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早期梅毒患者rpr阴转率、血清固定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拘泥于初始CD 4+T 淋巴细胞水平,
宜尽早进行[8]。
体现在本组患者中,自愿接受HAART 的患者由2008年合计治疗2人到2018年合计治疗37人,治疗患者规模在不断扩大,治疗的可及性不断提高。
而且,本
组中基线值平均(295.55±181.14)个/mm 3
,
平均值高,CD 4计数分布在(201~350)个/mm 3最多,达35.69%,与文献[9]统计基本一致。
其中220例符合随访条件患者基线CD 4水平为(297.54±181.41)个/mm 3,治疗半年后治疗6个月后上升至
(418.42±203.54)个/mm 3,
治疗前后CD 4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明显重建。
从2012年~2018年,患者确诊到接受HAART 的时间
27(4):441-442.
[5] 潘新莲,柳智豪,陈坚,等.235对夫妻HIV/AIDS 感染情况调查
[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4):209-212.
[6] 汝燕峰,徐臣,程国金,等.108例HIV 感染者/AIDS 病人临床分
析[J].安徽医药,2005,9(12):920-922.
[7] 覃川,张鹏,蒋忠胜,等.不同CD 4CF 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
患者HAART 后免疫重建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1):71-72.[8] 陈莉贞,胡驾云,姚鹏,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 4+T 淋
巴细胞的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6,43(5):313-317.
[9] 豆智慧,张福杰,赵燕,等.2002—2014年中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
治疗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345-1350.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早期梅毒患者RPR 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
响研究尹雪锋,丁克云※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 目的 观察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早期梅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实验组加用头孢曲松,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临床指标有无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早期症状消失时间更短,血清固定率更低,治疗效率较对照组更高。
结论 头孢曲松能够通过胎盘和血脑屏障,且血浆浓度高,停留时间长,与苄星青霉素联合应用对早期梅毒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对于尽快消除早期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早期梅毒;RPR 阴转率;血清固定率
中图分类号:R759.05;R759.1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0.01.021
【收稿日期】2019-06-13 ※通信作者
梅毒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传播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梅毒螺旋体,累及范围很广,一旦感染可以危及全身各个脏器,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性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可以通过孕妇经胎盘传播给胎儿,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体液以及血液也
可以造成感染[1]。
因为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
传播能力极强,导致近年来我国梅毒患病人群逐年上升,全
世界每天大约有超过3.5万人感染此病,不发达国家
比发达国家发病率更高。
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传染源为梅毒螺旋体的显性和隐性感染者,患者体液中梅毒螺旋体浓度很高,尤其是在患者感染的前2年,传染性极强,2年之后性传播能力会减弱,但是依然可以通过破损皮肤以及胎盘等继续传播。
早期梅毒常有多种形态梅毒疹等,容易和其他皮肤病混淆,造
综合性护理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心理状态及阻断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张乐乐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心理状态及阻断治疗依从性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收稿日期】2019-06-11
况进行划分,按照临床疗效的不同,进行分级:如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皮疹等完全消失,血清特异性抗体转为阴性则为显效;如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清特异性抗体有所下降但是没有完全转为阴性,则为有效;如患者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有加重倾向,血清特异性抗体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有上升趋势,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33%。
应用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血清特异性抗体大部分都有降低,比单独使用苄星青霉素效果好(P <0.05)。
2.2 两组RPR 转阴率对比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后,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浓度明显降低,RPR 转阴率显著提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2.3 两组血清固定率的比较 实验组30例,发生血清固定2例,血清固定率6.67%,对照组30例,发生血清固定10例,血清固定率3
3.3%。
实验组的血清固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应素试验是反映梅毒进展程度的有效指标,越大则说明危险程度越高,临床检测梅毒,主要依靠RPR 试验。
RPR 试验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方便快捷,能够反映体内梅毒的活动性强弱。
为寻求更好的诊疗方案,笔者对我院患有早期梅毒的60名患者,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区别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加用头孢曲松。
一个月后观察发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早期症状,降低血清固定率,并且实验组RPR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梅毒患者使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能够使药物穿透能力更强,浓度更高,从而更好地杀灭梅毒螺旋体,使RPR 转为阴性,有效降低血清固定率。
参考文献:
[1] 李爱玲.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RPR 高滴度妊娠合并梅毒
的疗效[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5):743-744.
[2] 柳文宏,荣静,笪苏蓉.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
患者对其RPR 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19,28(1):125-127.
[3] 徐亚楠,周晓凤,熊林.梅毒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
霉素治疗对患者体内血清学变化情况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 2018,27(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