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时练20【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时练20【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中考真题在线
1.[2018·呼和浩特]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2.[2017·呼和浩特]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3.[2014·呼和浩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话机
4.[2015·呼和浩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导致电力应用日益广泛的两个机器是什么?电力技术最发达的是哪两个国家?简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性质。
中考考向预测
|命题角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火车出门旅游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使用电灯照明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
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由此诞生的是()
A.现代石油工业
B.人造纤维
C.现代塑料工业
D.现代炸药
|命题角度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3.下列属于近代促进人口迅速增长原因的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工人阶级的斗争
4.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问题有()
①环境污染②城市化③贫富分化加剧④农业停滞不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课时提分训练
(建议时间: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菏泽]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2.[2018·甘肃]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改良蒸汽机
3.[2018·德州]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4.[2018·潍坊]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
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5.[2018·无锡]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
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
A.富尔顿
B.斯蒂芬森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6.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的发明是()
A.现代石油工业
B.人造纤维
C.现代塑料工业
D.现代炸药
7.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只有贵族接受教育的局面
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发展高科技
D.实现城乡一体化
8.下列对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表述准确的是()
A.开始即对城市统一规划
B.城市的环境一直很差
C.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D.城市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二、材料题
9.[2018·广东]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时期
18世纪
60年代19世纪末
20世纪中
期
(二战以
后)
20世
纪末
工业
革命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世界
工厂
英国美国日本
特点制造中
心科技
中心贸
易中心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三、简答题
10.科技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生产的动力分别是什么?工业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说出其对经济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中考真题在线】
1.D[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成就比较突出,同时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范围,发明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因此选择D项。
2.A[解析]本题涉及的内容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区分两次工业革命开启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现象与本质。
3.C[解析]本题涉及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
学生依照题目中的“交通工具”进行识别即可作答。
4.两个机器:发电机;电动机。
两个国家:美国;德国。
性质:生产技术领域的变革。
【中考考向预测】
1.B[解析]公共汽车和电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2.C[解析]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的发明标志着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
3.A
4.D[解析]城市化不是社会问题,农业并没有停滞不前。
【课时提分训练】
1.D
2.C[解析]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故本题选C项。
3.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根据“19世纪80年代”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是交通领域的革命,所以这种“新动力的发明”是内燃机。
故本题选B项。
4.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内燃机,后研制出了汽车。
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故本题选A项。
5.D[解析]飞机的发明者是莱特兄弟。
6.B
7.B
8.D[解析]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环境很差。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9.(1)事件:工业革命。
特征: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不同:发展重工业。
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能力等。
(3)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
改变: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国际品牌等。
(4)制度变革;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等。
10.动力:蒸汽和电力。
性质: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
影响: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使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