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大雨和小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打击乐活动教案:大雨和小雨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雨水的声音特点,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打击乐演奏技巧。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雨滴手偶、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音乐播放设备。
2. 材料:雨衣、雨靴、水桶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雨滴手偶引入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雨滴的特点。
2. 体验环节:让幼儿穿上雨衣、雨靴,拿上水桶,到户外感受雨水滴落的声音,尝试模仿雨滴的声音。
3. 打击乐演奏: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韵律。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总结大雨和小雨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模仿雨滴的声音,加强亲子互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大雨和小雨”的主题墙,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打击乐器创作雨水声音的作品。
五、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发生意外。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整理好教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六、活动目标:
1. 加深幼儿对雨水声音特点的理解,提高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2. 通过打击乐创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七、活动准备:
1. 教具:雨滴手偶、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等)、音乐播放设备。
2. 材料:雨衣、雨靴、水桶、透明塑料袋、小石子。
3. 音乐素材:《大雨和小雨》音频文件、自然界的雨声录音。
八、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雨滴手偶,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雨滴的不同声音。
2. 体验环节:让幼儿穿上雨衣、雨靴,在户外寻找不同的雨水声音,尝试用塑料袋和小石子创造出不同的雨声。
3. 打击乐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创作出大雨、小雨和暴雨的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4. 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音频文件和自然界的雨声录音,让幼儿对比欣赏,感受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的差异。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体验,讨论如何通过音乐表达不同的雨声。
九、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孩子观察自然界的雨声,记录下来并与孩子一起创作打击乐作品。
2. 社区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打击乐表演,让幼儿在社区中展示他们的作品,增进邻里间的互动。
十、注意事项:
1. 确保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避免幼儿在体验环节中受伤。
2. 在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每个幼儿发挥想象力,尊重他们的创意。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协助幼儿整理器材,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财物。
十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打击乐活动,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度,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 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情绪,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十二、活动准备:
1. 教具:雨滴手偶、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沙锤等)、音乐播放设备。
2. 材料:雨衣、雨靴、水桶、透明塑料袋、小石子、颜料。
3. 音乐素材:《大雨和小雨》音频文件、自然界的雨声录音、情绪表达的音乐素
材。
十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雨滴手偶,引导幼儿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幼儿对雨声的兴趣。
2. 体验环节:让幼儿穿上雨衣、雨靴,在户外寻找不同的雨水声音,尝试用塑料袋和小石子创造出不同的雨声。
3. 打击乐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创作出表达不同情绪的雨声,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4. 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音频文件、自然界的雨声录音和情绪表达的音乐素材,让幼儿对比欣赏,感受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及情绪表达的关联。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体验,讨论如何通过音乐表达不同的情绪和雨声。
十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孩子观察自然界的雨声,记录下来并与孩子一起创作打击乐作品,表达不同的情绪。
2. 社区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打击乐表演,让幼儿在社区中展示他们的作品,增进邻里间的互动。
十五、注意事项:
1. 确保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避免幼儿在体验环节中受伤。
2. 在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每个幼儿发挥想象力,尊重他们的创意。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协助幼儿整理器材,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财物。
4. 在情绪表达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了解雨水的声音特点,培养听觉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打击乐演奏技巧。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想象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4. 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情绪,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难点:
1. 幼儿在打击乐创作中,如何用乐器准确地表达出大雨、小雨和暴雨的声音。
2. 幼儿在音乐欣赏中,如何理解并感受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及情绪表达的关联。
3. 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如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尊重他们的创意。
4. 教师在情绪表达环节,如何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