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_马颖
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与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与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940f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a.png)
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与舆情管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舆论讨论。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机制以及有效的舆情管理方法。
一、食品安全事件传播机制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机制是指食品安全事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1.传媒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和广播等能够迅速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并引发公众关注。
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食品安全事件。
2.社交网络的传播: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已成为常态。
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人们会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信息、发表观点,从而引发舆论传播并扩大影响范围。
3.个人经验传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见解。
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而影响周围的人。
二、食品安全舆情管理方法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舆情时,有效的舆情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食品安全舆情管理方法:1.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企业、政府等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对食品安全事件做出回应,并发布信息。
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可以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并赢得公众的信任。
2.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向媒体提供相关信息,主动回应媒体的报道,可以使舆情得到及时的引导和控制。
3.积极主动地进行危机公关: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公关,通过组织专家解释事件的原委、启动产品召回等措施,以提升对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4.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使消费者能够正确选择食品、学会辨别食品质量,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5.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置,通过打击违法食品生产与销售,维护公众的权益和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7620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5.png)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食品安全事件在现代社会中频繁发生,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反响愈发被重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舆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呈现指数级增长,这使得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舆情管理不仅仅是危机应对的一种手段,更是企业与公众沟通、信任建立和社会责任感体现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进行全面探讨,包含其重要性、策略、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力求彰显科学有效的舆情管理对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性。
一、食品安全事件的现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食品生产与消费链条的复杂性增加,使得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
这些事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
一旦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除了对直接受害者造成影响外,还会导致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对相关企业和行业造成严重损害。
1.1 食品安全事件的类型食品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污染事件:包括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化学污染(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
虚假宣传:带有夸大或虚假的宣传,例如某种食品的健康效益被吞噬或歪曲。
过期产品:销售过期或变质产品而未进行警示和召回。
食品添加剂不当使用:例如违规使用合成色素等。
1.2 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破坏了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例如,消费者因一起事件而对整个行业产生恐惧,导致相关企业股票价格下跌,消费趋势变化等。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也可能因此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出台新规来限制生产和销售。
二、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管理尤为重要,其影响可从多个角度体现。
2.1 保护企业形象成功的舆情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声,消除谣言,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不信任感。
如果企业在危机发生时选择沉默或应对不当,信息真空将导致不实信息和谣言滋长,从而进一步恶化形势。
2.2 恢复消费者信心通过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公众焦虑情绪。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92c09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6.png)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1. 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舆情管理成为了食品企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包括舆情的定义、舆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舆情管理策略。
2. 舆情的定义舆情是指公众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话题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和情绪。
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通常是指公众对涉事企业或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以及相关责任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
舆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包括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
3. 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舆情管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舆情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公众对事件的反应,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同时,舆情管理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减少损失,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4. 有效的舆情管理策略4.1 及时回应与沟通在食品安全事件中,企业应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
通过发布公开信、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公众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进行互动,回答公众的问题和解释相关情况。
4.2 建立危机管理团队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工作。
这个团队需要具备危机处理经验和舆情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反应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形成紧密的工作机制。
4.3 加强监测与预警企业应该加强对舆情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公众对事件的反应和态度。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舆情分析工具,对舆情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热点问题,为舆情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4.4 建立长效机制舆情管理不仅仅是应对某一次事件,更应该建立长效的机制。
企业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与监控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与监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f72a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f.png)
文化产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与监控研究左观,王志凌,裘知思(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摘要:受互联网技术持续升级的影响,当前在线用户规模明显扩展,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各种突发事件难以避免,且会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传播和发酵,所以政府与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策略尤为重要。
特别是舆情的监控方面,这不仅关系到事件处理的效果,同时也关乎政府的公信力。
本文选择网络舆情这一解析焦点,归纳系列相关课题主张,具体分析中外针对舆情给出的学术认识、学术成果,并就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出现阶段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围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领域的诸多弊病予以详细论述,并给出更优的处置方案。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演化;监控;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4-0066-03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平台问世,微博、微信等社交产品的推出令旧有的在线媒体模式发生了改变,数据传输过程不再遵循单向链条推送规律,而是采取双向推介模式,垄断壁垒逐渐瓦解。
依托移动互联构建的现代线上舆论空间逐渐延展,新兴网络媒体已被视为数据推送路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以此为前提,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不再受区位条件的约束,能够经由社交关系实现高效推广,引发公众参与讨论。
针对此类舆论空间内的突发事件,在把握舆情走势并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势必会面对更多新的阻力和挑战。
本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以及其生成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和论述,并进一步分析现阶段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领域需应对的关键考验,从而为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 网络舆情研究概述网络舆情不仅能够体现民众对事件的感受与态度,也向我们展示了大众关于行政机构的认识、立场及关切程度。
一旦政府公职人员未妥善解决问题,线上用户势必会聚焦于负面事件进展,这会带来更显著的消极作用,继而扩散为公共安全问题,不利于宏观秩序步入良性轨道,还会损害政府公信力。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cc81a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b.png)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
在网络时代,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更是迅猛,舆情的影响也更加广泛。
因此,对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对于事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
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公众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往往难以保证。
一旦出现虚假信息或恶意炒作,就会给事件的处理和舆情的干预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引导舆论,成为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环节。
其次,针对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干预需要有针对性和多方合作。
在网络上,舆情的传播是多方参与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干预舆情的传播。
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公众等都可能成为舆情干预的主体。
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舆情引导;企业需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媒体需要客观报道事件,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问题;公众需要理性对待事件,不造谣传谣。
只有各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干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
另外,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需要注重舆情监测和预警。
通过舆情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舆情的发展态势,掌握舆情的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为舆情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舆情预警也能够帮助各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舆情的进一步恶化。
舆情监测和预警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
公众是舆情传播的主体和受众,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于舆情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引导公众理性对待食品安全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2ee5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舆情监测以及妥善的处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舆情监测与处理的角度探讨食品安全事件。
一、舆情监测1.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背景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舆情监测成为了解公众态度和情绪的重要途径。
2. 监测对象和方式舆情监测的对象需从多个渠道进行收集,如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等。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筛选相关话题,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反馈。
3. 监测指标和分析在舆情监测中,需要设定一些指标来分析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力,如关注度、讨论热度、负面评价等。
同时,可以通过情感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公众的态度和情感。
二、舆情处理1. 及时回应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企业或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回应舆情。
回应内容应真实、准确,尽量提供相关信息以稳定公众情绪。
2. 主动沟通企业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信等方式与公众进行主动沟通。
通过主动公开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的进展和处理情况。
3. 建立反馈机制在处理舆情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可以及时获取公众的反馈和意见。
通过反馈机制,企业或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改进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增强公众的信任。
4. 防止危机扩大及早发现并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扩散,遏制负面舆情的蔓延。
可以通过与媒体合作,提供准确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降低危机的影响。
5. 公众参与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中,应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关切,并及时采纳建议。
让公众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舆情处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结语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是保障公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通过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妥善的处理,可以及时掌握公众态度和情绪,减少负面影响,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信心和满意度。
同时,舆情处理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公众的沟通和参与,建立稳固的反馈机制。
只有依托舆情监测和处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8531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8.png)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还对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舆情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和对抗变得日益重要,舆情管理成为企业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一项关键策略。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1.舆情的特点和挑战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挑战:传播速度快: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舆情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信息的扩散范围更广,传播路径更复杂,企业需要迅速反应,控制消息的负面影响。
冲击力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爆发食品安全事件,舆情的冲击力会立即显现,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负面影响持久: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将受到持久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的倒闭。
舆论导向复杂:不同的舆论导向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造成不同的后果。
2.舆情管理的策略针对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管理:(1)快速反应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企业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积极、透明的态度,发布准确的信息,向公众交代情况,并承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2)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团队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舆情的监测、分析和应对。
团队成员应具备专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有效地传递信息。
(3)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为了增加公众的参与感和信任感,企业可以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例如成立食品安全咨询委员会、举办公开论坛等,与公众进行积极互动,听取意见和建议。
(4)建立科学、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企业在向公众发布信息时,应坚持科学、透明的原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要选择适当的平台和渠道发布信息,加强与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合作。
(5)建立品牌形象和信誉控制机制企业需要积极建设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监管措施、加强社会责任等方式,树立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应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
![应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dc0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d.png)
应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背景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成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监控是指通过监测互联网上的信息和舆情,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问题的动态。
以下是网络舆情监控的步骤和策略:1. 设置关键词:根据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设置相关的关键词,例如: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等。
设置关键词:根据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设置相关的关键词,例如: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等。
2. 监测来源:监测各类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和论坛等,包括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监测来源:监测各类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和论坛等,包括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3. 实时监控:建立监控系统,对关键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动态。
实时监控:建立监控系统,对关键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食品安全问题的舆情动态。
4. 数据分析: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舆情的发展趋势和舆情的影响范围。
数据分析: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舆情的发展趋势和舆情的影响范围。
5. 报告和预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定期生成报告,并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的预警信息。
报告和预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定期生成报告,并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的预警信息。
通过网络舆情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效减少风险。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关键步骤和策略:1. 建立应急团队:组建由相关部门、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应急团队,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建立应急团队:组建由相关部门、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应急团队,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2. 制定预案:根据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措施等。
制定预案:根据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对措施和危机管理措施等。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e6a8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5.png)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答案: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是指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舆情反馈采取适当措施应对和处理。
深入讨论: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舆情监测与处理至关重要。
舆情监测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工具、传统媒体等渠道进行,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和舆论动向,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处理食品安全事件需要建立有效的危机公关机制,及时向公众透明披露事件真相和处理进展,增强公众信任感,并制定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中,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调查事件原因,保障消费者权益,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回应社会疑虑,并与相关监管部门合作,进行有效的危机应对。
同时,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产品的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监测与处理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信任度的关键所在,需要企业积极应对,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机理——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作用机理——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842f1a866fb84ae45c8dfa.png)
以双 汇“ 瘦 肉精 ” 事件 为例
马 颖 , 张 园园
( 武汉理 工大学 管理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 摘 要 】 网络作为 一种新兴 的信息发布 与获取渠道 , 其舆情的形成对食 品安全 事件 的发展有着重要 的影响。文 章提 出食 品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 的作用机理 , 分析 了食品安全 事件 网络舆情的作 用特 点, 探讨 了食 品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对 事件 中的个利益相关者 的作用路 径, 最后 以双汇“ 瘦 肉精” 事件 为例 , 对其作 用机 理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 , 以期 为我国食
潮期 、 处理期 、 平息期 和反馈期等不 同阶段 。 一些学 者利用舆论 动力学 ( O p i n i o n d y n a mi c s ) 及相 关仿 真方法 分析舆 情 的形成 规 则及演变的影 响因素 , 如S z n a j d [ s  ̄ 在 2 0 0 0提 出了 S z n a j d舆论模 型, S t a u f f e r [ 9 1 等人将一维 s z n a j d 模 型进行 了修 正和扩展 , 适应 二 维环境。A . S . E l g a z z a r [ 1 O ] 研究 了将 S z n a j d 模型应用到小世界模 型 中 ,在 利用一维 S z n a j d模 型的基础 上构建 了小世界 网络模 型 ( s m a l l — w o r l d N e t w o r k s ) 。 除了S z n a j d模型外 , 其他的舆论 演变模 型研 究 亦取 得 了一些 成果 , 如 K r a n s e和 He g s e l m a n n [ “ 提 出的 K H模 型, 即有 限信任模型。 D e f u a n t [ 2 1 等人提出了 D e f u a n t 模型, 即为协商型模型 。另 有学 者【 针对舆论观点离散 问题 进行改 进, 得 出 了连 续观 点有界信 任 ( C o n t i n u o u s B o u n d e d C o n i f d e n c e ) 模型 , 也有针对舆情进行 的动力学仿真 的研究 , 曾祥平等 建 立 了基于元胞 自动 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 , 这种涌现机制 很适合 运用 多主体 系统 的建模 方法 ( Mu l t i -A g e n t B a s e d M o d e l i n g ) , 刘 常昱等[ 6 1 构建 了基 于 M u l t i — A g e n t 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 型 , 分 析 了网络舆论传播 中新 闻跟帖与 B B S传播。 本研究综合前人 已有成果 , 提出在食品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 的演变生命周期的不 同阶段形成了四大演变机理 , 如图 1 所示 。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7b8c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5.png)
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的打击。
为了应对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舆情,合理的舆情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和管理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舆情。
一、了解舆情的特点舆情是指公众群体对特定事件、话题或个体的舆论和情感倾向。
在进行舆情管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舆情的特点,明确对舆情的认知,并从中找到应对的方向和策略。
1.1 高度敏感性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因此,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舆情反应往往很敏感,公众更加关注和关心。
企业应意识到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及时做好舆情应对措施,降低舆情带来的损害。
1.2 传播速度快在信息时代,舆情传播速度极快,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兴起下,信息可以迅速传播给大众,甚至引发病毒式扩散。
企业应注重舆情监测和应对,及时捕捉信息,迅速回应和处置,以控制舆情的蔓延。
1.3 公众情绪波动大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公众情绪往往波动剧烈,从愤怒到失望,从担忧到恐慌,不同的情绪在舆情中交织融合。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绪波动,灵活调整舆情应对的策略,积极引导和稳定公众情绪。
二、舆情管理的有效策略2.1 及时回应与公开透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企业应尽快发布信息,向公众传递准确、透明的情况说明。
及时回应舆情,能够有效减少不实传闻的传播,防止猜疑和恐慌情绪的扩大。
2.2 建立危机公关团队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危机公关团队,对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响应、高效处置。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危机公关经验和舆情管理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和回应。
2.3 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不仅仅关乎外界的舆论,也需要企业内部的稳定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减少风险。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对策研究——以“星巴克被曝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事件为例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对策研究——以“星巴克被曝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事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713be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4.png)
食安管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对策研究——以“星巴克被曝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事件为例姜 瑶,郝泉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民生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接触群体用户的媒介,将信息传播提升到全新水平,也为舆情的演化提供了环境。
如果对食品安全舆情处理不当,便会引发一些社会危机,因此为了对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进行进一步探析,本文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分为爆发期、高峰期、平息期,并从不同时期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舆情演化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Events——A Case Study of the Event of “Starbucks was Exposed to Change Ingredient Labels and Use Expired Ingredients Privately”JIANG Yao, HAO Quanyi(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as a livelihood issue, has attracted social attention. Food safety in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As a medium to contact group users, social media not only promote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 a new level, but also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for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Improper handling of public opinions on food safety will lead to some social cris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food safety events, this paper divides food safety network publicopinion into outbreak period, peak period and calm period,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different periods.Keywords: food safety; online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evolution目前,我国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国家标准,同时还需要针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专门立法,确保未成年人的饮食安全,完善食品安全法律。
食品安全视野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思考
![食品安全视野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0a7e13a83c4bb4cf7ecd116.png)
定的的贡献 。
关键 词 : 品安 全 ; 食 网络舆 情 ; 测 ; 监 实践与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
前 言
近年来 , 中国 食 品安 全 事 故 屡 屡 出 现 , 有 代 表性 的 有 具 2 0 年 的 苏 丹 红 事 件 , 0 8 的 三 鹿 奶 粉 事 件 以 及 最 近 0 7 2 0 年 比 较 热 门 的 南 山 奶 粉 事 件 。 这 些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的 接 连 爆 发 , 明 我 国对 食 品 安 全 的 重 视 程 度 还 不 够 , 方 面 的 法 说 该 律 还 不 健 全 , 国 的 一 些 食 品 生 产 者 的食 品 安 全 意 识 也 还 我 有 待 提 高 。就 在 这 个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接 连 发 生 的 时 代 , 一 唯 值 得 我 们 庆 幸 的 是 新 闻 媒 体 所 行 使 的舆 情 监 督 密 切 关 注 这 方 面 的 问题 , 这 些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一 一 报 道 出 来 , 使 将 这 我 国 广 大 民 众 的 权 益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保 障 。 舆 情 监 督 是 我 国 一 种 主 要 的 民 主 监 督 形 式 , 有 效地 推 动 了 我 国 民主 政 它 治 朝 着 正 确 的 方 向 发 展 。 在 我 国 极 力 倡 导 以人 文 本 政 策 的 大 背 景 下 , 品安 全 关 系 这 我 国广 大 民众 的财 产 人 身 安 食 全 , 使 我 国 广 大 民众 的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得 到 一 定 的 保 障 , 要 就 必 须 要 有 新 闻舆 论 监 督 的介 入 , 充分 地 发 挥 网 络舆 情 监 测工作的作用 。 因为 我 国 的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频 繁 发 生 , 得 很 多 民 众 谈 使 “ ” 色 变 。 大 众 媒 体 成 为 了 传 播 食 品 安 全 知 识 和 信 息 食 的 主 角 , 里 所 说 的 大 众 媒 体 和 普 通 的 新 闻 报 道 是 不 同 这 的 , 为 国 内 发 生 的 这 些食 品 安 全 事 故 与广 大 民众 的 生 命 因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9dcb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a.png)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仅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更会对企业的形象和信任度造成严重打击。
在这一过程中,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舆情管理既是对公众舆论的引导,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舆情管理策略以及实施的方法。
食品安全事件概述食品安全事件是指在生产、流通或消费环节中,因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导致人身伤害或其他负面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污染、虚假宣传等。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相关舆情往往迅速蔓延,可能引发公众恐慌,严重时甚至导致国家层面的关注。
舆情的产生与传播舆情产生的原因信息不透明:当食品企业在出现安全问题时,由于信息披露不足,消费者往往会感到不安,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引发舆论危机。
社会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松分享个人经历和看法,不实信息和夸大其词的报道易于传播。
公众关注度: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涉及食品的负面信息都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健康问题方面。
舆情传播途径新闻媒体: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报道引导公众观点。
社交平台: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用户的互动性和传播范围远超传统媒体,对舆情的发展有着迅速而深远的影响。
专业论坛与社区:很多消费者在特定的论坛上分享与讨论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些小众平台也可能对舆论形成一定影响。
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舆情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不安情绪,还有助于维护公司的形象,并能在危机来临时保护公司的利益。
以下是舆情管理的重要性:保护企业声誉:及时有效的舆情管理可以减少负面消息对企业品牌形象带来的损害,维护企业的长久发展。
稳定消费者信心:通过适当的信息发布和危机沟通,可以使消费者保持冷静,增强他们对品牌的信任感,从而降低顾客流失率。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c5a4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8.png)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在网络上的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需要及时响应。
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和企业需要迅速做出回应,及时发布信息,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
同时,也需要积极与网络舆情平台进行沟通,了解舆情的动态,及时调整舆情应对策略。
其次,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需要加强危机公关能力。
在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时,监管部门和企业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危机公关团队,能够迅速制定危机应对方案,有效控制舆情,降低负面影响。
此外,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也需要加强舆情监测和预警能力。
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监管部门和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舆情事件,提前做好舆情预警和风险评估,做好应对准备。
最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需要加强舆情引导和正面宣传。
除了及时回应负面舆情,监管部门和企业还需要通过网络舆情平台,积极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总的来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加强协作,提高应对能力,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利益。
希望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能够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工作的水平,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讲义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2fd51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4.png)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讲义一、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1.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渠道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互联网。
在食品安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这些渠道会迅速将事件信息传播给公众,引发舆论热议。
2.舆情传播的特点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传播通常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舆论情绪激烈等特点。
一旦食品安全问题曝光,舆情往往会迅速发酵,对企业和政府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二、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干预1.信息发布与透明沟通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时,企业和政府需要及时发布事件信息,保持沟通透明,消除公众恐慌情绪,树立公信力和信任感。
2.积极回应舆情关切针对公众的关切和质疑,企业和政府需要积极进行回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展示出对事件的认真对待和负责任态度。
3.加强舆情监测与应对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需要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及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舆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危机。
4.建立食品安全舆情应对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舆情应对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提前进行舆情危机预案演练,保障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舆情挑战。
总之,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与干预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舆情的及时回应和有效干预,可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维护企业形象和公众信任。
因此,对食品安全舆情传播与干预的重视和提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与干预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议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舆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迅速扩大,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程度也日益增加。
一旦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就可能引发社会的恐慌和质疑,对企业形象和产品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的监测与干预,化解危机,维护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三、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案例1. 硫磺熏鱼事件在一些地方,硫磺熏鱼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
然而,因为硫磺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过度使用硫磺进行加工的情况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处置预案
![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1c4d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b.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舆论的迅速发酵,给社会稳定、企业信誉和消费者信心带来严重影响。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确保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响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响应,防止事态扩大。
2. 信息公开:准确、及时、全面地发布事件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
3. 舆情引导:积极引导舆论走向,消除不良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4. 协同处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处置合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企业、学校、医疗机构等涉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企业、学校、医疗机构等相关负责人担任。
副组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由宣传、公关、法务、生产、质量、安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协调、指导突发性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
(2)决定处置事件的重大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
(3)监督、检查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处置措施落实到位。
3. 相关部门职责(1)宣传部门:负责舆情监测、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2)公关部门:负责与媒体沟通、协调、处理媒体采访、报道等工作。
(3)法务部门:负责提供法律支持,协助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4)生产部门:负责对涉事产品进行调查、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质量部门:负责对涉事产品进行质量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6)安全部门: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五、处置流程1. 舆情监测: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实时监测舆情动态。
2. 信息核实: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核实,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
3. 快速响应:根据事件严重程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处置小组。
4. 信息公开: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事件信息。
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控与紧急应对方案
![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控与紧急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cea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c.png)
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控与紧急应对方案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舆论监控和紧急应对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控与紧急应对机制,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和舆情危机。
目标- 监控网络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公众的关切和意见;- 发现和评估食品安全事件的潜在风险和危害;- 建立一个高效的紧急应对机制,能够及时、准确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和舆情危机。
网络舆论监控方案1.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功能。
2. 选择合适的媒体监测工具,监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新闻网站、论坛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
3. 设立监控指标和预警阈值,根据舆情的重要性和敏感度进行分类和处理。
4. 对舆情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事件风险。
5. 定期生成舆情报告,对舆情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紧急应对方案1. 建立紧急应对小组,包括食品安全专家、公关人员等相关人员,以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制定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3. 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或舆情危机时,及时启动应对预案,展开紧急应对工作。
4. 快速回应公众关切,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以维护公众信任和品牌形象。
5. 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加强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
总结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控与紧急应对方案旨在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舆情监控和紧急应对机制,及时了解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和舆情危机。
通过有效的监控和应对措施,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关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策略
![关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9ca13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2.png)
关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策略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策略的指导。
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监控是指通过对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进行监控和分析,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讨论程度。
以下是进行网络舆情监控的策略:1. 设置关键词监测:确定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关键词,如“食品安全”,“食品污染”,“食品检测”等,并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进行实时监测和收集相关信息。
2.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关注焦点和舆论趋势。
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3. 建立预警机制:根据监测和分析结果,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的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策略应急处理策略是指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策略的建议:1. 及时通报: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通报。
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猜测。
2. 调查核实: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确定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原因。
可以借助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检测和鉴定,以获取权威的结论。
3. 采取控制措施: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可能的措施包括召回产品、停产停业、处罚责任人等,以保护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4. 危机公关: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时,及时进行危机公关,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释,维护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总结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策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了解公众的意见和关注,以及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需求。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834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2.png)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概述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关切领域,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能够有效帮助相关部门快速识别和处理食品安全事件,并及时应对舆情影响。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的指导和建议。
监控方法1. 网络舆情监控工具:使用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控工具,如新闻媒体监测、社交媒体监测和网络论坛监测等,以获取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
2. 关键词设置:设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关键词,如食品中毒、不合格产品、食品添加剂等,以确保监控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对监测到的舆情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筛选出重要信息和问题点,以便进行及时处置和回应。
应急处理预案1.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食品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迅速调集相关人员,形成应急处理小组,确保快速响应。
2.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准确、全面的信息,以平息公众的担忧和恐慌,并提供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3. 协调合作:与相关部门、媒体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积极协调合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
4. 调查追责: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追究责任,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通报调查结果和处理措施。
建议与注意事项1. 预案制定: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 信息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机构报告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预案。
3. 媒体引导:积极引导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事件,准确传递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4. 公众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以上是关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的简要指导和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预案,并根据舆情监控结果和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食品安全舆情的监控和应急处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 期
马
颖, 丁周敏等: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
·169·
件的消极舆情传递给其他网民, 而一些网民在看 到周围网民对舆情持有的态度时, 也有可能受到 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 发生作 , 用的主要是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 两者作用引发 了网民之间的模仿传染。 关于模仿传染的羊群效应, 最早应用在金融 Hieshleifer 和 Welch[9] 探 讨 方面。 Bikhchandani、 了信息对投资者们行为的影响, 构建了 BHW 模 [10 ] 型。而 Banerjee 也构建了信息对大众投资行为 影响的 Banerjee 模型。 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 一 些学者考虑到模型的局限性, 进而对模型进行了 Gale 、 Lee 、 Smith 如 Chamley 、 扩展 研 究, [14 ] [15 ] 和 Sorenson 以及 Lux 等人将模型中序列行 为形成 的 外 生 条 件 改 为 内 生 条 件。 而 Smith 和 Sorenson 则 提 出 决 策 者 具 有 不 同 的 主 观 偏 好 。 Lee 则将决策空间由离散改为连续。 Lux 则构建 并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化进行了 了模仿传染模型, 研究。 我国学者对模仿传染研究比较典型的有: 邓 晶和李红刚 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多主体交互的 羊群效应模型解释了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原因 。 李红和孙绍荣 等提出了股市中的一个模仿传 [17 ] 染模型, 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孙多勇 建立了人 们在突发事件中基于模仿传染的羊群行为模型 ,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以上模型方法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分 析提供了思路参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引发消费 并会引起其风险在消费者群中的传 者风险感知, [18 ] 播 , 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 本文在已有 研究的基础上, 将模仿传染模型应用到食品安全 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过程中, 构建了网民之间模 仿传 染 模 型, 并 对 网 民 关 于 2011 年 双 汇“瘦 肉 精” 事件在天涯论坛的传播过程中的模仿传染进 行实证研究, 提炼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 程中的网民之间的模仿传染行为特点和进行规律 总结, 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 据。
第 36 卷 2015 年
第6 期 6月
科 研 管 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 36 , No. 6 June, 2015
文章编号: 1000 - 2995 ( 2015 ) 06 - 009 - 0168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 模仿传染行为研究
马 颖, 丁周敏, 张园园
等人选
收稿日期: 2014 - 10 - 27 ; 修回日期: 2015 - 03 - 18. 2013. 1 - 2015. 12 ) 、 2012. 1 - 2015. 12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7120317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12yjczh150 , 湖 2011. 1 - 2012. 12 ) 、 2012. 9 - 2014. 9 ) 、 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 2011LJ059 ,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2012 - IB - 015 , 武汉 2011. 9 - 2013. 9 ) 。 市社科基金项目( 20112s0106 , 作者简介: 马 颖( 1975 - ) , 女( 汉) , 山东烟台人, 武汉理工大学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管理学博士 ) , 主要研究方向: 风险管理、 战略 与营销管理。
择了网络中的微博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微博舆情
1
引言
传播的规律, 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传播规律的 可靠性。部分学者研究了网络舆情的演变 。王根 生
[3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 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高, 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 越 更加快速的获得更多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 , 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利用网络渠道获取相关 信息。因此, 网络舆情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风险 感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网络舆情的研 究已成为热点。一些学者选择网络中的某一种信 息交流和传播载体为研究对象, 对网络舆情进行 [1 ] 如唐晓波和宋承伟 选择了以微博 分析和研究, 为载体, 对微博舆情进行了分析。 钱颖
[19 ] [16 ] [11 ] [12 ] [13 ]
传统媒体的报道以及各大论坛, 了解关于食品安 全事件的信息和舆情。 在舆情尚未形成舆论之 前, 网民们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信息的影响下 , 很 。 , 难进行独立的理性判断 通常情况下 网民行为 尤其是网络舆情中的 模式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意见领袖的影响。网民之间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 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学习和模 仿, 这种行为模仿的出现是在羊群效应影响下发 生的, 即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 通过网络或 传统媒体了解到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舆情 , 但是在统一的网络舆论尚未出现之前, 网民的焦 虑和不安使他们通常会倾向于依靠观察其他大多 尤其会 数网民的反应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注意和观察意见领袖们的行为动态 。这种通过观 察和模仿其他网民的行为然后选择自己的行为的 过程即为羊群效应作用于网民的过程 。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模仿传染过程 如图 1 所示。 在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 网络舆情 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网络 迅速传播和扩散, 和传统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 。在网 民了解了信息后, 受到网络中其他网民对食品安 全事件的观点和行为以及信息不确定或不完整的 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 网民中开始出现模仿 影响, 传染的从众行为。
演变过程划分为引发期、 发生期、 发展期、 高潮期、 处理期、 平息期等不同阶段 。 可见, 已有研究对网络舆情传播途径、 载体、 演变特点等进行了方法与原理研究, 可为食品安 全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 同时, 网民在获取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 过程中, 很有可能将自己获取的关于食品安全事
(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
摘要: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靠网络获取突 因此, 网络舆情在推动突发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本文基于传染病模型理论 , 构 发事件的相关信息, 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模仿 建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演变中的模仿传染模型 , “瘦肉精” 传染机理和行为, 并以双汇 事件为例, 对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 以期为食品安全事件 利益相关者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的传染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食品安全事件; 模仿传染 中图分类号: F272. 3 ; R155. 1 文献标识码: A
公式( 2 ) 中, 上面的公式表示网民的态度从 悲观转向乐观态度的转移概率的变化与平均态度 y 的变化成正比; 下面的公式表示网民的态度从 乐观转向悲观态度的转移概率的变化与平均态度 y 的变化成反比。 其中, η 代表在食品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网民之间的模仿传染强度系 数。 η = θ( μ + ρ + φ) ( 3) θ 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网 民之间在网络上的接触程度系数 ; μ 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其 他网民的观点和行为影响系数; ρ 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网 民羊群效应的影响系数; φ 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与 食品安全事件相关信息的不确定性程度系数 。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网民间模 仿传染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 2 所 示。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中, 受其他网 民的观点或行为、 羊群效应以及与食品安全事件
时, 系统内的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平均态度比 较乐观, 则持悲观态度的网民有可能会在羊群效 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转变自己的态度, 对食品 。 安全事件转变为乐观态度 当持有悲观态度的网 民数量占据优势时, 系统内的网民对食品安全事 件平均态度比较悲观, 则持乐观态度的网民有可 能在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转变自己的态 度, 对食品安全事件转变为悲观态度 。 令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系中网民态度 网民态度 从悲观转变为乐观的转移概率为 P + - , 从乐观转为悲观的转移概率为 P - + 。 1 ) 时, 当 yt ∈( 0, 则有 P + - > P - + , 表示当系 统中的网民态度倾向于乐观时, 网民态度从悲观 转为乐观的转移概率大于从乐观转为悲观的转移 概率。 0 ) 时, 当 yt ∈( - 1, 则有 P + - < P - + , 表示当 网民态度从乐 系统中的网民态度倾向于悲观时, 观转为悲观的转移概率大于从悲观转为乐观的转 移概率。 假设: dP + - / P + - = ηd( y)
3
3. 1
模仿传染模型的构建
模型假设
2 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的 模仿传染原理
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 网民通过网络媒体和
为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网民模 仿传染模型, 本文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70·
科
研
管
理
2015 年
( 1 ) 假设从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形成到食 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衰落的过程中, 网民的数量 是一个固定值 N, 即不考虑新增的网民和退出网 。 络的网民 ( 2 ) 假设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过 程中, 对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不存在中间态度 的网民, 只有持有乐观态度或悲观态度的网民。 持有乐观态度的网民不会对传播消极食品安全事 即不会 件网络舆情的网民产生模仿传染的行为, 传播网络舆情; 而持有悲观态度的网民则会产生 模仿传染行为, 同时会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舆 网民中持有乐 情进行传播。n + ( t) 表示在 t 时刻, 观态度的网民数量, 即不会传播食品安全事件网 络舆情的人数; n - ( t ) 表示在 t 时刻, 网民中持有 悲观态度的网民数量, 即在面对其他网民对食品 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时, 会产生模仿传染行为 的人数; 则有 n + ( t) + n - ( t) = N。 ( 3 ) 假设在 t 时刻, 网络舆情传播系统中网民 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平均态度为 y t , 令 n = n + ( t) - n - ( t) , 则有: n + ( t) - n - ( t) n yt = = ∈[- 1 , 1] n + ( t) + n - ( t)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