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九中物理试题高三模拟第三
经典编排-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经典编排-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f7a946be23482fb4da4c4e.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共39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Cu —64第I 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 ,环A 与球B 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由于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 与B 球一起向右运动 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杆对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B ◎当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 ◎B 球受到的风力大小为tan B m g θD ◎当风力增大时,A 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16◎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 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
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
![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42ecfed4d8d15abe234ebb.png)
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SYS20150830060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简单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B.奥斯特通过理想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D.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SYS20150830060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B.地球密度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SYS201508300602二、多选题详细信息3. 难度:困难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
则()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D.若剪断绳子(A不动),则此瞬时球B加速度大小为SYS201508300603三、选择题详细信息4. 难度:中等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由地面竖直向上运动,初动能为Ek,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一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落回地面后不反弹,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对于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回地面时,小球的动能为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C.小球上升高度为时,小球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动能D.小球上升高度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为SYS201508300604四、多选题详细信息5. 难度:中等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B板接地。
从t=0时刻起AB板接电源,A板电势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板间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板间距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两板间往复运动B.t=时粒子速度为零C.t=到t=这段时间内粒子的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D.t=时与t=时粒子速度之比是1:4SYS201508300605五、选择题详细信息6. 难度:中等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
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下)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下)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62fbf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2.png)
B. 两个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可能相同
C.A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与斜面的倾角相同
D.A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和B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
【7题答案】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几何关系,以速度 平抛垂直落到斜面上,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10题答案】
【答案】①.50②.600③.偏大④.减小⑤. ⑥.600⑦.3000
【解析】
【详解】(1)[1]图(b)电流表精确度为5mA,同位估读,故读数为50mA。
[2]由欧姆定律
知
[3]图(a)电路电流表内接,由于电流表分压,电压表测量值偏大,故用该电路测得的阻值比真实值偏大。
[4]当温度为27°C时,电压表读数为30.0V,电流表读数为15mA,由欧姆定律
A.直流电源E(36V,内阻不计);B.电流表(量程250mA,内阻约0.1Ω);
C.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1MΩ);D.热敏电阻RT;
E.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10mA时就会报警,超过30mA时就会损坏);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4000Ω);G.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9Ω);
6.如图所示为跳伞者在下降过程中速( )
A.0~t1之间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小
B.0~t1之间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大
C.t1~t2之间跳伞者处于超重状态
D.t1~t2之间跳伞者处于失重状态
【6题答案】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0~t1图像斜率变小,加速度变小,由
5.已知在地球赤道上空有一颗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卫星A,对地球赤道覆盖的最大张角α=60°,赤道上有一个卫星监测站B(图中未画出)。设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监测站B能连续监测到卫星A的最长时间为( )
2020-2021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doc
![2020-2021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de0c534afe04a1b171de57.png)
2020-2021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九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卷(解析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 (知识点:三力平衡)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
则()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D.若剪断绳子(A不动),则此瞬时球B加速度大小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没有外力,A对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所以A项错误;以B球为研究对象,B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的评卷人得分绳子拉力和沿大球半径方向向外的支持力,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得出支持力的大小为,所以B项正确;根据几何关系拉力,所以C项错误;若剪断绳子,绳子上的拉力马上消失,球A对B的支持力马上消失,球B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所以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和瞬时加速度问题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B板接地。
从t=0时刻起AB板接电源,A板电势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板间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板间距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两板间往复运动B.t=时粒子速度为零C.t=到t=这段时间内粒子的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D.t=时与t=时粒子速度之比是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粒子在内粒子向下做加速运动,粒子向下做减速运动,后粒子接着向下做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粒子会一直向下运动,所以A项错误;粒子从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时粒子的速度最大,所以B项错误;从,粒子在做减速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所以C项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同理根据动量定理,力是均匀变化的取平均值,且,所以速度之比为1:4,D项正确。
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三模理综物理答案
![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三模理综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ab566dd36a32d737581d9.png)
三模理综物理答案14、D15、D16、D17、D .18、AB .19、CD20、AC21、BC22、⑴Lh =μ(2分)⑵不过原点(2分);k1=μ(2分) 23、⑴280Ω(2分) ⑵A (2分) ⑶450Ω(2分) ⑷0.1mA 875Ω(2分) 24、解:(1)滑块由A 点到B ,由动能定理得:(2分)解得:滑块到达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解得:F=6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到达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F=6N ,(1分) 方向竖直向下(1分)(2)滑块离开C 后做平抛运动,由h=(1分)解得:滑块经过C 点的速度(1分)222121B C mv mv mgx -=-μ(2分) 滑块由B 点到由C 点,由运动学关系:(1分)解得:t 2=0.5s滑块从B 运动到小桶的总时间为 t=t 1+t 2=1s (1分)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条件:得ω=2n πrad/s (n=1、2、3、4┅)(1分)25、解:(1)当金属棒匀速下滑时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 m ,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m 1gsin α=B 1IL ,(2分) 所以有:222R I p R = (1分) 得:2R p =75W (1分)(2)当金属棒稳定下滑时,R 2两端的电压为U 2,则:,上极板带正电;电场力为:=,重力为m 2g=6×10﹣3N ,所以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2分) 当带电粒子从左上方边界射出时速度为v 1,半径为r 1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r 1=d=0.5m ,(1分)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 1B 2=m 2,(2分)解得:v 1=0.25m/s ;(1分) 所以速度范围为v ≥0.25m/s(1分) (2)m 1gsin α=解得:v m =10m/s ;(2分)下滑过程中:0sin 111-=∆-∆mv t BIL t mg θ1222sin mv mv t BIL t mg -=∆-∆θ。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答案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fcb4a7c1cfad6195fa7f1.png)
得 U=10 V 1 分
(2)在 A 点速度 vA=
=
=5 m/s 1 分
①若小球运动到圆心等高处前速度减为零,则不会脱离轨道,此过程由动定理得:
(mg+qE)Rcos 53°≥ mv
1分
得:R≥ m 1 分
②若小球能到达最高点 C,则不会脱离轨道,在此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qE)R•(1+cos 53°)=
(4) AC
2分
15.(10 分)解:(1)A、B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E1 的大小为
E1=
2分
(2)设微粒穿过 B 板小孔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微粒从 O 运动到 B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qU=
2分
得 v=
2分
(3)微粒进入半圆形金属板后,由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
qE2=m
2分
半径为:R= 1 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分
代入数据
,从中求得 T2=339)气体作等温变化, P3=P0=75cmHg,V3=L3S 1 分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3V3 2 分 代入数据 73×10=75×L3,从中求得 L3=9.73 cm 即闭管水银柱上升了 0.266cm 1 分 所需注入的水银柱长为 H=(2+2×0.266)cm=2.53cm 1 分
18. (2)
物理第 3页(共 2 页)
2分
小球能到最高点 C,需在 C 点满足:mg+Eq≤m
1分
解得:R≤ m 1 分
故小球在圆弧轨道运动时不脱离圆弧轨道的条件为: m≤R<3m 或 R≤ m 1 分
18.(2)
(ⅰ)对于封闭气体: 初态:P1=P0﹣△h=75﹣2=73cmHg V1=LS=10S T1=300K 1 分 末态:P2=P0=75cmHg,V2=(L+0.5△h)S=12s,T2=? 1 分
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0fc3dfd4d8d15abe234e69.png)
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题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伽利略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落体运动规律C.库仑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欧姆认为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该电流使每个物质颗粒都成为微小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答案】AB【解析】A.胡克定律是胡克总结归纳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推出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故B正确;C.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D.安培提出了分子假说认为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该电流使每个物质颗粒都成为微小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故D错误;故答案选AB2.【题文】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物体平衡问题隔离B可知当mA g=mBgsinθ时,B与C之间无摩擦,A错误;将B、C作为一个整体时,由A对B的拉力在水平与竖直两方向上的分力知C正确,B错误,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系统受力平衡,此时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D正确3.【题文】我国于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如图为第四次变轨的示意图,卫星先沿椭圆轨道I飞行,后在远地点P 处实现变轨,由椭圆轨道I进人同步轨道II则该卫星评卷人得分A.在轨道Ⅱ上的周期比在轨道I上的周期小B.在轨道Ⅱ上的加速度比在轨道I上任意—点的加速度都大C.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上任意一点的机械能都大D.在轨道Ⅱ上的速度比在轨道I上任意—点的速度都大【答案】C【解析】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专题:人造卫星问题.解答: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C,椭圆轨道的周期小于圆轨道Ⅱ的周期,圆轨道Ⅱ为同步卫星轨道,周期等于24小时.所以椭圆轨道I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小于24小时.故A错误.B、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所以加速度相等.故B错误.C、在轨道Ⅰ上的P点速度较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会做近心运动,要想进入圆轨道Ⅱ,需加速,使万有引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I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轨道I上的机械能小于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卫星的变轨问题,掌握如何比较速度、周期、加速度的方法.4.【题文】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竹竿,表演者自杆顶由静止开始下滑,5s末滑到杆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竹竿底部与下面顶杆人肩部之间有一压力传感器,以表演者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取g=“ 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表演者下滑的最大速度为2.4m/sB.该表演者的质量为50kgC.竹竿的总长度为6.0mD.该表演者下滑过程中,0-1s内处于超重状态,1-5s内处于失重状态【答案】ABC【解析】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即为演员对杆的摩擦力,演员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由题可知演员0-1s内向下加速处于失重状态,1-5s内向下减速处于超重状态,所以D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64b8c7c850ad02df804157.png)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Na—23 Cl—35.5 Fe—56 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6分)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7种C.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处理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④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时,需将培养瓶摇匀,并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⑤沃泰默向切除部分神经的小肠中注射稀盐酸,发现狗仍能分泌胰液,从而提出了化学调节的存在A.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3.亨丁顿舞蹈症的病因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所涉及的中心法则内容与造血干细胞完全相同B.密码子重复的多少决定了进化的方向C.密码子共有64种,所以每一种氨基酸对应多种密码子D.图示过程需3种RNA才能完成4.玉米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不同B.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条C.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要测定11条染色体的DNA序列D.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0个DNA分子5.右图表示人体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精品]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次模拟检测题新人教版及答案
![[精品]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次模拟检测题新人教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11d8dd770bf78a6529545e.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综物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9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生代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1 N—14 O—16 N—23 A—27 —355 —64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物的重大发现中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研究方法,如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假说法、建立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 ,环A 与球B 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A和B ,由于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 与B 球一起向右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杆对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B .当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 球受到的风力大小为tan B m g θD .当风力增大时,A 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16.如图所示,某物体自空间O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落在地面上的A 点,其轨迹为一抛物线。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f3ed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3.png)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甲是电动公交车无线充电装置,供电线圈设置在充电站内,受电线圈和电池系统置于车内。
供电线路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将受电线圈靠近供电线圈,无需导线连接,蓄电池便可以充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无导线连接,所以传输能量时没有损失B.用塑料薄膜将供电线圈包裹起来之后,仍能为蓄电池充电C.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利用供电线圈发射电磁波传输能量D.充电时,供电线圈的磁场对受电线圈中的电子施加磁场力的作用,驱使电子运动2.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y轴上的M、N两点。
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坐标y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高,且在y轴上MP长度小于PN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带正电,Q2带负电B.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且P点场强为零C.将一带负电的点电荷,沿y轴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将一点电荷在外力的作用下,沿y轴从P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F逐渐减小3.用质量为m的小铁锤以速度1v向下击打一块质量为M的砖块(击打时间极短),击A.卫星二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卫星一的机械能B.地球的质量30 MGTπ=C.卫星二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5.如图甲,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且下端固定,一质量为小滑块从斜面上O点由静止滑下。
以的加速度大小a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sin mg x θB .下滑过程中,在2x x =处,滑块的机械能最大C .在12x x 和23x x 两段过程中,a x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均等于D .在12x x 和23x x 两段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相等二、多选题A .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若把两光源安装在同一深度的水池底部,C .b 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一定比D .同种介质中,a 光的波长比7.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半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空间中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圆环上,在M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环最低点()A .小球运动到P 点的速度大小为B .如果改变圆环的半径,小球从A .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为m 1m/sv =B .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最大值为m 1AI =C .在0~s 4π时间内,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0.25C q =D .在0~s 4π时间内,T 形支架对导体棒做功T 1J 1032W π⎛⎫=+ ⎪⎝⎭三、实验题9.如图甲所示为苹果自动分拣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按一定质量标准自动分拣为大苹果和小苹果。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b423d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3.png)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以某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在斜面底端b,运动时间为t,合外力做功为W1,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1。
若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时间2t到达b,合外力做功为W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2,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I1:I2=1:1B. W1:W2=1:1C.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D. 物体水平抛出到达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参考答案:ABC解:物体两种状态从a到b,都只有重力做功,物体下落高度一致,故合外力做功相等,即W1=W2,故B正确;物体平抛落到b点的过程,运动时间为t,则斜面高度h=gt2;物体沿斜面下滑,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受重力、支持力作用,合外力为mgsinθ,运动时间为2t,故位移为,加速度为gsinθ,所以有:=g sinθ(2t)2=2gt2sinθ,所以,4sin2θ=1,即sinθ=,得:θ=30°,故C正确;物体平抛落到b点的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故合外力的冲量大小I1=mgt;物体沿斜面下滑,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受重力、支持力作用,合外力为mgsinθ,故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2=2mgtsinθ=2I1sinθ= I1,故B正确;物体平抛落到b点的过程,水平位移为x=v0t,竖直位移为h=gt2,所以有:;那么物体在b点的水平速度为v0,竖直速度为gt,所以,物体水平抛出到达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 tan=arc tan(2tanθ)=arc tan,故D 错误;故选ABC。
【点睛】物体运动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运动规律求得物体运动过程量;由动能定理求取物体某一时刻的状态量.2. 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637b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d.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 、II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I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2时刻两物体相遇D .I 、II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参考答案:B2. (多选)如图所示,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板K ,会发生光电效应.在阳极A 和阴极K 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加在光电管上的电压,直至电流表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表的电压值U 称为反向截止电压,现分别用频率为和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得反向截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频率为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B .频率为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C .阴极K 金属的逸出功为D .普朗克常数E .阴极K 金属的极限频率是参考答案:A C D3. (单选)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 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一周的时间大于它在轨道2上运动一周的时间D .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参考答案:【考点】: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 人造卫星问题.【分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可以分析不同半径上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则有:可得:A 、线速度可知轨道3的半径大,线速度小,故A 错误;B、角速度可知轨道3的半径大,角速度小,故B错误;C、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轨道2的半长轴大于轨道1的半径,故卫星在轨道2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1上的周期,故C错误;D、卫星在P点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在同一位置加速度相同,不管卫星在哪个轨道上,加速度大小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先列式求解出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且与斜面保持静止并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化量为,则下列关于斜面体的运动及物体受斜面体的支持力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B.物体受斜面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斜面体的支持力在时间内所做的功D.物体受斜面体的支持力在时间内的冲量参考答案:A5. (单选题)使物体脱离某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1。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https://img.taocdn.com/s3/m/af9588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6.png)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3.9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3V和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A.比1000Ω略大一些B.比1000Ω略小一些C.比750Ω略大一些D.比750Ω略小一些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将减少C.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D.液滴将向下运动3.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
已知ab=0.8m,bc=0.4m,那么()A.整个过程中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6JB.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6JD.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如图所示,在与水平面夹角θ为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带负电的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物块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其重力大小的一半,木板的倾角α为和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A.B.C.D.5.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0~3 V,3kΩ)、电流表(0~0.6A,0.1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小题1】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是。
【小题2】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 5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 5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 W。
物理高考模拟卷-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省哈尔滨九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卷物理试题
![物理高考模拟卷-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省哈尔滨九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卷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3e5e45a98271fe910ef967.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题~第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B.奥斯特通过理想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D.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M=B.地球密度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3.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D.若剪断绳子(A不动),则此瞬时球B加速度大小为4.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由地面竖直向上运动,初动能为E k,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一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落回地面后不反弹,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对于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回地面时,小球的动能为E k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E kC.小球上升高度为时,小球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动能D.小球上升高度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为E k5.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B板接地.从t=0时刻起AB板接电源,A板电势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板间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板间距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两板间往复运动B.t=时粒子速度为零C.t=到t=这段时间内粒子的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D.t=时与t=时粒子速度之比是1:46.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B.C.D.7.正对着并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电路中,两板间有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D为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闭合电键S,让一带电质点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N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沿直线运动.在保持电键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B.若仅将滑片P向上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运动轨迹一定会向上偏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沿直线运动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运动轨迹会向下偏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1从A点沿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1时间射出磁场.另一相同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2从距离直径AOB的距离为的C点平行于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2时间射出磁场.两种情况下,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均为60°.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v1:v2=:1 B.v1:v2=:1 C.t1=t2D.t1>t2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测量电阻有多种方法.(1)若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2)若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B.电压表V2(量程4V、内阻很大)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4A)E.小灯泡(2A、5W)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①请将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图1中补充完整.②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U1)、(I,U2),标到U﹣I坐标系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2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__________Ω,电池组的效率为__________(此空填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11.在民航业内,一直有“黑色10分钟”的说法,即从全球已发生的飞机事故统计数据来看,大多数的航班事故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3分钟和着陆阶段的7分钟.飞机安全事故虽然可怕,但只要沉着冷静,充分利用逃生设备,逃生成功概率相当高,飞机失事后的90秒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如图为飞机逃生用的充气滑梯,滑梯可视为斜面,已知斜面长L=8m,斜面倾斜角θ=37°,人下滑时与充气滑梯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0.6,cos37°=0.8,求:(1)旅客从静止开始由滑梯顶端滑到底端逃生,需要多长时间?(2)一旅客若以v0=4m/s的水平初速度抱头从舱门处逃生,当他落到充气滑梯上后没有反弹,由于有能量损失,结果他以v=3m/s的速度开始沿着滑梯加速下滑.该旅客以这种方式逃生与(1)问中逃生方式相比,节约了多长时间?12.(18分)如图甲所示,相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一部分处在以OO′为右边界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导轨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距边界OO′也为L处垂直导轨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r的金属杆ab.(1)若金属杆ab固定在导轨上的初位置,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t时间内由B均匀减小到零,求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电量q.(2)若ab杆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距离,其速度﹣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所示量为已知量).求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1.(3)若ab杆固定在导轨上的初始位置,使匀强磁场保持大小不变绕OO′轴匀速转动.若磁场方向由图示位置开始转过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2.则磁场转动的角速度ω大小是多少?(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物理-选修3-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橡胶无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D.热机的效率可以100%E.气体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14.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5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56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物理-选修3-4]15.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16.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0.6m,尾部下端Q 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m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s2=3.0m处下潜到深度为h2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Q;继续下潜△h=2.0m,恰好能看见Q.(已知水的折射率n=)求①深度h2;②赛艇的长度l.(可用根式表示)[物理-选修3-5]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C.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 A=2.0kg,m B=1.0kg,m C=1.0kg.现用一轻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B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108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然后同时释放A、B,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恰以4m/s的速度迎面与B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求(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与C碰撞前)A和B物块速度的大小?(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题~第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B.奥斯特通过理想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D.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考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逻辑推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奥斯特通过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速度的定义v=,当△t→0时,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是采用数学上极限思想方法;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解答:解:A、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该实验“减小”了重力的作用,便于研究小球的运动规律,故A正确;B、奥斯特通过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C正确;D、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转换法等.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M=B.地球密度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向心加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地球的质量和密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地球的质量求出第一宇宙速度.解答:解:A、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解得地球的质量M=,地球的密度,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得,第一宇宙速度v=,故C错误.D、对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而,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不是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3.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D.若剪断绳子(A不动),则此瞬时球B加速度大小为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A选项;再隔离B物体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BC选项;若剪断绳子,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瞬时加速度.解答:解:A、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C、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T=mgtanθ其中cosθ=,tanθ=,故:F=mg,T=mg故B正确,C错误;D、若剪断绳子(A不动),B球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ma解得:a=gsin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4.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由地面竖直向上运动,初动能为E k,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一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落回地面后不反弹,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对于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回地面时,小球的动能为E k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E kC.小球上升高度为时,小球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动能D.小球上升高度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为E k考点:功能关系.分析:空气阻力方向总是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分析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判断速度如何变化.由运动学公式分析时间关系.解答:解:A、上升过程: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向下,与重力方向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0﹣E k;所以:;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根据动能定理得:mgH﹣fH=E k′,联立得:.故A正确;B、小球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C、小球上升高度为时,小球重力势能等于,即,根据动能定理,小球的动能:.故C错误;D、小球上升高度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做的功,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借助于竖直上抛运动模型考查功能关系,要弄清空气阻力方向,运用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结合分析是关键.5.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B板接地.从t=0时刻起AB板接电源,A板电势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板间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板间距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两板间往复运动B.t=时粒子速度为零C.t=到t=这段时间内粒子的电势能降低,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D.t=时与t=时粒子速度之比是1:4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0~时间内粒子向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时间内粒子向B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时刻速度最大,在T时刻速度恰好为零,接下来,粒子重复上述运动,所以粒子一直向B板运动,速度用动量定理求解.解答:解:A、t=0时刻A板电势比B板高,粒子在0~时间内粒子向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时间内粒子向B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时刻速度最大,在T时刻速度恰好减为零,接下来,粒子重复上述运动,所以粒子一直向B板运动,故A错误,B错误;C、根据分析t=到t=这段时间内粒子向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故C错误;D、0~内,由动量定理,Ft=mv1,同理,~内,F′t=mv2﹣mv1且力取平均值,代入得粒子速度之比是1:4,故D正确.故选:D点评:粒子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当电场改变方向时粒子所受电场力同时改变方向,根据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规律求解粒子的运动情况.掌握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F较小且拉动AB整体时,AB整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二者相对静止;当F较大时,二者加速度不同,将会发生相对运动,此后A做变加速直线,B匀加速直线运动;分三个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讨论即可.解答:解:A、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对AB整体,当拉力F大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开始加速滑动,加速度为:;当拉力足够大时,A、B的加速度不同,故对A,有:由于μ1mg>μ2(M+m)g,故a A2<a A3;故A正确;B、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即物体B 开始阶段的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C、当拉力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对物体A,拉力小于μ1mg,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当整体开始加速滑动时,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1=ma;静摩擦力f1逐渐增加,但依然小于μ1mg;当A、B发生相对滑动后,变为滑动摩擦力,为μ1mg;故C正确;D、对AB整体,当拉力F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滑动后,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μ2(M+m)g,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注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不难.7.正对着并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电路中,两板间有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D为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闭合电键S,让一带电质点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N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沿直线运动.在保持电键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B.若仅将滑片P向上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运动轨迹一定会向上偏C.若仅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依然会沿直线运动D.若仅将两平行板的间距变大一些,再让该质点从N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板间,质点运动轨迹会向下偏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若为正电荷,则电场力向下,洛伦兹力向下,重力向下,则不可能沿直线运动,应为负电,由受各力方向确定因力的大小的变化引起的运动轨迹.解答:解:A、若为正电荷,则电场力向下,洛伦兹力向下,重力向下,则不可能沿直线运动,应为负电荷,则A错误B、为负电,电场力向上,洛伦兹力向上,滑片P向上滑动一段后,电场强度变大,电场力变大,则合力向上.则B正确C、将滑片P向下滑动一段后,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放电,则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不小,合力不变,质点依然会沿直线运动,则C正确D、距离变大,但电量无法减小,则电量不变,场强不变,电场力不变,则质点运动轨迹不变,则D错误故选:BC点评:要题明确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方向,确定准P的移动引起的电容器的电压的变化规律,但要明确定因二极管的存在,电容器只可充电,不能放电,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1从A点沿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1时间射出磁场.另一相同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2从距离直径AOB的距离为的C点平行于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2时间射出磁场.两种情况下,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均为60°.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v1:v2=:1 B.v1:v2=:1 C.t1=t2D.t1>t2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画出运动轨迹图,由几何知识知半径,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r=与v成正比;根据t=知周期相同,时间决定于转过的角度.解答:解:AB、如图由几何知识知R1=Rtan60°,R2=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Bqv=m知r=与v成正比,故v1:v2=R1:R2=tan60°:1=,故A正确,B错误;由周期T=知两粒子周期相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决定于角度,角度θ相同,则时间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注意找圆心,运用几何知识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属于较难题目,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0.40m/s,木块加速度a=1.0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斜面倾角(或A点的高度等);(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补差卷20130306
1.如图1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1/4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有滑块A以初速V0从右端滑上B,并以1/2 V0滑离B,确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
A、B、C的质量均为m,试求:(1)木板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素μ;(2)1/4圆弧槽C的半径R;(3)当A滑离C时,C的速度。
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B
A、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上固定一根轻质细杆,轻杆上端的小钉(质量不
计)O上系一长度为L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C,现将C球的细线拉至水平,由静止释放,求:(1)两木块刚分离时,C
B
A、
、速度各为多大?
(2)两木块分离后,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多少?
3.(2012全国新课标).(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
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
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4.(2012四川卷).(16分)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我省供水缺口极大,蓄引
提水是目前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地要把河水抽高20m,进入蓄水池,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传动效率为80%的皮带,带动效率为60%的离心水泵工作。
工作电压为380V,此时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为9kW,电动机的内阻为0.4Ω。
已知水的密度为1×l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求:(1)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2)将蓄水池蓄入864m3的水需要的时间(不计进、出水口的水流速度)。
5.(1)(4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 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
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 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A.X1→
1371
560
Ba n
+ B.X
2
→
1310
541
Xe e
-
+
C.X3→
137
56
Ba+0
1
e
- D.X4→
131
54
Xe+1
1
p
图13
物理补差卷20130306答
1.(1)当A 在B 上滑动时,A 与BC 整体发生作用,由于水平面光滑,A 与B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10
02mV 2V m
mV +=,
(2分) 得
4V V 0
1=
(1分)
系统动能的减小量等于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mgL Q μ=,(1分)
()2
02
02
0K 4V 2m 212V m 21mV 21E ⎪
⎭⎫ ⎝⎛-⎪⎭⎫ ⎝⎛-=∆,(1分) 得
16Lg 5V
2
=μ(1分) (2)当A 滑上C ,B 与C 分离,A 与C 发生作用,设到达最高点时速度相等为V 2,由于水平面光滑,A 与C 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
210V )m m (mV 2V m
+=+,(2分)得
83V V 02= A 与C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gR
V 2m 214V m 212V m 212
22
02
0+=⎪⎭⎫ ⎝⎛+⎪⎭⎫ ⎝⎛(2分)
得
64g V
R 2
=(1分) (3)当A 滑下C 时,设A 的速度为V A ,C 的速度为V C ,A 与C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A 10
mV mV mV 2V m
+=+ , (1
分)
A 与C 组成的系统动能守恒,2C
2A 2
02
0mV 21mV 214V m 212V m 21+=⎪⎭⎫ ⎝⎛+⎪⎭⎫ ⎝⎛(2分) V C = 2V 0
(2分)
2.分析:C 球下摆过程中,
在达到最低位置之前,悬线拉力的水平分量使B A 、同时达到最大速度,且:B A C P P P +=,C B A 、、三者组成一个系统,满足系统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C 球摆过最低位置后,悬线拉力使A 向右做减速运
动,致使B A 、分离,分离后,B 以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 C P P > ,所以,A 速度减为零后改为反方向向左运动,当A 、C 速度相等时,C 球摆到最高点,此过程C A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1)C B A 、、三者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选取最低点0=P E ,C 球到达最低点时B A 、共同速度为A v ,C 速度c v 为,规定向左为正方向:
)1(20 A c Mv mv -= )2(22
1212
2 A c Mv mv mgL +=
解得:m
M MgL
M m
v m M MgL v A C +=
+=222
;
(2)、从C 球在最低点开始,C 与A 组成一个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设摆到最高处为x h ,此时,C A 、共同速度为x v :
)1()( x A c v M m Mv mv +=-
)2()(2
121212
22 x x A c mgh v M m Mv mv ++=+ 解得:L m M m M h m M MgL M m
v x x )(222++=+=
;; )
(2cos 1M m m
+=-θ
难点:认为球的运动轨迹是完整的圆弧,没有考虑到对地而言是一条曲线,而且到达最高点时C A 、相对速度为
零,即只具有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运用整体法:
mgL Mv v M m mgL v M m Mv A x x A =++++++2
22
1)(21cos )(0θ ;
在多个物理过程中,确定系统的初末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系统的初末状态”是指系统在内力相互作用时间
内开始和结束的状态,而不是任意物理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的状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N mg F =+θcos ① f F =θsin ②
式中N 与f 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
按摩擦定律有N f μ=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mg F θ
μθμ
cos sin -=
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用 θs i n f ≤N λ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θλθcos sin -≤F
mg
λ
⑥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θλθcos sin -≤0 ⑦
使上式成立的角满足θ≤θ0,这里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
临界角的正切值为λθ=0tan ⑧ 4.解:
(l)设电动机的电功率为P ,则P=UI
① 设电动机内阻r 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r ,则P r =I 2r
② 代入数据解得P r=1×103W
③
说明:①③式各2分,②式3分。
(2)设蓄水总质量为M ,所用抽水时间为t 。
已知抽水高度为h ,容积为V ,水的密度为ρ,则 M=ρV
④ 设质量为M 的河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 ,则△Ep=Mgh ⑤ 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0,则P 0=P-Pr ⑥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P 0t ×60%×80%=△Ep ⑦ 代人数据解得
t =2×l04s
⑧
说明:④⑤式各1分,⑥⑧式各2分,⑦式3分。
5.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78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