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作者:孙颖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7期
摘要:蛋鸡卵黄性腹膜炎也叫做蛋子瘟,是由于细菌侵入输卵管导致发炎,造成输卵管伞
部发生黏连,导致在排卵时漏斗部的喇叭口不能够打开,使卵泡落入到腹腔内并发生腐败,从
而引起发病。
该病既会导致蛋鸡产蛋率降低,还会使其发生死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损
害养鸡户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的防治。
关键词: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对症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116-01
1 病因分析
应激反应。
蛋鸡达到产蛋高峰,机体抵抗力相对减弱,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界环境刺激,
如汽笛声、鞭炮声等噪音或动物、工作人员进入鸡舍等受到惊吓,非常容易导致卵黄掉入腹腔内;种鸡在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时,工作人员的翻肛动作非常粗暴,大拇指用力挤压腹部,或在
输精过程中采取错误方法而损伤泄殖腔口,导致输卵管感染细菌而引起腹膜炎;如果该地昼夜
温差较大,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温差应激,从而会发生应激性卵黄性腹膜炎。
日粮营养不均衡。
蛋鸡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或明显缺乏维生素,造成机体营养代谢障碍,使组织器官发生损伤,尤其是卵巢发生较大损伤,同时输卵管伞部受损后无法正常接纳卵黄,
从而导致其落入到腹腔内。
另外,饲料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缺少能量,导致蛋鸡采食量大量
增加,但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会使机体负担增大,出现热增耗,发生比较严重的热应激,也容易
导致卵黄性腹膜炎。
舍内卫生条件较差。
鸡舍卫生情况较差,空气污浊,产蛋鸡容易接触到污染有大肠杆菌的
空气、饮水、饲料等,会导致卵泡大量充血、变形,甚至发生破裂,同时造成输卵管伞部出现
黏连,使卵黄落入到腹腔,从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这也是引起细菌性卵黄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因。
疾病继发。
感染病毒性传染病,如产蛋鸡感染鸡新城疫、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
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禽脑脊髓炎等,会导致卵泡发生充血、出血,卵泡膜容易破裂,且卵子发生液化等,从而导致卵黄性腹膜炎。
感染细菌性传染病,其中产蛋鸡感染鸡大肠
杆菌病最为常见,会导致输卵管发炎,卵泡膜明显充血,卵泡变色、变形,输卵管伞部往往发
生黏连,使卵泡落到腹腔而引起发病。
另外,产蛋鸡感染鸡伤寒沙门氏菌或鸡白痢、禽巴氏杆
菌以及支原体时,也能够导致卵巢炎,卵泡明显充血、变性以及破裂,从而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闭目缩头,产蛋率降低,且软壳蛋增多,羽毛蓬松杂乱、失去光泽,肛门四周的羽毛黏附排泄物,其中混杂卵黄碎块或蛋清,并散发明显的恶臭味。
病
鸡症状较重,且发病较长时间,腹腔中由于存在过多的腹液,或大量的蛋黄,或灰黄色炎性渗
出物,导致腹部膨大,站立时如同企鹅样,皮肤变成青紫色。
多数病鸡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
升高,喙发黄且干燥,排出稀粪,机体消瘦等,部分甚至最后卧地不起,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
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发现大多数病鸡的输卵管及腹膜发生弥漫性出血,有时输卵管和肠系膜发生黏连、坏死,腹腔内散布有大量的卵黄,呈绿豆粒至玉米粒大小不等,腹膜上还黏附破碎的卵黄以及淡
黄色的污浊液体,并散发恶臭味,并存在凝结状干酪样的未成熟卵子。
4 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
蛋鸡由于感染病毒性传染病而发病,要根据各种疾病本身的处理措施进行治疗。
蛋鸡由于感染细菌性传染病而发病,最好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且治
疗时既需要进行抗菌,还要配合采取排除毒素,促进吸收以及治疗输卵管炎等。
如果养鸡户没
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可按照以下方案进行治疗,即在每150 kg饲料中添加100 g10%强力霉素,在每200 kg饮水中添加100 g齐鲁氨维蛋宝(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等),同时在100
kg饮水中添加100 mL水和富利来(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连续使用5~7天。
蛋鸡由于发生
应激或其他非传染性因素而发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阿莫西林以及亚硒酸钠维生素E,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5~7天。
在发病鸡群疫情稳定后,要及时将停产鸡淘汰,减少养殖效益损失。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蛋鸡生长阶段不同,科学设计日粮配方,适时进行一定调整,添加适
宜的添加剂,用于确保营养全价性。
同时,加强饲料管理,避免发生霉变。
制定合理的饲养规程,确保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鸡群抗应激能力,减少发生疾病。
定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详细记录用药档案,防止用药不合理,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
控制舍内环境适宜,防止出现冷
热环境、大声噪音、饲养密度过大、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大量灰尘等,减少发生应激。
另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疫病发生情况、疫苗性质以及其他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
照该制度严格防疫。
同时,鸡场要加强免疫抗体的监测,且制定免疫程序要以其为主要依据。
主要是加强防控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避免发生疾病,并抑
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