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深度解读:地市较省级题量、难度双下降
最新 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特色题目分析(地市级)-精品
![最新 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特色题目分析(地市级)-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09c7e3eeff9aef8941e06e6.png)
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特色题目分析(地市级)2015国考行测科目的笔试已于2014年11月30日上午11:00结束,关于本次国考行测试卷的试题有各种各样的分析与讨论,京佳的专家在整理试题中发现,本次试题设置有特别多的巧妙之处,尤其是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有一些试题根本无需大量计算,要么口算,要么直接套公式,要么猜测就能解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让考生吐血的变态题。
下面就以地市级数量关系试卷为例,进行分析。
一、最简单的秒杀题64. 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
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
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 25,32B. 27,30C. 30,27D. 32,25【京佳解析】B 本题属于年龄问题。
常规解法:考生可以采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求解,设小李今年x岁,则小李的弟弟今年x-2岁,小王的哥哥今年x+5岁,小王今年x+3岁;1994年,所有人都减少20岁,则有:x-2-20+x+3-20=15,解得x=27岁,即小李27岁,小王30岁。
故选B。
秒杀法:由“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可知,小王比小李大3岁,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直接确定B。
二、最直接的公式题65. 某企业调查用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问卷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中有179人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146人从官方网站获取信息,246人从社交网站获取信息,同时使用这三种方式的有115人,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另有52人这三种方式都不使用。
问这次调查共发出了多少份问卷?( )A. 310B. 360C. 390D. 410【京佳解析】D 本题属于集合问题。
常规解法:由三集合公式“总数=A+B+C-两种参加-2×三种参加+均不参加”可知,回收试卷总数为179+146+246-24-2×115+52=369份;因此,这次调查共发出了369÷90%=410份试卷。
2015年国考行测整体解读
![2015年国考行测整体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cf5902844769eae009ed2e.png)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2015年国考行测整体解读
随着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百万大军中就注定了有些人已经脱颖而出,进入了下午残酷的申论厮杀中,而有些人业已草草收兵,打道回府退出了下午的战场。
虽然本次国考行测采用了两套试卷考察的形式,但是很多复习比较充分的考生也不会显的惊讶,因为2002年-2006年这五年行测也是分两套试卷考察,题目不完全一致。
今年也一样,2015年国考地市级总题量为130道,副省级135道。
具体题量分布如下(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
言语理解模块、判断推理模块与资料分析模块两套试卷完全相同;数量关系模块地市级考察的10道题是从副省级15道题中选取出来的;常识模块两套试卷15道题完全相同,5道题不同。
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侧重于理解程度的考察,削弱了计算的考察。
各个模块的题型与题量具体分布如下: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特别是最后资料分析模块,计算题目基本都可以采用截位直除这种估算解决,大大的降低计算时间在考试时间中所占的比例。
符合了公务员考试中侧重考察分析能力的变化趋势。
这点对即将准备参与明年省考的考生有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复习的方向。
关于每道题具体的答案和解析请大家登陆砖题库进行查询和估分,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心想“公”成!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
2015国考行测省级试卷整体解读:稳中有变 新题型新考法
![2015国考行测省级试卷整体解读:稳中有变 新题型新考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58c310650e52ea55189822.png)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于11月30日上午11点结束。
从今年国考公告大纲发布之后,“行测分卷”这一消息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到底考试中情形如何?中公教育第一时间直击考场为大家解开谜团!行测分卷怎么分?从试题来看,两类试卷的主要不同在于今年地市总题量为130道,较省级以上少5道,这5道题属于数量关系题型,其他题型题量均一致,只是题序选项顺序稍有不同。
这与此前为考生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类辅导的方向与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再次验证了中公教育的权威性!下面,中公教育就在多年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基础上,为考生分析分类考试的必然性。
为什么要分级分类分卷?按《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根据职位的特点、性质、管理需要以及人才成长规律的不同,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各个类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因此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就是从源头上进行把关,通过分级分类考试选拔出更适合不同岗位的人才,对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近几年国家公务员招录部门一直在强调“探索分级分类考试,探索2+X考试模式”,并提到“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等类别,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
”实际上,据中公教育深入研究,行测的分卷考试也并非从今年才开始探索的,早在2002年——2006年,其实就已经经历了探索阶段。
2002年、2003年、2004年,国考行测分为AB卷,2005年、2006年分为一、二卷。
从2007年开始,恢复到同一套试卷。
时隔八年,虽然分卷的区分方法和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再次进行分卷考试印证了前文所说的考试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行测分卷尚处于初步探索期,区分不算太大,但这种变化却是整个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科学化探索的其中一环。
由此,中公教育专家也相信,随着公务员考试探索的不断深化,未来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有所区分,更好的实现选拔不同类型人才的目的。
2015年安庆公务员行测备考宝典:地市较省级题量、难度双下降
![2015年安庆公务员行测备考宝典:地市较省级题量、难度双下降](https://img.taocdn.com/s3/m/1b192e0eb52acfc789ebc9e8.png)
2015年安庆公务员行测备考宝典:地市较省级题量、难度双下降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依旧考查数学运算这一种题型,省级考查15道题目,地市级考查10道题目,地市级题目均包含于省级题目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地市级选取的题目是相对较简单的,题意难理解的行程题目、与函数结合的新题型、推理性较高的计算题都没有在地市级试卷中出现。
所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地市级较副省级来说是数量、难度双下降。
数量关系部分青睐与思想结合考查,分类分步思想解题的考查5道,比例计算的题目占3道,数形结合考查的题目占4道,应用代入排除法的题目有2道。
经典题型如行程、工程、容斥、排列组合、概率、几何均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2015国考行测考查了2012年曾考查过的覆盖问题,并且此类问题在省考中也曾两度出现。
与函数图像结合的推理计算题首次在国考中出现。
一、几何与极限再度合作,覆盖问题强势复出例:现要在一块长25公里、宽8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设置哨塔,每个哨塔的监视半径为5公里。
如果要求整个区域内的每个角落都能被监视到,则至少需要设置多少个哨塔?A.7B.6C.5D.4(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参考答案】C。
【中公解析】要使哨塔数量最少,则哨塔应恰好覆盖四个顶点。
如图所示,AC=8,CE=10,则AE=6。
AB=25,25÷6=4……1,故至少需要5个哨塔。
\二、注重推理的题目增多例: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住在宾馆1211、1213、1215、1217和1219这五间相邻的客房中的四间里,而另外一间客房空着。
已知甲和乙两人的客房中间隔了其他两间客房,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是四个人里任意二人的房号和中最大的,丁的客房与甲相邻且不与乙、丙相邻。
则以下哪间客房可能是空着的?(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A.1213B.1211C.1219D.1217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安庆事业单位招聘网安庆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3586264b73f242336c5f53.png)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分析常识部分一、考查题量保持不变上午考试中的常识判断模块题量较往年并无变化,依然保持20道题;其考查范围依然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科技和人文。
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科技人文总数2013123356202014312365202015副省212258202015地市11612920今年国考的重大变化是两套试卷,即副省和地市,虽说区别不大,但常识考点确有六处不同。
从题型分布上看,两套试卷也有一定的规律可言。
今年的副省常识重在考查科技和人文,而地市的常识重在考查法律与人文,其他考点考查变化不大。
二、考查比例略有变化,整体难度稳步上升从本次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考查的常识部分相对常规化,以科技和人文为主,但是具体考查内容出现一定变化。
1.考试的知识点逐渐综合化,考查单一知识点的情况不断弱化。
如常识判断部分的第3题,A选项中的“南橘北枳”与晏婴出使楚国关系的判断,涉及成语与历史的结合。
2.考查形式更灵活。
如常识判断部分的第20题,题目是对宴会座位礼法的考查,但已不再是枯燥的纯文字或线性对应式的说明,而是结合示意图,清晰明了。
3.成语、名言、诗词的考查是本次的重点。
第1题、第3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5题、第17题、第18题都有涉及,但只有第15题是对诗的单独考查,其余均与其他知识结合。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一)题型分析表格 1 2013—2015年总题量201320142015选词填空202020片段阅读202020总题量404040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总题量基本稳定,题型多样化。
从题量上来看,历年考试这部分题量一直保持在40道题,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分别考查20道题。
(二)逻辑填空表格 2 2013—2015年逻辑填空考情分析考点201320142015按照词汇类别划分成语864实词81011成语+实词445总题量202020在逻辑填空模块中,今年选项的设置仍然与前两年一样呈现三种布局,有单独考查成语的题目,有单独考查实词的题目,还有的是成语和实词混搭考查的题目,其中独考成语的有4道题,综合性较强;对实词考查的综合性也增加,共考查11道题目,而“两空实词”的有9道,且具一定的混淆性;考查实词和成语的题目数量略上升,各位考生应重点把握。
最新 揭秘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新题型-精品
![最新 揭秘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新题型-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d6647152af90242a895e5a4.png)
揭秘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新题型国考于11月30日结束了,此次国考跟以往相比,难度变化不大,属于稳重有变。
那么现在由河北华图(hebhuatu)资深培训专家,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首先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考试有哪些新考点(所有题目均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跟去年相比,本次考试题目主要题型还是:方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容斥问题,趣味杂题。
那这些题型跟往年相比并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以及广大考生如何应对,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根据题目顺序,我们首先来分析下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61题是一道概率问题,一般概率问题都是问概率是多少,但是本题却问男党员最大概率是多少,那既然问最大概率,我们就要考虑男性党员最多有多少人,已知50人只有15人不是党员,也就是说一共有36名党员,男女比例3:2,所以男性有30人,男性党员最多有30人,因此任选1人,最大概率是3/5。
选A。
68题是道组合问题,跟以往题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本题对于排列组合比较薄弱的同学,这道题可以依次数出来,如:1) 1桶5升,4桶1升;2) 1桶5升,1桶2升,2桶一升;3) 1桶5升,2桶1升;4) 1桶2升,7桶1升;5) 2桶2升,5桶1升;6) 3桶2升,3桶1升。
总共6种方式,所以选A。
因此,本题与之前国考排列组合题目相比,难度降低了不少。
而75题是一道方程问题,跟以往方程问题相比,此题不用具体把数据算出来,只要能把方程式列出来进行分析,就能根据选项得到答案,我们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中给出,面包车可以乘坐10人,每一辆车的费用是250元,每个同学的费用是40元,若尽可能少租车,则求出费用与人数的关系。
设人数是x,1-10人平均费用是,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出,此题是反比例函数方程,而11-20人的平均费用是,21-30人的平均费用是,根据这三个方程式,每个阶段肯定是反比例函数,每个阶段的分割点,如10,20,30等,都等于65,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函数图为:所以,本题选B。
2015年国考省级以上行测卷判断推理深度解读
![2015年国考省级以上行测卷判断推理深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9f7f864561252d380eb6e29.png)
2015年国考省级以上行测卷判断推理深度解读2015年国考于11月30日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行测考试国家首次采用两套试卷:省级(副省级)以上岗位和市级以下岗位一套卷。
今年两套卷的题量分别为:省级试题135道,地市130道,主要是数量关系较省级少5道。
2015国考省级以上行测卷判断推理的难度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总的来说,考生在掌握一定解题技巧后,判断推理模块总体并不难。
现针对2015国考省级以上行测卷判断推理部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与解析(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一、图形推理万变不离其宗,创新性较强从考查题型题量来看,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的题量依然为10道题,其中规律推理7道题,重构推理3道题。
规律推理中功能元素出现1道题,重构推理增加1道题,这和之前预测是一致的。
从试题的难易度来看,今年图形推理整体难度比往年有所上升,考查的规律范围很广,创新性强,如果考前能熟知这些规律,作答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从考查考点来看,在传统考点的基础上,多考点的综合考查已成为国考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部分的整体趋向。
二、定义判断集中于单定义,考察知识面不断扩大2015年国考判断推理定义判断题量仍为10道题。
其中单定义8道题,多定义2道题。
今年定义判断考查的范围很广泛,涉及法律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知识,需要考生严格依据题干所给定义进行分析,充分体现考试公平性的原则。
虽然个别题目的题干较长,但是给出较多的信息量便于考生理解定义内涵并选出正确答案。
定义判断题干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选项之间辨识度越来越低。
这是未来国考定义判断一个大体的出题方向。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三、类比推理题量保持一致,涉及更多常识类知识2015年国考类比推理仍然是10道题目。
其中,题型分布:两词类4道,三词类4道,填空类2道。
其中对应关系和近、反义关系考察比较突出。
纵观今年国考类比推理考查内容在基本逻辑关系和语义语法关系的基础上已逐步扩大到对时政、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知识等领域的综合考查。
2015年国考行测真题与解析(地市级+副省级)
![2015年国考行测真题与解析(地市级+副省级)](https://img.taocdn.com/s3/m/6deee29583d049649a66580a.png)
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与解析(地市级)说明本测验卷共有五个部分,13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题本、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答题,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
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将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间15分)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做法最贴近“看得见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法律内涵要求的是()。
A.纪检监察部门开通网站并接受网络举报B.地方政府在互联网上征求城市规划意见C.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布法庭裁判文书D.交警配备执法记录仪时记录执法过程2、因张三不偿还一年前的十万元现金借款(利率5%),李四将其诉至法院,但李四丢失了借条原件,面临败诉的风险,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张三自愿偿还李四现金十万元,李四主动放弃利息的诉讼请求,下列法院内涵最能体现这一调解精神的是()。
A.无救济,即无权利B.法者,定分止争也C.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D.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3、下列哪种情形最可能实行一审终审?()A.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出反诉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B.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夫妻双方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离婚案件C.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纠纷案件D.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4、下列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2015国考行测地市试卷整体解读:题量较省级少5道 难度下降
![2015国考行测地市试卷整体解读:题量较省级少5道 难度下降](https://img.taocdn.com/s3/m/ec0ecd6c3b3567ec102d8a71.png)
2015国考行测地市试卷整体解读:题量较省级少5道难度下降2015国家考试如期而至,公共科目行测于今天上午11点结束,此次考试行测分为省级以上、地市以下两套试卷,题量略有不同,地市较省级少5道题。
考查点比较常规且全面,让复习充分的考生惊喜连连。
专家团队第一时间深度分析各部分题型变化与特点,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
(以下解读中的真题均来源于网络,由网友提供。
)本次地市考试总题量130题,数量关系考查10题,比去年少了5道,比省级试卷也少了5道题,难度自然下降。
今年首次考察了物理与化学常识。
地市与往年相比,考查的法律常识增多。
定义判断部分与往年相比题量没有发生变化,题型单定义和多定义都有考查,题干材料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不局限于某类学科的考查,阅读难度降低,同时增加了描述类题目的考查。
例: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
流行于商代至战国。
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中公教育网络搜集。
)【答案】B。
中公解析:由题干中“瓿”的定义可知,其主要特征是“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
A、C两项不符合“敛口无颈”的定义要点,D项不符合“大腹”的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比如资料分析“一题两空”题型回归。
资料分析紧紧围绕民生话题中收入和文化建设方面进行选材,并且以综合性材料为主。
一题两空的题型再此出现在分类考试的试卷中,这在2004和2006国考分类考试命题中有所体现,在近几年不分类的时候未曾考查。
例:综合2011—2013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季度分别是:A.1季度和1季度B.1季度和4季度C.4季度和4季度D.4季度和1季度(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中公教育网络搜集。
)【答案】D。
中公解析: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在2011—2013年均为第4季度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2013年均为第1季度最高,故选D项。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试题与往年相比的变化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试题与往年相比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ecb9d450e2524de4187e05.png)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试题与往年相比的变化备受关注的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终于拉开了帷幕,回顾2015年资料分析模块的考试内容,稳重有变,广西华图第一时间对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进行分析解读,具体如下(本文所有题目均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一、近十年行测首现两套卷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为两套试卷,分别为省部级和地市级,总题量135道和130道,是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行测两套卷。
但在资料分析部分的考查是完全一致的,只是题目和选项顺序略有调整。
二、四年题量稳定不变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无论是省部级试卷还是地市级试卷资料分析模块题量依然维持了2012~2014的趋势,共四篇材料,20道小题。
三、材料选取稳中有变在2015年的国考资料分析模块4个材料中,以图形和表格类为主,第一篇材料为图表材料,第二篇为文字型材料,第三篇为文字和表格的结合,第四篇资料为文字、表格和图标的结合。
总体来看有几个特征,一是又出现了纯文字类材料,这是2014年国考没有出现的内容;二是2015年资料分析在阅读上考察量不大,材料结构清晰,题目特征明显、数据容易查找。
四、考点考察略有侧重2015年国考仍然考察了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这些概念,与2014年国考对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类问题的严重侧重有些类似。
在2015年的国考中没有出现对基期量和现期量的考查,对增长量的考查主要是减法运算,而对比重的考查则更侧重变形(比如已知部分、比重,求整体),另外,2015年的国考资料分析中出现了5道综合分析题。
五、题型考查花样繁多题目的设置在以往固定命题思路和考点上灵活程度明显变高,例如:省部级第二篇材料。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材料: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数量关系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数量关系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49de1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1.png)
2015国考地市级⾏测数量关系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测数量关系真题答案解析 【答案与解析】61.【解析】A。
根据题意可知某单位共有男⽣30⼈,⼥⽣20⼈,要求随机抽出1⼈,满⾜此⼈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即可使未⼊党的15⼈均为⼥性,故最⼤概率为,故答案选A。
62.【解析】B。
根据题意去甲⼚实习的⼈数占32%,去⼄⼚实习的⼈数占24%,因此去丙⼚实习的⼈数占1-32%-24%=44%,故去丙⼚的⼈数⽐去甲⼚多44%-32%=12%;⽽去甲⼚实习的⼈数⽐去⼄⼚的多32%-24%=8%,为6⼈,故去丙⼚的⼈数⽐去甲⼚的应多6÷8%×12%=9⼈,故答案选B。
63.【解析】D。
设每台收割机每天的⼯作效率为1,则⼯作总量为36×14,剩下的36×7由36+4=40台收割机完成,每台收割机效率为1.05,故剩下需要的时间为(36×7)÷(40×1.05)=6天,故答案选D。
64.【解析】B。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王的哥哥⽐⼩王⼤2岁,⽐⼩李⼤5岁”可知⼩王⽐⼩李⼤3岁,从选项可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故答案选B。
65.【解析】D。
根据题意,收回问卷179+146+246-2×115-24+52=369份,则所求为369÷90%=410份。
66.【解析】D。
67.【解析】C。
68.【解析】C。
满⾜刚好发出9升油的⽅式有:①选1桶5升装:5+2×2;5+2+1×2;5+1×4共3种。
②不选5升装,选2升装和1升装:2×3+1×3;2×2+1×5;2×1+1×7.共3种。
故共有3+3=6种⽅式,答案选C. 69.【解析】C。
⼏何构造类,如下图所⽰,每个圆形可覆盖⼀个宽为6厘⽶长⽅形。
故共需5个圆形才能覆盖整个长⽅形。
盘点历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
![盘点历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9343f69b89680203d8251e.png)
盘点历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数量关系历年是国考中难度较高、能够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重要题型,数量关系的完胜无疑意味着能在万千考生中的脱颖而出。
2015国考行测分为省级和地市两套试卷,试卷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副省总体持平,地市降低,2015年的国考总体难度是下降的。
两套试卷题量也有所不同,省级题量不变,数学运算题量稳定在15道,而地市题量有所减少,变为10道题目。
考查方式新颖多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题目最终考查的本质依旧是对基本题型的掌握程度。
为帮助考生全面有效地进行复习,中公教育专家现对常考题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每类题型特点,为考生提供相应的备考策略。
》》更多、更全行测技巧、高频考点、成公经验尽在中公教育国考频道《《。
2015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考情分析
![2015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考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bd7d12a300a6c30c229fe1.png)
2015国考行政能力测试真题考情分析华图资深研究员:齐麟2015年国考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各位考生在紧张答卷的同时,华图也把今年国考行政能力测试最新的考情和题量变化为您进行分析:(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2015年省部级20题/15分钟40题/35分钟15题/10分钟40题/40分钟20题/20分钟2015年地市级20题/15分钟40题/35分钟10题/10分钟40题/40分钟20题/20分钟2014年真题20题/15分钟40题/35分钟15题/15分钟40题/35分钟20题/20分钟根据上表,我们不难看出:相关推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公布2015年国家公务员真题解析1、省部级与地市级的题目在题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今年首次将省部级与地市级真题区分开来,在各科目题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地市级的数量关系的比重减少,相对于省部级的题目减少了5道题。
这样也区分开了报考不同岗位之间的难度差异,这也标示着国考出题越来越科学。
而且在未来趋势中根据岗位个性化出题也是国考的一大趋势,如此出题也能真正选拔出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
2、今年国考省部级共135道题,地市级共130道题。
值得思考的是相较于2014年真题,我们发现今年的真题并未在之前的题目上增加题量而是减少了5道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基本已经符合岗位的基本需求,而在此基础上减少题目也降低了报考地市级公务员的考试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笔试的选拔区分度以及分差可能会减小,而是筛选过程中可能面试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3、判断推理的时间由2014年的35分钟时间增长到40分钟,也说明判断推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说明在未来的岗位上对公务员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视,所以考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进行一些思维锻炼,才能在国考中考出更加理想的成绩。
4、数量关系的时间由2014年15分钟减至10分钟,这也对考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考生能够真正的掌握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在短时间内迅速将题目的答案选出。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资料分析真题答案解析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资料分析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80bd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b.png)
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资料分析真题答案解析2015国考地市级行测资料分析真题答案解析【答案与解析】以下为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中的资料分析题答案解析。
111.【解析】C。
求增速。
3224/2187-1≈47.4%。
故选C。
112.【解析】B。
求总体量之差。
2013年各季度之和约为26900多元,2012年各季度之和约为24500多元,两者相差2千多元。
故选B。
113.【解析】D。
直接查找题。
农村最高在2013年4季度,城镇最高在2014年1季度。
故选D。
114.【解析】C。
大小比较题。
直接把2011-2013年各季度数据相加,只有2013年数据超过1万元。
故选C。
115.【解析】A。
综合分析题。
由图形可直接判断,2013年各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同比增加。
故选A。
116.【解析】D。
求比重。
37854÷3.7%≈102万亿元。
故选D。
117.【解析】A。
考查百分点。
全国工业企业的税金和利润增速没有直接给出,根据“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
”可以得出:全国工业企业的税金和利润增速分比为19.4%-8.4%=11%、26.4%-14.2%=12.2%。
因此税金增速比利润增速低1.2个百分点。
故选A。
118.【解析】B。
增速比较题。
由文字资料可得,从高到低正确排序为:建材行业(51.6%)、石化行业(38.1%)、机械行业(23.8%)。
故选B。
119.【解析】D。
综合分析题。
由“百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增长10.2%、11.1%、20.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9.5%、51%、27.6%”可得出百户重点企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
故选D。
120.【解析】A。
综合分析题。
A项正确,由“食品(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9亿元,增长20.8%,增速同比放缓9.2个百分点”可得,2012年该省食品(含烟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20.8%-9.2%=11.6%。
2015国考试卷全解读·行测篇
![2015国考试卷全解读·行测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cf4df3c8d376eeafaa310d.png)
2015国考试卷全解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篇——分卷实际是调整,新酒其实用旧瓶(文/李知远)一、分卷考试的同与不同1、多数题目基本相同,总题量有区别2015国考行测试卷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在不同岗位(副省级和地市级)考试中分卷考试,但试卷的变化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并没有想象中大。
总体来看,2015国考行测试卷与往年相比具有明显的延续性。
在总题量中,副省级试卷维持以往国考行测试卷的135道题目,地市级试卷则减少到130道题目。
除了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模块中的部分题目之外,两套试卷中的其他题目只是顺序略有不同。
2、部分题型题量不同,测查点略不同副省级试卷和地市级试卷的区别主要在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这两个题型上。
其中数量关系模块,副省级与往年相同,仍为15道题,地市级减少到10道题,而这10道题全部来自副省级的15道题当中。
从题型上看,高频考点如工程、路程、比例、排列组合、概率、植树、容斥、年龄等依旧是考察重点。
从难度上看,与往年基本持平,题目难度也不尽相同。
考生只要把握住简单题目和大部分中等难度题目,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文氏图、十字交叉、特值代入等解题技巧,即可得到理想的分数。
例题: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
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
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A.25,32B.27,30C.30,27D.32,25解析:答案为B。
假设小李为A,则小李的弟弟为(A-2),小王的哥哥为(A+5),小王为(A+3),小王比小李大3岁,只有B 选项符合。
这是年龄问题中非常简单的“年龄差恒定”的运用。
当然,此题也可以用方程法或者列表法解决,但是用代入排除的方式最为简单,也最节约时间。
常识判断模块,地市级试卷相比于副省级试卷,更倾向于法律相关问题。
地市级试卷上考查的大部分与副省级试卷相同,不同的几个题大多换成了法律知识题,因而法律部分所占的比重偏大。
2015国考行测真题解析 地市数量关系题目减少
![2015国考行测真题解析 地市数量关系题目减少](https://img.taocdn.com/s3/m/de6f25f4fab069dc5022010a.png)
2015国考行测真题解析地市数量关系题目减少2015国考行测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今年行测分为两套试卷进行考查。
此前中公教育的分类辅导与此完全一致。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发现,副省以上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题型题量基本稳定不变。
地市以下相比去年就简单许多,其中数量关系考查10题,比副省少了5个题。
正如中公教育专家所预测,今年是最好考的一年。
以下,中公教育专家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深入解读本次考试行测科目几大特点。
一、副省、地市分卷考试,地市卷变得简单
2015国考行测分卷考试,副省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变化不大。
地市数量关系题型趋近于上半年多省考试情况,由15题减少到10题,这10题包含于副省的15题之中。
其他部分考查题目一样,但题序与选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另外,常识部分省级和地市稍有区别,地市偏重考法律。
二、分类考试,部分考点“仿古”回归
今年资料分析出现一题两空的情况,这种考法只有在02-06年分卷考试的时候出现过,07年以后一直未出现,从目前的情况看,考点有回归的迹象。
三、考法新颖,有变化
国考每年都是稳中有变,比如今年定义判断题型中有一题通过描述一个图片,让考生选择所描述的图片是哪一个的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这一题型以往国考从未出现,仅仅在吉林的省考中出现过。
副省级试卷中的数学运算也首次出现结合函数图像计算的题目。
四、副省难度与往年持平,地市略简单
副省的考试情况是数量关系略难于去年,判断推理略简单于去年,其他部分持平,所以,总体算来,基本持平。
地市由于少了5道数量关系,自然趋于简单。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分两套可借鉴江苏省考特点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分两套可借鉴江苏省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6330e20975f46526d3e100.png)
2015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分两套可借鉴江苏省考特点2015国考封闭预测辅导课程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之后,考生面临着复习备考问题。
今年“国考”将会有哪些变化?考生在复习时该注意哪些事项?南通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排忧解难!1、“降温”是否减竞争压力?考生切勿因此而懈怠今年“国考”报名大幅降温,不少考生感到竞争压力大减。
据了解,截至2015年“国考”报名结束,共有1961人报考扬州职位。
与往年相比,今年职位增加,而报名人数却是去年的一半,今年“国考”呈现出大幅降温。
“最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切勿因为报名降温而产生懈怠心理。
”中公教育专家表示,在笔试阶段考生争取的是面试资格,所谓面试资格也就是在合格线之上进入“前三”,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
中公教育专家说,很多考生认为今年公务员考试降温而放松了复习,往往因为一分之差很可能进入不了面试而抱憾。
另一个方面,他们竞争或许更残酷。
往年,很多考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裸考,今年大家看到降温,“裸考”考生减少,或许使得竞争压力反弹。
与往年“国考”相比,今年是应届生最好报考年,他们的竞争优势明显大于其他人群。
与在职的社会考生相比,他们有充裕的复习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安心备考;另外,他们精力充沛,吸收消化能力强。
“但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不了解,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比较陌生。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公务员考试不是简单的答题,而是一种职业能力的测试,主要是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包括文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等。
这些能力测试与高考以及大学阶段的考试都不一样,需要他们去熟悉题型,更要靠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长期积累。
只有平时注意积累,以及熟悉题型的基础之上,才能取得好成绩。
2、行测今年首次出现两套题关键是要掌握答题节奏今年“国考”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也就是说行测首现两套试卷,这一变化引起了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的一场重大变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命题趋势详解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命题趋势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8266f02844769eae109ed01.png)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命题趋势详解黄石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专项,其中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则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三种题型。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分布(一)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要求考生需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
考点涉及自然科技、人文历史、法律、经济、政治和国情社情等多个方面。
(1)科技、人文考查比重大。
科技和人文类常识所占比重较大、考查角度多样,涵盖内容广泛。
这是出于对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考虑,提高知识面的广博程度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2)国情社情考查不容忽视。
国情社情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被单独提炼出来,可见其重要程度。
这一内容经常与当前的大政方针政策、会议精神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考生需多加关注。
(3)考点综合考查趋势明显。
常识判断考点的综合考查趋势明显,如将生活、地理、历史、文学等知识相互融合进行命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要善于观察、思考和积累相关知识。
针对这部分知识点《2015年国考笔试·考点预测冲刺班》也有相应的考点预测与押题,考生可以在冲刺阶段进行详细学习。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准确迅速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近年来总题量稳定在40道。
阅读理解题主旨观点型题目是重头,细节理解型题目为常考题型。
逻辑填空主要考查实词与成语。
从考查形式上看,有单独考查实词、成语的,也有对实词和成语的混搭考查。
从考查难度上看,实词+成语混搭的难度要大于其他形式。
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可分为三大块,即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和其他题型。
其他题型包括标题提炼型题目、推断下文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寓意理解型题目等。
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为必考题型,其他题型则每年随机出现1~2个小题型。
语句表达部分主要考查两种题型: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
2015国考行测最新资讯:省级地市难度区分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
![2015国考行测最新资讯:省级地市难度区分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a2cd24bb307e87101f69619.png)
惠阳中公教育2015国考行测最新资讯:省级地市难度区分主要体现在数量关系2015国考地市行测数量关系依旧考查数学运算这一种题型,题量降为10道题目,这不是偶然,而是分类考试的必然。
既然分省级和地市考试,必然根据考试人员以及测查目的命制题目,地市较省级难度下降是必然的,难度区分最明显的题型就是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题量大,试题难度就会上升;反之,数量关系题量小,试题整体难度就会下降。
比较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省级和地市考点分布可以看出,省级考题包含地市考题,而地市保留省级较简单的题目,将较难的题目都去掉了,比如题意不容易理解的行程问题,与函数图像结合的新颖考题。
例:副省考查的行程问题,地市就没有考。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1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2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8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
此时乙比甲多跑了250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A.200
B.150
C.100
D.50
【答案】B。
解析:由题中“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250米”可知在乙第二次追上甲时,乙比甲多跑一圈,共400米,其包括第一次乙追上甲时的距离+第二次乙追上甲多跑的距离,故第一次乙追上甲时的距离=400-250=150米,故答案选B。
数量运算试题剖析
![数量运算试题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57e1c6195f312b3169a55e.png)
数量运算试题剖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国考数量题有哪些特征和变化。
细心的的同学会发现,今年省部级的行测题量与地市级题量是有差异的,地市级总题量为130道,而省部级的题量为135道,这5道题量差距是在哪呢?原来地市级的考题在数量运算上在省部级的15道题中删减了5道。
这就给广大考生带了福音,一方面减少了5道题给予考生更多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减少的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数量题,大大的降低了整体的难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地市级和省部级的题型分布:从表中我们发现今年国考数量题的题型分布依然是很常规,基本上都是可预测的。
对于工程问题、容斥原理、方程法、排列组合、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连续几年均有出现,仍然是高频考点,2014年国考重点考察的构造类问题和不定方程在今年没有直接以单独命题的形式出现。
从难度上来讲,与往年建议时间与题量比大于1:1不同的是,我们发现今年题本所给的建议时间和题量成1:1的关系,省部级15道题建议时间为15分钟,地市级10道题建议时间为10分钟,这也暗示了我们今年的难度偏简单,而确实今年的国考数量题难度坡度并不大。
除了极个别题目,像排列组合的植树问题难度较大,费时较长,考生可以直接战略性放弃以外,其它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属于中等及以下的难度,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来。
例如:某企业调查用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问卷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中有179人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146人从官方网站获取信息,246人从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同时使用这三种方式的有115人,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另有52人这三种方式都不使用,问这次调查共发出了多少份问卷?( )A.310B. 360C. 390D. 410这一题是典型的容斥原理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只需直接套用公式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所用时间在1分钟以内。
在难度整体降低的同时,今年的考题更加趋于灵活。
例如: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往返目的地时租用可乘坐10名乘客的面包车,每辆面包车往返的租金为25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深度解读:地市较省级题量、难度双下降2015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依旧考查数学运算这一种题型,省级考查15道题目,地市级考查10道题目,地市级题目均包含于省级题目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地市级选取的题目是相对较简单的,题意难理解的行程题目、与函数结合的新题型、推理性较高的计算题都没有在地市级试卷中出现。
所以小编认为,地市级较副省级来说是数量、难度双下降。
数量关系部分青睐与思想结合考查,分类分步思想解题的考查5道,比例计算的题目占3道,数形结合考查的题目占4道,应用代入排除法的题目有2道。
经典题型如行程、工程、容斥、排列组合、概率、几何均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2015国考行测考查了2012年曾考查过的覆盖问题,并且此类问题在省考中也曾两度出现。
与函数图像结合的推理计算题首次在国考中出现。
一、几何与极限再度合作,覆盖问题强势复出
例:现要在一块长25公里、宽8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设置哨塔,每个哨塔的监视半径为5公里。
如果要求整个区域内的每个角落都能被监视到,则至少需要设置多少个哨塔?
A.7
B.6
C.5
D.4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
【参考答案】C。
【解析】要使哨塔数量最少,则哨塔应恰好覆盖四个顶点。
如图所示,AC=8,CE=10,则AE=6。
AB=25,25÷6=4……1,故至少需要5个哨塔。
二、注重推理的题目增多
例: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住在宾馆1211、1213、1215、1217和1219这五间相邻的客房中的四间里,而另外一间客房空着。
已知甲和乙两人的客房中间隔了其他两间客房,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是四个人里任意二人的房号和中最大的,丁的客房与甲相邻且不与乙、丙相邻。
则以下哪间客房可能是空着的?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
A.1213
B.1211
C.1219
D.1217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甲和乙中间隔两间客房,且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最大,故有两种可能:①甲客房号为1211,乙为1217:丁与甲相邻,不与乙丙相邻,故丁为1213,丙为1219,空1215,无此选项;②甲客房号为1213,乙客房号为1219:丁与甲相邻,不与乙丙相邻,故丁为1211,丙为1215,空1217,满足条件,丙为1217时不满足选项,故答案选D。
三、数学运算与函数图像首度联手
函数图像题目从未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数学运算部分露脸,2015国考首度出现,并且与计算巧妙结合,凸显创新。
此次出现的函数图像题目意在考查考生列式计算以及分析数量之间关系的能力,既达到了测查的目的又不落俗套,可以称得上是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例: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往返目的地时租用可乘坐10名乘客的面包车,每辆面包车往返的租金为250元。
此外,每名学生的景点门票和午餐费用为40元。
如要求尽可能少租车,则以下哪个图形最能反映平均每名学生的春游费用支出与参加人数之间的关系?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
【答案】B。
解析:由于“每名学生的景点门票和午餐费用为40元”,因此平均每名学生的春游费用的增加和减少直接受车辆租金影响。
当学生人数不大于10名时,需1辆车,此时学生越多,平均费用越低;当人数在10~20名时,此时需增加1辆车,若为11名,相对于10名学生来讲,平均费用会增加,而之后学生多余11少于20时,费用相对于11名学生来讲又在降低,依此类推,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