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心灵的寄托和前进的动力。

孩子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有生力量。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望。

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它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合的土壤,充足的肥料。

家庭就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港湾。

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给予孩子满满的关怀和关爱。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培养和教育孩子,是大家一直探索和研究的热点。

近几年的家庭教育,主要由以下几个误区。

一.过于宠爱,听之任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员流动大大增强,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很多小孩有爷爷奶奶或者家里的老人照顾,“隔辈亲”的抚养模式使得个别孩子骄纵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贪玩,老人们由“不舍得管”发展到“管不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打架斗殴或者青少年犯罪问题。

二.包办代替,拔苗助长。

个别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样子,往往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感受,事事包办代替。

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不利于孩子自立能力的提高和孩子个性的张扬。

使孩子对于父母过于依赖,或者心理感到压抑。

三.迎风而上,攀比心切。

随着教育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办学日益增多,各种辅导机构也应运而生。

这无疑有益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毕竟孩子的个性不同,兴趣爱好各异,所以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应该立足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能盲目
报班。

否则不但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适得
其反,增强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影响了家长和孩子的正常交流,甚至造成家庭关系的恶化,个别孩子得了抑郁症,有的还酿成了家庭悲剧
的发生。

四.随心所欲,不管不问。

随着生活节奏的大大加快,个别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或者各种私人活动,对孩子不管不问,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指导。

还有个别离异家庭的孩子,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阴影甚至性格叛逆,使得个别未成年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以上问题虽然只是个案,但也仍然存在,危害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们应该防微杜渐。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应该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以下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共勉。

一.适度关爱。

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的共性和责任。

关爱孩子,不仅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

爱孩子不是事事包办代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人格尊重和一定的发展空间。

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不要让孩子做温室里的花卉,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也不要让孩子时时荫庇在我们的羽翼下,如同屋檐下的小雀,或者坐井观天的青蛙,不敢展翅翱翔在广袤的天空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既不要束缚孩子成长的羽翼,又不能让他们做脱缰的野马。

无论这只风筝飞得再高再远,我们始终要攥住手里的道德底线,不要让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蛀虫。

二.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我们复制粘贴的模板,他们是独立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独立人格。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奥运冠军,但他们都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挖掘,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人才,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成为他们的伯乐。

三.积极引导。

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我们要做辛勤的园丁。

在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中,小树苗会飞快地生长。

我们要善于观察,时时为其拔草,除菌,修剪,使其健康
成长,不至旁逸斜出。

孩子们毕竟年轻,激情有余,社会经验不足,所以有些时候难免会被一些不良风气侵蚀。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孩子们交流和沟通,适时地为他们加油打气,及时清除心底的阴霾,还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只要我们不端着家长的架子,只要我们敞开心扉与孩子们交流,及时地洞察孩子心灵的变化,积极地加以引导,孩子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循序渐进。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正如同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一样,需要时间的沉淀,知识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否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使他们疲于应付,适得其反。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我们每个人都是探路人。

当我们从孩子成为家长的那一刻起,肩上就有了这份逃不掉的责任,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善于成长,善于进步,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