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第5课 美国独立革命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独立革命
1.英属北美殖民地具有自由传统的主要因素或表现有( )
①殖民地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②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政机会与权力
③英国移民大多为追求自由和财富来到北美
④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殖民地传播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题干要求相当宽泛,“因素或表现”都符合要求,①②是表现,③④是因素。

2.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原因是( )
A.英国当局颁布茶叶税法,损害了殖民地的经济利益
B.英国为解决七年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向殖民地征收各种赋税
C.英国的专制统治激化了与殖民地的矛盾
D.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解析:选A。

注意“引发”指的是直接原因。

英国当局颁布茶叶税法,对殖民地进口茶叶征收关税,但免去东印度公司向殖民地销售茶叶的关税,因而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3.2011年3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未经国会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对利比亚发动空袭,6月24日国会就是否切断此项资金进行投票。

这点体现了国会制约总统的一面,此体制源自( )
A.《独立宣言》B.美国1787年宪法
C.《邦联条例》D.《权利法案》
解析:选B。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由立法机构、总统和联邦法院三部分组成,这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故正确答案为B项。

4.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对其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独立后,南北双方矛盾尖锐
B.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C.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
D.说明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是一道最佳选择题。

独立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矛盾并没有激化,A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B、D两项都反映了宪法的局限性,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只有C项反映了1787年宪法的实质,即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1)题,文献的出处是回答问题的突破口。

由“建筑物”和“结构上的基本错误”自然联想到美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松散邦联体制。

第(2)题是考查美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联系到1787年宪法,它确立了
联邦制政体。

答案:(1)“建筑物”: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2)纠正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一、选择题
1.(2011年西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考试)《××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材料中的“××”应该是( )
A.法国B.英国
C.意大利D.美国
解析:选D。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时间“1776年”“1787年”,结合各国革命史可知,美国于“1776年”颁布了《独立宣言》反对英国的殖民政府,此时的革命者为“被统治者”,而到1787年这些“革命者”已经变为“统治者”,且颁布了1787年宪法,综合以上信息可知,D项正确。

2.“无代表不得征税”的口号反映出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抗税斗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英国政府向北美殖民地征收高出本土的税收
B.北美殖民地居民未享有与本土居民相等的政治权利
C.英国政府没有派出代表严格征收程序
D.英国当局颁布了茶叶税法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理解问题的能力。

根据“无代表不得征税”口号的含义判断,A项表述不全面,C、D两项表述不合题意。

3.(2011年才溪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位美国青年,想了解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的这段历史,并决定按照独立战争的进程路线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他最后一站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波士顿B.费城
C.萨拉托加D.约克镇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据所学知识可知,1781年,美法联军包围“约克镇”英军将领康华利率军投降,战争结束。

故D项为最后一站。

4.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人民起义不断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解析:选C。

“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对原因已有明确的分析,是最高统治者无权,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突出体现了( )
A.天赋人权的原则B.三权分立的原则
C.主权在民的原则D.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体现了国家权力在人民手中。

6.“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稚嫩的国家”、“二百年前”判断,此国家为美国。

7.下列关于1790年美国《权利法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1787年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废除了奴隶制度
③突出规定了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众享有的自由权利
④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1790年《权利法案》是1787年宪法的重要补充,规定了人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众享有的自由权利,但未提出废除奴隶制。

8.(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检测)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领导人,对美国宪政制度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他的墓志铭是这样一句话:“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规的起草者。

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以下与杰斐逊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促成保障个人权利的法案
B.首倡天赋人权的政治学说
C.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
D.领导了北美宗教改革运动
解析:选A。

本题考察美国建国初期的人物——杰斐逊。

签署《独立宣言》是杰斐逊的主要贡献。

根据材料中“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分析,C项错误;“天赋人权思想”在启蒙运动中提出,B项错误。

D项不属于杰斐逊的贡献。

二、非选择题
9.(2011年陕西西安高二阶段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材料2: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

年龄未满二十五岁、为合众国国民未满七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众议院议员。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该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2)比较材料1和材料2,指出其是否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及局限性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应加强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及其评价的掌握。

第(1)题第一问注意材料1中“人人生而平等”、政府的组成、目的等信息,据此概括、归纳即可。

第二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即可。

第(2)题,分析材料1、2中对人们所享有的权利的不同规定,据此判断美国1787年宪法实质上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答案:(1)主张: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意义:标志着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的统治,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2)矛盾之处:材料1宣称“人人生而平等”;材料2将社会上的人划分为公民和非公民,而且不承认广大黑人、印第安人同白人拥有相等的权利。

说明: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原则的虚伪性。

附:课内答疑站
【课中思考题】
1.《独立宣言》中的天赋人权与洛克的天赋人权有什么异同?(教材P26)
提示:洛克是英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天赋人权观,认为人人生而是自由和平等的,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国家是人民为了保护私有财产而达成社会契约并建立起来的,如果国家不能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人们就有权推翻它。

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继承了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认为造物主赋予人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成立政府,他用“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了洛克阐述的财产私有权,从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与洛克一样,他认为如果政府违背人们的意愿、损害了人们的利益,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或废除它。

2.美国的政治体制与孟德斯鸠的理论有什么关系?(教材P27)
提示:孟德斯鸠认为,根据经验,凡掌有权力者,总爱滥用其权力,非遇限制而不能止;要使其不能滥用权力,即应以权力制止权力。

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是美国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制的理论依据。

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种权力互相牵制和制约,防止任何一种权力过大而导致专制,依据的就是孟德斯鸠的思想。

【阅读与思考】(教材P29)
阅读上面这段话,体会《独立宣言》的影响。

提示: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印度国大党的誓言借鉴的完全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思想,即首先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享有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占有生活必需品”实质上是阐述人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

这段话还阐述了一个思想,即人民有革命权,如果一个政府压迫一个民族并使其丧失了这些天赋权利,人们就可以改变或废除它。

这说明了北美独立战争影响之深远,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战争,取得成功以后,对其他殖民地人民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所以有人把北美独立战争称为“触发了震撼世界的大爆炸”。

【解析与探究】(教材P29)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早期移民有哪些精神动力。

提示: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获取北美广袤的土地、逃避繁重的赋税负担是移民的精神动力之一。

在英格兰,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租佃地主的土地,必须交纳繁重的租税;而在北美殖民地,获取土地很容易,而且不用负担任何租税。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人们移民北美的另一股精神动力是传播基督教信仰。

北美远离欧洲大陆,远离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迫害,因而成为清教徒的理想之地。

【自我测评】(教材P29)
1.《独立宣言》中提出的基本人权是什么?
提示:《独立宣言》中提出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造物主赋予人们的,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2.《联邦宪法》是如何设计分权制衡机制的?
提示: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在中央政府各部门间实行分权制衡机制。

(1)分权制是指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彼此分立,交给三种不同的机构掌管,其目的是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专权。

根据这一理论,宪法把联邦政府分为三个平等而又各自独立的部门,即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它们分别行使三种权力,国会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最高法院执掌司法权。

这三个部门互相独立且地位平等,均受宪法保障。

(2)所谓制衡是指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必须既互相分立又互相渗透、互相牵制,以达到互相之间的平衡。

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个部门都应通过某种方式来牵制、制约其他部门。

宪法规定,国会有权立法,但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立法违宪。

总统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他还可以向国会建议立法、提交咨文、发出有立法效力的行政命令。

总统掌握行政权,但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政府行动违宪。

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总统与他国签订的条约,也须经参议院2/3多数同意才能生效。

国会还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在一定条件下对总统进行弹劾,设立或撤销行政布局。

最高法院掌管司法大权,但法官由国会批准,国会还可决定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数、设立或取消较低级的联邦法院、规定法官薪水、控制法院预算,以及对法官进行弹劾。

总统则有权任命法官,并拥有总统赦免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