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学常识填空
(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
朝著名诗人,现存诗900多首.
(2)《登飞来峰》选自《》,诗作运用了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
4.整体感知
(1)《游山西村》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答:
(2)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理解.
答:
二、合作研讨
1.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①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三、迁移拓展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学后反思
《古代诗歌五首2》学案答案
一、
1.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
务观放翁南宋文学史学
定庵清思想文学龚定庵全集
2.(指应天塔)
(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怕)
(因为)
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足够,丰盛.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3.《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临川先生文集借景抒情
4.(1)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2)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形
象的比喻中,自然地融入议论,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
二、1.(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望远的双眼,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2、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3、“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4、因为这两句诗已超越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
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被广
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三、
1.(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
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2.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越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
歌中,“浮云”常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诗人此时登高远望,联系历史经验和现
实经验,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荡除“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