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2、按照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3、我国现阶段合理的井田走向长度一般为:小型矿井不小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小于4000m;大型矿井不小于7000m。
4、阶段内的划分方式有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种。
5、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
6、国家对采煤工作面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7、按照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8、矿井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
9、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调车线和绕道线路等。
10、井底车场常常利用的调车方式有:顶推调车法、甩车调车法和专用设备调车法。
11、依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
12、依照井底车场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的位置关系,环形式车场可分为卧式、立式和斜式。
13、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头或一端进出车,折返式车场可分为梭式车场和止境式车场。
14、煤矿井下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有: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15、轨道运输大巷的轨距一般有600mm和900mm两种。
16、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为便于运输和排水,其坡度一般为3‰~5‰。
17、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运输大巷、集中运输大巷和分组集中运输大巷。
18、井田开拓方式是井硐形式、水平数量和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19、在现生产的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结束前10~15 天,完成代替工作面的巷道掘进及设备安装工程;在现开采水平内,每一个采区减产前1~个月,必需完成代替采区和代替工作面的掘进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
20、采煤方式是指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彼此配合。
21、影响采煤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矿井管理水平和矿井经济效益。
22、影响采煤方式选择的地质因素有: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特征及顶底板稳定性、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含水性、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自然发火偏向性等。
23、采煤工作面顶板岩石,依照其和煤层的相对位置及跨落的难易程度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大体顶三种。
24、按照围岩移动特征,可将煤层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25、依照掘进方式的不同,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有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两种。
26、采煤工作面有单工作面和双工作面两种布置形式。
27、采煤工作面回采顺序有后退式、前进式、往复式及旋转式等几种。
28、同一区段内上下分层的开采方式,有分层同采和分层分采两种。
29、按照煤层倾角的大小和分层层数,各分层平巷的彼此位置主要有水平式、倾斜式和垂直式三种布置方式。
30、分层平巷和区段集中平巷之间的联系方式一般有石门、斜巷和立眼三种。
31、按照采区车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和下部车场。
32、采区上部车场的大体形式有:平车场、甩车场和转盘式车场三种。
33、采区中部车场按甩入地址的不同,可分为平巷式、石门式和绕道式三种。
34、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的地址不同,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三种。
35、采区下部车场按轨道上山绕道位置不同,可分为顶板绕道式和底板绕道式两种。
36、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推动方向有前进式、后退式和往复式三种。
37、我国长壁采煤工作面的工艺方式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
38、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运输平巷一端;左工作面应安装右螺旋滚筒,割煤时顺时针旋转;右工作面左螺旋滚筒,割煤时逆时针旋转。
39、增强工作面“三度”管理,“三度”是指支护强度、支护密度和支护刚度。
40、在综采工作面,通常采煤机的右滚筒应为右螺旋,割煤时顺时针旋转;左滚筒应为左螺旋,割煤时逆时针旋转。
41、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有: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距离交织式和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三种。
42、液压支架的支护方式有及时支护和滞后支护两种。
43、综采设备的拆除顺序,一般先拆除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继之拆除采煤机和输送机机槽,最后拆除液压支架。
44、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
45、依据井巷条件及设备尺寸的大小,综采设备可以有在地面场地、井下巷道和工作面组装三种方式。
46、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循环方式、作业形式、工序安排及劳动组织等。
47、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方式主要分为单循环和多循环。
48、循环方式是循环进度和日夜循环次数的组合。
49、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主要包括: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作面布置图。
50、按照煤层的赋存条件不同,放顶煤长壁采煤法可分为一次采全厚、预采顶分层网下和倾斜分层放顶煤开采三种主要类型。
51、放煤方式按放煤轮次不同,可分为单轮放煤和多轮放煤两种;按放煤顺序不同,可分为顺序放煤和距离放煤两种。
52、放顶煤时,有三种情况引发放煤不正常:一是碎煤成拱放不下来;二是大块煤堵住放煤口;三是顶煤过硬,难以跨落。
53、放煤步距与顶煤厚度、破碎质量、松散程度及放煤口位置有关。
54、放顶煤支架架型肯定后,放煤步距应考虑与支架放煤口的纵向尺寸的关系。
对于综放工作面,放煤步距与移架步距(或采煤机截深)成整倍数关系。
55、方案比较法的核心是技术经济分析。
56、采区地质报告包括地质说明书和附图两部份。
57、影响采区尺寸的因素有:地质条件、
生产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
58、影响采煤工作面长度的因素有:煤
层赋存条件、机械装备及技术管理水平和巷道布
置。
59、采区下部车场绕道内线路布置方式
依照绕道线路与大巷线路的彼此位置关系可分为
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
60、采区下部车场辅助提升车场线路包
括斜面线路、平面储车线线路及联接二者的竖曲
线线路。
61、甩车式中部车场按照起坡处线路数
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甩车场。
62、采区中部甩车场的斜面线路布置方
式有斜面线路一次回转和二次回转方式两种。
63、采区车场设计的内容包括线路总平
面布置设计及线路坡度设计。
64、平面线路联接点包括曲线与曲线,
曲线与道岔的联接
1.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有倾斜、水平
和垂直三种大体形式。
2.按照装车地址位置的不同采区下部车
场可分为大巷装车、石门装车、绕道装车三种方式。
3.按轨道上山与上部区段回风平巷的连
接方式不同,上部车场分为平车场、甩车场和转
盘三种。
4.依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
折返式井底车场可分为梭式和止境式两
大类型。
5.依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两大类型。
6.综采液压支架的三种架型是支撑式、
掩护式和支掩式液压支架。
7.区段分层平巷与区段集中平巷的联系
方式主要有石门、斜巷和溜煤眼(立眼)。
8.采区下部车场一般主要由(采区下部
装煤车场)和(绕道辅助车场两部)分组成。
9.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主要有(一次采全
厚、预采顶分层和倾斜分段放顶煤采煤法)等类型。
10.平硐可分为(走向平硐、垂直走向平硐和阶梯平硐)
三种
11.直接顶可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
稳定、坚硬顶板)四类。
12.我国常常利用采煤工艺可分为(炮采、
普采、综采采煤工艺)等类型。
13.区段平巷无煤柱护巷的两种方式为-
(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
14.采煤工艺生产进程主要有(落煤、装
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置)等。
15.矿井通风方式主要有(中央并列式、
中央边界式、对角式、分采区式、分区域式通风)
等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