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曲艳
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0例
![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0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595ba8960590c69ec3768f.png)
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0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经临床观察,筛选了颈型颈椎病患者70例,以中药热敷为主加手法治疗。
结果临床治愈45例,占64.3%;好转16例,占22.9%;无效9例,占12.8%,总有效率87.2%。
结论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中药热敷手法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多见于青壮年,因其症状轻微、短暂,以局部症状为主,有时呈一过性,易被忽视。
因而可能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其他各型颈椎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中药热敷加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7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0例均为我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18岁~50岁,平均37岁;病程1.5年~5年,平均2.5年;本次发病持续时间15~90天,平均57天。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外科杂志》等主办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所拟定的标准,即:(1)颈部症状及压痛点。
(2)X线片有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定等表现。
(3)除外颈部其他疾病(如落枕、肩周炎、肌筋膜炎等)[1]。
所有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经X线片或CT辅助诊断,伴有头、颈、肩部酸胀、压痛,颈项转动受限等症状。
2 治疗方法2.1 中药热敷(1) 处方: 应用我院协定方热敷散,组成:丹参20 g、红花15g、伸筋草15g、透骨草30g、桑枝15g、桂枝15g、川乌9g、草乌9g、乳香15g、没药15g、牛膝15g、艾叶20g、花椒15g、川穹15g、川续断15g。
(2) 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用500克食醋拌湿,装入布包中,蒸热15分钟,取出凉至70~80℃时,敷熨颈背部,药袋与皮肤之间用干毛巾隔开,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再加盖热水袋保温。
每次30分钟,每天2次,14天为1个疗程.药袋用毕凉干,连续使用4次。
中药封包热敷治疗颈椎病护理观察
![中药封包热敷治疗颈椎病护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03d73fef8c75fbfc77db234.png)
为 患者指 导合 理用 药 提供 依 据 。④ 健 康 教育 过程 中尽
量 做到个 体化 原则 , 根据 患者 的特点 给予 有针 对性 的建
议 和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 吴 锡 桂 .中 国高 血 压 病 患 病 率 及 发 展 趋 势 I - J ] .中 国 高 血 压
析E J ] . 实 用 全科 医 学 , 2 0 0 8 , 6 ( 2 ) : 1 8 6 — 1 8 7 . E 4 ] I微 , 赵 冬 .高 血 压 病 治 疗 率 及 控 制 率 影 响 因 素 的研 究 [ J ] .
气 止痛 ; 威灵仙能祛风除湿 , 通经络 , 大 青 叶 能 止 痛 散
首先 查对 患 者 , 评 估 患者 。向患 者 作好 解 释 工 作 , 并取 得合 作 。根据 病情 选 择 治 疗 部 位 , 治 疗 颈椎 病 , 笔 者选 择 颈及肩 部 。将 封 包药包 用水 打湿 , 放 入微波 炉正
麻痹 , 大 小 便 障碍 , 出现 瘫 痪 。我 科 自 2 0 1 3年 3月 以 来, 在 应用 活血 化瘀药 物 和 中频 脉 冲治疗 的基础 上配 合
对 照组治 疗后 1 d内颈 肩 部疼 痛 活动 受 限 明显 减 轻者 3 例, 3 d内颈 肩 疼 痛 活 动 受 限 明显 减 轻 者 7例 ,
讨 论
颈 椎病 是 由于 风寒 湿 邪 凝 滞 经 络 , 气 血 瘀 滞 不 得
行, 经络 阻塞 , 颈 部反 复疲劳 形成慢 性 劳损致 颈项 、 肩 背
定 位性 疼痛 、 颈肩 背强痛 、 酸硬, 严 重者甚 至僵 斜不 能屈 伸转侧 , 活 动受 限 。一 般疼 痛多局 限 于某一 侧或 某一 肌 群 。中药封 包 内的苍术 能祛 风除 湿散寒 ; 苏 木能行 血 通 络, 祛瘀 止 痛 , 散 风和 血 ; 青 风藤能 祛 风除湿 , 利尿 消肿 ;
牵引推拿中药热敷序贯疗法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
![牵引推拿中药热敷序贯疗法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5bc73e55ef7ba0d4a733b3c.png)
中药热敷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体会
![中药热敷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10898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中药热敷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体会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药热敷疗法已被证实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护理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药热敷疗法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
首先,中药热敷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肌肉不适。
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缓解炎症和肌肉疼痛。
中药的药性能够进一步促进疼痛区域的血液流通,舒缓不适。
其次,中药热敷疗法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
颈肩腰腿痛往往与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有关,中药热敷能够减轻痉挛肌肉的紧张程度,增强肌肉的柔韧性。
热敷同时还能够放松神经系统,使患者感到身心放松。
另外,中药热敷疗法对于促进中草药成分的渗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热敷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渗透。
中药药性温和,通过热敷可以让草药成分更好地被患者吸收,发挥其独特的疗效。
在实施中药热敷疗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烫伤。
确保热敷物温度适中、均匀,避免过热或局部过凉。
同时,我们还要确保患者的意识清醒,以免意外发生。
总的来说,中药热敷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手段。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不适,它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恢复健康。
在日常护理中,我们应灵活运用中药热敷疗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c47b292b160b4e777fcf05.png)
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宁思涵(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 探究对于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
方法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4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神经营养治疗与常规护理,后者在相同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
结果 整体疗效中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18/20)vs75.0%(15/20)(P=0.03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4.4±1.1 vs 2.5±0.5,P=0.028);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75.0%(P<0.05)。
结论 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中药热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的程度,提高诊疗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借鉴和采用。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中医;热敷;护理;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6.111.02颈椎病通常为颈椎的退行性病变,排除外伤等外力作用因素,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保持某种姿势有关,尤其是当今智能设备普及率逐渐增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颈背部的疼痛不适,伴上肢的疼痛、麻木感,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胸部的束缚感,呈逐渐加剧的趋势,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1]。
治疗上对于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通常建议采用神经营养治疗,同时可通过颈椎牵引及颈托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通常不是非常理想。
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中旨在探究通过中药的热敷疗法配合系统护理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01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时间段内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颈椎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未达到手术的指征,但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与颈部X线、CT/MRI检查明确诊断为颈椎病,患者病情平稳,精神及意识状态正常,对非退行性病变所致的颈椎病及无法耐受中药热敷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85b81a79563c1ec5da714b.png)
上述 8 0例患 者 随机 分 为 观察 组和 对 照组 , 每组 4 O 例, 两 组患 者 的 中期病 情 反复 给患 者造成 的心理 压力 。 做好 心理 护 理工作 的 同时 , 般情 况 以及 临 床 症 状相 比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 具 有 可 也 要 注意 调整 患者 饮 食 , 合 理 安排 患者 作 息 时间 , 为疾 病 的治疗 提 比性 。 供 保 障 。 1 . 2 治 疗方 法 : 对 照组 患者采 用 双柏 散进 行 常规外 敷 , 每天 敷 5 ~ 7 h , 4 讨 论
颈椎 失稳 、 压 迫机 体 邻近 的脊 髓 、 交 感 神经 、 脊 神经 根 、 颈 动脉 等结 3 . 2中药热 敷 护 理 : 临床 护 理 人 员在 对 患 者进 行 护 理 时 , 要 注意 指 构造 成 患者 头痛 、 头晕、 耳鸣 、 恶心 以及 颈部 活 动 困难 。 中药 热敷 是 导 患 者采 取合 适 的体位 , 使患 者颈 肩部 充分 暴露 。 注 意询 问患者 的 将药 物 煎汤 , 用 毛 巾将 汤敷 于 患处 , 从 而达 到 疏通 腠 理 、 温经 通 络 、 感受 , 保持 热 敷温 度适 中。在 热敷 时 注意 观察 患 者皮 肤 , 如 果 患者 活血 止 痛 的治疗 目的[ 1 ] 。近年 来 , 我 院采 用 中药 热 敷治 疗 颈椎 病 取 出现 红斑 、 苍白、 痒 痛 以及 水泡 等不 良症状 , 应 该立 即停 止热 敷 , 并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本 研 究 回顾 性 总 结 分 析 我 院在 2 0 1 0年 1月 采 取 相应 的措 施日 。 2 0 1 2年 1 2月 收治 的 8 0 例 颈椎 病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总 结 患者 临 床 3 . 3 生 活护 理 :热敷 期 间注 意 叮嘱 患者 多进 食 补气 益血 的食 物 , 嘱 治疗 及 护理 方法 , 观 察临 床治 疗效 果 。现将 结果 报道 如 下 。 咐患 者禁 烟禁 酒 ,禁 食辛 辣刺 激食 物 。如 果是 冬 天对 患者 进行 热 1 资料 与 方法 敷, 注 意患 者 的保 暖 , 防止 感 冒H 。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82b760af1ffc4ffe47acc3.png)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摘要:为了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11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
治疗前,2组病人均做被动和主动功能活动,治疗组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予武汉康本龙温热中低频治疗仪(hl-y5a型)治疗,治疗护理后,观察比较病人的缓解程度,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药热奄包外敷,药用威灵仙30g,桑寄生30g,姜黄30g,红花30g,制川乌20g,桂枝30g,独活30g,透骨草30g,赤芍30g,当归30g,花椒30g。
由本院中药房为碎粒装入药袋,用蒸锅加热30~40min,取出后先熏颈部,待温度降至60%左右,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再外敷,每日2次,每次20~30min,每次间隔5小时以上,1个药包可用6次,连续用药20天。
对照组:武汉康本龙温热中低频治疗仪(hl-y5a型)治疗,常规使用每天2次,每次40分钟,每次中间间隔5小时以上,连续使用20天。
治疗前,2组均接受治疗:①仔细询问患有病情,确认无禁忌症后,患者取俯卧位,行颈椎松动术,轻手法放松颈部肌肉2分钟,按压颈椎棘突5次,侧推横突部位左右各5次,做头部纵向牵拉一回推10次;②患者自我运动:患者取坐位,做最大范围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活动各5次,做头部伸缩运动5次。
1.3护理。
1.3.1心理护理。
由于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特点的变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长期酸胀、麻痛,希望经过治疗能治愈,但又恐惧手术治疗。
对中药热奄包治疗[2],患者能较快接受,且感到方便、舒适。
1.3.2治疗前后护理。
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治疗过程中,控制药温,防烫伤。
年老体弱、反应迟钝者,热奄包距离皮肤远一些,用塑料袋或布包住不接触皮肤的部分,用以保温;治疗时,用一次性防水中单保护衣服、被子。
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
![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ba6d076dd88d0d232d46a35.png)
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观察总结了255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认为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热敷及精心的颈椎病护理疗效较好。
标签:中药热敷颈椎牵引颈椎病护理我科2011-01/2012-12对25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中药热敷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5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科患者。
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疼痛、酸胀不适、伴头痛、头晕、手指发麻、上肢乏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DR示颈椎间隙狭窄、反应性骨质增生、颈椎不稳、颈曲变直、反弓、椎韧带钙化、结合CT和MRI确诊。
伴有眩晕者5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16例,手指发麻者72例,项肩背不适93例,颈部不适伴上肢乏力21例。
对上述患者根据病情辨证论证治,采用本科配制的外洗Ⅲ号方剂中药湿热敷配合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确诊为颈椎病的255例患者,其中239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1.2治疗方法1.2.1颈椎牵引方法有两种:(1)坐位牵引:通用于病情较轻或经卧位牵引后需要继续牵引的患者。
患者取坐位,枕颌带牵引、牵引角度可采取中立位、具体应用时根据颈椎病类型及其病变的节段决定牵引角度,如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动脉型和脊髓(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的采用中立位牵引(0°)。
牵引重量由3.5-5kg开始,以后逐日增加到5-10kg,一般不超过10kg。
每次牵引时间20-30min,每天牵引1~2次,每周治疗6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
(2)卧位牵引,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的患者,使颈部正中,鼻尖、牵引绳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用枕垫调至适当姿势,使头部略稍后仰,床头滑轮高度与牵引绳一致。
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增加剂5-8kg,持续牵引1-2h休息15-20min,每天1-2次。
中药热敷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中药热敷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beea384afe04a1b171dec3.png)
中药热敷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7-11-23T14:54:29.4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9期作者:王茜[导读] 中医热敷护理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无锡市中医院医院 214000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敷护理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2017年3月-2017年9月入住我院并经过临床专业医生诊断为患有颈椎病的72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与护理的样本,将以上7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按摩推拿等方法),观察组则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中药热敷护理的方法。
经过两种护理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以及颈部疼痛、四肢麻木并伴随疼痛感)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以及满意度的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热敷护理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关键词:中药热敷;颈椎病;影响在我国颈椎病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大约在96%,近几年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颈椎病在青少年间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临床所采用的常规按摩以及推拿的护理方法对于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不是特别显著,不能够较为明显的减轻患者所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是中药热敷联合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参与研究与护理的是经我院医生诊断为颈椎病的72例患者,所研究的患者都是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治疗的。
其中男性为46例,女性为26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5-63岁之间,平均为(35.0±4.0)岁。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17-61岁之间,平均为(34.0±5.0)岁;通过比较,所有患有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有一定的可比性。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
![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6e321e55270722192ef770.png)
・ 9・ 5
※ 中 医护理
中药热奄包治疗 颈椎 病的 临床护理
聂 汝倩 郑 庆 元 周 艳 徐 明 霞
摘 要 目的 观 察 中药 热 奄 包治 疗椎 动脉 型 颈椎 病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10例 病 人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8 5 5例 , 照 组 6 例 , 对 5 治疗 前 2组
以上 , 个 药 包 可 用 6 , 续 用 药 2 d 1 次 连 0 。对 照 组 : 柏 散 外 敷 , 双 常
1 . 环 境 增 加 室 温及 注 意保 暖 , 暴 露 治 疗部 位 , 闭 门窗 , .3 3 仅 关 注 意 患 者 不受 凉 感 冒 。 1 . 皮 肤 观察 密切 观 察 治疗 部 位 有 无烫 伤 及 水 泡 , 无药 物 过 .4 3 有 敏, 即皮 肤 瘙 痒 、 疹 。若 患者 皮 肤 疼 痛 、 伤 及皮 肤 破 损 、 泡 , 皮 烫 水
1 观察 指 标 . 4
均做被动功能和主动功能活动 , 治疗组予 中药热奄 包治疗 , 对照组 予双柏散治疗 , 察比较 治疗护理后缓解程度 。 观 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 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中药热奄 包是 治疗颈椎病 的有 效的方法之一 。 P 00 , 5
关键 词 : 颈椎 病 : 中药 治 疗 ; 理 护 中 图 分 类 号 : 282 R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6 1 (09 0 — 0 9 0 10 — 4 120 )5 0 5 — 2
中单 保 护衣 服 、 子 。中 药热 奄 包在 蒸 锅 中蒸 3 ~ 0 i 后 用 消毒 被 04rn a 毛 巾包 裹 , 于 离 治 疗部 位 约 1e 处 。用 大单 盖 住 , 蒸气 充 分 放 0m 使
中药药熨法治疗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药药熨法治疗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9b115684868762cbaed5c5.png)
中药药熨法治疗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老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是最常见症状。
近年来,用中药药熨法结合西医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60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資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6~65岁,病程4~20年。
临床表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伴头痛、眩晕,颈、肩、手臂酸痛、麻木。
X线片或CT片显示:颈椎体或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治疗方法:①中药药物配制:桃仁20g,红花15g,当归20g,川芎20g,赤芍15g,地龙20g,威灵仙30g,络石藤30g,泽兰30g,伸筋草30g,徐长卿30g,川牛膝20g,桂枝30g。
②操作方法:将上方中药粉碎,放入清洁盆中加入食醋适量调拌均匀,潮湿置入锅内文火炒拌至60~70℃,装入双层纱布袋中用大毛巾保温,熨敷患处。
药敷时,用力要均匀,开始时用力宜轻,速度宜快,随着药物温度的下降,用力可增大且速度宜慢,操作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每次时间一般15~30分钟,1~2次/日,2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目的是通过药物加热在体表皮肤上施以温热疗法而达到调整气血,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
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可辅以西医治疗,红花注射液30ml加入200ml 生理盐水中静滴,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1次/日,2周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正常,但颈部X线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颈部X线片未见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改善。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3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3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d0526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4.png)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3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用自拟中药方煎汤,煮沸后将叠好的毛巾放入药汤中再煮沸,热敷患处治疗。
结果用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
结论中药热敷,药力直达病所,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热敷;疗效观察;护理颈椎病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中药热敷是将药物煎汤,将毛巾放入药汤中再煮沸,敷于患处,以达到温经通络、疏通腠理、活血止痛为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操作方法。
我科自2002年以来,利用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36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0例患者中,男158例,女202例,发病年龄30~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5年,全部病例均经颈椎拍片及CT 确诊,其中颈椎骨质增生62例。
1.2 临床表现360例颈椎病中,以头晕、恶心、颈部不适为主的椎动脉型209例,以上肢麻木、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91例,以心慌、烦躁为主的植物神经型60例。
颈椎X片、CT显示:颈椎椎体不同程度增生、椎间孔狭窄、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向。
2 治疗方法2.1 药物组成红花20 g,千年健15 g,海桐皮15 g,桃仁20 g,透骨草 20 g ,伸筋草15 g ,乳香 20 g ,没药20 g ,木瓜15 g,苏木 50 g,葛根15 g,桑枝15 g,路路通15 g。
2.2 治疗方法用白棉布缝制一个长25 cm,宽20 cm的布袋,将中药装入布袋中后,将袋口缝住。
将药放入3 000ml水中浸泡15 min,慢火煮沸20 min,再将折叠好的毛巾放入药液中煮3~5 min,将药毛巾拧半干,外包一条冷毛巾,敷于患处,用一次性中单覆盖在药毛巾表面,以减少散热。
待药温降至40℃时,撤去外层毛巾,将药毛巾直接敷于患处。
药毛巾凉后,再更换1次,以同样的方法热敷。
1~2次/d,30 min/次,15 d为1个疗程。
中医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168d4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d.png)
中医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观察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以及放射痛等症状。
传统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气滞、血瘀、湿浊等。
因此,中医护理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
一、针灸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从而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调节颈椎周围的肌肉张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缓解颈椎病疼痛的效果。
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刺激局部穴位,改善颈椎周围的气血流动,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
推拿按摩还可以舒缓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并且可以调整颈椎的位置和稳定性,减轻颈椎病的疼痛症状。
三、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熏蒸后,利用热力和药性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
对于颈椎病患者,中药熏洗可以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缓解局部的肌肉疼痛,并通过药物渗入皮肤,对颈椎周围组织进行治疗。
四、中医理疗中医理疗是中医护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温灸、热敷、理疗仪器等治疗方法。
这些手段可以通过局部的温热作用,促进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
同时,中医理疗还可以通过调整颈椎的位置、姿势等,减轻颈椎病患者的不适感。
五、养生调理中医护理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还包括养生调理。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形成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等病理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合理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可以帮助改善颈椎病患者的整体体质,缓解疼痛症状。
总结而言,中医护理在缓解颈椎病患者疼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熏洗、中医理疗和养生调理等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局部的气血流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从而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
此外,中医护理还能调整颈椎的位置和姿势,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6731d931b765ce04081412.png)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0期V ol.4, No.20, 201934活血化瘀中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黄美蔼(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摘要】目的 对活血化瘀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把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将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加个性化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的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目前治疗效果明显,很大程度上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活血化瘀中药热敷;穴位按摩;效果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0.34.0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单侧或者双侧的脊神经根被刺激或者压迫所导致的。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痹症的范畴,临床中也称之为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椎旁肌肉压痛、手指麻木以及根性肌力障碍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带来很大障碍。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等优点。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把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将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加个性化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的设为实验组。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2dfbe11195f312b3069a58f.png)
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中医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实践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接收的6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外敷治疗,实验组选择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中药热敷的治疗方式医治颈椎病患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相关症状,加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中药热敷;颈椎病;护理颈椎病是颈椎各种疾病的总称,病因多为患者的颈椎长时间持续劳损或者遭受较大的外界压力,引发椎间盘突出、头痛、耳鸣、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症状,最终出现颈椎功能障碍[1]。
颈椎病包括脊髓性颈椎病、神经根性颈椎病、植物神经性脊椎病以及椎动脉型神经病等,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吞噬障碍、头晕、视力下降以及胸部疼痛等[2]。
中药热敷是指将中药煎成汤,通过毛巾将中药汤剂热敷于患者的颈椎患处,以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和止痛的目的[3]。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患者效果良好。
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月接收的6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采用中医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实际疗效及其护理观察,调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68名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
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34-73岁,平均54.35±7.71岁,病程1个月-238个月,平均39.48±9.66个月。
实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6-76岁,平均53.82±8.13岁,病程1个月-235个月,平均40.11±10.87个月。
排除神经系统其它疾病、脊髓空洞以及合并外伤骨折患者。
两组颈椎病患者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药热敷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中药热敷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077621ca58da0116d17491a.png)
中药热敷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热敷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100例并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全部应用常规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等;另予以观察组患者中药热敷护理,前组治疗15d、后组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中,痊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0%(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颈椎病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护理,临床效果理想,建议采用。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热敷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438-01多种原因都能引起颈椎病,比如颈椎肥厚增生、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
这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主要以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质增生为主,患者普遍伴有耳鸣、四肢发麻、肩颈部僵硬疼痛、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中医学理论将颈椎病纳入痹症的范畴[1],主要是因长时间的风寒湿邪与慢性劳损引起气血受阻所致,中年是多发群体,而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数据显示[2]:2012年,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只有6.35%,截止到2014年,发病率已经上升到12.24%。
为探讨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我科分别对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热敷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中提出的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病证诊断标准》[3],病程在10年以内,最近7d未接受治疗。
排除先天性椎管狭窄、颈部皮肤严重损伤、脊髓损伤、妊娠哺乳期女性。
对照组50例,男女比例:38:12;年龄分布35~62岁,平均(48.97±2.43)岁;颈椎病类型:10例交感型、13例脊髓型、12例椎动脉型、15例神经根型。
研究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研究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3fcc5b95acfa1c7ab00cc7c.png)
研究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施行中药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颈椎病患者予以中药热敷治疗并加以护理,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热敷;护理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1]。
其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对颈椎脊髓和神经根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症状,比较常见于头晕、视物模糊颈背疼痛等,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此,本次对颈椎病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为23例,女性17例;年龄28至77岁,平均年龄为(54.21±5.35)岁。
研究组男性为22例,女性18例;年龄27至76岁,平均年龄(55.87±5.27)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双柏散外敷治疗,每日需敷5至7小时,连续治疗15天。
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其方药中含有:治疗组对病人采取中药热敷治疗,其药物主要成分包括有。
柴胡12克、蝉蜕12克、僵蚕8克、姜黄7克、大黄3克、牡丹皮9克、白术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当归12克、川穹12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肉桂3克、蒺藜12克、蜈蚣2克、没药8克、丹参18克、延胡索10克。
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68例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68例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b1c7eac561252d381eb6eb9.png)
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68例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析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6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中药热敷包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是64.71%,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较为理想,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热敷包;颈椎病;治疗效果;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1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416-01 颈椎病[1]属于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受到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部损伤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患者脊柱内失衡,对患者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等产生压迫或者是刺激而引起的疾病[2],以眩晕、颈背疼痛、上肢麻、头痛、耳鸣、上肢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瘫痪[3-4]。
颈椎病又名为颈肩综合症或者是颈椎综合征[5],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中医中属于眩晕、痹症、头痛、项背痛等的范围[6]。
近几年,颈椎病向着年轻群体发展,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文献资料[7]指出:颈椎病在保守治疗后,超过90%患者的颈椎病痊愈。
笔者以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以统计分析中药热敷包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现将研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分布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时间段,为我院治疗的6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20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32岁—78岁,平均是(53.8±3.2)岁,病程在3个月—25年之间,平均是(5.6±1.4)年,包括20例神经根型,14例椎动脉型;观察组中,22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自36岁到80岁,平均是(55.4±2.6)岁,病程是5个月—26年,平均是(7.2±2.8)年,包括16例神经根型,18例椎动脉型将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述的方法进行开导以使患者态度端正的积极配合、转移患者意识、精神、注意力以减少心理负担和减少痛苦、通过主动暗示及被动暗示排除患者心理障碍、通过情志相胜的方法调节一种情志活动来调节另一种情志活动的情志刺激等方法。
我们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护理中充分分析了患者常见的问题及心理状况[10],一一给予对应性情志护理策略,通过说服开导,增加患者在术后体位配合及治疗配合中的态度,通过劝说疏导的方法降低患者术后悲观、抑郁的不良心态,通过情志转移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及情志,减少术后疼痛的程度,通过顺情从欲的方法加强患者家属在日常护理中的关心和帮助。
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可以看出,患者自感社会活动、精神心理等方面生存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视网膜脱离术后给予患者情志护理能够较好的调整患者术后内脏气机功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情志致病,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收稿日期:2014-09-29基金项目: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2013-Lnzyxzk-04)作者简介:曲艳(1971-),女,辽宁营口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骨科中西医结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何秀娃,杨娇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舒适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53-654.[2]米丰花,杨敏,秦雪娇,等.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06-908.[3]石国凤,杨硕,吴雁,等.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9-150.[4]黄素萍,刘素美,张卫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10,50(40):116.[5]王恩洪,李灿,陈潇,等.视功能问卷和生存质量问卷应用于早中期白内障手术适应证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0):999-1001.[6]沙晓娟,毕宏生,潘华伟,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158-160.[7]宋湘梅,张国明,岑伟政,等.分散干预在视网膜脱离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5):661-662.[8]王爱平,张秀杰.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A):2138-2139.[9]杜晓娇,陈轶卉,盛敏杰.生存质量测定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8):903-906.[10]姜华奋.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及效果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3):553-555.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5.03.068中药热敷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曲艳(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护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入的颈椎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按摩推拿等常规治疗方法,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护理方法,10 15min为1次,2次/d,温度在40ħ 55ħ之间,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观察中药热敷护理疗法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痛、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干预后V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显著(P<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6%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热敷护理方法对颈椎病患者具有极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疗效;常规中医治疗;中药热敷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5)03-0611-03Chinese Medicine Fomentation Nursing i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QU Yan(Shenyang Orthopaedic Hospital,Shenyang110044,Liaoni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CM fomentation therapy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70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al group35cases and control group35cases.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like medical massage.Half a month was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totally two cour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mentation10 15minutes for one time with temperature between40ħ 55ħ,twice a day.Half a month was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totally two courses.After the treatment,symptom improvement situation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fomentation.Results:Two groups'headache and neck pain,arm pain and other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intervention and V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3.56%,higher than81.54%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fomentation has excellent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th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providing a guidance of clinic.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omen-tation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和颈部损伤是造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1]。
颈椎病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头痛、颈部僵硬、耳鸣、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症状。
中医学将颈椎病属于“痹证”范畴,多由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痹阻,进而产生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所致。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男性较多[2],据调查显示,我国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率从2012年的6.35%上升至2014年的12.24%,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疾病防治及预后,在治疗颈椎病时,临床上常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甚满意。
中药热敷是将放入药汤中煮沸后的毛巾敷在患处,具有舒筋活络、疏通腠理、止痛活血功效。
研究发现,在常规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热敷护理疗法能够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缓解疼痛,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痛苦,笔者做了有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以颈椎病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70例,其中脊髓型18例,神经根型20例,交感型15例,椎动脉型17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5例。
实验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6ʃ5.4)岁;病程2 9年,平均(6.34ʃ2.5)年。
对照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3ʃ4.5)岁;病程2 9年,平均(6.78ʃ2.3)年。
两组基本资料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依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拟定的诊断标准[3]:①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改变征象;②压颈试验显示为阳性;③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临床诊断标准》[4]中拟定的诊断标准:①颈型:中年后体质衰弱,肝肾两亏,同时伴随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原因,造成椎间盘退化、骨刺,进而引起颈、肩部疼痛,还会蔓延至上背部,引起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