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广益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重庆市广益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骑桶者①
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

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

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

我这回前去,必须要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

作为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妙哉,妙哉,那些平趴在地下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

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

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

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

“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了,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
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

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

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

”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

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

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

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

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

”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

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

“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

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

”“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

“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

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

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

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

”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有删改)【注】①本篇小说作于1917 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对“我”居住环境描绘,交代了人物出场的背景,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奠定了文章沉重的基调。

B. 本文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在借煤时所遭遇的残酷打击。

C. 老板娘看不见“我”,她太在意丈夫了,不想让他的身体难受,不愿他在这么冷的天操心。

D. 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事件,展现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时的复杂心理,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读者的代入感。

2. 煤店老板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

3. “荒诞”是卡夫卡小说的重要特征,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赏析荒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年2月28日,北京某校在校女生朱某等5人在女生宿舍楼内,采用辱骂、殴打、逼迫下跪等方式侮辱女生高某某,并无故殴打、辱骂女生张某某。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朱某等人随意殴打和辱骂他人,造成二人轻微伤,严重影响他人生活,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十一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办案法官表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欺凌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

如果仅仅因被告人系未成年人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会纵容犯罪。

2018年9月,最高法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分析,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十分严重。

部分受到霸凌的学生因此自卑、抑郁,甚至自残、自杀,也有学生产生报复心理,引发严重的校园暴力案件。

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切实贯彻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精神,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近年来,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织细织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网,落实落细特殊、优先保护的政策。

(摘编自彭波《密强法网,呵护成长》材料二
据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案件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的问题亟待破解。

因案件发现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打击犯罪和救助未成年人的效率、效果。

有些案件后来即使被发现,由于时过境迁,给侦查取证、打击犯罪带来很大困难,有的甚至因为证据灭失,让犯罪分子得以逃避应有的惩罚。

日前最高检与国家监委、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等8家单位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要求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确保及时干预、严厉惩治、有效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事实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对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报案举报都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落实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2018年4月,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全国建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此后,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省份一些地方也都建立了相关制度。

实践证明,强制报告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惩防措施,杭州自建立该制度以来,已通过相关部门报告案件线索发现、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刑事案件33件。

(摘编自徐隽《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材料三
如何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织细织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网?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认为,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实际、在实践中管用的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体系,是促进我国未成年人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表示,强制报告法定义务的推广有助于及早发现儿童遭受不法侵害案件的线索,尽快有力打击犯罪分子。

在现实中,如何区分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和霸凌事件?如何把对涉事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最高法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代秋影认为,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儿童主体原则,最大限度厘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绪界限,家长既不能反应过激,也不能不闻不问。

二是坚持成长导向原则,重点关注如何预防类似“冲突事件”再次发生。

孩子们相互之间的冲突行为大部分是在某一偶发微小事件刺激下导致的“冲突事件”,因此应该尊重儿童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责任承担。

代秋影说:“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爱、自由和尊重’的成长环境。

这种环境不是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未成年人的行为,而是要蹲下来,尽可能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种需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处置校园欺凌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中,不能仅仅因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就会纵容犯罪。

B. 校园霸凌行为给受害学生带来身心伤害,从而让受伤害学生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引发严重的校园暴力案件。

C. 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案件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打击犯罪困难大,教助未成年人的效率和效果不甚理想。

D. 我国对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举报,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落实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为切实贯彻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精神,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 近年来,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国家制定了相应法规制度,为及时干预、严厉惩治、有效预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保障。

C. 业内专家认为,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实际、在实践中管用的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体系,是促进了我国未成年人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D. 坚持成长导向原则,就是要最大限度厘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绪界限,家长不能反应过激,尊重儿童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责任承担。

6. 请结合材料,分析解决校园欺凌与暴力现象的根本方向与具体举措。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骨笛
张港
达斡尔兵英勇善战,朝廷常征调达斡尔兵作战。

乾隆二十八年,朝廷征调嫩江达斡尔五百兵丁西征伊犁。

从嫩江到伊犁,那可是万里之遥呀!
双胞胎一步虎和二步虎,两丁抽一,弟弟二步虎西征,哥哥一步虎守家。

极东极西,兄弟分离,痛苦之情,不言而喻。

远征军走出三千里,在大戈壁遭遇叛军。

一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战斗过后,达斡尔兵个个饥渴无比,无力站立。

带队总管踢了踢二步虎,说:“二步虎,拿鹤骨笛,吹一曲《得胜大还乡》,振振士气。


二步虎一抽腰间鹤骨笛,“啪”的一声,鹤骨笛半截落地,只剩一半在手。

二步虎这才想起,刚才与敌人拼刀时,腰上有过一阵疼,是鹤骨笛替自己挡了一刀。

鹤骨笛用丹顶鹤翅膀的肱骨制成,要制上好的鹤骨笛,须用做过头鹤的老雄鹤。

一支左笛,一支右笛,吹出不同音色。

两笛和鸣对奏,可奏出上天之音,水水山山,古古今今,爹娘儿女,全在曲中。

达斡尔人行军打仗,随身物件中是少不了鹤骨笛的。

夜里,狂风大作。

一步虎一翻身,“嘎”的一声脆响,顺在炕头的鹤骨笛竟然折断。

好好的骨笛,怎么就断了呢?
鹤骨笛难得,一是因为达到年头的铜骨老鹤难遇难觅,二是因为钻得准笛孔的人极少。

一步虎忽然觉得腰间剧烈疼痛,好似遭了一刀。

他额头渗出冷汗:怕是远征的弟弟遭了凶险。

老年人讲过,成双的鹤骨笛,一支坏了,另一支也会没有缘故地折断-—-鹤骨原本是长在一只鹤身体上的,鹤骨笛有灵性。

跋山涉水到达伊犁河畔,达斡尔兵扎下营寨,屯垦戍边。

二步虎少了鹤骨笛,便差了精神,做什么都不来劲儿。

二步虎制成鹰骨笛,可吹出的声音里隐含着凶狂。

二步虎又制羊骨笛,吹出的是绵软、哀怨之音。

又钻出豹骨笛,还是不行,吹到高音处就产生一种凶恶之音。

唉!看不到丹顶鹤。

春天来了,丹顶鹤飞回嫩江。

一步虎天天仰望,真想从云上拽下一只。

盛夏,在大水泽边,一只鹤伏于草丛。

鹤不伏地,就是睡觉也是一只腿立着。

看得出来,这只鹤不是有伤就是有病。

一步虎走上前,那鹤扇了几下翅,却飞不起来。

一步虎看得真切,这是只老雄鹤,就将鹤抱回了家。

一步虎抚摸鹤翅,鹤翅肱骨粗壮,摁压有金铜之声。

一步虎要取鹤骨制鹤骨笛的事,早已传遍嫩江草原。

得知他带回家一只老雄鹤,人们都说,这回妥了,能制一双好笛子了,快快下手,取了鹤骨。

一步虎摇摇头说:“老是老,可仍是一命。

”就细心将养那鹤,煮妻子下奶用的细鳞小鱼喂它,接泉水让它饮。

老鹤渐渐强壮起来,步步跟随一步虎,像条家狗。

秋风起,大豆摇铃儿。

一步虎跑上高岗,引老鹤跟着,老鹤一扇翅,就飞了起来。

跑过几回,老鹤能盘旋了。

这天,正好一行鹤远远飞来。

一步虎又引导老鹤飞翔,老鹤竟然飞上天空,跟上鹤队,与云彩相伴,渐渐消失。

人们叹息:好笛子料,就这么飞了。

一步虎说:那是生灵。

为得笛子就要人家性命,我可不干。

这一夜,一步虎又睡不着,眼前总有二步虎吹笛子的样子。

他就到外面看月亮。

月光之下,有一片白云,呀!是只鹤张翅躺着。

走近一看,正是那只老鹤。

一步虎明白,老鹤跟不上队伍,它又飞回来了,它累死了。

一步虎说:“老鹤老鹤,你会成歌成曲。

你死不了。


一步虎制成了鹤骨笛,一左笛,一右笛。

有了笛子,一步虎觉得日子更是难挨。

终子,他下定决心,不管千里万里,他都要去伊犁给弟弟二步虎送笛子。

一步虎要远行了。

乡亲们送他,一步虎说:“渴了累了,不是有鹤骨笛吗?不用为我担心。


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巴里坤,行程已过十之七八。

一步虎忽然感觉,好好的腿,剧痛如割。

他取出鹤骨笛,吹起《大帅砍营浪死歌》,吹出了曲子该有的气势,他眼前仿佛出现了弟弟征战沙场的情景。

冷沙冰石,沙尘如幕。

一曲吹罢,一步虎双腿一麻,一个跟头折倒在地。

待风歇沙静,远方一马驰来。

马上人盔歪甲残,身在滴血。

马上人对倒在沙上的一步虎喊道:“可是你,吹了鹤骨笛?”
“是我。

你怎知我吹的是鹤骨笛?”
“我是嫩江来的达斡尔人!”
“啊——你可认得个叫二步虎的?快说!”
“二步虎,我们的佐领大人。

他这就来了。

”马上人指指远方。

一列兵马走近。

大轱辘车上倒着个鲜血淋淋的人,那人抬身冲一步虎喊道:“哥哥哟——哥哥!”
一步虎喊道:“二步虎,怎么,你的腿——”
二步虎说:“要不是鹤骨笛助阵,我们杀不过叛军的。

别说腿,命都没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4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水山山,古古今今,爹娘儿女,全在曲中”的意思是鹤骨笛能表现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内容,音乐表
现力强。

B. 乡亲们希望一步虎“快快下手,取了鹤骨”,后来又叹息“好笛子料,就这么飞了”,乡亲们的态度衬托了一步虎的形象。

C.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或心理,如“你可认得个叫二步虎的?快说!”体现了一步虎渴望见到弟弟的迫切心情。

D. 小说以鹤骨笛为线索,讲述了一步虎、二步虎兄弟二人的故事,突出了控诉残酷的战争,颂扬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的主题。

8. 小说中的一步虎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9. 小说写一步虎腰间剧痛和腿部剧痛,这两处交代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出知宣州,累迁太常丞,判三司盐铁勾院。

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曰:“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龉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会诏求直言,清臣复上疏言大臣专政,仁宗嘉纳之。

清臣请外,为两浙转运副使。

并太湖有民田,水不得泄。

尝建请疏盘龙汇、沪渎港入于海,民赖其利。

时西师未解,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

帝曰:“叶清臣才可用。

”擢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

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

会河决商胡,北道艰食,复权三司使。

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由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

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

卒,赠左谏议大夫。

清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郭承佑妻舒王元偁女,封郡主,给奉;及承佑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

仁宗曰:“承佑管军,妻又诸王女,当优之。

”清臣曰:“是终为侥幸。

”遂卷其奏置怀中,不行。

(节选自《宋史·叶清臣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B.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C.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D.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司,宋代沿袭前朝设置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掌管国家财赋,长官为“三司使”。

B. 龙图阁学士是宋代授予文士的一种加官、兼职,是用以显示身份尊宠的荣誉称号。

C. 丁父忧,指遭逢父丧,也叫“丁内艰”,遵照礼法制度朝廷官员需离职回家守丧。

D. 河阴指黄河南岸之地。

古代地理方位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清臣因机进谏,受到皇帝嘉纳。

他借京师地震之机,陈说言路堵塞的弊病,劝谏皇帝引咎改过、延揽忠直敢言之士,并抨击大臣专政,其谏言被皇帝接受。

B. 叶清臣重视水利,百姓深得其利。

任两浙转运副使时,太湖积水伤田,他疏浚河道,引水入海,百姓赖此得利;主管永兴军时,疏浚三白渠,灌溉田地数千顷。

C. 叶清臣临危受命,两次代管三司。

西路战事急需经费时,他本不在应选之列,却被钦点代管三司;黄河在商胡决口,粮食供应艰难,他又被任命代管三司。

D. 叶清臣敢作敢为,不惧违逆皇上。

殿前副都指挥使郭承佑之妻因未获加封,请求增加月俸,在皇帝已经同意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己见,对增俸之事不予执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2)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抵晏城次壁间韵
查慎行
目力穷边酒旆生,熟梅天爱偶然晴。

高楼吹角风无赖,坏壁留诗客有情。

红日忽沉烟起处,白杨长递雨来声。

万山回首如屏障,一片平芜接晏城。

注:康熙二十三年(1684)夏,查慎行告别家人,游学京师,行至晏城写下此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韵,依照原诗的用韵写和诗,也称步韵。

次壁间韵,这里指作者步墙壁上原诗的韵而写成这首诗。

B.第一句写放眼望去,看到了极远处,可见这里已经是一片平原,没有了山峰丘垅阻人前行。

C.第五句紧扣题目中“晚抵”二字写日影;第六句接第三句,写风吹白杨树,雨打白杨树叶之声。

D.回首来路,万山如屏;放眼前路,一马平川。

尾联既总结行程,又概括了晏城一带的自然风貌。

15.有人说,从这首美丽如画的风景诗中可以读出诗人所写的旅途愉悦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之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4)“人生短暂”总是引起古人无数的感叹,曹操曰“譬如朝露”,在《赤壁赋》中,客则云“______,________”。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的两句是“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快乐虽然兴奋,但苦痛也不美丽)
B. 昨天晚上扎西顿珠借给次仁50元钱。

(扎西顿珠向次仁借了50元钱。


C. 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读书。

(教室里有同学。


D. 阿妈打电话说她明天来看我。

(阿妈给我打电话说:“我明天来看你。

”)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根据“只有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作出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①张三梳理清楚了文章的论证思路,所以他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②张三不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所以他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③张三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说明他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

④张三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说明他不能梳理清楚文章的论证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