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研究
浅究城市污水的化学除磷及磷回收技术
![浅究城市污水的化学除磷及磷回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5bf9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2.png)
浅究城市污水的化学除磷及磷回收技术磷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元素,一直以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建设的需要,人们对于磷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长期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磷矿的储存量逐年减少。
但是由于磷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和排放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
一般水体中的磷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以及洗涤剂的废液等,城市污水也是磷的一个重要来源。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长期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部分沿海地区还直接导致赤潮等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磷过度使用和不回收最终导致磷进入大海,而导致磷资源匮乏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建设,控制磷的使用,并研究磷回收技术等。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颁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要求磷排放量要控制在0.5mg/L以来,大量的相关技术开始产生,包括生物除磷技术、化学除磷技术等。
生物除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当前除磷技术的使用中往往生物结合化学除磷的方法或者是运用化学除磷技术,以求达到最好的除磷效果。
1 化学除磷技术简介化学除磷技术指的是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磷元素的方法。
一般化学除磷是向污水中加入化学物质,例如无机金属盐药剂等(原理:无机金属盐和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非溶解性物质或者是颗粒状物质)。
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可以对污水进行一定处理,使得污水进行沉析现象,同时也会发生化学絮凝现象,最终能够在化学作用下形成絮凝体,絮凝体是通过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质相互黏结形成的,然后经过相关操作也可最终除去污水中的磷。
在进行化学除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无机金属盐药剂,一般选用高价的金属盐离子,另外常用的还有氢氧化物、聚合氯化铝等物质。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例如造价、环境污染和工艺流程操作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选用的高价金属离子,主要是铁盐和铝盐,例如Fe3+盐、Fe2+盐和Al3+盐。
除了合适的无机金属盐之外,还要添加必要的氢氧化物,一般常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最终能够形成不溶物,例如碳酸钙、鸟粪石(MgNH4PO4·6H2O)等。
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fd66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7.png)
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技术研究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工作。
其中,除磷技术在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污水中磷的来源、除磷技术分类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污水中磷的来源污水中的磷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
农业排放的农业化肥和农作物残渣中的磷元素是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废水排放中的磷来自于化肥、石油加工、冶金等工业过程。
此外,家庭使用的洗涤剂和肥皂中所含的磷也会随污水一同排放进入水环境。
二、除磷技术分类目前,常见的除磷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学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1. 生物学法生物学法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磷。
其中,生物好氧除磷和生物厌氧除磷是两种常见的生物学法。
生物好氧除磷是指通过好氧微生物活动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磷,在生化池中实现磷的去除。
此方法具有节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对水质要求较高。
生物厌氧除磷则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通过缺氧的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使微生物发酵产生酸,进而将磷转化为可沉淀的无机磷酸盐。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通过化学沉淀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磷。
其中,化学沉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金属盐(如铁盐或铝盐)到污水中,使得磷元素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盐类沉淀物,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需要对投加金属盐的种类和用量进行精细调控,以确保沉淀效果。
3.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磷。
其中,膜技术和吸附剂技术是较为常见的物理法。
膜技术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过程去除污水中的磷。
膜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等特点,但相对成本较高。
吸附剂技术则借助吸附剂来吸附污水中的磷元素。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合成树脂等。
该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三、研究进展随着对水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除磷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一些新型的除磷技术逐渐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其中,生物吸附法是一种较新的除磷技术,可通过调控微生物膜的生长,将磷元素吸附在微生物膜上,并通过后续工艺实现磷的去除。
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技术研究及优化
![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技术研究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bd509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b.png)
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技术研究及优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大量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这也会同时带来大量的排放废水,其中包含了氮、磷等有机成分,这些成分如果排放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氮磷去除技术。
一、氮磷对环境的影响氮和磷是生物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它们是构成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元素,但如果它们到了环境中,可会带来危害。
其中,氮元素在河流、湖泊中排放过多,原本清澈的水面,会变得浑浊混乱,构成了蓝藻和其他有害的毒藻。
磷元素的过多排放会导致水生动植物过度繁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为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进行氮磷去除就成了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氮磷去除技术1. 生物法生物法是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法,将污水中的氮元素转换为氮气,该方法在不需要使用先进的人工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氮元素,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完全生物氮去除技术和硝化/反硝化技术。
2. 化学法氮磷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凝聚法、吸附剂法、高附氧化法和选择性催化氧化法。
其中化学凝聚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当的凝聚剂,将水中的颗粒物凝聚成大颗粒体,从而去除水中的氮磷;吸附剂法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去除水体中的氮元素,经过实践验证,该技术用于长期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高附氧化法和选择性催化氧化法的方式,广泛应用在对重金属废水、钾盐矿物化学废水等高浓度废水间的处理,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红外吸附、超声悬浮、过滤等实现对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的去除。
在水中因为持续的颗粒运动,可以通过物种分离的方式取出水中氧化物,进而将水中的氮磷去除。
过滤方式的优点在于:物种抓到时,可以取出重金属离子,去除污染。
特别是在生物和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物理处理,可以有效地滤除水中的磷元素,并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
《2024年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c25e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f.png)
《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污水处理中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氮、磷问题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平衡。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去除部分氮、磷,但往往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因此,研究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一)生物脱氮技术生物脱氮技术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改良反应器等方式,提高了生物脱氮的效率。
例如,采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反应器,能够更好地促进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提高脱氮效率。
(二)生物除磷技术生物除磷技术则是通过培养具有高效聚磷能力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细胞内的聚磷酸盐,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具有更强聚磷能力的工程菌,提高了生物除磷的效率。
四、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已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还减少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需求。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未来,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朝着高效、低耗、环保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研究者们将继续优化反应条件、改良反应器,提高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将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的除磷技术分析
![城市污水的除磷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a6b40849649b6648d747fe.png)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城市污水的除磷技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以及含有农药化肥残留的农业废水污水量越来越高,导致含有大量营养成分的废水排入封闭性水域,给受纳水体造成危害。
目前,我国水体特别是内陆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所以,加强污水中磷的处理,严格控制排放出水中磷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对废水中磷的去除研究不是太多,已有除磷工艺各有优劣。
本文通过对各种除磷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今后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物化除磷法物化除磷法主要利用沉淀、结晶、吸附等物理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去除。
1.1 化学凝聚沉淀法化学凝聚沉淀法主要是将易于溶于水的某些金属盐投入水中,金属离子与磷反应成一种难溶性盐与水体分离,以去除水中的磷。
磷的去除率在75%左右,处理效果稳定,系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抗冲击性强,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
因此,它成为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除磷方法。
但由于人为投加了化学药剂,造成水处理费用的增高,并产生大量的污泥,且难于处理;如果填埋,则需要较大场地;如果焚烧则费用很高。
上海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期工程(旱季120万m³/d,雨季426.1万m³/d)即采用化学凝聚沉淀除磷作为强化一级处理。
1.2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多孔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吸收去除污水中的磷去除磷。
但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树脂药物易中毒、交换容量低和选择性差等,因而这种方法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1.3 吸附法除磷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的固体物质对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吸附亲和力来实现对废水的除磷过程。
制备适用的高效吸附剂是吸附法除磷的关键,已有很多学者对天然材料和炉渣的吸附脱磷性能进行研究。
赵桂瑜等利用天然沸石复合吸附剂处理含磷废水,效果较好。
吸附法除磷作为一种从低溶度液中去除特定溶质的高效低耗能方法,特别适用于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
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研究
![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fc2ae5f8c75fbfc77db2e9.png)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端为有机玻璃材质的圆形竖流式沉淀池,有效容积为53.0L,水力停留时间为2.41h,沉淀池中间进水,顶端出水,底部设有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
回流污泥由污泥泵回流到反应池,并在缺氧池的前端完成泥水混合。
污水由潜污泵从砂水分离器抽到水箱内,经计量泵计量后进入反应器中,在反应器以推流方式运动。
试验按照各工况要求分别投加FeCl3・6H20、A1C13"6H20、PAFC和PAC药剂,药剂在溶药瓶中配制成一定的质量浓度后,采用计量泵定量加药,加药点可以移动,化学药剂投加点一般在厌氧池的木端和曝气池的末端。
试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2所示。
图2-2化学辅助除磷试验装置示意图2.3试验研究2.3.1研究内容采用实验室及生产性规模的倒置A2/O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通过平行对比试验,对不同药剂种类、投加量以及投加点下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与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污水处理线中,研究不同的药剂种类、投加量以及投加点对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优化化学辅助除磷的运行操作方式,实现辅助化学除磷与生物除磷的嘞进水tx-x-xN出水十去除率/-、乎、-,槲篮稍194363投加量(mg/L)图3-16对TN的去除效果从图3—15可以看出,PAC投加量分别为19、43、63mg/L时,平均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34.99、29.42、29.42me,/L,化学辅助工艺出水平均氨氮浓度分别为1.52、1.50、0.99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5.7%、94.9%、96.6%。
随着PAC的投加量的增加,出水氨氮有所降低。
但是总的来说,不同PAC投加量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不明显。
从图3.16可以看出,TN的去除情况基本和氨氮一致,随着化学药剂的投加量的增加,出水TN的质量浓度逐渐减小,TN的去除率随之增加。
3.4不同化学药剂相同投加量下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分别在曝气池的末端投加相同摩尔量(Fe/AI:P的摩尔比均为1:1)的FcCl3-6H20(22mg/L)、A1C13・6H20(20mg/L)、PAFC(17mg/L)、PAC(19mg/L)药剂,研究不同化学药剂相同投加量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优化化学辅助除磷药剂的筛选。
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研究进展
![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e3c22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1.png)
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研究进展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研究进展污水中磷的去除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过量的磷在水体中会引发水华现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污水处理中,化学沉淀法被广泛应用于磷的去除。
本文将展开展示关于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的研究进展。
化学沉淀法是将添加化学药剂到污水中,通过与污水中的磷形成可沉淀的化合物,使其沉降至污泥中,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氢氧化钙、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等。
这些药剂能够与磷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通过干扰磷的分子结构而使其凝聚沉降。
研究表明,化学沉淀法除磷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磷的结合形态对其去除效果有重要影响。
对于溶解态磷,化学沉淀法的效果较好,而对于胶态和悬浮态磷,其去除效果较差。
因此,在选择化学药剂和调整反应条件时,应针对不同形态的磷采取不同的措施。
其次,化学药剂的种类和用量也对除磷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化学沉淀法中引入了一些新型药剂,如硅铁矾等。
这些新型药剂具有更高的除磷效果和更低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和产生的污泥量。
此外,在调整药剂用量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水质特性和pH值等。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化学沉淀法中采用配套的辅助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磷的去除效果。
常见的辅助工艺包括混凝剂的添加、溶氧调控、曝气和过滤等。
这些工艺可以通过促进磷的聚合和沉淀,增加化学沉淀法的除磷效率。
最后,化学沉淀法的运行和维护也对除磷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药剂投加方式、混合时间和沉淀时间等等,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控制。
此外,污泥的处理和回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污水化学沉淀法除磷是目前常用的磷去除方法之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如药剂的选择和用量、反应条件的优化、辅助工艺的应用等。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相信化学沉淀法除磷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磷的去除效率,为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做出更大贡献综上所述,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磷去除方法,其除磷效果受到药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优化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f024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7.png)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然而,城市污水中磷的含量越来越高,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的优化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的优化研究。
首先,目前常见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方式。
化学除磷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将磷酸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磷的目的。
然而,化学药剂的投加和沉淀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性,而且需要额外的处理过程,增加了运营成本。
相比之下,生物除磷利用生物团聚体内的菌群通过吸附、吸收和沉淀等方式去除磷。
这种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的优势,但在处理效果和工艺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以上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结合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的组合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的一种有效优化方案。
这种方案充分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既能够高效去除磷,又能够降低剩余污泥产生量和处理成本。
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计除磷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投加药剂和优化生物反应器条件,成功实现了磷的高效去除,并减少了剩余污泥量。
这种组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技术,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加强对于投加药剂特性和生物反应器配置参数的研究,以提高磷去除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要注重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新的方法和技术将剩余污泥变废为宝,降低环境风险和处理成本。
同时,应该加强对于城市污水中磷的监测和管理,促进全面掌握污染源信息,加强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磷的去除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试验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6023c908a1284ac85043c3.png)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试验研究摘要: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对污水中总磷TP、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适合作为前置性化学除磷药剂使用。
关键词:除磷药剂总磷的去除悬浮物的去除我国城市污水中磷的含量一般为5~10 mg/L。
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为人类活动的排泄物、废弃物和工业污水,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
磷是藻类繁殖所需各种成分中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水体中磷含量的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作用远大于氮的作用,水体中磷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因此,在污水处理中进行除磷是必要的。
我国中明确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磷指标的一级A排放标准为0.5 mg/L。
污水中的磷可以通过化学法、生物法、生态法及化学-生物的组合等方法去除。
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常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0.5 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
化学除磷工艺可按化学药剂的投加地点分为前置除磷、同步除磷和后置除磷。
前置除磷工艺的特点是化学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初沉池的进水渠(管)中。
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
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在初沉池中通过沉淀被分离。
前置除磷工艺由于仅在现有工艺前端增加化学除磷措施,比较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
同步除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
其工艺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沉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
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3cc89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9.png)
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高。
其中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传统的生物除磷方法存在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化学辅助除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除磷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优点。
本研究旨在探究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在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1. 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本研究选取某低碳源城市的污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在该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解该城市污水中磷的含量和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对该城市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工艺流程等。
2. 设计试验方案和实验流程设计试验方案,选择适当的试剂和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水质指标、磷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分析试验结果和总结经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在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改进方案,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三、研究意义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其中磷含量高的问题,采用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可以提高磷的去除效率,减少能源耗费和碳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本研究将对该技术在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某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取样分析,确定磷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化学辅助除磷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和经验总结。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化学辅助除磷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碳源城市污水中磷的去除效率。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37b6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9.png)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探究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息加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压力逐渐增大。
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了严峻污染,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因此,探究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化学脱氮除磷技术和物理脱氮除磷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的探究进展。
第一部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其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而实现脱氮除磷。
其中,脱氮过程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的作用完成。
硝化是指将有机氮通过微生物氧化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而反硝化则是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是其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和C/N比较敏感,不能有效处理低碳源污水。
第二部分:化学脱氮除磷技术化学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药剂给污水中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使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实现脱氮除磷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化学脱氮除磷方法有铁盐添加法和铝盐添加法。
铁盐添加法主要是通过添加氯化铁、硫酸亚铁等铁盐,使氮、磷等污染物与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铝盐添加法则是通过添加硫酸铝等铝盐,使氮、磷等污染物与铝离子形成磷酸铝和铝磷复盐沉淀。
化学脱氮除磷技术相对于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稳定、适用性广等优点,但是其药剂成本较高,而且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第三部分:物理脱氮除磷技术物理脱氮除磷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与水体分离,实现脱氮除磷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物理脱氮除磷技术有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分离。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将污水中的氮、磷等离子与水体中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分离。
物理脱氮除磷技术具有操作简易、加工出水稳定等优点,但是其需要大量的吸附剂或离子交换剂,增加了处理成本。
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cd3d6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9.png)
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应用探究进展随着城市的快速进步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卫工作。
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因此,实现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成为了当前污水处理领域的探究热点。
低C/N比污水是指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低,而氮磷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种污水。
这种污水的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方法往往效果不佳。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究和应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以提高矮C/N比污水的处理效果。
一种常见的低C/N比污水处理技术是改良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利用生物污泥中的异养微生物来完成污水中的脱氮除磷。
通过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当的碳源,可以增加异养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提高污水中氮磷的转化效率。
探究表明,与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相比,改良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除了改良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还有一些新型的低C/N比污水处理技术正在被探究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厌氧/好氧-厌氧反硝化除磷工艺。
该工艺利用厌氧反硝化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消耗有机物质并同步去除氮磷,然后在好氧环境下通过好氧反硝化实现氮磷的完全去除。
这种工艺不仅能够高效地处理低C/N比污水,而且还能够实现碳、氮、磷的资源化利用。
此外,一些物理化学方法也被应用于低C/N比污水的处理中。
例如,利用吸附剂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
而利用化学沉淀法可以将污水中的氮磷以无机盐的形式沉淀下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这些物理化学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但运行成本较高,还需要探究如何实现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
综上所述,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探究进展正朝着高效处理、低成本运营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向进步。
改良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厌氧/好氧-厌氧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及物理化学方法等技术在低C/N比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来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技术,同时探究新的处理方式,以实现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保卫水环境的健康综合来看,低C/N比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探究进展乐观向着高效处理、低成本运营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向进步。
《2024年化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化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05caf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1.png)
《化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有效去除水中的磷,特别是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为了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的热点研究领域。
化学除磷作为一种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因其简单高效,成为了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阐述化学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化学除磷基本原理化学除磷技术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磷进行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物,从而实现从水中去除磷的目的。
这些沉淀物在后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固液分离,最终达到去除磷的效果。
三、化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1. 传统化学除磷工艺传统的化学除磷工艺主要采用石灰、明矾等无机药剂进行除磷。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采用复合型药剂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磷。
例如,某些复合型铁盐和铝盐药剂在除磷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更好的沉淀效果。
2. 生物化学联合除磷工艺生物化学联合除磷工艺结合了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的优点,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磷转化为易于沉淀的无机磷,再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
这种工艺不仅提高了除磷效率,还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3. 纳米材料在化学除磷中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化学除磷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等,能够更有效地与废水中的磷进行反应。
目前已有研究使用纳米铁氧化物、纳米零价铁等材料进行除磷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化学除磷系统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化学除磷系统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如pH 值、药剂投加量等,可以实现对除磷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除磷效率。
同时,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运行参数,降低能耗和成本。
四、未来展望未来化学除磷工艺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和节能。
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3e17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a.png)
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的效果及其机理。
实验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生物反硝化脱氮和生物吸附除磷的工艺。
该工艺利用微生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附作用,通过低碳源污水的处理,实现了对污水中氮、磷的高效去除。
实验过程中,首先搭建了一套稳定的污水处理系统,保证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然后,将不同浓度和不同负荷的低碳源污水引入处理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通过监测污水的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的活性和种群结构变化,研究了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的处理效果和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污水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
脱氮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脱磷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并且,该技术对于不同浓度和不同负荷的污水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同步反硝化过程。
通过添加适量的碳源,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增加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附着量,从而提高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附效果。
同时,微生物在反硝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氮气,也显著地提高了脱氮效率。
总结起来,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
该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同步反硝化过程,实现了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高效去除。
同时,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适用于不同浓度和不同负荷的污水处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的操作参数和工艺流程,以提高其脱氮除磷效果,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综上所述,低碳源污水强化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具有显著去除污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高效方法。
《2024年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3ac0a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6.png)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含氮、含磷污水的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虽可实现一定的污水处理效果,但成本高、处理过程复杂,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发展绿色、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研究1.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主要依靠硝化与反硝化过程,通过在反应器中培养特定菌群,利用这些菌群的代谢活动完成氮的去除。
然而,传统技术往往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
2.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1)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酸盐阶段,减少了反应步骤,提高了脱氮效率。
(2)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该技术通过优化反应器设计,使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进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脱氮效率。
三、城市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研究1. 传统生物除磷技术传统生物除磷技术主要依靠聚磷菌的过量摄磷行为实现除磷。
然而,该技术受水质、水温等因素影响较大,除磷效果不稳定。
2. 新型生物除磷技术(1)强化生物除磷技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特定物质或调节pH值等手段,强化聚磷菌的摄磷能力,提高除磷效率。
(2)组合生物除磷技术:将生物除磷技术与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形成组合式处理工艺,提高除磷效果和稳定性。
四、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1. 集成化技术:将多种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集成,形成集成化处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2. 智能化控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能耗。
3. 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开发绿色、环保的生物载体和填料,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强化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污水的特点,开展强化技术研究,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和适应性。
《2024年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2ef7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3.png)
《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并发展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对于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城市污水处理中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挑战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处理污水,但在面对高浓度、复杂成分的污水时,其处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此外,传统的技术往往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因此,研究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一)新型脱氮工艺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
这些工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污泥产量。
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硝化过程停留在亚硝化阶段,从而提高反硝化速率和效率。
(二)生物膜法脱氮生物膜法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通过在载体上培养生物膜,利用膜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进行脱氮。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污泥产量低、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四、新型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一)强化生物除磷技术强化生物除磷技术是通过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培养特定的聚磷菌,利用其代谢活动进行除磷。
该技术具有除磷效果好、污泥产量低等优点。
(二)化学与生物联合除磷技术化学与生物联合除磷技术是将化学除磷与生物除磷相结合,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除磷效率。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五、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应用及前景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更加成熟和高效。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783e08a1c7aa00b52acbca.png)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区域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工厂。
工厂在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将没有达标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放,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低碳源污水处理作为最为困难的内容。
由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下降,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进行净水,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污水处理后的水排放达不到相关部门的标准。
为了能够在有机物不足的情况下让微生物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降低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含量。
本文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采用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推动我国污水排放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低碳源污水污水处理进水方式生物处理一、针对低碳源污水的相关处理技术1.1将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回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
因此节约、变废为宝等话题成为当今时代最大的亮点。
污水与其他的饮用水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与物质,而这些元素和物质在其他领域这可能会变成有利元素和物质。
例如污水中含量最高的氮、磷等元素,如果将污水中的氮、磷进行回收,利用抽取厌氧池上层清液的工艺,提取样本溶液,并且采用结晶、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技术提取出上清液中的氮、磷元素。
将提取的氮、磷等元素制成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
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起到处理污水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为我国农业提供肥料,使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加趋向生态化。
1.2向低碳源污水中加入补充碳源在对低碳源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采用生物法去除氮、磷等元素,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能够达到微生物代谢的标准。
因此很难起到良好的净水效果,需要向低碳源污水中添加适量的外来碳源。
但是这种方法会额外增加大量的运营成本,虽然净水的效果显著提升,但是其经济性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工作人员在选取净水所用的碳源时应当尽可能选择效果高且价格低的碳源。
综合污水处理产品市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取的碳源主要为葡萄糖、乙酸、乙醇、甲醇等几种形式。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838e0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1.png)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如今,城市污水的碳氮、碳磷质量比持续下降,在低碳源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工艺的反硝化阶段存在着碳源的竞争,而投加外加碳源是一种常见的提高脱氮除磷效率的手段,目前的缓释碳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液体碳源;另一类为新型碳源。
综述了各类缓释碳源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以及在脱氮除磷技术中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源污水;新型固体碳源;骨架型复合碳源;脱氮除磷引言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各类用水习惯及一些氮磷肥料和化学农药的普遍使用导致了城市污水中CODCr浓度不断地降低,污水C/N、C/P持续下降。
生物法处理低碳生活污水时,碳源的竞争与缺乏将严重影响反应器内脱氮除磷的效率,而外加碳源这一办法受到广泛关注。
对这些低碳源的研究已成为新热点,对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缓释碳源材料综合文献来看,现阶段的低碳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葡萄糖、乙酸、甲醇等液态有机物为主的传统碳源;二是新型碳源,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植物及人工合成高聚物为主的新型固体碳源和以垃圾渗滤液、污泥水解液等为主的新型液体碳源。
2.传统液体碳源及脱氮除磷传统的液体碳源有乙醇、乙酸、葡萄糖、甲醇等。
用乙酸钠和丙酸钠作为有机碳源,研究在序批式反应器系统中它们各自的脱氮除磷效果。
经实验发现丙酸钠对除磷的促进作用要比乙酸钠好,乙酸钠在脱氮方面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丙酸钠;在微生物丰富度方面,丙酸钠系统高于乙酸钠系统。
由于甘油经发酵后可产生乙醇和挥发性脂肪酸,利用甘油作为碳源,探究在SBR系统中的脱氮除磷的能力。
经证实,预发酵甘油可作为碳源使用。
当发酵甘油以一定的比例施用于SBR反应器中时,反硝化阶段的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物活性得以维持。
间歇曝气结合SBR系统对磷的平均去除率为(90±11)%。
虽然这些液体碳源脱氮除磷效果良好,具有易溶解,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普遍存在着添加量难以精准控制的问题,同时像甲醇等易挥发的液体碳源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未能控制好用量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在运输和管理上增加了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1卷第 9期
21 0 1年 9月
工业 水 处理
I d sra a e r a me t n u t lW trT e t n i
Vo . . 1 31 No9
Se . 01 o.2 1
低 碳 源 城 市 污水 化 学 除磷 的研 究
郑 育 毅
( 福建 师 范大 学环境 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 建福 州 3 0 0 ) 福 5 0 7
如福州 市第 二 水源 山仔 水库 多 年频 发 的蓝 藻现象 和
除磷 效果 的二 级 生化 工艺 , 氮 、 的去除效 果也 不 对 磷 理想 。 出水难 以稳 定 达 到排 放标 准 要求 ; 其 是 T 尤 P,
t n l oth v enc m ae n nlzd T e euts o a w e P 35mgL a d 1(O )d sg 0 i a c s aeb e o p rda da a e . h s l w t t h nT = . / ,n 2S 43 oaei 6 o s y r sh h A s
K y wo d e r s: lw—a b n o re;h mia d p 0 p o ain;l miu s l t ; df d dao t ; o c r o s uc c e c l e h s h z t o au n m uf e mo i e itmi mu iia a i e ncp l
【 中圈 分 类 号 ]X 0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0 5 8 9 2 1 )9 0 7 — 0 73 文 文 10 — 2 X(0 10 - 0 9 0 3
Re e r hO h m ia e h s h r a infO lw— a b u iial e g s a c nc e c l p o p o i t r m d z o o c ronm ncp wa e s
s wa e e g Fra bibliotek我 国“ 十一 . ” 间对 水 污 染 的 总 量控 制 指 标 五 期 主要 为 C D。氨 氮与 总磷 等 虽也 纳 入 总量 控 制 , O 但 并 未作 为硬 性考 核指 标 然 而 目前很 多 水体 第一 超 标 的污染物 就 是氨 氮或 总磷 .它们 是导 致水 体 富营 养化 的直接 因素 。以福 建省 为例 , 、 污染 导致 的 氮 磷 水 体 富 营养 化 已成 为 当前 面 临 的主 要 水 环 境 问题 。
Ab ta t Al miu s l t n dfe itmi a eb e s drs e t eyfrc ryn ru ht ec e c s rc : u n m uf ea dmo iid dao t h v e n u e e p ci l ar igt o g h miM a e v o h h
Z ngYu i he y
( o eeo n i n e tl cec n n i eig 凡} N r a nv r t, uh u3 0 0 , hn ) C l g l fE vr m na i eadE gn r , 『 o S n e n om l iesy F z o 5 0 7 C ia 帆 U i
d p o p o ia in f m o c r o n c p l e a e An i o a e , e h s h rz t n ef c ie e sa d o e a e h s h rz t r lw— a b n mu i i a w g . d, s d s g s d p o p o iai f t n s n p r - o o s t o e v
[ 要 】分 别 采 用 硫 酸 铝 和 改 性 硅 藻 土 对 低 碳 源 城 市 污 水 进 行 化 学 除 磷 试 验 , 对 其 剂 量 、 磷 效 果 及 成 本 进 摘 并 除
行 比较 分 析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1= . mg 时 , 加 6 s 的 硫 酸 铝 可 使 出 水 T < . s 而 改 性 硅 藻 土 只 需 1P 3 r 5 L 投 0m m P 1 m/ 0 L,
3 / , 效 果 更 稳 定 , 本 也 可 节 省 1% ; 0ms 且 L 成 0 改性 硅 藻 土 的 投加 量 为 5 g 0m / L时 , 出水 T < . mg 。 P 05 / L [ 键 词 ]低 碳 源 ; 学 除磷 ; 酸 铝 ; 性 硅 藻 土 ; 市 污 水 关 化 硫 改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