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自产生的那一天起,操作风险就全程陪伴了其发展。

但是在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国际研究机构、监管机构和银行的管理层都没有将操作风险视作一项独立的风险来研究和管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业高速发展,金融产品不断推出,金融服务日益丰富。

我们看到了金融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目睹了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和信孚银行的巨亏、四马路支行违规票据贴现、开平支行4.83亿美元资金盗窃案等。

是什么让商业银行发生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并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声誉风险?罪魁祸首正是操作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作为国际公认的监管规则制定者,不断重视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将操作风险作为独立的风险提出来,进而倡导为操作风险提取足够的资本来抵挡遭受的操作风险损失。

我国银监会也适应“国际游戏规则”的变化,积极推动在国内实施巴塞尔提出的新资本协议。

在监管更加严厉,高管层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各级机构不断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中最为有力的措施就是通过操作风险三大管理工具的应用来发现风险,管理风险。

本文从操作风险三大管理工具的应用着手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工具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发现操作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而深入分析风险暴露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风险进行防范。

本文第一部分从国际监管规则的变化、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谈起,阐述了研究背景,简单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和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包括对监管的研究和管理方法的研究,不同研究均对笔者观点和思路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部分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G银行L分行为例,从操作风险三大管理工具入手进行实践分析,如何发现风险以及分析风险。

第五部分根据前面的风险分析,参考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改进建议。

虽然本文以G银行L分行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但是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同质化特性,因此本文的分析具有普遍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