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一中2017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宁夏石嘴山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明显的大液泡B.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C.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2.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
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的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3.RuBP羧化酶催化C5与CO2结合生成C3.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
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作出的推测不合理是( )
A.A→B,叶肉细胞吸收CO2速率增加
B.A→B,暗反应消耗ATP的速率增加
C.B→C,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B→C,RuBP羧化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
4.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群中短果穂、长果穂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长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B.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与AA频率均不发生变化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复杂的调节机制,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的分泌
B.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和下丘脑
C.图中e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
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使散热大于产热
6.下列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的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如图为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某种乔木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3:00时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10: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ADP的转移方向是.在B点时适当减少光合有效辐射,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此外,一天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棕榈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含量也能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3)为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色素,常利用法将各种色素分离开来.
(4)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于叶绿体的(结构名称).
8.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点时,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图一d点时,胚芽鞘的弯曲情况是.
(2)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a,c,点生长素作用效果能说明.
(3)由图一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
(4)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
9.某二倍体鸟类的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该鸟的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某生物科研小组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长腿灰羽(♀)×长腿灰羽(♂)→长腿灰羽雌鸟、长腿白羽雌鸟、短腿灰羽雌鸟、短腿白羽雌鸟、长腿灰羽雄鸟、短腿灰羽雄鸟.
实验二:长腿白羽(♀)×短腿灰羽(♂)→长腿灰羽雌鸟、长腿白羽雌鸟、短腿灰羽雌鸟、短腿白羽雌鸟.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体上的是,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2)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产生的F1中b的基因频率为.选出F1中的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长腿灰羽的概率为.
(3)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可能是因为基因型为的
(填“精子”或“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4)在自然环境中,白羽的鸟比灰羽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则经过若干年后,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将(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5)在鸟类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出现多种多样的突变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特点.
10.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
固定的太
阳能
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

45╳1012 1.05╳10107。

50╳109
7。

15╳109
2。

44╳108
2.25╳1082。

18╳108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2只,则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5%~8%用于自身的,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
态系统的稳定.
(6)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硝化细菌属于该生态系统甲、乙、丙、丁中的.
三、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11.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如表处理:
组别处理
A组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

3米处暴露15分钟
B组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

6米处暴露15分钟
C组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0。

9米处暴露15分钟
D组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1。

2米处暴露15分钟
E组不打开培养皿盖
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若E组的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说明了.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和.“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相关操作是为了.(3)实验过程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下列温控措施的目的: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有.
②“将处理完毕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的目的是.(4)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处理.
四、选做题(共1小题,满分0分)
12.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HSA基因母牛,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HSA,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上图所示,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该技术称为技术;供核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
(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处理.
(3)SRY﹣PCR法性别鉴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①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四种游离的核苷酸、引物以外,还应含有,该技术的原理是,引物应选用图2中的(填图中标号).
注:图2中Ⅰ、Ⅱ、Ⅲ、Ⅳ是引物,箭头是延伸方向.
②若扩增产物含大量SR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填“能"或“不能”)用作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
(4)从细胞水平鉴定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是.
2017年宁夏石嘴山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明显的大液泡B.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C.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考点】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P:检测脂肪的实验;26:细胞观察实验.【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
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解答】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成熟,不含明显的大液泡,A错误;
B、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因为层析液是有机溶剂,而光合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B正确;
C、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需要调亮视野,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C错误;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盐酸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B.
2.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C、H、O、N等
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的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考点】1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由题意知蝎毒“染色剂”是蛋白质,因此含有C、H、O、N等元素,A正确;
B、由题意可知,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
C、由于毒“染色剂”是蛋白质,口服后会在消化道内消化水解形成氨基酸,失去其生物活性,因此不能通过口服方法,C错误;
D、由题意知,氯代毒素能选择性的绑定在癌细胞上,这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是糖蛋白,D 正确.
故选:C.
3.RuBP羧化酶催化C5与CO2结合生成C3.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作出的推测不合理是()
A.A→B,叶肉细胞吸收CO2速率增加
B.A→B,暗反应消耗ATP的速率增加
C.B→C,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B→C,RuBP羧化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经过还原后形成碳水化合物或五碳化合物.据图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小,超过一定的范围(二氧化碳饱和点)五碳化合物含量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解答】解:A、A→B,随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叶肉细胞吸收CO2速率增加,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五碳化合物消耗增多,含量下降,A正确;
B、A→B,随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三碳化合物生成增多,还原加快,消耗ATP的速率增加,B正确;
C、B→C,叶片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五碳化合物含量维持基本不变,表示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
D、B→C,RuBP羧化酶量和光反应产生的和ATP的数量限制了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C.
4.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群中短果穂、长果穂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长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B.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与AA频率均不发生变化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B5: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分析题文: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这说明长果穗相对于短果穗为显性性状,且长果穗中有50%是杂合子,即该种群中AA占25%,Aa占25%,aa占50%.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长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短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错误;
B、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 错误;
C、该种群中AA占25%,Aa占25%,aa占50%,则A的基因频率为37。

5%,a的基因频率为62.5%,因此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C正确;
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不发生变化,但AA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复杂的调节机制,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的分泌
B.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和下丘脑
C.图中e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
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使散热大于产热
【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3、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可知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e表示抗利尿激素,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A、图中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d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
B、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中的肌肉、肝脏细胞外还包括垂体和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
C、图中e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是在下丘脑合成的,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C错误;
D、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使得血流量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但只要体温恒定,散热量就等于产热量,D错误.
故选:B.
6.下列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
养料
B.草原上羊的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考点】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动态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解答】解: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养料,说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A错误;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正确;
C、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生,是自然现象没有体现自动调节能力,C 错误;
D、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如图为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某种乔木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3:00时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 .
10: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ADP的转移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
在B点时适当减少光合有效辐射,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此外,一天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棕榈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含量也能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温度可以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光合色素的含量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3)为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色素,常利用纸层析法法将各种色素分离开来.(4)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于叶绿体的基质中(结构名称).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由图可知,在8:00﹣10:00之间,由于光照增强,使光合速率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增多,细胞间CO2浓度降低;10:00﹣13:00,由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13:00﹣16:00,由于叶片气孔开放,使光合作用增强,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16;00以后,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解答】解:(1)13:00时由于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此时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10: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绿体内AD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在B点时适当减少光合有效辐射,会减弱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阶段,使还原性氢和ATP生成减少,影响C3的还原,使C3增多,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减少.
(2)因为温度可以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光合色素的含量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一天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棕榈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含量也能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3)叶绿体的各种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所以为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色素;常利用纸层析法将各种色素分离开来.
(4)由题干可知,Rubisco酶主要作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所以存在于叶绿体的基质中.
故答案为:
(1)CO2 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减少
(2)温度可以影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光合色素的含量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3)无水乙醇纸层析法
(4)基质中
8.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 b 点时,A值最小;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图一d点时,胚芽鞘的弯曲情况是不弯曲.
(2)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a<X<c ,a,c,点生长素作用效果能说明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具有相同的促进效果.
(3)由图一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4)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脱落酸,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拮抗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 6 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C7: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由题图一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d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d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具有两重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