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意味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报告 | 行业研究周报
公用事业
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12月13日
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郭丽丽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30001 ****************
杨阳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50001 ******************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公共事业“四问四答”》 2021-12-06
2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中小型电机行业结构升级,节能电机+核电电机需求有望爆发》 2021-12-03
3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整县推进下看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创新》 2021-11-30
行业走势图
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意味什么
本周专题
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强调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本周我们对这一新政策进行梳理解读。
核心观点
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会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目前我国处于能源转型阵痛期,火电仍为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比例高达73%,光伏风电贡献比例仅12.9%左右。
今年煤炭紧缺导致的煤价大幅上扬使得煤电企业发电意愿受到压制,多地电力供应紧张。
此外,火电灵活性改造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煤炭目前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绿电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本次会议再次强调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将显著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的意愿。
2019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能约占全国用能总量的6.7%左右,会议提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放开这一部分能耗总量。
对于高耗能行业,若生产过程中所用电量为可再生能源电量,同样属于新增可再生能源范畴,将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绿电消费需求,抬升绿电交易规模及交易频率,推高绿电溢价。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调整
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原料用能均不会产生碳排放,因此“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提出是对双控机制由能耗控制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调整的铺垫,目的是为在碳排放双控出台之前将不产生碳排放或少量碳排放的项目挪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随着低碳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主体能源,能源总量控制制度在限制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实质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可有效避免能源总量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
投资建议: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将显著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同时将提高绿电需求,抬升绿电交易规模及交易频率,推高绿电溢价,新能源运营商有望充分受益。
同时,会议提出创造条件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这是能耗双控制度自实施以来的一次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火电转型新能源标的建议关注【华能国际(A+H )】【华润电力】【华电国际(A+H )】;新能源运营商建议关注【龙源电力】【福能股份】【三峡能源】【吉电股份】【金开新能】等;水电建议关注【川投能源】【华能水电】【国投电力】【长江电力】。
风险提示:新能源消纳不及预期、政策推行不及预期、电价下调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7%
-1%5%11%17%23%29%35%公用事业
沪深300
内容目录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耗政策转型 (4)
1.1. 立足以煤为主基本国情,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4)
1.1.1. 能源转型阵痛期,火电仍为支撑 (4)
1.1.2.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4)
1.2. 能耗“双控”政策面临调整,能源领域改革深化 (5)
1.2.1.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绿电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5)
1.2.2.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调整 (7)
1.3. 投资建议 (7)
2. 环保公用投资组合 (8)
3. 重点公司外资持股变化 (8)
4.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9)
5. 行业历史估值 (9)
6. 上周行情回顾 (10)
7. 上周行业动态一览 (11)
8. 上周重点公司公告 (12)
图表目录
图1:我国发电结构中,煤炭占比较大 (4)
图2:2021年上半年电源结构 (4)
图3:市场价:动力煤(Q5500,山西产):秦皇岛 (4)
图4:2019-2021全社会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4)
图5:2021年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工作进展不佳的19个省(区、市) (5)
图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行业能耗及占比(万吨标准煤) (7)
图7:阳泉煤业收购集团原料煤数量(单位:万吨) (7)
图8: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单位:百亿亿焦耳) (7)
图9: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百万吨) (7)
图10:长江电力外资持股情况 (8)
图11:华能水电外资持股情况 (8)
图12:国投电力外资持股情况 (9)
图13:川投能源外资持股情况 (9)
图14:华测检测外资持股情况 (9)
图15: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元) (9)
图16: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单位:万吨) (9)
图17:电力行业历史估值 (10)
图18:燃气行业历史估值 (10)
图19:环保行业历史估值 (10)
图20:水务行业历史估值 (10)
图21: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 (10)
图22:上周电力、环保、燃气、水务涨跌幅 (11)
表1:系统灵活性提升手段比较 (5)
表2:部分省份限电限产措施 (6)
表3:环保公用投资组合(截至12月10日收盘) (8)
表4:上周个股涨跌幅排名 (10)
表5:上周行业动态一览 (11)
表6:上周重点公司公告 (12)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耗政策转型
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强调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本周我们对这一新政策进行梳理解读。
1.1. 立足以煤为主基本国情,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会议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1.1.1. 能源转型阵痛期,火电仍为支撑
火电仍是主要发电来源。
我国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占比已经由2016年的13.56%提升至目前的25%,同时火电的装机占比降至56%,但是今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比例仍高达73%,光伏风电贡献比例仅12.9%左右。
虽然“十四五”规划纲要给出了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持续保持刚性增长态势,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化石能源不太可能马上退出,能源结构转型阵痛期仍将持续。
图
1:我国发电结构中,煤炭占比较大
图
2:2021年上半年电源结构
资料来源:Ember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电联、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天风证券研究所
1.1.
2.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缺煤是今年多地电力供应紧张的一大主因。
供给端,煤炭紧缺导致的煤价大幅上扬使得煤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上涨,10月20日秦皇岛动力煤市场价来到2592.5元/吨的高点,相较去年同期上涨318.5%,煤电企业产销成本严重倒挂,企业发电意愿受到压制。
需求端,我国用电需求高速增长。
2021年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其中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3%,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0%,增速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
图3:市场价:动力煤(Q5500,山西产):秦皇岛(元/吨)
图4:2019-2021全社会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电联,天风证券研究所
火电不仅仍是发电支撑,还起到重要的调峰作用。
在新能源装机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新
能源电力电量充分消纳与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矛盾越发凸显,系统灵活性提升的重要性
也日益提升。
具体来看,灵活性提升的方式包括引入需求侧响应、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建设电化学储能电站和火电灵活性改造等。
其中,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具有改造效果好、
性价比高、周期短等优点,可以在充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缓解“以热定
电”和可再生能源消纳之间的矛盾。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火电占比较高,因而实施火电
灵活性改造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表1:系统灵活性提升手段比较
手段优势不足
需求侧响应✓潜力大;
✓前景好。
✓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形成需要较长时间;
✓提升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需求侧资源可控性相对较差;
✓响应效果难以精确计量,有争议。
抽水蓄能电站✓不仅提升灵活性,还能作为事故备用和黑
启动电源。
✓投资成本高,价格疏导困难;
✓抽发损失 25%,使用成本高。
电化学储能电站✓全自动化控制,响应快速;
✓控制精度高,可全容量调节。
✓缺乏转动惯量;
✓前期投资高,性价比较低。
火电灵活性改造✓调峰能力提升显著;
✓配合检修同步进行,周期短见效快;
✓单位调节容量投资小。
✓配套政策与机制依赖性较高。
资料来源:《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激励机制研究》张晶等、天风证券研究所
1.2.能耗“双控”政策面临调整,能源领域改革深化
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
“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
简单层层分解。
1.2.1.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绿电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2021年8月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
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双控困局。
在能源强度降低方面,包括青海、宁夏、广东、福建在内
的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此外包括浙江、河南、甘肃、
四川在内的10个省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为二级预警,不达标省市累
计占比高达63.33%。
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共有13个省(区)为一级或二级预警,
累计占比为43.33%。
其中双控目标均为红灯预警的省市高达七个,分别是青海、宁夏、
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和江苏。
图5:2021年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工作进展不佳的19个省(区、市)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天风证券研究所
《晴雨表》下发后,上半年能耗控制形式不佳的省份陆续开始对高能耗重点行业实施高
强度管控,限电限产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
以云南省为例,9月11日云南省出台《关于
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钢铁、水泥、黄磷、绿色铝、工业硅、
煤电等重点行业的管控。
表2:部分省份限电限产措施
地区方案
宁夏8月22日,宁夏约谈能耗双控形势严峻的4个地区和5家重点企业,要求被约谈地区和企业精准制定整改方案,将能耗总量压减和强度下降目标逐月分解,并向被约谈地区派驻错峰生产工作督导组。
广西9月1日,广西开始要求当地水泥企业限制产量,9月水泥产量不超过21年上半年月均产量的40%。
江苏9月7日,江苏省召开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专项节能监察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采取异地监察方式,涵盖全省323家年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和29家“两高”项目企业。
云南9月11日云南省出台《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钢铁、水泥、黄磷、绿色铝、工业硅、煤电等重点行业的管控。
9月19日云南省发改委进一步强调,将推进压实州市落实双控责任目标,建立日监测日分拆日报告制度,在全面加强工业节能的同时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消费流通节能、公共机构节能。
陕西榆林9月13日,陕西榆林发布《关于确保完成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新建成“两高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本年度新建成已投产的“两高”项目在上月产量基础上限产60%,其他“两高”企业9月份限产50%。
资料来源:人民网、东方财富网、苏州工信局、云南发改委等、天风证券研究所
针对各地经济发展与能耗双控之间的矛盾,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完善能源
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
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
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
消费总量考核,增加了能耗双控制度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本次会议再次强调新增可再生
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将显著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建设可再
生能源的意愿,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有望加速。
对于工业硅、多晶硅等高耗能行业,若生产过程中所用电量为可再生能源电量,同样属
于新增可再生能源范畴,将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绿电消费
需求。
绿电交易是推进电力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会议释放的新增可再生能
源不纳入能源总量控制信号,有利于促进企业通过购买绿电的方式来提升能源消耗总量,
缓解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在“双控”背景下的发展压力。
今年9月绿电交易试点启动
后,首次交易共完成79.35亿千瓦时,而国网经营区今年仅上半年直接交易电量就达到
10154亿千瓦时,成交规模较小,溢价在0.03-0.05元/千瓦时左右。
绿电需求的增加也将
抬升绿电交易规模及交易频率,推高绿电溢价。
会议提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部分能耗总量有望放开。
原料用能指用作
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
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
例如用石油生产化纤产品,这个过程石油未燃烧产生碳排
放,因此不计入能耗总量。
多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一直要求企业将原料煤和燃料煤都计
入能耗总量,我国部分地区2021年下达给煤化工企业的用煤指标,一律在企业上年度实
际用量的基础上再降低一定比例。
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煤化工企业用煤量普遍
远低于正常年份,这将限制煤化工等企业未来的产能释放。
例如,阳泉煤业的原料煤采
购数量从2016年的1340万吨缩减至2020年的610万吨,降幅达到54.5%。
在原料用能
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后,原料煤用量将从总能耗中合理扣除。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9年全国能源消费用量为48.7亿吨标煤,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能3.26
亿吨标准煤,占比6.7%左右,这部分能耗总量的放开有望煤化工企业产能释放。
图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行业能耗及占比(万吨标准煤)
图7:阳泉煤业收购集团原料煤数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1.2.2.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调整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本次会议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意味着“双控”的含义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原料用能均不会产生碳排放,因此“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提出是对双控机制由能耗控制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调整的铺垫,目的是为在碳排放双控出台之前将不产生碳排放或少量碳排放的项目挪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碳排放双控与能耗双控的共性与区别。
共性方面,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体系仍以化石能源为主,根据BP 数据,2020年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总体能源消耗比例为84.3%。
在化石能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能源体系中,能耗水平与碳排放水平直接挂钩、高度吻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耗,也就是降低了碳排放。
降低了碳排放,能耗一定也会降低。
区别在于,能耗“双控”是出于经济发展提出的目标,而碳排放“双控”是出于温室气体减排提出的目标。
图
8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单位:10^18 焦耳)
图9: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BP 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 ,天风证券研究所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原因:随着低碳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主体能源,目前我国实施的能源总量控制制度缺陷型将逐步凸显,能耗总量控制在限制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实质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可有效避免能源总量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促使政府在控煤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之间寻求平衡,同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发展。
此外,能源消费总量过度的控制可能会影响民生和经济,而碳总量控制是更科学性的机制,因为碳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外部性,所以对碳的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法理上的共通性。
1.3. 投资建议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意味着煤炭产能加速释放,进一步释放高煤价的压力。
会议明确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
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将显著提高各地、尤其是能耗双控紧张地区建设可再
生能源的意愿,同时将提高绿电需求,抬升绿电交易规模及交易频率,推高绿电溢价,
新能源运营商有望充分受益。
同时,会议提出创造条件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
和强度“双控”转变,这是能耗双控制度自实施以来的一次重大突破,将深化能源领域
改革,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火电转型新能源标的建议关注【华能国际
(A+H)】【华润电力】【华电国际(A+H)】;新能源运营商建议关注【龙源电力】
【福能股份】【三峡能源】【吉电股份】【金开新能】等;水电建议关注【川投能源】
【华能水电】【国投电力】【长江电力】。
2.环保公用投资组合
表3:环保公用投资组合(截至12月10日收盘)
600821.SH 金开新能 6.58 172 0.27 0.54 41 21
量加速扩张
11.18
600025.SH 华能水电 6.26 1,192 0.34 0.37 19 18 全国第二大水电公司,五大拐点已
至
6.62
0916.HK 龙源电力0.47 1,128 0.70 0.84 25 20 风电运营龙头,十四五装机有望快
速增长
17.18
600905.SH 三峡能源-2.96 1,966 0.29 0.37 24 19 三峡集团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装
机规模行业前列
6.88
000875.SZ 吉电股份20.26 234 1.60 2.38 5 4 新能源方向明确,致力成为国内一
流清洁能源运营商
8.37
603324.SH 盛剑环境-11.04 77 1.07 1.82 58 34 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领军企业61.57
300680.SZ 隆盛科技-8.00 63 0.89 1.07 35 29 新能源+国六东风已至,EGR龙头
借势启航
31.15
600803.SH 新奥股份-2.08 522 1.12 1.24 16 15 天然气行业龙头,碳中和下成长潜
力高
18.35
603393.SH 新天然气-5.50 109 3.09 1.7 8 15 天然气全产业链模式稳固,煤气层
量价齐升
25.61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均采用天风预测数据
3.重点公司外资持股变化
截至2021年12月10日,剔除限售股解禁影响后,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
投能源和华测检测外资持股比例分别为6.97%、0.37%、1.60%、2.43%和18.47%。
较年初
(1月2日)分别变化+1.52、+0.02、-0.58、-0.84和-4.51个百分点,较上周分别变化
0.00、-0.09、+0.07、+0.01和-0.05个百分点。
图10:长江电力外资持股情况图11:华能水电外资持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12:国投电力外资持股情况图13:川投能源外资持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14:华测检测外资持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4.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煤价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0日,秦皇岛港动力末煤(5500K)平仓价为942元/吨,
较去年同期增加279元/吨,同比变化+42.1%,较2021年2月7日675元/吨环比变化
+39.56%。
库存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0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总量为48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
少14万吨,同比变化-2.8%,较2021年1月1日510万吨环比变化-4.5%。
图15: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元)图16: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5.行业历史估值
图17:电力行业历史估值图18:燃气行业历史估值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19:环保行业历史估值图20:水务行业历史估值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6.上周行情回顾
表4:上周个股涨跌幅排名
华电国际
3 000531.SZ 穗恒运A 16.1
4 59 - - - -
4 603318.SH 水发燃气16.01 3
5 - - - -
5 600011.SH 华能国际12.45 1,038 -0.09 0.4
6 -82 17
6 001896.SZ 豫能控股12.18 96 - - - -
7 600277.SH 亿利洁能11.83 224 0.22 0.26 26 22
8 002039.SZ 黔源电力11.50 65 1.18 1.66 17 12
9 000920.SZ 沃顿科技10.12 40 - - - -
10 600995.SH 文山电力9.67 91 0.20 0.40 88 43
跌幅前5个股
1 000968.SZ 蓝焰控股-10.74 103 - - - -
2 300332.SZ 天壕环境-10.7
3 108 0.23 0.40 51 30
3 000546.SZ 金圆股份-9.47 97 - - - -
4 300483.SZ 沃施股份-8.0
5 47 - - - -
5 002573.SZ 清新环境-6.92 90 - - - -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均采用Wind一致预期
图21: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22:上周电力、环保、燃气、水务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7.上周行业动态一览
表5:上周行业动态一览
12月5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全球气候投融资峰会”在广州举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指出现已有计划在明年将有色冶炼和建材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机并网发电
12月7日,中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搭载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组成“三峡引领号”(单机容量5.5兆瓦),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率先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升级、挖潜深远海风能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北极星电力网】
重庆调整2021年采暖季中心城区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
重庆市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调整2021年采暖季中心城区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非居民天然气(包括工业、商业、集体、CNG原料气)最高销售价格由现行2.074元/立方米调整为2.576元/立方米;车用CNG最高销售价格由现行3.184元/立方米调整为3.686元/立方米(按质量计算,由现行4.68元/公斤调整为5.42元/公斤)。
【北极星能源网】
安徽储能配比:光伏最高35%;风电最高98%!
安徽省能源局印发《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方案》,下发了6GW项目指标。
其中:光伏项目指标4574MW,配置14%~35%*1小时的电化学储能,总规模为961.5 MW;火电灵活性改造调峰容量按0.7~3.3倍配置,共需新增调峰619.6MW;风电项目指标1426MW,配置40%~98%*1小时的电化学储能,总规模为600.4 MW,火电灵活性改造调峰容量按1.1~1.5倍配置,共需新增调峰349.7MW。
【智汇光伏】
重庆分时电价:峰谷电价比例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