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综合题试题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
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
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
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应:_____。
(2)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_____反应。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______。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答案】Fe+2HCl=FeCl2+H2↑氧气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BC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胃液注意成分是盐酸,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 FeCl2+H2↑
(2)食物变质是食物与氧气反应,铁生锈反应掉氧气,食物就不易变质。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4)A、氧化镁既不是碱类也不是盐类,错误;
B、服用药物要适量,正确;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而且因含有钙元素可补钙,正确。
故选BC。
(5)胃液pH的正常范围在0.9~1.5,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酸性越弱越有利于病菌生存,故选C。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与健康的知识。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出天然气转化利用的新技术: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
相关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下: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的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__不变。
(3)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转化成为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5)该新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
【答案】75 % 化学性质 2CH4催化剂
C2H4 + 2H2 C6H6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或其他合
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12+14
⨯⨯=75%;故填:75%; (2)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化学性质;
(3)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氢气;故填:42422CH C H +2H 催化剂;
(4)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C 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 6H 6;故填:C 6H 6;
(5)通过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CH 4)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氢气、乙烯和苯等高值化学品,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该技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3.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 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 3)和亚硝酸(HNO 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 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 和NO 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 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 2和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答案】无色气体 分子构成不同 N 2+ O 2
2NO 2NO 2+ H 2O = HNO 3+ HNO 2 减
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 和NO 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 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 2+ O 22NO
(4)NO 2和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2+ H 2O = HNO 3+ HNO 2
(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4.“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筹建工作全面展开,为建好中华文化标志城,保护我市优美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其中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方式,垃圾按单元分层作业,其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覆土﹣﹣封场﹣﹣绿化;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用于供热或发电;对垃圾渗透漏液经调节池集中收集后通过日处理达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1)垃圾送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前先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可回收垃圾中,易拉罐与旧铁锅归为一类,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什么?_____.
(2)回收废旧塑料垃圾可减少“白色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3)污水进行生物和化学处理时,你认为采取的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4)垃圾填埋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有哪些好处?_____.
【答案】节约金属资源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用可降解塑料、重复使用塑料制品 中和法 氧化法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解析】
【分析】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垃圾并非废物,而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将有用的部分回收利用,发挥其作用,如金属类回收后再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还能节约能源。
(2)塑料是高分子材料,降解慢,大量使用并丢弃就会造成白色污染,防治的办法有许多,如用布袋代替、研制可降解的塑料等。
(3)许多污水呈酸性或碱性,因此可用中和法来净化,有些有害物质如果经氧气或臭氧来氧化后,就能变成无害物质,因此氧化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净水法。
(4)垃圾填埋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可产生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洁厕剂的主要成分一般是酸、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其中酸是最重要的原料.其
中主要应用的酸为无机酸,有机酸则很少使用.无机酸盐中多采用盐酸、磷酸、甲酸、氨基磺酸及其它低分子有机酸.而多数洁厕灵以盐酸为其主要原料.
盐酸主要成分为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盐酸为不同浓度的氯化氢水溶液,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HNO3)的氯化银.氯化银难溶于水,产生白色的凝乳状沉淀.
洁厕剂不能与其他洗涤用品同时使用,尤其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二者结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损害身体健康.
使用洁厕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皮肤.洁厕灵不宜用于非瓷表面,如水泥地面、大理石及铝制品,也不能与其他碱性洗涤用品(如厨房清洁剂、肥皂等)同时使用,否则将失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_____.
(2)为什么洁厕灵与84消毒液的用途不同?_____.
(3)写出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请再举出一种试剂显碱性_____.
(5)根据洁厕灵的特点,推测将洁厕剂洒到了皮肤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
【答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 HCl+AgNO3═HNO3+AgCl↓ 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解析】
【详解】
(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2)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故用途不同;
(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HNO3+AgCl↓;
(4)NaOH溶液呈碱性;
(5)洁厕灵呈酸性,洒到了皮肤上应该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故答案为(1)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
(2)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
(3)HCl+AgNO3═HNO3+AgCl↓;
(4)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
(5)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6.阅读下面相关信息,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铁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年产量位居第一。
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工农业生产或其他领域,都离不开铁。
实验室中常用的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常用于食品保鲜。
还原铁粉一般由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气流还原生成,其主要成分为结构疏松的单质铁,由于还原铁粉本身已是粉末状,再加之其微观
结构又十分疏松,所以其应用更加广泛;另外,还原铁粉在化工生产及实验室作业中常用作优质还原剂。
(1)常见的铁制品大多是生铁或钢、不锈钢制成的,生铁和钢都是铁的_____。
(2)铁常被用来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这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性。
(3)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主要是因为能够吸收空气中的_____。
(4)在实验室中,用等质量的细铁丝和还原铁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还原铁粉与稀盐酸的反应更剧烈,原因是_____。
(5)用四氧化三铁制取还原铁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合金 延展 水分和氧气 还原铁粉比细铁丝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
4CO+Fe 3O 4
高温3Fe+4CO 2 【解析】
【分析】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和水分及氧气反应而生锈,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2)铁常被用来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这主要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3)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和水分及氧气反应而生锈,故铁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
(4)还原铁粉比细铁丝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还原铁粉与稀盐酸的反应更剧烈。
(5)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4
24CO+Fe O 3Fe+4CO 高温。
【点睛】 实验室中常用的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常用于食品保鲜。
还原铁粉一般由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气流还原生成。
7.我省“三年大变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破旧立新”。
爆破过程中的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是由白色的硝石粉(KNO 3)、淡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
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
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烧到鞭炮内部,硝石受热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硫化钾(K 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爆破过程中,火药爆炸是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2)写出硝石粉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火药爆炸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 内 受热易分解 3222S+2KNO +3C=K S+N +3CO ↑↑
【解析】
【分析】
化学性质是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氧化碳,硫磺、硝石和木炭受热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氮气。
【详解】
(1)火药爆炸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释放出热量,故火药爆炸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化学性质是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硝石受热分解会分解成新的物质,故化学性质为受热易分解。
(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无毒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受热的情况下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氮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S+2KNO +3C=K S+N +3CO ↑↑。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 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 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答案】元素 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说明,表1中“钙”、“磷”是指元素,故此空填写:元素;
(2)A、由图1可知:60min内,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符合题意;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跟0min比,均无明显变化,故符合题意;
C、由图1可知:60min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符合题意。
(3)由图2可知,随横坐标数值的增加,曲线的纵坐标在逐渐减少,故填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由题干文字可知,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故符合题意;
B、由表1可知,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不是最高,“磷”和“钙”的含量有可能比它高,
故不符合题意;
C、由题干文字可知,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故符合题意;
D、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故符合题意。
9.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小然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__________,原因是____.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有一袋白色粉末,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探究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____,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等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质量/g
Ⅰ碳酸氢钠0.10V1
Ⅱ碳酸钠0.10V2
Ⅲ白色粉末0.10V3
(解释与结论)
③实验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表中V1___V2(填“>”、“<”或“=”);
⑤若V1>V3>V2则白色粉末物质为_____
【答案】变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遇到湿润的酚酞试纸生成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加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CaO+H2O═Ca(OH)2固体全部溶解
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解析】
【详解】
(1)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原因是:氨分子不断运动,遇到湿润的酚酞试纸生成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加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因为生石灰遇水放热,试管内温度升高,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生石灰遇水放热反应原理:CaO+H2O═Ca(OH)2;
(2)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物质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原理:NaHCO3+HCl=NaCl+H2O+CO2↑;
④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较大的是碳酸氢钠,
设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质量为m,对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x和y。
则对应关系如下
32
NaHCO CO
8444
m x
~
84 m =
44
x
x=
44
84
m 232
Na CO CO 10644
m y
~
106 m =
44
y
y=
44
106
m
x>y,则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质量大于碳酸钠产生的气体质量,二氧化碳密度相等,则碳酸钠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碳酸钠产生的气体体积,V1>V2;
④若V1>V3>V2,白色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于碳酸钠产生气体,小于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则说明白色样品中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固体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有刪改)
火炸药的绿色制造技术发展
以硝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能材料是火炸药技术的基础,其传统的制造工艺过程会产生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酸和废水,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因此火炸药原材料组分传统制造工艺需要进行绿色化和低成本改进,以及积极开发含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
硝基含能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火炸药原材料制造技术中最新颖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一种真正绿色合成路线。
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制备N2O5和怎样实现N2O5硝化工艺。
研究的N2O5制备方法主要有半渗透膜电解法和臭氧氧化法:1)半渗透膜电解法是在电解池内用特制的半渗透膜隔开两个电极,电解无水硝酸而生成N2O5;2)臭氧氧化法是将浓度5%~10%的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和N2O4进行气相反应生成N2O5。
试验的N2O5硝化工艺主要有2种:1)用N2O5-HNO3-N2O4作硝化剂进行硝化;2)用N2O5和无水HNO3于液态二氧化碳中进行硝化。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了用DADN原料在N2O5-HNO3体系中绿色硝解制备HMX。
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见下表:
火炸药的安全使用知识有:防止炸药受热、火焰引起的爆炸;按炸药使用温度使用,不要超过温度条件;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禁止电焊、气焊、气割作业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HNO3、O3、NH4NO3、N2O4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2)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_____________作为绿色硝化剂。
(3)上表中,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已有方法不能重复,任答一点)
【答案】D N2O5 P2O3-HNO3远离烟火等
【解析】
(1)根据物质所属类别解答;(2)根据题中信息解答;(3)根据题中信息解答;(4)根据已有知识解答。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氧化物)、HNO3(酸)、O3(单
质)、NH4NO3(盐)、N2O4(氧化物)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碱,故选D;(2)由题中信息可知,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3)由表中可知,以DADN 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P2O3-HNO3;(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要注意事远离烟火等。
11.氦气
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
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
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
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氮气微泡。
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是-268.9℃,固态氮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 (-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
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氮气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2)摻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
(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
途。
【答案】(1)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2)有机合成;点燃灼烧,闻气味
(3)可做霓虹灯(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物理变化如颜色、状态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示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等。
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的物理性质是: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利用的氦气的化学性质是:稳定,不易燃不易爆;(2)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时没有,故可用点燃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3)氦气属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霓虹灯。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渊琳、孙小凡等,原文有删改)。
方便面是很受欢迎的速食品,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方便面含盐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