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能力测试二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能力题

初中语文能力题
1.生物电脑的仿生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案:
(1)有机生物芯片中的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
进入想象:
要像探究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生物分子,在相互作用下,是如何形成生物电路的?电源启动后,是如何让电脑处理、传输信息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之间是如何进行化学反应的?当缺少能量时,你感觉如何?温度过高时,你感觉如何?
进入想象:
该题分析完之后,假设自己是小雨滴,当天早晨乌云密布,下着蒙蒙细雨,我会感受天气的温度与变化,雨滴是如何形成的,在什么情况下会下雨,雨水的大小是多少?颜色是什么样子?雨水的成分又是什么?我看到小弗朗士来与韩麦尔先生告别,会看到他们是如何见面的,听到他们会说些什么,感受氛围是什么样的,雨滴落在他们身上时我有什么感受,我会嗅到什么气味……
2.“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巧妙使用双关语,能使语言表达含蓄诙谐。
洪承畴原是明朝重臣,后来兵败降清,官至大学士。传说他降清后,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同弈者应声对出下联:“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②解决之路在哪里呢?
③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所以人们把具备这种有机物的计算机叫做生物电脑,这已经是第五代计算机了。
④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生物电脑的外部是用一种非常薄的玻璃膜制成的,内部装有由蛋白分子构成的有机生物芯片。由于有机生物分子的生物芯片比半导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小得多,甚至可以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所以,生物电脑的芯片是非常微小的。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密度极高,动作速度快。

实验初中新生分班考语文能力测试卷附答案

实验初中新生分班考语文能力测试卷附答案

实验初中新生分班考语文能力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棱.角(lén)匀称.(chèn) 刚劲.(jìnɡ)济.济一堂(jǐ)B.闷.热(mēn)惩.罚(chénɡ)扁.舟(piān)潜.移默化(qiǎn)C.女佣.(yōnɡ)酵.母(jiào)解剖.(pōu)果实累.累(léi)D.魁梧.(wú)弄.堂(nònɡ)徘徊.(huái)蒙.古族(měng)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 硝毁牙牙学语不甘落后焦燥不安B. 赡仰雕粱画栋沧海一栗流连忘返C. 艰巨鬼斧神功相形见拙罪魁祸首D. 慈祥不负重望莞尔一笑张驰有度3.下列各组字造字方式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炙家尖岩B. 晨峡明衬C. 山川田从D. 旦鸟刃本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举.措举.世闻名B.绝.交绝.无仅有C.名.誉莫名.其妙D.称.职称.心如意5.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精细的做工精密的制作精美的包装B. 精湛的技艺精致的纹理精确的打击C. 精巧的构思精妙的礼品精辟的分析D. 精深的工艺精锐的部队精炼的语言6.将四个成语按顺序填入下列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慈溪要建高铁站已是▲的事实,我们对在家门口乘坐高铁的梦想▲。

接下来,面临艰巨的建设任务,我们应当▲,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建设中去。

慈溪的未来▲。

A.不容争辩不可限量满怀信心众志成城B.满怀信心不容争辩众志成城不可限量C.众志成城满怀信心不可限量不容争辩D.不容争辩满怀信心众志成城不可限量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看了《战狼2》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③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①在河之洲(2).②蒹葭苍苍(3).③漏断人初静(4).④气蒸云梦泽(5).⑤两鬓苍苍十指黑(6).⑥青山横北郭(7).⑦只有香如故(8).⑧清晨入古寺(9).(2)城阙辅三秦,(10).风烟望五津。

(11).与君离别意,(12).同是宦游人。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4年香坊区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二)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在条形码区域内。

3.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书写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青春之美,美在奋斗。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季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神(cǎi)奕奕的青年们,以(péng)勃的朝气与活力,踏上了追寻梦想的征程。

他们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披荆斩林,砥砺前行,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他们奔走呐喊,抗日战争他们歼击顽敌,建设工地他们激情(yǒng)跃……他们任劳任怨,挥洒着汗水与青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帜。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青春之花唯有经历风雨磨砺,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青年人的奋斗与拼搏,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得益(zhāng),共同铸就了时代的辉煌。

1. 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ì)B. 砥砺前行(bǐ)C. 烙下(luò)D. 旗帜(zhì)2. 语段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彩B. 篷C. 涌D. 彰【答案】1. D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锲而不舍(qì)——qiè;B.砥砺前行(bǐ)——dǐ;C.烙下(luò)——là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202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套)

202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套)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一、填空1、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3、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4、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6、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8、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9、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二、选择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D)。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三、判断对错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202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五套)有答案

202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五套)有答案

202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五套)有答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中学教师提供五套带有答案的202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内容
本文档包含以下五套测试,每套测试都附有答案:
1. 第一套测试
2. 第二套测试
3. 第三套测试
4. 第四套测试
5. 第五套测试
每套测试涵盖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需要选择相应的测试进行使用。

每套测试的答案部分详细解析了正确答案的依据和解题思路,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指导。

使用建议
以下是针对初中语文教师使用这五套测试的一些建议:
1. 在使用测试前,教师应先仔细阅读每套测试的内容和答案解析,熟悉测试的结构和要求。

2. 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选择适当的测试进行使用,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全班测试,也可以根据个别学生的需要进行小组或个别测试。

3. 在学生完成测试后,教师应认真批改答卷,并结合答案解析给予学生详细的评价和指导。

4. 教师可以将测试的结果用于评估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安排。

总结
这五套带有答案的202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将成为中学教师的有用工具,帮助他们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分)1.(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浊.流(zhuò)朔.气(shuó)呜咽.(yān)山巅.(diān)B.峭.壁(qiào)诧.异(chà)懊.悔(ào)咀嚼.(jué)C.酣.然(hān)踱.步(duò)亘.古(gèng)镐.头(gǎo)D.污秽.(huì)山涧.(jiàn)机杼.(shū)嗥.鸣(háo)2.(本题1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狂斓田垄阿姊污秽B.紫藤丰饶山颠云鬓C.祈祷斑斓气魄辔头D.怪诞泛烂诧异鞍鞯3.(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想不起把钥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寻找,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能见度低,司机要小手小脚....地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5.(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理解,哪一项表述最准确?A.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B. 高中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鼓励学生成为作家。

C. 高中语文课程应以应试为目标,确保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D. 高中语文课程应侧重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忽略现代文学的学习。

答案:A解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语言文字素养”的提升,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

选项B过于偏向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且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或能够成为作家;选项C将课程目标简化为应试,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和人文性;选项D则存在明显的偏颇,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文学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偏废。

因此,A项表述最准确。

2.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通常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这四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但并不属于四大名著之列。

3.下列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阅读教学应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只需被动接受。

B. 阅读教学应注重标准化答案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C. 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

D. 阅读教学应仅关注文本的字面意义,忽略其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答案:C解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活动深入理解文本。

选项A和B都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标准化答案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项D则忽略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和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一)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什么?答: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③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④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第四学段有什么具体学习内容?答:(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代诗歌的是:-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诗经》- D. 《西游记》参考答案:C2. 下列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是:- A. 《论语》- B. 《唐诗三百首》- C. 《红楼梦》- D. 《古文观止》参考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A. 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B. 借用典故和引用古人之言- C. 以对话形式表达思想- D. 语言简练,意境丰富参考答案:C4.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A. 表达清楚,不含糊- B. 语句通顺,语法正确- C. 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D.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参考答案:C5.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言文的常见句式:- A. 主谓宾结构- B. 状语从句- C. 并列句- D. 定语从句参考答案:B第二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古文观止?参考答案:《古文观止》是一部明代著名散文选集,收录了唐代以来的优秀散文作品。

它是古代文言文的经典范本,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2. 请列举三种写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表达清楚,不含糊- 语句通顺,语法正确-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3. 请解释文言文的特点。

参考答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它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借用典故和引用古人之言。

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意境丰富,常以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和定语从句等句式表达思想。

以上是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语文九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2)

初中语文九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2)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对于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该怎样做。(4 分)
链接材料一 刘盛兰,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 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18年来,他捐资助学10万多元,资助了100 多 个 学 生 , 收 入 微 薄 的 他 , 捐 助 过 程 可 谓 极 其 力 不 从 心 , 18 年 几 乎 没 尝 过 肉 味,没添过一件新衣,他对自己“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住的地方 除了一张堆着破旧棉被的炕和几个老箱子外,就剩下积满灰尘的表彰绶带、相 框以及摔坏的奖杯,但他却能在这贫苦交加的18年里,慷慨地将靠拾荒得的所 有钱财捐给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③我,就是你的免疫系统! ④亿万年来,任何高等动物的生存繁衍,都离不开我的守护。每个人都会感 冒,而且有几百种病毒会导致人类感冒,其中绝大多数感冒病毒,我都可以应对自 如。我与病毒、细菌、细胞变异已经战斗了几十亿年,而人类从认识这些,到采取 有效技术手段(以青霉素1940年应用于临床为标志)不过百年。这与我漫长的技术 改进时间相比,只是一瞬间。 ⑤说起技术手段,我对抗微生物的手段可谓纯粹、天然、无公害。 ⑥首先,高筑墙、广设防,我构建了三道防线:物理屏障、非特异免疫系统、 特异免疫系统。这三道防线,从功能到技术手段,逐步升级,形成了一整套三维立 体防御体系。
④走到他身旁时,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随手丢出去。硬币在空中划出一 道优美的弧线,“哐啷”一声,落到了缸底。我依旧脚步匆匆,行走的速度并没有 因此放慢一点点,隐约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沙哑干涩的“谢谢”。
⑤就在我昂首阔步前行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女性。她双手提着沉甸甸的袋 子,看上去有些吃力,显然是刚从商场里购物出来。再仔细看,她衣着华丽,妆容 精致,明亮的眸子里荡漾着浅浅的笑意,像水波潋滟的湖面,美丽、优雅、知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其他132.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在工作组召集的大会上,他也不检查,也不辩解。

(_______)(2)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_______)(3)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_______)【答案】并列复句选择复句并列复句【解析】【详解】考查复句的类型。

(1)“他也不检查,也不辩解”属于并列复句。

(也……也……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2)“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属于选择复句。

(与其: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毋宁: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选择或赞成的一面)(3)“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为并列分句。

(肯定一个,否定一个)13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3)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4)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答案】(1)排比(2)引用(3)比喻(4)反问【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与理解。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①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②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③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初三语文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二)

初三语文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二)

初三语文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二)
1. 问:《决战桃花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

答:真实自然与人道主义。

2. 问:《散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和心情?
答:描写了初秋的清新景色和心情舒畅的愉悦感。

3. 问:《塔》可以理解为什么样的建筑物?
答:可以理解为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4. 问:《池上》抒发的是什么主题?请用不超过5个字概括。

答:唯美闲适。

5. 问:《无题》通过什么描述传达了人生哲理?
答: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色传达了人生短暂的哲理。

6. 问:《对食堂的思考》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态度?
答:作者表达了对食堂制度的思考和质疑。

7. 问:《牛痘表》的写作意义是什么?
答:《牛痘表》是以描写疾病牛痘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人民的烦恼和对灾难的反思。

8. 问:《白杨礼赞》通过描述白杨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通过描述白杨树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伟大精神的敬佩和赞美。

9. 问:《龙的传人》中小龙的性格是怎样的?
答:小龙勇敢、聪明、善良,乐于帮助他人。

10. 问:《月夜》中表达了什么情绪?
答:表达了静谧、祥和、宁静的情绪。

以上是初三语文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参考。

初中语文期中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期中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期中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应届(yīng) 迸溅(bèng) 箴言(zhēn)B. 恣意(zì) 蹒跚(pán) 缄默(jiān)C. 迤逦(yǐ) 缱绻(quǎn) 谄媚(chǎn)D. 剽悍(piāo) 蜷缩(quán) 恻隐(c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敏捷。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拟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自然。

C.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D. 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夸张。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反问。

D.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努力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他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努力。

C.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设问。

D.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初中语文八上专项测试卷二(句子)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上专项测试卷二(句子)及答案

专题测试卷一字词时间: 50分钟满分: 60分一、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B.晋梅中学的《雪花》校刊里有很多散文、诗歌和优秀习作。

C.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D.我的故乡是湖北省黄梅县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中华文化湖南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伟人故里锦绣湖南”为主题,举办了文化讲坛、书画精品联展等。

C.“十三·五”期间,根据总体工作部署,我国将对近1 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清净的环境,也会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

B.“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C.在“相约油菜花节,分享成长之美”活动期间,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开放周启动仪式。

D.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树立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博物馆里,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内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B.一些亏损企业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时,发现了这些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

C.所谓“先诊断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

D.一篇文章如果字迹潦草,那么即使内容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测试题及参考解答

初中语文教师行业能力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倾轧(qīng yà)C. 寥落(liáo luò)D. 纤维(xiān wéi)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B. 欣喜若狂C. 不可救药D. 顶天立地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C. 采采卞卞,薄言还归。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4. 下列作品,属于曹雪芹创作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5.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骆驼祥子”为主人公的是:A. 《骆驼祥子》B. 《茶馆》C. 《四世同堂》D. 《围城》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孟子·告子下》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里的“忍”字的意思是______。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是指______。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其中“及时雨”是______。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4. 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句子是______。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5.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乳名叫______。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所体现出的父爱。

参考答案:(请在此处填写参考答案)2. 请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七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电子版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当代诗人汪国真说的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请把这句话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2分)2、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蓦(mò)然窥饲(sì)告罄(qing)锲(qì)而不舍B.踱(duó)步粗犷(guǎng)迸(bèng)裂参(cēn)差不齐C.倾(qīng)刻庇荫(yìn)阔绰(chuò)芸(yún)芸众生D.剽(biāo)悍彷(páng)徨祈(qǐ)祷叱咤(chà)风云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在方格内。

(2分)A、一尘不染悲欢离和勇往直前再接再厉B、尽态极妍变换多姿语无伦次忧心忡忡C、秩序井然嘎然而止石破天惊相得益彰D叹为观止死得其所略胜一畴眼花缭乱4、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作者都是鲁迅,但前者是散文,后者是小说。

B《口技》选自《虞初新志》,它是一本由清代林嗣和张潮共同编选的笔记小说。

C法布尔的《昆虫记》,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5、古诗文和名着阅读。

(4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3)《约客》中写诗人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诗句是(4)《狼》一文中,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生发的议论是6.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类别主动回答被动回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小学生354 88.5%26 6.5%初中生306 76.5%72 18%高中生228 57%118 29.5%(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3分)(2)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位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解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诗圣”。

李白则以其浪漫主义诗歌著称,被誉为“诗仙”。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为特点,被后人称为“诗魔”。

王维则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被后人称为“诗佛”。

2、在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听说读写”中的“读”的范畴?A. 朗读课文B. 默读课文C. 背诵课文D. 书写生字答案:D解析:“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环节,“读”主要指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朗读、默读、精读、泛读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阅读理解和鉴赏文本的能力。

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都是“读”的范畴,而背诵课文也是阅读过程中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

书写生字则属于“写”的范畴,即书写能力的培养。

3、下列关于《背影》一文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作者是朱自清B.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C. 主要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在车站分别的情景D. 文章主要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答案:D解析:《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该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描写作者与父亲在车站分别时的情景,特别是刻画了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描述。

而选项D中提到的“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与文章内容不符,文章主要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4、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复杂多面,具有叛逆精神B、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角,拥有七十二变的能力,是正义的化身C、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勇猛著称,但“倒拔垂杨柳”并非其事迹D、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囊,曾借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也是“草船借箭”的策划者答案:C解析:A、B、D三项描述均准确,符合原著内容。

语文二单元试题大全及答案

语文二单元试题大全及答案

语文二单元试题大全及答案语文二单元试题是针对初中或小学语文课程的复习材料,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测试他们在该单元所学的知识。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语文二单元试题及其答案,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1. 请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斟酌:仔细考虑,权衡利弊。

- 踌躇:犹豫不决。

-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径。

)二、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短文:在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画的马非常生动,人们都说他的马仿佛能够从画中跑出来。

有一次,他画了一幅马,画完后,他的儿子看到画中的马,惊讶地问:“爸爸,这马怎么没有尾巴?”画家笑着回答:“马的尾巴是画出来的,但马的活力和精神是画不出来的。

”问题:1. 画家的儿子为什么惊讶?- 画家的儿子惊讶是因为画中的马没有尾巴,这与现实中的马不符。

2. 画家是如何解释的?- 画家解释说,虽然马的尾巴可以画出来,但马的活力和精神是画不出来的,暗示了艺术创作的局限性。

三、写作能力请以“我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注意描述校园的景色、你和同学们的互动以及你的感受。

作文示例:我的校园生活充满了色彩和活力。

每天早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通往教室的小道上。

同学们的笑声和脚步声在校园里回荡,给这个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活力。

在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惑。

课间,我们或在操场上奔跑,或在图书馆里静静地阅读。

每当我抬头望向窗外,总能看见那片绿油油的草坪,它似乎在告诉我:生活不只有书本,还有诗和远方。

校园生活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独立思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四、综合运用1.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能力测试一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8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魁梧.(wú)卑鄙.(bǐ)憎.恶(zènɡ)得陇.望蜀(lǒng)B 倔.强(jué)膝.盖(xī)匿.名(nì)津.津有味(jīng)C.颈.椎(jǐnɡ)呜咽.(yè)惬.意(qiè)谆.谆教诲(zhūn)D.氛.围(fēn)惩.罚(chénɡ)联袂.(jué)茅塞.顿开(sè)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赈灾遵守闲暇再接再厉B.争辨隔阂踊跃前车之鉴C.涣散云宵推卸漠不关心D.蜡烛急躁博学三顾茅芦3.下列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要想赢得这场比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

.....焰高B.我们要记住前事不忘....的道理,学习以往的先进经验,不断进步。

....,后事之师C.只有重视平时的训练,做到曲不离口....,才能牢固地掌握好一门技能。

....,拳不离手D.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开私家车出行很方便,堵车、停车难等问题让人很烦恼,地铁成了许多人出行的选择。

A.因为虽然但是 B.由于如果那么C.尽管但是所以 D.虽然但是尽管二、填空(共8分)5.默写(5分)⑴,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⑵,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⑶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⑷《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

(2分)6.名著阅读(3分)在《水浒传》中,先后以王伦、晁盖、①为首的众多好汉聚集在②,他们以此为根据地,杀富济贫,吸引了许多好汉前来投奔。

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后,他们在山顶上树立起一面杏黄旗,上书“③”四个大字,以此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

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

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

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分)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

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

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来自中国低碳网主要信息一:主要信息二:9.宣传委员准备借助下面的材料引导同学们开展富有创意的“低碳生活”活动,请你将这则材料的题目补充完整。

(2分)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阳光校园”节能减排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将于2010年5月29日举行,届时北京市19个区县的百所中小学将派代表队参加。

大赛设立多项环保创意比赛。

通过角逐产生的10支优秀代表队将参加7月27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大赛组委会发表绿色宣言,号召学生们勇于探索,自愿选择有创意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的共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题目:比拼环保创意10.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意义的认识,宣传委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下面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的内容,写出自己对“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不超过20字)(2分)材料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

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的意思是:四、文言文阅读。

(8分)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略无阙.处()②不见曦.月()③素湍.绿潭()④清荣峻茂.()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在横线上。

(4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㈠阅读《有一个地方叫北溪》,完成14~16题。

(共13分)有一个地方叫北溪戴冠青①有一个地方叫北溪。

②北溪是中国的魅力乡村。

③北溪因溪而得名,一条溪从山上直挂下来,蜿蜒曲折,穿村而过,使小山村显得分外灵动。

我们去的时候恰逢冬季枯水期,溪里几乎没有水,干涸的溪床上裸露着一块块粗砺的溪石。

但是我发现有几股涓涓的细流在乱石间顽强地流着,它们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石缝,柔柔地穿梭着,柔柔地流淌着。

没有拍岸的涛声,也没有叮咚的泉响,只有悄悄的身影,只有默默地穿行,但它们流得苗条飘逸,流得婀娜多姿,流得清澈纯净,把溪底的鹅卵石也洗涤得历历在目,抒情而写意。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干涸的溪床和涓细的水流居然能构成这么一幅富有韵味的意境,它沧桑得让我深邃,又柔美得让我心疼。

④北溪的花也让我感动。

虽是冬季,但漫山遍野各种各样的花儿随处可见,山坡下悄悄怒放的红杜鹃,乱石中横逸嚣张的小红豆,小路旁蓬勃灿烂的迎春花,还有那像星星一般密布在小溪两岸墨绿色的草丛中叫不出名儿的小黄花。

北溪人说,在春暖花开季节,北溪最动人的风景之一是成片的油菜花,我们现在看不到。

但我依然能够想象,阳春三月,一层层的梯田上盛开着一片片黄澄澄的油菜花,衬托着绿色的油菜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子般的光彩,灿烂着人们的笑脸,也辉煌了整个山村。

那种充满野性的张扬和蓬勃,我想,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无法铺排!⑤尽管如此,最打动我的却是溪岸的桂花。

那是我们刚踏进北溪土地的第一天,太阳早就落山了,暮色苍茫。

北溪人招待我们到溪对岸的农家去吃饭。

沿着溪岸,踏着暮色,感受着清新的山野气息,我们缓缓地朝不远处那一盏光亮走去。

突然,一缕迷人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若隐若现,飘飘忽忽,像天边的仙乐,遥远而神秘;但又分明缭绕在你的周围,让你心酥神定,疲惫全消。

是什么香那么诱人?我开始回头寻找香味的来源。

原来是桂花,是溪岸那一列桂花树的花香,就在我的身旁!在夜幕的笼罩下,灰黑的桂花树像一株株剪影,乍一看你根本没法发现那树上有花,何况桂花是那么小。

但只要你仔细一瞧,你就会发现在这黑黢黢的叶片间,分明有一小串小米粒一般细小的白色花朵,它们把自己隐藏得很深,不招摇不卖弄,不显山不露水,却毫不吝惜自己的香气,散发给每一个经过的客人,让客人心旷神怡,反复回味。

突然想起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就住在桂园,每到秋天,园里到处可见一穗穗乳白色的桂花在轰轰烈烈地盛开,花香扑鼻而来,浓郁而华丽,不像北溪的桂花如此谦虚而含蓄。

而且,北溪的桂花居然冬天也开花吐香,不,北溪人说,这里的桂花一年四季都开花。

这就是北溪的桂花,淳朴、蕴藉、坚韧、大度,难道这就是这个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⑥北溪人招待我们的是地道的农家菜。

北溪人热情地介绍说,稻米、芋头、花生、青菜都是自己种的,猪、白鸭是自己养的,竹笋、草菇是山上采的,一律是绿色健康食品。

不仅原料纯粹,厨艺也绝对传统,煎煮炖炒原汁原味,不添加那些花里胡哨的色素佐料,让人觉得特别清爽可口,忍不住狼吞虎咽,即使已经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是啊,想一想回到城里,哪里还吃得到这么纯粹的农家饭菜?⑦主人大嫂一看来了这么多人,一大早就把全家人发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洗菜的大妈额上挂着汗珠,脸上却乐呵呵的,看得出她心里很高兴,仿佛家里来了嘉宾贵客。

她看我要去山上走走,亲切地交代说,路上小心点,山路不好走,早点回来吃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我不禁心里一热,仿佛听到母亲的叮咛。

再看大妈手脚麻利,步伐矫健,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就说,您还这么年轻,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她有些不好意思,不年轻了,都奔70了。

哦,这个数字倒是我没想到的。

她还说,男人们都进城打工去了,只留着女人在守望自己的家园。

前些年儿子就叫她到城里去住,她不去,觉得还是山村里的老家好,住着习惯舒心。

听罢不由得心里又一动,是什么使她精力旺盛容颜不老?是山上的绿色植物?是山村的新鲜空气?是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抑或是长年累月的劳动使之筋骨舒张身手灵活?我想,更重要的也许是山里人的一种生存智慧,他们正是拥有了这样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存心态,才会活得如此自在和潇洒。

⑧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我知道,从此以后,我的梦中有了你……14. 阅读第③段,请分别简述表现小溪“沧桑”“柔美”的主要内容。

(4分)答:15. 作者为什么要写北溪漫山遍野的花儿?(4分)答:16. 第⑧段的“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中“频频”一词去掉好不好?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5分)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8题(共6分)动物们的纵欢时刻①比起一本正经的人类,动物虽然更彪悍、野性十足,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倒是表现得颇为隐忍。

它们晓得如何在动物园里保全自己,不给饲养员叔叔添麻烦;如何乖巧谄媚,从游人那儿弄到吃食。

家养的宠物,性情更是温顺柔弱,像极了婴孩,满足人类怜宠的心理。

实验室的老鼠猴子,为了搞点小零嘴,不厌其烦地跑迷宫,在电脑屏幕前一遍遍做傻兮兮的选择题,只有被捕杀的刹那,才做最抵死的挣扎。

连放纵在自然界的野兽,也通常远远作路过状,若非惹急了,不轻易与人类为敌。

②不过呢,就像我们要时不时除去正装跑到KTV去吼一吼,动物也不乏性情流露和放纵享乐的时刻。

③宠物猫素来是温顺的典范,众多受虐事件的主角,但它们也有触动野性的小命门——猫薄荷。

猫薄荷是有着灰绿色叶子、紫白色花的薄荷科植物,是诱惑猫儿进入狂欢舞会的入场券——那些优雅从容的高贵猫种,根本无法抵挡它浓郁的香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