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的构造要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当板厚h≤150时不宜大于__,当 板厚h>150时不宜大于__。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 2、板的分布钢筋 • ①位置: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
垂直。
• ②作用:(1)将板上的荷载均匀传给受力钢 筋(2)在施工时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3) 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宜大于250mm。 ② 分布钢筋
作用:一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二是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 受力钢筋上去;三是防止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数量:梁式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 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 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 小于6mm,常用直径为6、8mm。
③ 箍筋 作用:承受剪力,在构造上还能固定纵向受力
钢筋的位置和间距,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形成骨架。 设置范围:按计算不需要设置箍筋的梁,也应
按构造要求设置。当梁的截面高度h>300mm,应沿梁全 长按构造配置箍筋;当h=150~300mm时,可仅在梁的端
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梁的中部1/2跨度范 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仍应沿梁的全长设置箍筋。
• 规范规定,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密集区域宜采 用并筋的配筋形式,以解决配筋率较大时难以
满足钢筋的间距要求和混凝土浇捣困难问题。 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8mm及以下时,并筋不 宜多于3根;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32mm时, 并筋不宜多于2根;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36mm及以上时,不宜采用并筋。当采用并筋 形式配筋时,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钢 筋的有效直径将减小。
mm时,
在梁的 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并
用 拉固,其作用是保证钢筋骨架稳定,且
防止梁侧中部产生 裂痕。
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梁的抗弯强度的是()
A、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B、合理布置梁上荷载
C、采用变截面梁
D、增大梁的跨度
2、相同的截面面积,不同的形状的梁,从抗弯 强度考虑,较合理的截面是()
A、工字形 B、箱形 C、矩形 D、圆形
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要求
1、一般规定
(1)截面形状和尺寸
1.截面形式:主要有矩形、T形、倒T形、L形、Ⅰ形、十 字形、花篮形等。根据梁的合理截面形状要求,结合工程施工实 际,梁的截面形状常见有矩形、T形、I形等
2.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及荷载大小有关。从其强度、刚度、 和抗裂要求来确定,同时应满足模板定型化和施工方便 的需要,其尺寸见表4-8
表4-8 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类别
常用数值/mm
梁高度h
简支梁
(1/8~1/12)
l0
悬臂梁
(1/4~1/6)l0
250、300、350、 …800,未超过 800按50进制,超 过800按100进制
梁宽度b
矩形截面梁 (1/2~1/4)h
注:表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
T形截面梁 120、150、180、 200、220、250,
A、Ø6@50 B、Ø6@70 C、10/12@250 D、 10@200 判断题
1、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支座处的负弯矩。 2、混凝土保护层是指纵向受力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3、矩形截面梁“平放”比“立放”抗弯能力强。 4、弯起钢筋单独设置在支座两侧,起抗剪作用,该钢筋称为 “鸭筋”。
5、当梁宽B=350mm时,应采用四肢箍。 6、当梁高H=650mm时,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应为60°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具体的 做法应是 箍筋肢数就是你假设把梁沿着横向截开得到的横截面 上可以看到的在竖直方向的钢筋的根数,不管是由几根钢筋弯 成的,有一个竖直的钢筋就算一肢 。
②弯起钢筋
作用:弯起钢筋由纵向受拉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而成, 有时也单独设置弯起钢筋。弯起钢筋的作用:跨中水平 段与纵向受力钢筋一样承担弯矩引起的拉力,斜弯段承 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担支座处负弯矩(上部受 拉)产生的拉力。
3、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净距不应小于()
A、25mm和d B、30mm和1.5d C、25mm和 1.5d D、30mm和d
4、下列梁中起抗拉作用的钢筋是()
A、纵向受力钢筋B、箍筋 C、吊筋 D、架立筋
5、室内干燥环境下,混凝土强度为C25的钢筋混凝土柱,混凝 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30mm B、25mm C、20mm D、15mm 6、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厚H=100mm,纵向受力钢筋配置 较合理的是()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现浇板保护层做法
• 三、梁的配筋
• 钢筋砼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 箍筋及架立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
箍筋
纵向受力筋
④ 架立钢筋
位置:设置在受压区外缘两侧,并平行于纵向受 力钢筋。
作用:一是固定箍筋位置以形成梁的钢筋骨架; 二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 止发生裂缝。受压区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可兼作架立钢 筋。
直径:与梁的跨度l有关:l<4m时,其直径不宜小 于8mm;l为4~6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0mm; l>6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
⑤ 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
作用: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为了防止在梁的侧面产 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 同时也为了增强钢筋骨架的刚 度,增强梁的抗扭作用。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 的配筋
① 受力钢筋 沿板的跨度方向配置,位于受拉区 作用: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简支板受力钢筋布置在板下部;悬臂
(1/3~1/4)h 超过250按50进制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一、板的截面形式及厚度 • 1.板的截面形式按形状可分为矩形板、空心板。
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板和预制板。
• 一、板的截面形式及厚度 • 3、板的最小厚度-板厚一般取10的倍数
板的类别
板厚h
板最小厚 度 /㎜
屋面板、民用建筑楼板
60
单向板 (简支板)
弯起角:梁高h≤800mm时,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 梁高h>800mm时可采用60°。
目前工程弯起钢筋使用较小,在支座附近处往往利用加密 的箍筋承担剪力。
弯起钢筋单独设置在支座两侧,作为受剪钢筋,这种弯 起钢筋称为“鸭筋”。当纵向钢筋不能在所需要的地 方弯起,或虽有箍筋及弯起钢筋但仍不足以抵抗设计 剪力时,可增设附加抗剪钢筋,一般称为"鸭筋"。 鸭筋的两端水平段要锚固在梁的受压区,但不允 许设置仅一端锚固在受压区的“浮筋”。
2、钢筋与混凝土的强度
钢筋混凝土梁,板属于受弯构件,由于混凝土抗拉 强度低,所以在 梁、板的受拉区应配置钢筋来承担 拉力。国家修订了钢筋产品标准,提倡应用高强度、 高性能的钢筋,强度为400MPa、500MPa的绑扎带 肋HRB钢筋具有较高强度,较好的延性、可焊性、 机械连接性和施工适应性,且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较 强的粘结力,推广其成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纵 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F400、HRB500、 HRBF500级钢筋,箍筋宜采用HPB300、HRB400、 HRBF400钢筋。当采用HRB400及以上级钢筋时, 对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 分布钢筋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分布钢筋应沿受力钢筋直线段均匀布置,并且受力钢筋 所有转折处的内侧也应配置。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 1、板的受力钢筋 • ①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板的__区,承担由
产生的__ . • A受拉区 B受压区 C拉应力 D压应力 • ②受力钢筋常用直径为__。 • ③采用绑扎配筋时,受力钢筋间距不应小于
工业建筑楼板
(1/30~1/35)l0
70
行车道下的楼板
80
双向板
(1/40~1/45)l0
80
悬臂板 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
1/12l0
60
(根部) 悬臂长度大于500㎜
100
表中l0为板的计算跨度
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 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沿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 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 比值介于2与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比 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三、混凝土的保护层
• 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 造钢筋、分布筋等)的外边 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作用:1、保护钢筋不致锈 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 2、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的 粘结。
• 3、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 钢筋过早软化。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环境类别 混凝土强度等级
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布置在板上部,为了保证受力钢筋位于板的 上部,钢筋端部宜设置直角弯钩支撑板底。
直径:常用直径为6~14mm,直径种数不宜多于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混淆。 间距:为了使板均匀受力和浇实混凝土,当采用绑扎配筋时,其间距不应小
于7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
图3-3 梁的配筋
梁钢筋图:一.钢筋骨架
梁钢筋骨架
梁钢筋骨架
① 纵向受力钢筋 作用:配置在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
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配置在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则是用来补 应少于2根,最好 不少于3~4根。纵向受力 钢筋应尽量布置成一层。 当一层排不下时,可布置 成两层,但应尽量避免出 现两层以上的受力钢筋, 以免过多地影响截面受弯 承载力。
• ③直径:不宜小于_mm。 • ④间距:不宜大于__mm。
1、板中的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 ,位于受力 钢筋的 ,其直径不宜小于 MM,其间距不 宜大于 MM。
2、规范规定,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密集区域 宜采用 的配筋形式,当纵向钢筋直径
D≤28MM时,该形式配筋不宜多于 根.
3、当梁的腹板高度hw≥
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其直径 不宜小于8mm;当h≤800m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6mm。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不小于5倍箍筋直径。 箍筋的肢数与梁宽b有关,当梁宽b<350mm时,宜用双 肢箍;当梁宽b≥350mm或纵向受拉钢筋在一排多于5根 时,应采用四肢箍,四肢箍由两个双肢箍组成。
板
一
≤C25
20
≥C30
15
二a
≤C25
25
≥C30
20
二b
≤C25
30
≥C30
25
梁、柱 25 20 30 25 40 35
注:环境类别一是指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环境类别二a是指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 环境等。环境类别二b是指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等。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 2、板的分布钢筋 • ①位置: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
垂直。
• ②作用:(1)将板上的荷载均匀传给受力钢 筋(2)在施工时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3) 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宜大于250mm。 ② 分布钢筋
作用:一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二是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 受力钢筋上去;三是防止温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数量:梁式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 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 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 小于6mm,常用直径为6、8mm。
③ 箍筋 作用:承受剪力,在构造上还能固定纵向受力
钢筋的位置和间距,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形成骨架。 设置范围:按计算不需要设置箍筋的梁,也应
按构造要求设置。当梁的截面高度h>300mm,应沿梁全 长按构造配置箍筋;当h=150~300mm时,可仅在梁的端
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梁的中部1/2跨度范 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仍应沿梁的全长设置箍筋。
• 规范规定,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密集区域宜采 用并筋的配筋形式,以解决配筋率较大时难以
满足钢筋的间距要求和混凝土浇捣困难问题。 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8mm及以下时,并筋不 宜多于3根;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32mm时, 并筋不宜多于2根;当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36mm及以上时,不宜采用并筋。当采用并筋 形式配筋时,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钢 筋的有效直径将减小。
mm时,
在梁的 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并
用 拉固,其作用是保证钢筋骨架稳定,且
防止梁侧中部产生 裂痕。
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梁的抗弯强度的是()
A、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B、合理布置梁上荷载
C、采用变截面梁
D、增大梁的跨度
2、相同的截面面积,不同的形状的梁,从抗弯 强度考虑,较合理的截面是()
A、工字形 B、箱形 C、矩形 D、圆形
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要求
1、一般规定
(1)截面形状和尺寸
1.截面形式:主要有矩形、T形、倒T形、L形、Ⅰ形、十 字形、花篮形等。根据梁的合理截面形状要求,结合工程施工实 际,梁的截面形状常见有矩形、T形、I形等
2.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及荷载大小有关。从其强度、刚度、 和抗裂要求来确定,同时应满足模板定型化和施工方便 的需要,其尺寸见表4-8
表4-8 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类别
常用数值/mm
梁高度h
简支梁
(1/8~1/12)
l0
悬臂梁
(1/4~1/6)l0
250、300、350、 …800,未超过 800按50进制,超 过800按100进制
梁宽度b
矩形截面梁 (1/2~1/4)h
注:表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
T形截面梁 120、150、180、 200、220、250,
A、Ø6@50 B、Ø6@70 C、10/12@250 D、 10@200 判断题
1、架立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支座处的负弯矩。 2、混凝土保护层是指纵向受力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3、矩形截面梁“平放”比“立放”抗弯能力强。 4、弯起钢筋单独设置在支座两侧,起抗剪作用,该钢筋称为 “鸭筋”。
5、当梁宽B=350mm时,应采用四肢箍。 6、当梁高H=650mm时,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应为60°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具体的 做法应是 箍筋肢数就是你假设把梁沿着横向截开得到的横截面 上可以看到的在竖直方向的钢筋的根数,不管是由几根钢筋弯 成的,有一个竖直的钢筋就算一肢 。
②弯起钢筋
作用:弯起钢筋由纵向受拉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而成, 有时也单独设置弯起钢筋。弯起钢筋的作用:跨中水平 段与纵向受力钢筋一样承担弯矩引起的拉力,斜弯段承 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担支座处负弯矩(上部受 拉)产生的拉力。
3、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净距不应小于()
A、25mm和d B、30mm和1.5d C、25mm和 1.5d D、30mm和d
4、下列梁中起抗拉作用的钢筋是()
A、纵向受力钢筋B、箍筋 C、吊筋 D、架立筋
5、室内干燥环境下,混凝土强度为C25的钢筋混凝土柱,混凝 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
A、30mm B、25mm C、20mm D、15mm 6、某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厚H=100mm,纵向受力钢筋配置 较合理的是()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现浇板保护层做法
• 三、梁的配筋
• 钢筋砼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 箍筋及架立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
箍筋
纵向受力筋
④ 架立钢筋
位置:设置在受压区外缘两侧,并平行于纵向受 力钢筋。
作用:一是固定箍筋位置以形成梁的钢筋骨架; 二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 止发生裂缝。受压区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可兼作架立钢 筋。
直径:与梁的跨度l有关:l<4m时,其直径不宜小 于8mm;l为4~6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0mm; l>6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
⑤ 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
作用: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为了防止在梁的侧面产 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 同时也为了增强钢筋骨架的刚 度,增强梁的抗扭作用。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 的配筋
① 受力钢筋 沿板的跨度方向配置,位于受拉区 作用: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简支板受力钢筋布置在板下部;悬臂
(1/3~1/4)h 超过250按50进制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一、板的截面形式及厚度 • 1.板的截面形式按形状可分为矩形板、空心板。
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板和预制板。
• 一、板的截面形式及厚度 • 3、板的最小厚度-板厚一般取10的倍数
板的类别
板厚h
板最小厚 度 /㎜
屋面板、民用建筑楼板
60
单向板 (简支板)
弯起角:梁高h≤800mm时,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 梁高h>800mm时可采用60°。
目前工程弯起钢筋使用较小,在支座附近处往往利用加密 的箍筋承担剪力。
弯起钢筋单独设置在支座两侧,作为受剪钢筋,这种弯 起钢筋称为“鸭筋”。当纵向钢筋不能在所需要的地 方弯起,或虽有箍筋及弯起钢筋但仍不足以抵抗设计 剪力时,可增设附加抗剪钢筋,一般称为"鸭筋"。 鸭筋的两端水平段要锚固在梁的受压区,但不允 许设置仅一端锚固在受压区的“浮筋”。
2、钢筋与混凝土的强度
钢筋混凝土梁,板属于受弯构件,由于混凝土抗拉 强度低,所以在 梁、板的受拉区应配置钢筋来承担 拉力。国家修订了钢筋产品标准,提倡应用高强度、 高性能的钢筋,强度为400MPa、500MPa的绑扎带 肋HRB钢筋具有较高强度,较好的延性、可焊性、 机械连接性和施工适应性,且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较 强的粘结力,推广其成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纵 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F400、HRB500、 HRBF500级钢筋,箍筋宜采用HPB300、HRB400、 HRBF400钢筋。当采用HRB400及以上级钢筋时, 对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 分布钢筋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分布钢筋应沿受力钢筋直线段均匀布置,并且受力钢筋 所有转折处的内侧也应配置。
3.2.1 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 三、板的配筋 • 1、板的受力钢筋 • ①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板的__区,承担由
产生的__ . • A受拉区 B受压区 C拉应力 D压应力 • ②受力钢筋常用直径为__。 • ③采用绑扎配筋时,受力钢筋间距不应小于
工业建筑楼板
(1/30~1/35)l0
70
行车道下的楼板
80
双向板
(1/40~1/45)l0
80
悬臂板 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
1/12l0
60
(根部) 悬臂长度大于500㎜
100
表中l0为板的计算跨度
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 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沿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 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 比值介于2与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比 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三、混凝土的保护层
• 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 造钢筋、分布筋等)的外边 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作用:1、保护钢筋不致锈 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 2、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的 粘结。
• 3、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 钢筋过早软化。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环境类别 混凝土强度等级
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布置在板上部,为了保证受力钢筋位于板的 上部,钢筋端部宜设置直角弯钩支撑板底。
直径:常用直径为6~14mm,直径种数不宜多于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混淆。 间距:为了使板均匀受力和浇实混凝土,当采用绑扎配筋时,其间距不应小
于7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
图3-3 梁的配筋
梁钢筋图:一.钢筋骨架
梁钢筋骨架
梁钢筋骨架
① 纵向受力钢筋 作用:配置在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
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配置在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则是用来补 应少于2根,最好 不少于3~4根。纵向受力 钢筋应尽量布置成一层。 当一层排不下时,可布置 成两层,但应尽量避免出 现两层以上的受力钢筋, 以免过多地影响截面受弯 承载力。
• ③直径:不宜小于_mm。 • ④间距:不宜大于__mm。
1、板中的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 ,位于受力 钢筋的 ,其直径不宜小于 MM,其间距不 宜大于 MM。
2、规范规定,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密集区域 宜采用 的配筋形式,当纵向钢筋直径
D≤28MM时,该形式配筋不宜多于 根.
3、当梁的腹板高度hw≥
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其直径 不宜小于8mm;当h≤800mm时,其直径不宜小于6mm。 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不小于5倍箍筋直径。 箍筋的肢数与梁宽b有关,当梁宽b<350mm时,宜用双 肢箍;当梁宽b≥350mm或纵向受拉钢筋在一排多于5根 时,应采用四肢箍,四肢箍由两个双肢箍组成。
板
一
≤C25
20
≥C30
15
二a
≤C25
25
≥C30
20
二b
≤C25
30
≥C30
25
梁、柱 25 20 30 25 40 35
注:环境类别一是指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环境类别二a是指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 环境等。环境类别二b是指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