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走路的10个小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开始练习站立、走路了,这一阶段的宝宝对自己可以站起来看世界和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的欲望。
妈妈要做的就是多些耐心,而且和宝宝一路做一些提高他学步兴趣的小游戏。
宝宝走路参考值
10~11个月能在大人的扶持下行走和蹲下。
12个月开始练习站立、走路,有的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了。
14~15 个月能走得很好了。
19 ~20个月由成人扶着可以上下台阶。
1举气球
宝宝躺着时,妈妈先主动把宝宝的双脚抬起来,然后放一个气球在他抬起的双脚上,让宝宝觉着是自己的双脚托起了气球。
玩了几回,宝宝感兴趣后,他会主动要求再玩几回的。
效果可使宝宝的触觉更灵敏。
2踩脚印
宝宝可以扶着妈妈站起身来了,为了让宝宝觉着站起来不是那么辛苦,妈妈可以准备一些橡皮泥或相类同的粘土,放在地板上。
当宝宝扶着妈妈方才站起来的时候,让他踩在准备好的泥土上。
“哟,这是宝宝的小脚印吧?”宝宝必然会好奇地再来踩几个。
效果锻炼腿部的支撑力,为学步打基础。
3用脚踢球
站起来的益处不单单只有踩脚印,站起来还可以试着抬起脚。
看!妈妈扶着宝宝站好,把准备好的球放在宝宝脚边,教他用脚去踢球。
小提示:这个时候的踢球,只要宝宝的脚能碰着球就可以够了。
效果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目的性。
4双人骑车
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手拉着手、脚对着脚,形成链条状。
然后,你们的手和脚对应着做踩踏自行车的动作。
效果可以增进宝宝四肢协调能力的发展。
5爬“山”运动
把家里的枕头、沙发靠垫、被子之类的东西准备好,在干净的墙角处堆积起来,形成一座“小山”。
教宝宝爬上“山”,再从“山”上滑下来。
不过,宝宝玩的时候,你必然要在隔壁保护他,避免意外发生。
效果继续增强宝宝大运动的能力,为有一天能站起来作好充分的准备。
6抬抬腿,迈过去
可以站一会儿,腿上更有劲了。
那就要迈开第一步了。
准备毛线球、毛绒玩具、小沙包等柔软的小件物品,在宝宝站着时,教他迈出第一步,走到这些玩具的身旁。
迈出去的第一步,对宝宝来讲,就是在跨越一个无形的障碍物。
效果跨越的练习,可以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和目光预测能力。
7从上往下跳
为了让宝宝能顺利地迈出第一步,此时还要再增加些腿部的力量。
准备一把小椅子(高约15 ~20cm)或靠垫,妈妈抱着宝宝上去,然后扶好,鼓励他往下跳,固然妈妈是要帮忙控制宝宝的身体平衡的。
小提示:妈妈在扶着宝宝往下跳时,尽可能地让宝宝自己使力气,此时的妈妈充当着一个贴身保镖的职责,但不能抱着他下来。
效果增强孩子的空间意识,锻炼腿部力量,同时也锻炼了胆子。
8站呀站
哇,没有妈妈扶着,宝宝也可以自己想办法。
看他扶着沙发或椅子在玩耍时会站起来一会儿,有时候还慢慢地想试着移动脚步呢!宝宝晃晃悠悠地站着,样子很可爱!
效果宝宝有力的小腿已经开始自己可以站一会儿了,这为迈出第一步做好准备。
9小脚踩大脚
妈妈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让他的后背靠在你的双腿前,把两只脚踩在你的双脚上。
你一边喊着“一二一”的口令,一边迈着适合宝宝的小步子带动他往前走。
效果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和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学会自然地持续迈步。
10追上小鸭子
给宝宝准备一个拖沓玩具,如小鸭子车。
妈妈拉着玩具车在前面慢慢地走,一边走一边和后面的宝宝说:“别追我呀,我要去河里洗澡!”宝宝为了追上前面的小鸭子,会不由自主地独立持续走起来。
哈哈,追上了!转头一看,宝宝走了那么长一段路啦!
效果可以锻炼宝宝平稳走路的能力。
父母必读小提示
一、宝宝会走了以后,探索的空间范围扩大了,必然要加倍注意安全。
要把剪子、笔、小豆子、药品、易碎的物品等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
二、会走的宝宝独立性增强了,不要过量地限制他的活动。
只要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就应该放手让宝宝活动自由。
3、1岁多的宝宝开始把兴趣转到外界环境了,所以要常常带他到户外去活动。
4、户外活动时,尽可能带宝宝在草地、沙地等柔软的地面上玩。
在这些地方,即便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容易伤着。
五、秋千、木马等运动器械都很受这个年龄宝宝的欢迎,不妨让他多玩会儿吧。
文章出处:昆山男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