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doc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_《拔苗助长》教案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_《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352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8.png)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_《拔苗助长》教案【优秀4篇】《揠苗助长》教案篇一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两课时。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
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揠苗助长》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拔苗助长》教案(通用5篇)
![《拔苗助长》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95015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2.png)
•••••••••••••••••《拔苗助长》教案《拔苗助长》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拔苗助长》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拔苗助长》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2、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3、熟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要通过努力实现。
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识字的能力。
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的背景图、录音机、磁带。
课前活动:介绍自己读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画面,音乐响起,老师开始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小时候,贠老师的愿望是当一名老师,通过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那么,你们的愿望是什么呢?(指名回答)[点评:老师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激发了学生阐述自己愿望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
]古时候有个种地的人,他的愿望是让自己的禾苗长的又快又高,(出示图画)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板书:拔苗助长,学生随着老师的板书读出这个词。
)他的这个办法到底怎样呢?这个小故事就藏在我们语文书的第41页。
赶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学习新课:1、标自然段号。
学生自己标,全班用手势表示。
2、自己小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不认识的字。
[点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记号,而不是老师给的记号,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先请一名学生给大家读,然后大家评价。
再请学生带读课文,读后学生谈收获。
(用随文识字,听读识字的方法解决一些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用互相学习的办法在解决一部分生字。
)如果一次就把课文读得很通顺,就奖励两颗星星,如果在同桌的帮助下读通了,就奖励一颗星星。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a50241cc7931b764ce1529.png)
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大班语言拔苗助长教案【篇一:拔苗助长的幼儿教育】拔苗助长的幼儿教育如今的家长一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上紧了弦。
与此对应的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学英语已是很普遍的现象,英语几乎成了幼儿必修课,一些好一点儿的幼儿园基本上推行的都是双语教学。
不仅如此,珠心算、魔法识字法这样的兴趣班在各幼儿园也层出不穷。
幼教机构应该做什么?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特别强调: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一些幼儿教育按照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方式进行,并实行单一的集中教学,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几乎所有幼教工作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孩子厌学的根源,特别是幼儿教师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用不规范的方式进行小学教育,不仅禁锢孩子的思维,更贻误孩子的求知欲。
但是多半家长都希望孩子提前掌握下一阶段的知识,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幼儿教育从一开始就被套上了枷锁,产生扭曲。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正如王守仁说的“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幼儿教育“小学化”究竟有哪些危害呢?危害之一:过早的小学化教育,会使幼儿的智力发育被耽搁,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开发。
“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
由于有些幼儿园的办学思想、育人环境、基础条件和教师水平的局限,只能教小学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特别注重背诗、习字、拼音和算术,致使孩子的思维定式从这时就已形成,认为语文、数学才是出路。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aa9f20b202d276a200292eda.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游戏综述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并阐述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儿童剧《拔苗助长》正是由同名寓言故事改编而成。
这一经典的寓言故事包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能否将寓意深刻的故事作为儿童剧表演游戏的内容,让年龄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纳它呢?为此,教师尝试将故事与韵律活动相结合,促使幼儿自发地投入到看、听、想、说、演中来。
此外,原故事中人物角色、对话、情节都十分简洁,这是寓言的典型特征,但不利于幼儿理解及表现角色,教师对这些方面都进行了修改。
改编后的故事既增加了角色,又丰富了情节,简洁的语言还能有效地体现戏剧冲突。
’因此,幼儿参与儿童剧表演,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技能、表演技能,还能很好地学习怎样生活和怎样做人。
二、游戏网络三、游戏准备(一)经验准备1.学习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创编故事《拔苗助长》,丰富故事内容。
3.开展韵律活动“秧苗舞”、“农夫耕地”,为丰富剧情做准备。
4.通过科学活动“稻子的生长”,帮助幼儿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5.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舞台剧表演”。
(二)游戏资源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村庄、田地。
(2)道具:纸制的大尺子,纸制的太阳,用银色亮纸做的雨丝,农夫、智者、秧苗、阳光、雨露、微风等角色的服装。
2.选配音乐。
(1)《秧苗舞>所用音乐是舞蹈《小绿芽》音乐片段(欢快地):用于第二场众农夫将“秧苗”一棵一棵地插到地里去。
(2)音乐《水族馆》:表现秧苗被拔起后变蔫了的样子,用于第二场秧苗从原来有精神微笑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没精神,表情也越来越痛苦,最后终于耷拉着躺了下来。
(3)沉重、缓慢的音乐:用于第三场农夫想把蔫了的秧苗扶起的场景。
(三)家庭与社区1.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稻子生长的资料,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为幼儿的表演提供废旧的材料和道具。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ed231e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3.png)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内容,理解“拔苗助长”的含义。
2. 能够表达自己对于故事中角色的看法和情感。
3.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拔苗助长”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难点:幼儿能够用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文字等。
2. 故事课件:动画或视频形式的故事。
3. 教学道具:小苗、肥料等。
4. 教学音频:故事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元素,如小苗、肥料等。
2. 听故事: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倾听故事内容。
过程中,老师可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看故事: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或视频。
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角色表情、动作等。
4.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和情感,如“你觉得故事中的小苗怎么样?”、“你觉得拔苗助长对小苗有什么影响?”等。
5. 情景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用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
6. 总结:让幼儿说出自己对于“拔苗助长”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及所学道理。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制作小苗生长过程的连环画。
幼儿可以绘画或剪贴出小苗从小到大的过程,理解生长的规律。
2. 科学实验: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如种子发芽。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体会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表演等。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及所学道理的情况。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b3911f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a.png)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成语“拔苗助长”的含义和寓意。
2.培养学生通过故事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讲解成语故事,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寓意。
2.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深刻寓意。
2.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这颗种子是如何长大的吗?”二、讲解成语故事1.老师讲述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注意语言生动、形象。
2.讲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等,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3.提问:“故事中的农民为什么想要拔苗助长?结果怎样?”三、讨论成语含义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拔苗助长”的含义。
3.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四、成语游戏1.老师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自由组合,用成语进行接龙。
2.游戏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游戏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成语表演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进行表演。
2.学生自由发挥,用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成语的含义。
3.表演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鼓励。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成语掌握情况。
2.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成语游戏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大班《拔苗助长》教案
![大班《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5ab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a.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主题:《拔苗助长》2. 年龄段:5-6岁3. 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拔苗助长》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耐心等待,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拔苗助长》的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教育幼儿学会耐心等待,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种植工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绿化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种太阳》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激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播放《拔苗助长》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拔苗助长的情景体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4. 讨论与表达: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5. 种植活动:带领幼儿进行实际的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明白耐心等待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种植活动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拔苗助长》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耐心等待、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拔苗助长》的故事场景,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家庭作业: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种植一颗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在日记中。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2. 在种植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使用种植工具,避免幼儿受伤。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和需求,适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4b1c92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9.png)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懂得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手法,体会寓意。
2. 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道具等。
2. 环境:舒适、安静的阅读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拔苗助长”这个词语的理解和经历。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图片和实物道具,生动地讲述《拔苗助长》的故事。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4. 表达展示:邀请每个小组用动作、表情和语言表现故事内容,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5.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谈谈他们在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幼儿充分参与和理解。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
2.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画出他们心目中的“拔苗助长”场景。
3.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七、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找出类似的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
2.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理解力。
2. 评价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与幼儿的互动情况。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f54520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e.png)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努力进步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含义。
难点:让幼儿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珍惜时间、努力进步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道理。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内容:1. 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人物。
2. 分析故事: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提炼出珍惜时间、努力进步的道理。
3.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道理。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故事《拔苗助长》,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完整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3. 分析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提炼出珍惜时间、努力进步的道理。
4.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故事中的道理。
5.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总结道理。
6. 总结:强调珍惜时间、努力进步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及所学道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境体验环节的表现,判断其对故事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的发言,评估其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故事内容及道理的情况。
七、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故事书《拔苗助长》。
3. 讨论卡片或板书。
4. 情境道具。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小农民”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bd2c0b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9.png)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幼儿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二、教学重点1. 使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幼儿对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错误做法及其后果。
2. 引导幼儿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听讲。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3. 实践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关实践活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种植工具等。
2. 环境:种植区、观察区。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种植区,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是怎样生长起来的?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家里种植的经历。
二、讲述故事(10分钟)1. 教师讲述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行为。
2. 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拔苗?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三、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主人公为什么失败了?他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植物生长得更好?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在种植区进行实践活动,如:浇水、施肥、拔草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如: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律,不能急功近利。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故事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搜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记录,评价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听取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生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4d1e44c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4f.png)
大班寓言:拔苗助长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境的变化,大胆想象,积极讲述。
2.通过欣赏动画、同伴间的交流与猜测,初步理解成语故事所阐述的寓意。
3.能倾听他人的谈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拔苗助长》的动画和字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颗种子,种下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了让它快快长大,你会用什么办法?古时候有个农民他也想让他种的秧苗快快长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出示字样
二、欣赏故事第一段
提问:1.故事中有谁?他在干什么?
2.种田的人怎么了,他为什么发愁?如果你是种田的人,你会怎么做?
三、欣赏故事第二段
1.提问:现在种田的人又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秧苗为什么会枯死呢?请你猜一猜。
2.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看一看。
3.欣赏故事第三段
(1)种田的人是怎样让秧苗长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种田的人对他想出的办法满意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说说他的话吗?他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讲这些话?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
四、完整欣赏故事
1.种田的人因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对他说什么?
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太急了也不行?。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46beb90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a.png)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其结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耐心、自律的品质,懂得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 使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及其道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使幼儿理解并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耐心、自律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文字等。
2. 教学卡片:故事中的人物、场景等。
3. 教学道具:拔河绳、小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绿油油,钻泥土,发芽长叶抽穗头”引导幼儿猜测故事主人公——小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寓言故事《拔苗助长》。
2. 讲述故事:运用PPT、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幼儿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其结果。
3. 讨论交流: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中谁想要帮助小苗长高?”“小鸟、小兔和小猴分别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小苗的生长需要时间?”等,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活动,一组扮演小苗,一组扮演小鸟、小兔和小猴,通过角色扮演,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6.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拔河比赛”,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竞争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耐力。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关于耐心、自律的寓言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提问和情景再现等方式进行。
3.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耐力等。
4. 收集幼儿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应用。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41b074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d.png)
幼儿园大班寓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耐心等待,懂得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拔苗助长》的内容及寓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耐心等待,懂得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拔苗助长》2. 挂图3. 种植工具(如小铲子、水壶等)4. 种子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种植工具和种子,引发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拔苗助长》:通过课件和挂图,讲述故事《拔苗助长》,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道理。
a. 故事中的小苗为什么会被拔掉?b. 小苗为什么会死掉?c.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苗一样,想要急于求成的事情?4. 总结讨论:引导幼儿明白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5. 延伸活动:带领幼儿进行种植实践活动,教育幼儿学会耐心等待,关心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2. 搜集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运用故事道理,改变急于求成的心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讲述、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通过种植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种植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小心使用种植工具,避免受伤。
2. 确保种植区域排水良好,避免水浸导致种子腐烂。
八、家长沟通与反馈1. 向家长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种植实践活动,共同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存在引导不当或忽视幼儿需求的情况。
2. 针对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b20edc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a.png)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拔苗助长”的意思。
2. 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复述故事,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3. 学习儿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创编故事,学习儿歌。
2. 教学难点: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复述故事,创编故事。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挂图、儿歌、相关视频。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故事、唱歌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播放课件或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引起兴趣。
b.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揭示课题。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b.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c.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d.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e. 教师教唱儿歌,引导幼儿跟唱,体验唱歌的乐趣。
3. 结束部分:五、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
2.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拔苗助长”的道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2. 幼儿能否运用想象,创编故事。
3. 幼儿能否学会儿歌,唱得流利。
4. 幼儿在交流、倾听过程中,能否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用家庭作业的方式,运用“拔苗助长”的道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与故事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
3. 相关活动:开展与故事主题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成长的力量”。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4.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否全面,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其他经典寓言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46f4565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0.png)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本次活动给大家带来的是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本文包含:熟悉成语,理解故事的寓意,理解成语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成语,提高学习成语故事的浓厚兴趣。
以上是本文大概内容概括,接下来请观看完整教案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寓意,提高学习成语故事的浓厚兴趣。
懂得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道理。
活动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成语故事VCD—盒,故事磁带,录音机,故事图片若干,字卡(“起早贪黑”、“绞尽脑汁”、“精疲力竭”)。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禾苗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看图猜故事。
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根据画面线索及教师提示猜故事,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的内容。
播放成语故事VCD,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提问:① 农夫嫌自己稻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时,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禾苗快快长高?”② 在他的帮助下,禾苗真的长高了吗?最后田里的小苗都怎样了?经验讲述:禾苗为什么会枯萎?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禾苗为什么会枯萎。
教师小结:拔苗助长的寓意就是告诫人们办事情不要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办坏。
听故事,摆图卡。
幼儿人手一套故事图卡,边听录音故事边按顺序摆放故事图卡。
活动渗透美术活动:绘画——绿油油的稻田。
情境渗透:把“禾苗生长顺序图”贴在墙上,供幼儿观察了解。
有意识地在平时生活中教幼儿学习一些成语。
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和幼儿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
成语故事:拔苗肋长从前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
他总是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但总嫌田里的幼苗长得太慢。
他天天到地里用尺子量那些小苗,希望幼苗能长得快一些。
他今天量,明天量,总觉得小苗好像没有长似的,心中焦急万分。
他绞尽脑汁地想: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使小苗快快长高呢?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使小苗长高的“好办法”了。
他顶着烈日来到田地里,把小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他从早拔到晚,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心中暗自高兴。
大班《拔苗助长》教案
![大班《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37de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e.png)
大班《拔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拔苗助长》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 能够用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成语“拔苗助长”,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培养幼儿耐心、恒心的品质,懂得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拔苗助长》的故事内容,学会用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教学难点:学习成语“拔苗助长”,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拔苗助长》2. 成语卡片:“拔苗助长”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
2. 讲述故事《拔苗助长》,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寓意。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中“拔苗助长”这个行为的看法,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4. 学习成语“拔苗助长”,引导幼儿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5. 创作环节: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个关于“拔苗助长”的场景。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中对“拔苗助长”场景的描绘,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搜集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发言,评价幼儿对成语“拔苗助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耐心和恒心,评价幼儿的品质。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成语接龙游戏,以“拔苗助长”为起点,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游戏。
2. 开展“我是小农民”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农耕知识,体验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培养幼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品质。
七、家园共育建议:1. 请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讲述《拔苗助长》的故事,评价幼儿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幼儿应给予关心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恒心,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完成创作任务。
幼儿园大班“拔苗助长”教案
![幼儿园大班“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aa8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c.png)
幼儿园大班“拔苗助长”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拔苗助长”的寓意:让孩子了解努力与耐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成长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通过合作活动,鼓励孩子互相帮助、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3.发展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通过手工制作和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成长故事书籍、播种盆、土壤、种子、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教学环境:设计一个种植区域,准备植物的生长环境,确保孩子们可以亲身参与并观察植物成长的过程。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认识“拔苗助长”1.引入活动(15分钟):通过故事书或绘本介绍“拔苗助长”的故事,并提出“拔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2.讨论和理解(15分钟):与孩子们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引导他们探讨努力与耐心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例子。
3.互动游戏(20分钟):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传球接力赛”,鼓励孩子们团队合作,传递小球直至达到终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种下希望的种子1.介绍播种活动(15分钟):给孩子们展示播种的过程,解释播种的步骤,鼓励他们选择种子,并让他们在盆土中种下自己选择的种子。
2.观察和记录(20分钟):孩子们观察自己种下的种子,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比如种子的生长情况和变化。
第三节课:手工制作与艺术创作1.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让孩子们用手工材料制作小花盆或花朵,让他们感受劳动的乐趣,强调耐心和细致。
2.艺术创作(20分钟):给孩子们提供绘画工具,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拔苗助长”场景,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对努力和成长的理解。
第四节课:成果分享与总结1.植物成长观察(20分钟):孩子们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观察记录。
2.小结与分享(15分钟):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并结合所学,引导他们总结“拔苗助长”的寓意和意义。
教学活动延伸:●家庭作业: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继续观察种子的生长,并记录成长的过程。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https://img.taocdn.com/s3/m/e002bd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4.png)
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简短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够在小组中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帮助学生从故事中学习到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准备1.教材:《童话故事集》。
2.课件:幻灯片、故事图片。
3.学生文具:笔、纸。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故事图片进行故事导入,引出故事主题。
2.抛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2. 讲述故事1.讲述故事《孙悟空拔苗助长》。
2.强调故事中孙悟空拔苗助长的用意,启发学生从中认识到“拔苗助长”的危害性,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
3. 细节讲解1.解释故事中一些生词和难懂的地方。
2.给学生剖析情节,分析每个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联。
4. 语言表达1.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人物的形象和角色。
2.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5. 故事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
2.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探究和分析故事内涵,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交流。
3. 鼓励学生在最后表述出意见,以此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6.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整理所学知识,浏览其他与故事相关的网站或书籍,并总结重点。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从故事中获得成长,并得到教师的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通过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复杂的故事情节,并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幼儿园语言(故事)-拔苗助长教案
![幼儿园语言(故事)-拔苗助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2734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49.png)
1.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是怎么种大蒜的,大蒜是怎样长大的。
2.准备好听故事。
通过出示大蒜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二、倾听第一段寓言故事并丰富词汇。
1.讲述第一段寓言故事。
提问:宋国的农夫看到田里的禾苗,担心什么?看到禾苗长不高,他心情怎么样?他是怎么说的?
活动内容
语言(故事):拔苗助长
授课日期月日
活动目标:
1.分段欣赏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并学习词语: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气喘吁吁。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故事结尾,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达和交流自己对农夫拔苗助长行为的认识和看法。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故事结尾,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
五、讨论活动。
1.提问:农夫担心禾苗长不高,他采用了什么办法让禾苗长高的?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
2.小结:我们做事情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则会像农夫“拔苗助长”一样,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1.说说自己的想法。
2.倾听小结。
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达和交流自己对农夫拔苗助长行为的认识和看法。
1.提问:农夫把田里的禾苗都拔高了,禾苗好像都长高了,猜一猜,农夫的儿子到农田里看禾苗,会看到什么呢?
2.完整欣赏寓言故事《拔苗助长》。
听完故事了,请你给故事取个名字。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长》。
1.倾听寓言结尾,求证自己的猜测。
2.完整欣赏故事,并尝试给故事取名字和听老师介绍故事名字。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故事结尾,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幼儿教案】幼儿大班语言教案:拔苗助长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游戏综述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并阐述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儿童剧《拔苗助长》正是由同名寓言故事改编而成。
这一经典的寓言故事包含着较为深刻的哲理,能否将寓意深刻的故事作为儿童剧表演游戏的内容,让年龄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纳它呢 ?为此,教师尝试将故事与韵律活动相结合,促使幼儿自发地投入到看、听、想、说、演中来。
此外,原故事中人物角色、对话、情节都十分简洁,这是寓言的典型特征,但不利于幼儿理解及表现角色,教师对这些方面都进行了修改。
改编后的故事既增加了角色,又丰富了情节,简洁的语言还能有效地体现戏剧冲突。
’因此,幼儿参与儿童剧表演,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技能、表演技能,还能很好地学习怎样生活和怎样做人。
二、游戏网络三、游戏准备( 一) 经验准备1.学习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创编故事《拔苗助长》,丰富故事内容。
3.开展韵律活动“秧苗舞”、“农夫耕地”,为丰富剧情做准备。
4.通过科学活动“稻子的生长”,帮助幼儿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5.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舞台剧表演”。
( 二) 游戏资源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村庄、田地。
(2)道具:纸制的大尺子,纸制的太阳,用银色亮纸做的雨丝,农夫、智者、秧苗、阳光、雨露、微风等角色的服装。
2.选配音乐。
(1)《秧苗舞 >所用音乐是舞蹈《小绿芽》音乐片段 ( 欢快地 ) :用于第二场众农夫将“秧苗”一棵一棵地插到地里去。
(2)音乐《水族馆》:表现秧苗被拔起后变蔫了的样子,用于第二场秧苗从原来有精神微笑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没精神,表情也越来越痛苦,最后终于耷拉着躺了下来。
(3)沉重、缓慢的音乐:用于第三场农夫想把蔫了的秧苗扶起的场景。
( 三) 家庭与社区1.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稻子生长的资料,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为幼儿的表演提供废旧的材料和道具。
3.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在家中务角色进行表演。
四、游戏提示1、这个故事情节简单,因此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在开始的活动中让幼儿联想和猜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变化,给予幼儿创造性表达的机会,然后根据这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拓展想象,创编有趣的情节,最后共同寻求故事的发展。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以几句引导性的问话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讲述的机会,同时采用自由结伴讲述的方式,也让每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使他们说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
如教师提问:“你是怎样发愁、着急、高兴的呢?”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情绪变化,同时为音乐活动中的“秧苗舞”打下基础。
2、表演儿童剧的难点在于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丰富文字性的语言。
在表演活矿动中,教师将不同幼儿的表演展示在同伴面前,通过直观比较,让幼儿自己寻找最好的表现方式,而被同伴认可的幼儿会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创编个性化的动作上去。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表演的氛围中用心、用眼睛、用嘴巴、用手、用脚,跟随剧本的情节发展,随着音乐的旋律内化着自己的理解,幼儿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通过儿童剧表演这个平台,在游戏中唱、跳、笑、玩,体验表演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3、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支持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首先,教师采取简洁、开放和启发性的提问,帮助幼儿创编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动作。
其次,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幼儿共同享受快乐。
最后,提示幼儿在每段学习的基础上完整地表演,并逐渐加深难度,分角色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的道理。
4、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①科学活动“好吃的米饭”,让幼儿对生活中的粮食有更多的认识。
②音乐活动“秧苗舞”,幼儿通过舞蹈可以感受到秧苗的成长需要付出很多劳动。
③学习古诗《悯农》,了解盘中餐的来之不易。
④社会活动“爱惜粮食”,针对现在的孩子农食不缺,常常这个不吃那个不要的状况,启发幼儿深刻地感受到,比起世界上多温都解决不了的地方的孩子,自己是多么幸福。
五、游小故事什么是夸“小宇,上的表情,有你做的作都要再夸一些。
”“夸?”小宇和众幼儿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我,看着他充疑惑的眼神,我就指手画脚地示范起来:“看 ! 众夫地里的秧苗一夜之都死了,他是什么的心情 ?”孩子:“吃惊,不敢相信。
”我:“ 呀,他怎么也不敢相信秧苗一夜之竟然都死了,他上的表情会是怎么的 ?”“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得大大的。
”“那他的手和腿会是什么的 ?” 下,孩子的建就更多了,什么作造型都有,手臂大大伸展开的,一条腿跨得很的⋯⋯各种各的作都出来了。
我又孩子:“ 些幅度很大的表情和作,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做 ?”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 ”我:“ 了,就叫做夸的表演,明白了 ?”看到孩子我含笑点,我也会心地笑了。
“我是女生”今天排儿童,原先扮演宋大个主要角色的孩子因家里有事,一段都不会来,可怎么 ?如果由老来代替宋大台,就失去了我想孩子得到更多的衷,而且期有外演出呢,到候不能也是老台吧 !因班上所有的孩子台都很熟悉,于是有孩子提,其他小朋友代替缺席的宋大,个提得了大家的可,可是呢 ?大家共同推了宋大台最流利、表情最丰富的沁沁。
沁沁一开始愿意演宋大,可是当发现要让她穿宋大的服装时,皱皱眉头说:“我不想穿男生的衣服,我是女生。
”大家一听,没了主意,这时有个孩子插嘴说:“是游戏,是假装的,演完了你还是女生,可以继续穿你漂亮的衣服。
”我看沁沁的神色有所缓和,知道她是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服装,并不是不想演这个角色,于是就附和道:“对呀,小朋友们因为喜欢你的表演,所以才推举你来演这个角色,说明你演得真的很棒,而且,在我们学过的京剧里,就有许多女的演男的角色。
”沁沁听我这么一说,露出不相信的神色说:“是吗?”我说:“真的呀,改天老师把她们扮演的角色照片拿来给你看。
”听我这么一说,沁沁愿意接受这个角色了。
当我第二天把从网上找的照片拿给她看时,虽然沁沁没有说什么,但是我从之后的排练中看出来,小姑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农夫的角色中了。
附剧本《拔苗助长》人物:宋大、赵二、张三、李四、孙五、智者、禾苗、阳光、雨露、微风以及旁白。
第一场[ 场景:村庄。
赵二、张三、李四、孙五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聊着天。
宋大 ( 兴奋地跑上台来,大声壤嚷) 哎,你们知道么,隔壁村子的人去年收了好多稻子。
他们啊,现在天天有白米饭吃呢!众人一听,都露出很羡慕的神情,立刻凑到宋大的面前。
众人这是真的吗 ?赵二我吃山芋、南瓜可是吃够了,真想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啊!众人 ( 伸出舌头舔舔嘴唇,垂涎三尺的样子 ) 是啊,是啊,真想吃到香喷喷的米饭啊 !李四他们能种出稻子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孙五对啊,对啊,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一位智者走过,众人忙围过去。
众人哎,聪明的人,我们可以自己种稻子吗?智者现在是春天,正是栽种的好时候,你们当然可以自己去买秧苗,自己种稻子啰。
众人 ( 跳起来 ) 太好了 ! 说干就干,我们现在就去 ![ 众人高高兴兴地簇拥着智者边聊边下。
第二场[ 田地里,众人忙着将刚买到的秧苗插到田里去。
( 配合诙谐有趣、节奏感强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现这一劳动场面 )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秧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一派勃勃生机,音乐声中农夫上场,小绿苗跳《秧苗舞》。
[ 太阳下,众农夫边干边擦汗,但他们想着很快就会有的白米饭,都表现得很高兴。
宋大太阳这么好,汗出得这么多,你们都很累了吧?赵二想到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我就浑身是劲。
张三我已经专门买了个新碗,就等着盛白米饭呢!李四我们还是赶快拔草吧,要不然耽误了秧苗的生长多不好!孙五是啊,想到白米饭我就一点也不累了。
[ 下大雨的候,没有地方可避,众人只好冒着雨在田拔草,雨打得他抬不起来,但他想着很快梦想就会成真,是表得很高。
宋大雨在是太大了,我回去吧!二可是地里的草没拔完呢!三啊,隔壁村子的人,要想秧苗得好,就必把些草拔掉。
李四是啊,点雨算什么,正好我嫌呢!五,些草不拔掉,我就不回去。
[ 雨停了,夫忙完拔草又忙水,忙完水又忙捉虫,忙完捉虫又忙施肥⋯⋯一切都忙完后,众人坐在田上休息。
宋大拿出一把的尺子,在秧苗旁横量量。
二宋大,你在那儿干什么啊?[ 宋大重重地了口气,跌坐在地。
众人哎⋯⋯怎么坐到地上去啦?宋大我急呀,你看看地里的秧苗,我天天它拔草、水、捉虫、施肥,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了。
可是你瞧,隔壁村子的人教我的方法都用了,秧苗是秧苗,什么化都没有。
三不会吧,我看秧苗都得挺好啊,油油的 ! 看得我心里真高。
想着等到秋天就能收到黄澄澄的稻子,然后就能吃到香的白米,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李四、五是啊、是啊,我的口水也要流下来了,真希望早点吃到那香的白米啊 !( 做遐想状 )宋大白米,你想得美哦 !二、三、李四、五怎么了,秧苗出什么了?宋大出了,而且出的是大,你看看些秧苗,我都种下去么久了,可就是不它高,我几天前量的也是么多。
( 高高地起尺子 ) 你看,我到什么候才能收到稻子啊?更提你香的白米了。
[ 众人一听此,大惊失色,定格一会儿——眼珠子在眼睛里几圈。
然后,众人开始像上的急得。
众人 ( 嘴里念叨着 ) 怎么,怎么呢 ?宋大 ( 自言自地 ) 秧苗呀,你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 什么你一点都不我想想,快快高呢?快高,快高⋯⋯[ 他一念叨,一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大望着出神,突然,他的子里出一个主意。
宋大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么!宋大 ( 一而起 ) 来,来,我有好主意了。
众人人什么好主意 ?来听听。
[ 宋大神秘地叫众人把凑来,凡人成一个圈。
宋大地在众人的耳耳了一。
众人听完后,仰大笑。
众人好,好主意啊 ! 我就能比村那些傻瓜要早收到稻子了。
宋大你真是了不起,能想出么妙的主意。
宋大既然我都想早点收到稻子,那就赶快干吧!众人好,干就干。
[ 音乐响起,众人开始忙碌地拔秧苗,小朋友扮演的秧苗随着他们的动作,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一阵忙碌过后,众人累得满头大汗。
一名智者过来,看见他们在起劲地拔秧苗,眉头皱了起来。
智者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宋大你没看见么,我们正在让秧苗快快长高啊 ! 智者你们这样把秧苗拔起来,就是帮它们长高吗 ? 众人你看,秧苗不是已经比原来高许多了吗 ? 智者你们会后悔的 !赵二后悔,怎么会后悔呢 ?秧苗一下子能长这么高,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众人就是,就是,别在这儿捣乱,妨碍我们干活了。
张三你是不是也种了秧苗 ?你肯定是眼红我们的秧苗比你的长得高,长得好,故意这么说的吧 !众人对啊,你是故意这么说的吧!李四走开,走开,别耽误我们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