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七近现代日本课件(精)
2017中学考试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2017中学考试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c0d7415acfa1c7aa00ccc8.png)
文案大全2017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机密)时期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考历史 单元专题一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名师课件
![中考历史 单元专题一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名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cc54680912a216147929fb.png)
5.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有何异同点? (1)相同: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不同:①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只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的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② 维新派要求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国 家;而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
3.列举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谈谈他们体现了怎 样的民族精神。
(1)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彭德 怀、李宗仁等。
(2)民族精神: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顽强抗争;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4.近代百年的历史巨变给我们哪些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 造成严重的灾难和伤害,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 朽、落后的封建统治是民族危机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 提,我们要牢记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民族的万里长城,抵御外来侵 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 挠、不畏强暴、顽强抗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优良 传统。 (3)中国近代史还是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史。面对深重的 民族危难,各阶层的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前赴 后继、不懈探索。
8.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全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主要战役 有: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
![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https://img.taocdn.com/s3/m/e4638daf65ce050876321337.png)
结果 影响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一:近代列强的侵略
局部 侵华 战争
全面 侵华 战争 主要 战役 民族 英雄 胜利 原因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奉行绝对不抵抗,导致东北 三省全部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日 本 侵 华 战 争
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李宗仁、彭德怀等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即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 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 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边疆危机
19世纪60—80年代,英国、俄国支持阿古柏非法政权,俄国出 兵侵占伊犁,加深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一:近代列强的侵略
背景
目的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时间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视中国为主要 侵略对象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1894—1895年 1894年9月,在黄海大东沟海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官兵奋 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程度
历史 意义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中考冲刺历史专题卷07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解析版)
![中考冲刺历史专题卷07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94d8d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7.png)
中考冲刺历史专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对一战后形成的新国际秩序的评价,符合下图漫画寓意的是A.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B.抚平了战败国的创伤C.暂时确立了战后的新秩序D.有利于永久世界和平【答案】C【解析】观察漫画中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的主张:德国所说“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反映了德国对战败后被严重制裁不满。
由此可知,漫画反映了英、美、法三个国家在争论一战后对德国的处理。
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英、美、法经过五个月的讨论,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这一条约和对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些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秩序,C项符合题意。
由图片中英、美、法三国代表所说的话可见,三国有矛盾,A项错误;德国扬言“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由此可知B、D两项错误。
故选C。
2.《凡尔赛条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条款是A领土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B军事数【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凡尔赛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军事问题、赔款问题、殖民地问题。
其中关于殖民地的条款“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由此可知,本题选D。
3.“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一规定出自A.《权利法案》B.《九国公约》C.《凡尔赛条约》D.《雅尔塔协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机会均等之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中考历史 中国近代史 主题10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中考历史 中国近代史 主题10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fbf2b7770bf78a64295429.png)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是中国共产党在⑥ 民主革命 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
意义 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
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国共合作,建立抗
原因 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
支持配合等
抗 战 胜 利
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参战, 条件 派遣红军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
时间 1937年7月7日
地点 北平
卢沟桥
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
事变 经过 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七七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图片名称:中国守军在卢
事变)
沟桥奋起抗战
影响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信息提炼:1937年、卢沟 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时间 ③ 1937 年12月开始,持续六周
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 启示?
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命题点3 抗战的意义
5.[2017·菏泽,22(2)题,2分]阅读以下中国近现代外交的 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向美英等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 约,遭到婉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日益成为反法西 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再次提出废约,得到美英等国同 意,并进入具体谈判实施阶段。同时,中国在抗战中表现出来 的决心和毅力,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刮目相看。到1943 年上半年,中国近代以来形成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被打破, 中国的废约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命题热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历史巨变,产生了深远影 响。这次革命的领导者、主张、时间、成果、评价一直是中考的 命题重点,选择题、非选择题都可能出现,非选择题多与中国近 代化探索中的其他历史事件综合考查。
20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近代化的探索
![20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近代化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4597ecb76a20029bd642df4.png)
29.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 月革命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 .胡适 3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3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近代化的概念:
所谓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 近代的工业文明转变,它包括经济上的工 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 的科学化、社会层面的城市化等。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向西方 学习的过程,学习西方分三步走:
第一步:学习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
第二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7.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C)
第二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1898年)、辛亥革命(1911年)
1、戊戌变法(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或改良派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目的: 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作用: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最大作用)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1.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于:( A)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南京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B )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3.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2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D)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主题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侵略、抗争与探索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主题7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侵略、抗争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0cbfee34028915f814dc216.png)
专题三 时间 1840-1842年
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及对中国的影响 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条约 《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 社会变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 中国完全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 和制 武装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点
性质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 结果及影响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 民族的思想解放,但革命果实被 袁世凯窃取 (1)背景相同:两者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面临着 被瓜分的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2)主张相同:都希望改变现状,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相同点 (3)失败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妥协性,不敢发动 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导致失败 (4)革命的范畴相同: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纲领
专题五 比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洋务运动 背景 相同点 方式 内容 结果 戊戌变法 都发生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涉及经济、军事、文 化等方面 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洋务运动 背景 性质 不同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外交困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备考视角►本主题是近代史重要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所占 比例较大。2019年备考中除了把握核心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内 容、戊戌变法的背景、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 等,还要理清本主题的三条线索:一是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两次攻入北京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我 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二是中国人民的奋起抗争,认识到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 力;三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认识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 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 胜利。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历史日本明治维新课件PPT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历史日本明治维新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7287188bd63186bdebbc90.png)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 的变化。
2
日本国门被打开,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严重。
02 倒幕运动
1
(名校课堂)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 )历史 日本明 治维新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2
(名校课堂)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 )历史 日本明 治维新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部 件】编部版编初版中初九中年九级年(级下 ()下历)史 历日史本日明 本治明维治新P维P新T-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03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部 件】编部版编初版中初九中年九级年(级下 ()下历)史 历日史本日明 本治明维治新P维P新T-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9
根据这几幅图片,结合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改革有什么消极 影响?
这次改革又是不彻底的,除在经济等方面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外,还在政治上催生了近代天 皇制和军国主义,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成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部 件】编部版编初版中初九中年九级年(级下 ()下历)史 历日史本日明 本治明维治新P维P新T-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三府七十二县
京都 大阪
东京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统一、稳定的政治环境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部 件】编部版编初版中初九中年九级年(级下 ()下历)史 历日史本日明 本治明维治新P维P新T-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3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日本史专题复习(共1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日本史专题复习(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5f187a783e0912a2162a91.png)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走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2 分) 关系 (2)图一、图二“胜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分)
小结
两次 发展 明治维新,战后发展 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二战日本战败。 伊藤博文 五个 人物 两次 战争 明治天皇 启示:重 改革、教 育等。
日
三次 危机
原因
二战后 日本迅速 崛起
内因
结果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用7分钟时间完成下列拓展练习。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 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 (1) 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加动荡不安。 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 材料二: 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 , 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 50 %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 (2) 明治维新;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对内镇压;坚 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 持教育先行,重视人才培育等。 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3)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 团形成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 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 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 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 只相当于战前的1/3 ,经济陷于崩溃。 立局面出现 )。 (l) 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 (3分) ( 4)坚持改革,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的不同的措施。 (3分) (3)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 别是什么?( 3 分) (4)日本崛起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 1分)
《日本明治维新》【初中历史教学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初中历史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284ad7c1cfad6195fa760.png)
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 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 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 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 化”政策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
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 崎出岛。
断症一:
(二)明治维新之前的民族危机—佩里叩关(外患)
因为佩里舰队
的军舰是黑色
惊
几
的,船上的蒸
破
只
汽机又冒着黑
太
蒸
烟,所以日本 历史上把这一
平
汽
事件称之为
梦
船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是日美本国东同印西度方舰队国家签订 的第一司个令佩不里平等条约。
浦贺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断症二:
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 治。
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
1、背景: 内忧外患
2、倒幕力量
构成
倒幕派(以萨摩、长洲等藩为主的下 级武士)
人民
部分大名 (西南四强藩)
3、经过及结果
1858年 1867年 1868年
尊王攘夷运动 “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初步胜利) 推翻幕府统治
2.(全国卷I,20)在1878年的日本, 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 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 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 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 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打破等级制度 取得显著成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3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fadf70a6c30c2258019e52.png)
美国用1大85炮3年打黑开船日事本件国 门,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 了幕府统治危机。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丧权辱国
内忧 外患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激 化
展。
(根本原因)
导 西方列强入侵 致
社会矛盾 民族矛盾
导 致幕
府 统 治 加危 剧机
面对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 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武 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 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 发动了武装倒幕运动。
影响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 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 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你能举几 个例子吗?
背景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天皇
阶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级 将军
幕府
矛
盾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尖 锐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民、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新兴地主、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幕 府 统 治 阻 碍 了 日 内忧 本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外患
佩里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 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 驶入江户湾浦贺港。由于其 船体为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D.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6.(2017·四川雅安)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
明治维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推行了非军事化管理
B.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C.实行了政治民主改革
D.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
15.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C ) A.都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 C.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都得到了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
13.(2015,河南中考)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 是( B )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 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 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 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 产、学、研相结合。这说明二战后日本( B )
专题七 近现代日本
1.19世纪中期 ,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
和成功的反应”是( C ) A.实行大化改新 C.实行明治维新 B.废除农奴制 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
2.(2015,海南中考)明治维新使日本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其改革内容中 , 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举措是( C A.废藩置县 C.推行义务教育 B.加强中央集权 D.允许土地买卖 )
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 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邦德国在
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
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 靖国神社? 日本一直不为侵略战争道歉,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甲级战犯的牌位。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 ,后来日本又制 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2.(2016,成都中考)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
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
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D )
A.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 ,并称
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 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 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所
18.(2016,泰州中考)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
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 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 力量有( A )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③欧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6.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80年代,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C) A.获得美国援助 B.对外侵略扩张 C.重视发展教育 D.强化中央集权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采取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B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C.允许土地买卖 D.利用美国的军事订货
5.《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国赔偿日 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 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 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C )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3.(2016,赤峰中考)“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
,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4.(2016,烟台中考)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 ,主要体现为 “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D ) B )
6.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 C.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D.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
C )
7.(2016,南京中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D ) A.废除君主专制 B.摆脱民族危机 C.“废藩置县” D.发展资本主义
8.(2015 ,陕西中考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 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C )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A.①③④ B.②③④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C.①③ D.①④
9.毛泽东曾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
配的局面”。此次会议上所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哪一国家独霸中国的 局面( D )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A.美国
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
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A )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美国 C.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日本 11.《太平洋英雄》是一款模拟空战游戏,30个游戏任务都是根据美国海 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那么这款游戏的第一任务应该是( C ) A.突袭波兰 B.突袭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