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使用指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垫床使用指引
一. 目的:
防褥疮气垫床李咏定时对两条气囊轮换充气、放气的方法~使卧床患者身体的着床部位不断变化~预
防皮肤局部持续受压~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二. 使用指引:
1. 气垫床平铺于床面~连接好各接头及电源~上面铺一层床单~备好一次性中单。
2. 打开电源~调节充气强度SOFT,柔软,---FIRM,坚硬,。
3. 经常关注气垫床各连接部位及电源连接稳固~是否有漏气或充气不足的情况。
4.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断开插头。
5. 终末消毒:用清水擦洗清洁床体~有血迹或被分泌物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抹拭~避免
用气体消毒机消毒。
三. 日常维护:
1. 气垫床首次充完气8小时候,最好12小时,才可以使用~气床内拉带和缝接处需要一个缓冲过
程。
2. 由于气垫床没有配备气压表~所以充气的合适程度就只能靠手感。
一般用手摸起来感觉有点软、
病人躺在床上不会朝中间陷。
3. 使用过程中~注意针眼避开气垫床~预防刺破漏气。
1
昏迷病人眼部护理指引
1. 综述:
昏迷病人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感觉减退~同时又丧失瞬眼反射~从而失去对
眼球的生理保护作用~如果采取护理措施不当~容易造成角膜干燥坏死~并角膜炎和角膜溃疡~从而
影响他们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2. 目的:预防角膜干燥、角膜炎、角膜溃疡。
3. 评估患者意识~眼睑自主闭合程度/能力~有无眼球钝挫伤及眼部疾病既往史。
是否有结膜水肿或角膜
干燥或眼球浑浊现象的等。
4. 护理指引:
?. 眼部及眼周围的清洁。
清除粘附于此的细小颗粒状异物或膜状异物。
蘸有生理盐水棉球、棉签或
纱布清洁眼周。
首诊责任护士~做好首次清洁工作。
?. 每天二次清洁眼部~于晨起清洗~用液态滴眼液,如氧氟沙星眼液,滴眼~3次/日,于傍晚~清
洗后用膏状眼膏(如红霉素眼膏等)涂眼。
?. 眼睑表面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 观察瞳孔时~将纱布反折到对侧眼睛上~完毕后将纱布盖好。
观察另一侧瞳孔时用同样方法。
?. 每天评估观察角膜及结膜情况~及时调整清洗及用药频率或方法。
5.评价标准:眼睑闭合不全病人无发生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指引
一. 综述: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
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
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二. 病因:
1.静脉血流滞缓制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静脉壁的损失 ,1,化学性损伤,2,机械性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
三.危险因素:
1.年龄
2.长期肢体制动
3.髂静脉压综合症
4.恶性肿瘤
5.手术
6.既往血栓史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
8.产后
9.口服避孕药
10.中心静脉导管
11.血型
12.其他:人种、肠炎、肥胖
四.目的:识别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五.护理指引:
1.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
,1,.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保持大便通畅。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3,.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
,4,.讲解DVT常见的症状~告知病人~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5,.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
2.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
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
对多种DVT高危因素及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
鼓励病人早期下次活动。
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拓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
不能活动者~有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3.穿刺部位的选择。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临床上作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穿刺部位。
对DVT高危病人~应避免作下肢静脉穿刺~特别是反复穿刺。
4.机械预防。
包括间歇或持续小腿气动压迫~分级压力袜,GCS,~使用弹力绷带等。
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血回流至心脏。
分级压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踝部可达100%~小腿中部70%~大腿中部40%,。
5.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治疗DVT的关键“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下肢DVT的主要表现是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单侧下肢水肿~因两侧肢体周径差异
3
大~容易作出判断。
但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双下肢水肿~常常是对称的~容易被忽略而误诊。
因此对高危人群认真观察~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发生DVT时~避免热敷~以免加重局部耗氧量的增加~加重病情。
6.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即用肝素、华法令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
六.评价标准:早期识别静脉血栓高危病人~无静脉血栓形成。
或早期发现静脉血栓形成~处理得当
4
危重病人约束护理指引
一. 约束目的:减少或避免其他任何因素对患者的伤害~保证治疗康复顺利进行。
二. 约束的适应症: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有暴力倾向的病人。
三. 约束原则:安全、舒适、保证治疗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 护理指引:
1. 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里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状况。
选择合适
的约束工具及约束方法:约束带、约束衣。
2. 病人转入ICU始~即向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必要性、方法、及约束产生的不良后果。
3. 使用约束带是~应尽量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应在关节处放海绵衬垫~注意观察。
结的松紧以
能插进两指为宜~约束带宜宽不宜窄。
4. 病人被约束期间应每隔15-20分钟观察一次~检查保护带的松紧~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和血
液循环情况。
5. 每次约束时间以2小时为宜~对约束时间过长的病人~每隔1-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或调整姿势~
进行局部按摩或肢体活动~防止受压过久引起臂丛神经麻痹或发生褥疮。
6. 约束工具只能在短期内使用~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需求~制定解除约
束的计划~尽早解除约束。
7. 探视时间内~病人若有约束~应第一时间向家属解释~取得家人合作~嘱勿擅自解开约束工具。
8.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约束的原因、目的、方法、部位、时间等~做好床边交接班。
9. 解除约束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解除约束的时间、病人的状况,意识、皮肤情况、循环状况、肢
体活动情况,
5
多管道病人翻身指引
一. 目的
1. 协助不能自行变换体位的病人更换卧位~使病人舒适,
2. 减轻病人局部组织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3. 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静脉栓塞、压疮等,
4. 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二. 适用对象及指证:
不能自行变换体位的病人、卧床及多管道病人。
三. 安全指引:
1. 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年龄、体重、伤口情况、有约束带的松开约束带及
各管道,气管插管外露刻度、呼吸机管、伤口引流管、胃管、尿管、动静脉臵管,长度~妥善固
定。
决定患者翻身的频率、体位、方式,
2. 告知患者/家属翻身的目的、方法和必要的配合,无论病人清醒与否~都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解
释工作,,
3. 翻身方法:必要时请他人协助。
调整患者的头部位臵~使病人双上肢臵于胸前区~双下肢屈曲。
操作者将手分别臵于患者的肩、臀部,两人协作时~协助者轻推患者肩背部,,
4. 翻身时观察患者背、臀、骶尾部等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情况~视病情情况实施拍背、按摩护理及
整理床单位,
5. 翻身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监护仪数据、呼吸机参数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报告
医生~积极配合处理,
6. 翻身完毕后检查患者伤口情况、各管道有无受压、脱落~再次测量气管插管的外露刻度。
如有有
创动脉测压或中心静脉检测时则要重新调零,需要约束病人重新约束,
7. 告知病人翻身已结束~评估病人的舒适程度。
整理床单位~做好记录。
四(评价标准:病人体位正确~未发生皮肤受压伤及发生意外拔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