图1 评价量表(教师版)
图2 评价量表(学生版)
这一评价工具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整个学习课堂表现情况,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则是改进目的作为主要指向,所以课堂评价不再被当做教学
结束之后才展开的评价,其认为评价与教学、学习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在语
文综合性学习课堂上能够有效融合在一起,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评价都
得到了有效应用,而教师在应用这一评价工具进行评价的时候,则更加关注表现
性评价任务、目标的匹配性以及任务的真实与可操作性,同时还需要真正实现评
价信息的及时反馈[2]。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的有效运用
综合性学习课教学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人
员一同参与的一项探究活动,而其最终的目的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
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最大程度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教学效
果与质量,促进师生协同发展与进步。
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也就上述开发的评价
工具运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1.
教师合理拟定教学方案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自主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主题,在教学期间呈现出原生态教学课堂,而其他语文组教师则可以参与到听课活
动中,并且及时进行录像。
例如,笔者在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设计的时候,为学生设计出了一个“读书交流会”,在完成七年级上册名著内容教学之后,让
学生快速抢答这一单元有哪些名著文本,并且让学生回忆哪一个人物让其产生了
深刻印象?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什么细节是自己印象深刻、无法忘怀的?为什么?讲述一本名著之中的人物特点,大概300字左右。
在确定教学方案之后,教师即
可基于此来展开教学,而且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此来展开评价,确保教、学、评一
致性,这样才能真正将其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1.
评价工具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开发出来的评价工
具有效运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开发的评价工具进行学习,
形成良好的把握,之后再结合自身教学录像来借助于评价工具来进行初步分析,
以此来分析自己教学期间形成的问题。
就上述教学工作来分析的话,我在评价过
程中发现主要问题就是定位不够清楚、教学目标不够明确[3]。
而从学生学习表现
情况来分析的话,学生投入积极性较强,可是真正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起
到良好的达成度,这一综合性学习课大多是局限于名著浅层知识的了解和把握,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动探究明显不够到位。
而在课堂评价这一角度来分析
的话,这一节课教学设计并没有着重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征,教师在综
合性学习课堂之上,缺少评价任务的合理设计与使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
现学习效果不够明确等情况;此外,在教学评价期间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可是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异性,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展
开有效阅读指导与帮助。
为此,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最好是尽可能缩小名著阅
读交流范围,可以在综合性学习课之上选择一部名著来作为学生交流与互动载体;其次,还需要及时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指
向与指引,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最后,还需要强化课堂教学过程中表
现性评价任务设计。
除此之外,若是只应用教师评价工具来进行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其评价效果还是不够完善,所以在教学完成之后最好时及时基于此来进行教
学调整,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版评价量表的有效运用,然后基于此来进行综合性学
习课教学调整,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1.
评价工具的再次运用
在经过上一次的运用与反馈之后,在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课堂之上,教师先为
学生发放了学生版的课堂评价量表,在教学过程中以《草房子》这一本名著作为
综合性学习课教学内容来开展“读书交流会”,并且确定了学习目标:1.了解
《草房子》主要人物与故事,能够对其中的人物形成专属于自己的评价;2.学会
对文章精彩情节进行概述,并且分析其语言特征,以此来提高学生概括能力与语
言表达能力;3.通过阅读成果的有效交流来引导学生对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精神
风貌进行品评,借此来帮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魅力,并且学会学以致用从多角度
来对其它名著进行阅读与品读。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合理划
分1-6人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自主探讨,并且思考如下问题
情境:“为什么作者要写桑桑得病这一情节?秦大奶奶为什么死活也不愿意搬家?这一部作品是悲剧吗?”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把握,最大程度优化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教学效果[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受到的关注度
也在不断提升,而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与运用则是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学目标因此而变得更加的具体、教学内容更加的聚焦,
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的方向性以及学的有效性。
为此,教师在教学评价工具开发
过程中,一定要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这样才能最大化评价的方法的价值导向作用,从而有效优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詹卫华.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科幻画报, 2018, 000(007):P.96-97.
[2] 郗静波. 邯郸市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和分析[D]. 河北师范大学.
[3] 焦建喜.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J]. 学周刊, 2011.
[4] 张忠菊.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措施(以瓮安为例)[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