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员工激励管理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员工激励管理探究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经济连成一体,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经济上的优势已经不能完全左右竞争胜利的天平,人才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只有重视人才,并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80后”逐渐成为企业中的主力军,如何激励他们,从而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

[关键词]“80后”;激励;管理
1前言
“80后”是特殊的一代,他们对于企业的理念、激情将左右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为职场上的新生群体,他们拥有年轻一代的活力,又深刻表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显著特征。

对于他们采用一般的激励管理已经难以有明显的作用,需要分析他们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建立一套新的激励管理制度。

2“80后”员工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
“80后”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受其出生和成长的那个时代的影响。

当时我国对外开放,经济体制转变,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80后”的价值观发生了最早意义上的转型。

推动这个转型的还有从外国涌入的思想。

西方思想文化涌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人固有的观念。

中国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积极建设市场经济,社会的稳定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得“80后”的物质生活条件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而就政府的政策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80后”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

作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居于中心地位,受到长辈们特殊的关怀和照顾。

身处被宠溺的环境,“80后”员工的个性比较独特。

高校的扩招,为他们提供了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思想活跃、开放。

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80后”员工在拥有创新、前卫思想的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3“80后”员工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激励机制单一,约束力不够
通常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追求效益上面,对企业的人员管理不是那么上心,管理没有系统性,效率低下。

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是简单的奖惩制度,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时,对其进行奖励;违反规定,使企业面临可能遭受损失的情况,就进行惩罚。

但是这种简单的奖惩对激发“80后”员工工作热情的作用并不明显,如果奖励不公正还可能让“80后”员工觉得不公平,起到相反的作用,单一的奖励机制对“80后”员工的约束力并不大,效果也不突出。

3.2激励缺乏公平性
企业付给的薪酬不合理,是因为薪酬制度中缺乏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对于“80后”来说,只有合理的薪酬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离职的大多数“80后”是因为另外的岗位或者企业可以提供更高的薪酬。

“80后”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思想独立自由,对于不合理的制度敢于表现出自己的不满。

薪酬制度和职位挂钩,却忽视员工对企业的实际贡献,造成“80后”员工对企业的不满,他们在付出极大努力,做出贡献的同时,却不能获得合理的回报,这种不满极易滋生怠工的情绪。

3.3忽视员工追求个人发展的需要
企业在谋求自己发展的时候,忽略了员工对个人发展的渴望。

企业大多不为自己的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或者制定了却并不能满足个人的需求,打击了“80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大多数企业将员工定位为企业的一个元素,不能为他们提供完善的职业培训,个体发展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员工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做出人生的定位。

忽视员工追求个人发展需要的激励制度,得不到“80后”员工的拥护,也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80后”员工激励的建议
4.1建立合理的物质奖励制度
合理的薪酬体现的是公司对员工努力的肯定,而且薪酬是员工在这个社会生活和立足的根本,因此要想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制度应该和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相关,并且薪酬制度必须透明化,保证员工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哪个地步可以得到相应的薪酬,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的作用。

其次,要建立和薪酬制度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个人业绩和团体业绩挂钩。

要让企业的薪酬制度具有外部竞争力,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
才不流失,达到激励的目的。

最后需要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人性化的福利制度更被“80后”员工喜欢。

4.2进行合理的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
单纯物质上的激励,只能在短期内起作用,要想让“80后”员工长久保持强烈的事业心,那就需要进行合理的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

企业文化能够让“80后”员工长久地凝聚在企业的奋斗目标上。

允许“80后”员工参加企业决策,增加在企业中获得的成就感。

一个企业如果将员工当作自己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企业的一个构成要素,“80后”员工所能做出的贡献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4.3建立成长培训机制
培训的深度意味着人力资源能够利用的深度。

“80后”员工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和事业心,他们希望能够迅速在企业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开始自己的人生奋斗。

只有重视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才能让员工完全融入企业文化,提高个人的能力,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优势。

5结语
“80后”员工具有独特的个性,受教育程度高使其知识面广,认知和创新能力强,他们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

但是同时,管理他们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使其融入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44.
[2]贺志刚.80后:管理还是激励[J].IT经理世界,2006(13).
[3]柯健.基于CAS理论的“新新员工”特色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
[4]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