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石蜡切片包埋_修蜡过程的改进
组织学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进
![组织学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a2e713ba32d7375a4178018.png)
如 果组 织未 得 到及 时 固定或 固定 不够 充分 , 超 过6 h组 织就 要 自溶 与腐 败 , 制 作 的组 织 切 片 因 自 溶染 色 时较 易脱 片 , 镜 下观 察 组 织 结 构 不 清 楚 , 呈 现“ 发 白” 或“ 灰染 , , E 1 3 。我 们 在 固定 液 的瓶 底 上 放 上药 棉 或几 层纱 布 , 使组织不直接与瓶底接触, 此 法 能使 固定 液迅 速 而又均 匀 地从 上 、 下、 左、 右、 前、 后各 方 渗入 组织 内 , 使组 织 固定 的更 均匀 、 快速 、 充 分 。新鲜 柔 软器 官我 们先 固定 , 待 基本 硬化 后再 修 剪成 小块 , 然 后再 投 入 新 配 的 固定 液 内, 这 样 既 能 获得 理想 大小 的标本 , 又 能使 组织 在 常规 固定 时间
不 要超 过 1 h 。
2 结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石 蜡教 学切 片 , 从而 提 高 了切 片 质量 。现 将 改进
方 法 介绍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料
固定 液 、 药棉 、 纱布 、 组织块 、 1 0 乙醇 、 氯仿 、
温 度计 、 蜡箱。
1 . 2 方 法
剂 内。
脱 水 就是 把 固定 好 的组 织 块 用 乙 醇 脱尽 其 中 的水分 _ 2 ] 。乙 醇脱水 能 力较 强 , 常使组 织过 度收 缩
48
J J i n i n g Me d Un i v,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Vo 1 . 3 7 , No . 1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dc07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a.png)
07 章 节
Part
纵行刀痕或纵列
1、组织中有钙化、钉、缝合线等异物 2、切片刀有缺口 3、刀口不洁,留有碎屑或细丝 4、石蜡中有杂质
1、去除蜡块中的异物 2、清洁刀口 3、更换新刀或移动新刀口
08 章 节
Part
筛状空洞(天窗)
1、粗修后没有细修 2、肝脏、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常见
1、粗修后细修表面(无白点) 2、过脆组织表面抗原适当复温
09 章 节
Part
切片厚薄不均或“搓衣板样”
1、组织处理中脱水过度 2、切片刀不锋利 3、蜡块未夹紧 4、用力不当
1、组织处理过程调整 2、更换刀片或者移动刀口 3、夹紧蜡块 4、匀速慢切
10 章 节
Part
褶皱或重叠,切片粘刀
1、蜡块温度偏高,石蜡过软 2、刀口上留有一层石蜡 3、刀口太钝
1、可适当降温,需加强冷冻 2、需清扫刀片,刷去刀片上的石蜡 3、更换新刀或者移动刀口 2、捞片时用镊子轻轻撑开褶皱的地方
03 章 节
Part
切片过分的压缩
1、刀太钝 2、蜡块太软 3、有力过猛或速度太快
1、换新的刀片 2、重新冰冻蜡块 3、动作轻、用力均匀
04 章 节
Part
切片不连片,切不出蜡带
1、刀刃不锋利 2、蜡块上下端留蜡太少或者不整齐 3、室温过低 4、切片过厚
1、换新的刀片或者移动刀口 2、提高室温度或者蜡块复温(吹气) 3、调整刀片厚度
05 章 节
Part
组织块脱落
1、包埋时组织块与包埋粘贴不牢 2、蜡块冷冻时间过久 3、组织结构紧密 4、切片用力过猛或太快
1、重新包埋 2、组织块复温 3、切片动作轻、速度均匀
06 章 节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a41ef92e482fb4daa58d4b54.png)
关键词 : 组织学 ; 石蜡切 片 ; 制作方 法: 改 良 中图分类号 Q 一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0 8 — 1 5 — 0 2
Th e I mp r o v e d M e t h o d s o f Pa r a in f S e c t i o n s P r o d u c t i o n
间, 但 最长不超过两周 。取材 要准确 、 迅速和新鲜 , 防止细
开机体后会很快发生溶解和腐败 , 细胞原始形态 和结构难以 保 存 。通 过石 蜡切片 制作技术 , 经过脱水 、 透明、 浸蜡 、 包 埋、 切片 、 染色及封 固等步骤 , 可以清晰辨认 其形态结 构 , 增 加 样品不 同细胞成 分之 间的对 比度 。但 缺点是石 蜡切 片制 作 过程 复杂 , 制作 周期长 , 组 织块易 破碎 , 切 片皱褶 多等 ] 。 笔 者通过 长期 的摸 索 , 改 进 了常规 石蜡切 片制作方法 , 缩 短 了时间 , 并将重 点步骤加 以改 良 , 以利 于短时 间制 作 出高质 量 的切片。本文以小蜡树为例 , 将改 良后 的石蜡切 片制作 方
Ab s t r a c t : We e s t a b l i s h a f a s t me t h o d o f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p a r a f f i n s l i c e p r o d u c t i o n .B a s e d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
t r a n s p a r e n t , t r a n s p re a n t w a x, e mb e d d i n g , s t a i n i n g a n d s e a l i n g . As a r e s u l t , we o b t a i n e d a s t a i n i n g c l e a r a n d c o m- p l e t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l s a t uc r t u r e o f p l a n t l e a v e s s l i c e .T h e e x p e ime r n t l a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c o mp a r e d t o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me t h o d s , i mp r o v e d t o r e d u c e t h e s l i c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i me, s h o r t e n i n g t h e e x p e ime r n t a l p e io r d . At t h e s a me t i me , t o i mp r o v e t h e o v e r a l l q u li a t y o f t h e b u l k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p a r a f i f n s p e c i me n s, t o f a v o r e x p e ime r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a n d h i s t o l o y , g p a t h o l o y, g a n d o t h e r a r e a s o f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 Hi s t o l o g y; P a r ff a i n s e c t i o n s ; Me t h o d f o r ma k i n g ; I mp r o v e d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2802d535b7360b4c2f3f6424.png)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作者:毛晓霞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08期摘要:创立了一种时间短、质量高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针对动植物材料结构特点不同,在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和封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切片。
该文以小蜡树为例,详细介绍了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制作方法,改良后的制作方法减少了切片制作时间,缩短了实验周期。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批量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组织学;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改良中图分类号 Q-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15-02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组织学、细胞生物学、法医学和病理学等领域。
细胞和组织多为无色透明,离开机体后会很快发生溶解和腐败,细胞原始形态和结构难以保存[1]。
通过石蜡切片制作技术,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及封固等步骤,可以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增加样品不同细胞成分之间的对比度。
但缺点是石蜡切片制作过程复杂,制作周期长,组织块易破碎,切片皱褶多等[2]。
笔者通过长期的摸索,改进了常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缩短了时间,并将重点步骤加以改良,以利于短时间制作出高质量的切片。
本文以小蜡树为例,将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小蜡树叶片采自安庆师范学院植物园。
试验仪器:石蜡切片机Leica RM2235、恒温培养箱、水浴锅、光学显微镜。
试验试剂:无水乙醇、95%乙醇、丙酮、二甲苯、石蜡为上海标本模型厂生产,熔点56~58℃,中性树胶为上海生工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1.2.1 取材与固定摘取幼嫩的小蜡树叶片,拿双面刀片,过叶片主脉做横切面,切成1cm×1cm大小,取材后立即投入carnoy固定液中固定。
4℃保存,固定7d,可以延长固定时间,但最长不超过两周[3]。
中药植物石蜡制片改良方法介绍
![中药植物石蜡制片改良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42dae14a76e58fafab003da.png)
HM3 5S 全 自动轮 5 型
德 ,Oy u m 技 术应 用 于海水 养殖 无 核珍 珠 , 就 获得 海水 药用无 核 珍珠 , 而且 会提 转 切 片 机 ( 国 芙康 ) l p s B 2 显微 摄 影 系统 ( H一 型 日本 奥 林 会 出现不成珠或成珠率极低 , 珍珠 高海水 有核 珍珠 的质量 。 巴斯 ) O y u X 6 型 高级 生物 。l mp sB 一 0 质形成缓慢 , 育出的海水无核珍珠 研 究显微镜 。 色泽 暗淡 、 着色黄浊 、 质量低劣的 参考 文献
省。
样 的植 片技术 , 会 出现植 入 的组 就 我 国的 中 药植 物资 源丰 富 , 同
成 我 国海水珍珠 的人工养殖业 织小片被珍珠贝 自身消化吸收、
始于 2世 纪 中期 , O 在周 恩 来 总理 的 珠 率低 、 质量 差 的情况 , 以 , 取 所 采
关怀下 , 在时任暨南大学水产系主 与淡水无核珍珠 同样 的技术不能 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较为常见, 任的熊大仁教授带领下 , 海水珍珠 够获得优质海水无核珍珠 。 如果提 为 解 决植 物 类 中 药长 期 存 在 的 名 需要 对 中药植 物 进行 16 年在广西北海市试养成功。 0 9 这 取 附着 于珍珠贝壳 内层 的珍珠质 实混淆 问题 ,
显 是依据上述传统理论 用外套膜植 则有一个工艺的问题 , 当然更重要 鉴 定 , 微 鉴定 是 中药植 物鉴 定 的 个重要 方 法 。近年 来 , 中药植 在 片加植核法培育 的 ,均为有核珍 的是人们观念上是否能接受 的问
一
珠。几十年来 , 国海水有核珍珠 题 。 我
制作石蜡切片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制作石蜡切片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2e8067ddccda38376baf10.png)
密的组织如淋巴结等应适当薄切以防细 素为关键,技术人员的敬业态度和严
胞成分叠加,影响观察效果。遇到硬 格操作规范程序至关重要。每一步骤
化过度的肝、脾、脑等组织时应轻轻 都关系到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乃至于切
切削,以防组织由于震动产生空洞现 片的最终质量,把握好每个步骤并认
象。
真的做好各项工作是提高切片质量的根
制作石蜡切片 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张玉英 广东药学院组胚教研室 510006
摘 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石蜡切片制作各步骤中常遇 到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关键词 石蜡切片;组织;改进措施
石蜡切片是我们组织学和病理学的 主要实验方法,也是临床中观察病理 变化的重要手段,为教学、科研和临 床诊断做出了卓越贡献。石蜡切片的 制作一般要经过脱水、透明、浸蜡、 包埋、切片、染色及封固等。整个 过程虽然并不复杂,但要制出高质量 的切片,每一个步骤的操作都很重 要,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改进。本文将 对石蜡切片制作各步骤中常遇到的问题 及改进措施作重点介绍。 一 石蜡切片制作各步骤中易出现 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脱水、透明、浸蜡及包埋:脱水 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脱水不净和过度 硬化,要控制过度硬化只需调整好各步 骤的脱水时间。若组织脱水不净时,造 成随后的透明和浸蜡过程中二甲苯和石 蜡液无法渗入组织,所以应保证脱水液
的浓度,并经常更换新液。脱水时间长 短应根据组织厚度,组织较薄或小,如 小鼠、大鼠组织块柔软细嫩,脱水时间 不宜过长,否则组织会出现过硬或过脆 的现象;组织厚度大时相对要求时间长 些。透明要求在肉眼观察组织呈棕黄色 或暗红色透明状(琥珀样)即可。浸蜡要 求掌握时间,过短石蜡没有完全渗入组 织中,会出现组织过软,切片困难。过 长会造成组织硬脆,切片也难。组织包 埋时要掌握好标本切面,选择较完整平 坦面为切面,切面朝下。小标本包埋速 度应快,否则易造成组织块与周围石蜡 的脱裂,包埋好的蜡块放置 6℃冰箱中 过夜,便于切片。以上操作过程,我室 采用全自动脱水机完成。
石蜡切片程序及注意事项总结
![石蜡切片程序及注意事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5940185f0e7cd184253652.png)
石蜡切片程序及注意事项
取样:在同一部位取1厘米左右的肠段,一定要将食糜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切片质量,并会损伤刀片,但不要将滴管插进肠管以免损伤绒毛
固定:固定时间可能会影响切片质量和染色效果,固定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组织变硬,切片时易碎
修样:脱水包埋前要将组织两头多余的部分切掉,保留5毫米左右,两端尽量切平并与肠段垂直以便包埋
冲洗:脱水前用流水冲洗组织将固定液洗去
脱水:脱水、透明和浸蜡是影响切片质量的关键步骤,但合适时间难以摸索,大批量做之前最好做预试验
包埋:包埋要迅速以免组织与石蜡结合不紧密,组织要垂直立在石蜡中,尽量靠近中间以便修蜡块。
修蜡块:组织样周围要留1-2毫米厚的蜡以防切到组织样,而且尽量修成矩形切片:最关键的一步,切片质量主要受组织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如果切片出现刀痕应移动刀片架更换切片位置。
切片厚度一般5-7μm,如果切片太薄易碎,可适当增加切片厚度。
每个组织一般取3-5张切片,取样时不要连续取样,而是间隔尽量远的距离,否则拍的照片是一样的,没有测量意义了
染色封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时间要根据样品质量而适当调整,最好先做预试验观察效果。
封片时树胶不要滴太多以防溢出。
拍照:根据组织大小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需要将整个绒毛及隐窝拍下来,选择尽量直并且完整的肠绒毛拍照。
制作石蜡切片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
![制作石蜡切片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https://img.taocdn.com/s3/m/c4d7cafbaeaad1f346933f1c.png)
制作石蜡切片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和病理学的主要实验方法,也是临床中观察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为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做出了卓越贡献。
实践发现,切片制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制片失败。
本文将对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作重点介绍。
1切片不成带[1]常见原因:①切片刀不够锋利。
②切片刀与蜡块的角度不当。
③蜡块四周留蜡边太少。
④石蜡硬度过大,黏度不够。
解决方法:①重新磨刀。
②调整切片刀的角度。
③可重新包埋或将蜡块四周熔化,再放入包埋框中补蜡,修理蜡块时组织块周围保留的石蜡以2mm左右为宜。
④蜡块过硬可适当加些蜂蜡,或更换熔点较低的石蜡重新包埋。
⑤将蜡块放入冰箱内延长冰冻时间,然后迅速切片。
2切片弯曲常见原因:①组织成分及形状不规则。
②蜡块上下或左右两边不平行。
③蜡块与切片刀刀口不平行。
④切片刀各处的锋利程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①修整组织块时,注意修切整齐,切成方形或矩形,尽量不要切成三角形[2]。
②将蜡块四边反复修平对称。
③调节蜡块夹持器,使其与切片刀平行。
④移动切片刀,更换刀口位置。
⑤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直吹切片处可防切片卷曲[3]。
3切片上出现裂纹常见原因:①切片刀上有小缺口,或刀口不平整。
②刀口上粘附有细微纤维(如毛发、纸或布丝等物)。
③组织过硬变脆(如凝血块、胶冻样物质、囊腺瘤、甲状腺、腺瘤等)[4]。
④组织中可能含有较硬之物质,如固定液之结晶石灰质。
⑤裱片的水温太高。
⑥包埋时石蜡冻结太慢。
解决方法:①切片刀某处有缺口,可调换刀口部位或重新磨刀。
刀口上缺口过多且不平整,可先将刀锋垂直在磨刀石上轻轻磨数次,然后按常规磨刀。
②擦净刀口。
③适当减少脱水、透明、浸蜡时间。
④组织中硬性物质太多,则不宜用。
⑤裱片的水温以45℃左右为宜。
⑥包埋时待蜡块周围凝结一层,即放入冷水中。
4切片厚薄不均常见原因:①脱水、透明、浸蜡过度、时间过长、温度过高[4]。
②蜡块太大,过硬,转动时刀刃受震动。
常规植物石蜡制片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常规植物石蜡制片技术的改进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fe7b5cbe23482fb4da4c29.png)
现代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仍需石蜡切片技术支持。以凹叶木兰的雌、雄蕊群及花被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改良脱
水、包埋、染色、分色等制片环节,设计了一种优良、易操作的植物组织石蜡制片方法,并对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和
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约了实验药品,减少了实验中有毒试剂的使用和接
Wang Jing1 ( 1 College of Urban and Rual Construction,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China) Abstract: Paraffin Sectioning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science research,but also make a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studying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lant. Moder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still needs the technique. This study used the gynoecium,androecium,tepals of Magnolia sargentiana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improved traditional paraffin sectioning,such as dehydration,embedding,stain,separation. We discussed typital problems and caution items in the improved Paraffin Section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the new technique simplified the process of paraffin sectioning, saved experiment cost,reduced touching toxic reagent,obtained quality slides. Key words: Plant histology; Paraffin sectioning; Improvement amd application
石蜡切片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_路健
![石蜡切片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_路健](https://img.taocdn.com/s3/m/78fe4feafab069dc502201a5.png)
前应修齐 , 大小 适当 , 切片 机要放稳 , 不 能震动 , 切片 刀要 放 置好 , 倾斜角要大小适宜 , 一般以 20— 30 为宜 。[ 3]
五 、染色 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总是较多 , 除 了要防止 染色效果不 佳 外 , 还要注意不能脱水 。[ 3 , 4] 为此首先要注意 染色液的配制 浓 度要准确 , PH 值要适当 , 且 不能有沉淀 。 染 色前切 片脱蜡 要 彻底 。 染色时间要根据染液的新旧适当 调整 , 必要时在染 色 过程中用显微镜观察 , 染色过程 中避免阳光 照射 。 防止脱 片 的主要措施有 :载 玻 片要 洗涤 干 净 , 切片 贴 附时 , 水温 要 足 够 , 使切片与玻 片贴紧 , 贴 附之 后不宜 马上 染色要 烤干 。 染 色过程中 , 水冲洗不宜太猛 。 六 、封固 切片封固不良 , 易出 现色素 颗粒 、气 泡 、云雾 状物 等 , 其 原因大致为 :封固时二甲苯已挥发 完毕 , 封固剂过稀 , 切片 厚 薄不匀 , 切片未 展开 , 封固 方法不当 , 组 织脱水 不净等 , 故 在 封固前 , 当二甲苯挥发后 , 应重新放入到 二甲苯中透 明 , 封 固 剂要浓度适当 , 封固时先将盖玻片一 侧放置于 滴有树胶的 组 织切 片上 , 然后缓慢 放下 将空 气完全 排除 , 封 固时避 免水 蒸 气进入 。[ 4] 解决了上述石蜡切片制作中的问题 以后 , 在实践中摸 索 总结 ,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 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切片 。 参考文献 : [ 1] 1 .龚志锦, 詹榜洲主编 , 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 M]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l — 30. [ 2] 2 .张宜玲, 于颖彦 , 一种改良 快速石 蜡制 片技术[ J] .诊断病 理 学杂志 , 1998 , 5(3):169 — 170 . [ 3] 王伯云 , 李玉松 , 黄高 , 张远强主编 , 病理学技术[ M]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 61— 94. [ 4] 汪 谦主 编 , 现 代医 学实 验 方法[ M]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998, 105 — 121 . 作者简介 : 路健(1961—), 男 , 山 西太原市人 , 主管技师 .
常规石蜡切片中浸蜡包埋方法的改进
![常规石蜡切片中浸蜡包埋方法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4e5776bef121dd36a32d8270.png)
HE染色封固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支喜兰1 谭德银2 (1西安解放军323医院病理科 710054 2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室病理组)【中图分类号】 R3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8096(2000)04-0303-01 要获得一张满意的HE切片,除与取材、切片、染色关系密切外,封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我们在观察切片中,发现有许多与封固有直接关系的质量问题,影响病理诊断。
作者根据多年的制片经验,就封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1 类似色素样颗粒(俗称空气色素)即在封固干燥后,切片中出现类似色素样颗粒,散在或呈片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易被误认为黑色素或甲醛色素沉着。
但这种类似色素样的物质分布无规律,可在任何组织切片中出现。
其产生的原因是切片染色后,封固时切片中的二甲苯已完全挥发,中性树胶封固剂不能完全封固而形成的组织片干燥的空气气泡或腔隙。
1.1 导致气泡或腔隙产生的诱因1.1.1 操作者为了减少二甲苯的吸收,习惯于将切片从二甲苯中取出,待二甲苯挥发后再封固。
或切片很多,封固开始并未出现此情况,待二甲苯基本挥发或完全挥发,组织干燥后封固可出现。
1.1.2 树胶封固剂过稀,封固当时并不出现,当封固干燥或待二甲苯挥发后可出现上述情况。
1.1.3 树胶封固剂粘稠时,滴加的封固剂不能完全覆盖切片所致。
1.2 解决方法1.2.1 封固时,当切片中二甲苯挥发后,应重新放入到二甲苯中透明。
1.2.2 调整树胶封固剂的浓度,不能过于粘稠或过稀。
以细玻璃棒蘸树胶,拿起成滴状,滴速2~3滴/sec适中。
2 形成气泡气泡是封固切片中最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病理观察。
2.1 形成气泡的原因2.1.1 切片厚薄不均,主要是组织纤维成分多,切片困难,或切片刀不锋利,切片形成搓板样结构,切片不平整所致。
2.1.2 捞片水温低,切片未完全展开,或在捞片过程中,水底产生气泡漂浮于组织片上而形成。
2.1.3 树胶封固剂过稀或过于粘稠均可引起。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5d413b4daa58da0114aa7.png)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11:切片厚薄不均 或“搓衣板样”
原因:1、组织处理中脱水过度 2、切片刀不锋利 3、蜡块未夹紧
解决方案: 1、组织处理过程调整 2、换刀或刀口 3、夹紧蜡块 4、均速慢切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1、换新的刀片或移动刀口 2、提高室温度或蜡块复温(吹气) 3、调整切片厚度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5:切片粘附于组织 块上
原因:1、室温过高或包埋蜡 熔点太低
2、室内干燥有静电 3、刀片、组织块边缘
的碎片
解决方案: 1、清洁刀边 2、修整蜡块边缘 3、增加环境湿度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2、透明或浸蜡不充分 3、蜡块过度冷冻
解决方案: 1、优化组织脱水过程 2、慢切,速度均匀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15:气泡
原因:捞片时,切片下面有气 泡。在烘干或染色过程 中气泡破裂。
解决方案: 1、切片的光滑面朝下捞 片,避免气泡。 2、摊片机底部有气泡, 毛笔搅动摊片机中的 水,赶走气泡。
一张优质是HE切片标准: 厚度4~6μm、完整、厚薄均匀、无皱褶、无刀痕、贴片 恰当、染色鲜艳、对比度好。
捞片时载玻片干净,粘贴于载玻片中下1/3处。
制备优质切片的条件: 1、包埋恰当。 2、锋利的刀片。 3、合适的切片机。 4、熟练的技术员。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1:切片卷成团
解决方案: 1、重新包埋 2、调整蜡块,确保获得完 整的切面
常规石蜡切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组织石蜡包埋改良方法的应用效果
![组织石蜡包埋改良方法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358dc044693daef5ff73dec.png)
中国乡村医药组织石蜡包埋改良方法的应用效果余波虞继红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切片制作过程中组织包埋是一重要环节,在包埋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包埋完的蜡块不易被撬出,而撬出的蜡块四周带有大量残蜡,需费力地用刀削去,且易撬断。
笔者总结出一种组织包埋的改良方法,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分组我院病理科2019年1月的病理标本,取材600个蜡块,其中大标本(直径>0.4cm)450个蜡块,小标本(直径≤0.4cm)150个蜡块,将标本随机分成传统组(225个大标本+75个小标本)和改良组(225个大标本+ 75个小标本),各300个。
1.2 方法传统组先往包埋模具中注入第1次蜡液,使蜡液注满包埋底模,置于热台上,放入组织,盖上包埋盒,再注入第2次蜡液,使蜡液的液面高度接近包埋盒上缘。
改良组首先将包埋机的注蜡流量调到适中,取出包埋盒置于包埋台的热台上并打开,左手取包埋模具注入第1次蜡液,包埋大标本时,蜡液液面不高于模具凹槽的上缘,包埋小标本时加适量即可,置于包埋台的冷台上。
右手持无齿镊将组织按正确方式放入模具中,压平整后迅速盖上包埋盒,进行第2次注蜡,蜡液液面没过包埋盒下缘,置于冷台,更换镊子,进行下一个包埋。
1.3观察指标两组单个蜡块耗蜡量、蜡块撬断量、撬出后蜡块质量。
1.4撬出蜡块质量评定标准甲级:四周边缘无残蜡;乙级:一边或两边仅有少量残蜡;丙级:一边有大量残蜡或三边以上有少量残蜡;丁级:两边及以上有大量残蜡。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耗蜡量比较传统组:大标本(5.1±0.6)g,小标本(4.2±0.4)g;改良组:大标本(3.9±0.5)g,小标本(2.5±0.3)g。
改良组大标本及小标本耗蜡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05、t=29.45,P<0.01)。
病理石蜡切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病理石蜡切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57c3e49b89680203d825d4.png)
病理石蜡切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石蜡切片包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固一系列环节。
一张好的切片应平展、无裂纹、无脆烂、厚薄均匀。
当然一张切片的好坏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切片的质量。
而最易出现,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切片这一环节,下面是我多年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仅供参考。
1 切片弯曲不成直带1·1原因蜡块上下两边或左右两边不平行。
蜡块与刀片口不平行。
切片刀锋利程度不一致。
组织外形不整。
1·2解决办法将蜡快四边反复修平对称。
调节蜡块夹持器与切片刀平行。
移动切片刀,更换刀口位置。
在修整组织时,注意修切整齐。
2 切片上卷,不能形成蜡带2·1原因切片刀不锋利。
刀口斜度过大,或刀片过厚。
石蜡硬度过大。
蜡块四周留蜡边太少。
2·2解决办法暂停切片,重新磨刀,或更换刀片。
调整切片角度,12度一15度左右。
切片适宜厚度为4—6微米。
蜡块太硬,可更换熔点较低石蜡,重新包埋。
重新包埋,或将蜡块四周溶化,放入包埋框中补蜡。
3 切片皱褶甚多,不能张开成一平片3·1原因石蜡熔点太低或室温过高。
切片刀不够锋利。
切片刀上粘有残余石蜡,刀口不洁。
切片刀倾斜度太小。
组织渗蜡时间不够,或脱水透明不够。
3·2解决办法可将蜡块置于冰箱中冰冻后切片,并在切片时一边切片一边用冰块冰冻或更换石蜡。
室温过高,可开动空调器降温。
将切片刀磨锐利再行切片。
调整切片到最适当的角度。
切片刀不洁,可用二甲苯将刀口拭干净,拭刀口最好用棉花。
组织浸蜡不够,可重复浸蜡过程。
4 切片上有裂缝,或出现裂纹4·1原因切片刀有小缺口,或刀口不平整。
蜡块中有沙尘、小气泡。
包埋中石蜡冻结太慢,或蜡块出现小白点。
4·2解决办法换刀或更换刀片。
过滤石蜡重包埋。
5 切片脆烂组织脱出与蜡分离5·1原因组织脱水透明不够。
浸蜡时间过长,蜡温过高。
透明时间不足,或组织中含有乙醇。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8ff08d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d.png)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石蜡切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样品制备技术,能够将生物组织固定在石蜡块中,并进行连续切片。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也在不断改良,以提高切片的品质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及其优点和效果。
关键词: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改良、组织学、医学在传统的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切片厚度不均、石蜡渗透不完全、组织结构变形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改良方法,以提高石蜡切片的品质和效率。
目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改良方法是通过优化组织处理和石蜡渗透工艺来改善切片质量和效率。
这种改良方法的制作流程为:将生物组织块进行固定、脱水处理;将组织块进行浸泡、冲洗和脱水;将组织块放入石蜡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用旋转切片机进行切片。
通过这种改良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切片的品质和效率。
与传统的制作方法相比,这种改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切片厚度更加均匀,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组织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厚度不均和结构变形等问题。
石蜡渗透效果更好,通过优化石蜡渗透工艺,使石蜡能够充分渗透到组织内部,提高了切片的硬度和稳定性。
制作效率更高,通过简化制作流程和缩短处理时间,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了制作效率。
通过这种改良方法制作出的石蜡切片,能够更好地保持组织结构,真实反映出生物组织的本质特征,同时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改良方法还减少了制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了切片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虽然这种改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石蜡切片的品质和效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例如,如何更好地优化石蜡渗透工艺,提高切片的品质和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问题。
这种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技术,通过优化组织处理和石蜡渗透工艺来提高切片的品质和效率。
虽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者的不断探索,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c6778b4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毛晓霞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创立了一种时间短、质量高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针对动植物材料结构特点不同,在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和封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切片。
该文以小蜡树为例,详细介绍了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制作方法,改良后的制作方法减少了切片制作时间,缩短了实验周期。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批量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总页数】3页(P15-16,39)
【作者】毛晓霞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4
【相关文献】
1.石榴花芽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J], 陈利娜;薛辉;李好先;牛娟;张杰;刘贝贝;张富红;赵弟广;曹尚银
2.高原三倍体虹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与验证 [J], 韩步鹰;李长忠;马睿;刘小红;千康康;侯建华;东国才;陈殊婷;孟玉琼
3.高原三倍体虹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与验证 [J], 韩步鹰;李长忠;马睿;刘小
红;千康康;侯建华;东国才;陈殊婷;孟玉琼;
4.油桐花序石蜡切片制作方法改良 [J], 付盼; 李文莹; 刘美兰; 李静; 张琳
5.小鼠部分组织器官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J], 陈思怀;李德龙;高继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石蜡切片包埋_修蜡过程的改进
![植物石蜡切片包埋_修蜡过程的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17d6dd876a20029bc642d03.png)
收稿日期:2010-01-06;修回日期:2010-01-18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7B06-10)作者简介:姜建福(1982-),男,硕士,汉族,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生理生态研究;通讯作者:方金豹(1963-),男,博士,汉族,研究员,E ma i :l jf ang @pub li c2 zz ha cn 。
do i 10.3969/j issn 1008-9632.2011 01 085植物石蜡切片包埋、修蜡过程的改进姜建福,赵长竹,方金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生长发育与品质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9)摘 要:传统的石蜡切片包埋、修蜡操作过程耗时费力。
采用金属框替代纸质包埋盒进行组织包埋,将蜡块冷水冷却改为自然冷却,趁蜡块未完全变硬之前进行快速修整。
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修出的蜡块工整一致,同时对后面的切片过程无任何影响。
关键词:石蜡切片;包埋;修蜡;改进中图分类号:Q -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632(2011)01-0085-02Improve m ent i n paraffi n e mbedding and finis hingJIvANG Jian fu ,Z HAO Chang zhu ,FANG Ji n bao(K ey Laboratory f or Fruit T ree G ro w th ,D evel op m e nt and Q uality Contro,l Zhengzhou Fruit R esearc h I nst itute ,CAA S ,Zhengzhou 450009,China)Abstrac t :The traditiona l pa ra ffi n e mbedd i ng and fi n ishi ng was ti m e consu m i ng and l abo rious .The tissues w ere e m bedded by using m eta l fra m e i nstead o f pape r box ,na t ura l coo li ng i nstead of hydro coo ling ,repa i red para ffi n block qu i ckly before it turned harden co m p l etely .T h i s m ethod no t only enhanced the exper i m ental effic i ency but a l so un ifor m ed size of block .T here w as no any i nfl uence on late r process .K eywords :para ffi n sec tion ;e m bedd i ng ;paraffi n fi nish i ng ;i m prove m ent石蜡切片法是生物学中一种基础实验方法,广泛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但其制作过程繁琐,包括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修蜡、切片、展片、染色、封片等一系列步骤,并且各步互相关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和质量[1-4]。
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良
![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c540a90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b.png)
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良赵亚林;闫青地;冯佳佳;肖锋;杨卓;王凤茹;董金皋【摘要】[目的]快速且安全高效制作石蜡切片.[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透明和脱蜡以及包埋处理,把材料制成透明的玻片标本,利用正丁醇代替二甲苯作为透明剂和脱蜡剂,其他和传统的石蜡切片方法相同.[结果]正丁醇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与中性树胶相融合;正丁醇作用相对较缓和,透明后的组织平整,没有明显的收缩、变形现象,并且不存在透明时间过长的问题,还减少了对实验人员的伤害.[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制作石蜡切片,且安全有效.%[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make paraffin section safely and fast.[Method]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transparent and dewax the plant material and embedding,and the material was made into a transparent glass slide,and the n-butanol could instead of xylene.The other steps were the same as the traditional paraffin section method.[Result] The n-butanol not only could be mixed with ethanol,but also could be mixed with neutral gum.The n-butanol was relatively gentle,could obtain transparent tissue after formation,had no obvious shrinkage,deformation and transparent problem of long time,and reduced the damage to experimental staff.[Conclusion] The method could make paraffin section safely and fast.【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3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石蜡切片;透明剂;正丁醇;花【作者】赵亚林;闫青地;冯佳佳;肖锋;杨卓;王凤茹;董金皋【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03石蜡切片是植物或者动物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1-06;修回日期:2010-01-18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7B06-10)
作者简介:姜建福(1982-),男,硕士,汉族,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生理生态研究;通讯作者:方金豹(1963-),男,博士,汉族,研究员,E ma i :l jf ang @pub li c2 zz ha cn 。
do i 10.3969/j issn 1008-9632.2011 01 085
植物石蜡切片包埋、修蜡过程的改进
姜建福,赵长竹,方金豹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生长发育与品质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9)
摘 要:传统的石蜡切片包埋、修蜡操作过程耗时费力。
采用金属框替代纸质包埋盒进行组织包埋,将蜡块冷水冷却改为自然冷却,趁蜡块未完全变硬之前进行快速修整。
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修出的蜡块工整一致,同时对后面的切片过程无任何影响。
关键词:石蜡切片;包埋;修蜡;改进中图分类号:Q -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32(2011)01-0085-02
Improve m ent i n paraffi n e mbedding and finis hing
JIvANG Jian fu ,Z HAO Chang zhu ,FANG Ji n bao
(K ey Laboratory f or Fruit T ree G ro w th ,D evel op m e nt and Q uality Contro,l Zhengzhou Fruit R esearc h I nst itute ,CAA S ,Zhengzhou 450009,China)
Abstrac t :The traditiona l pa ra ffi n e mbedd i ng and fi n ishi ng was ti m e consu m i ng and l abo rious .The tissues w ere e m bedded by using m eta l fra m e i nstead o f pape r box ,na t ura l coo li ng i nstead of hydro coo ling ,repa i red para ffi n block qu i ckly before it turned harden co m p l etely .T h i s m ethod no t only enhanced the exper i m ental effic i ency but a l so un ifor m ed size of block .T here w as no any i nfl uence on late r process .
K eywords :para ffi n sec tion ;e m bedd i ng ;paraffi n fi nish i ng ;
i m prove m ent
石蜡切片法是生物学中一种基础实验方法,广泛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但其制作过程繁琐,包括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修蜡、切片、展片、染色、封片等一系列步骤,并且各步互相关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和质量
[1-4]。
其中,包埋与
修蜡也是制片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
常规方法包埋修蜡过程首先用光滑牛皮纸制作包埋盒,然后将融化的石蜡倒入包埋盒中,用镊子轻轻将浸好蜡的组织材料夹入包埋盒中并摆正好位置,待蜡液表层凝固后将包埋盒迅速放到冷水中冷却。
蜡块完全凝固后将其取出切成小块,每一小块包含一个材料,按照所需的切面,用单面刀片将小蜡块修整成锥体,然后将其粘到载蜡台上准备切片
[5-9]。
由于该传统方法包埋好的蜡块比
较硬,所以修整蜡块耗时费力。
为了提高包埋、修蜡效
率,我们在参考前人成果的同时[10-11]
,结合自己的实
验经历,对包埋、修蜡的过程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
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首先制作 L 型金属框,材质以不锈钢板条或铜板条为佳,要求其壁尽量厚,内侧面平整光滑,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可以根据包埋组织材料的大小和数量决定(图1A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 L 型金属框并在一起放到玻璃板上构成长方形包埋槽(图1B),将融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槽内,再将浸过蜡的材料放入包埋槽内,用热的解剖针将材料进行排列,在室内或冰箱中静置冷却(图1C),待包埋槽内石蜡已全部凝固但未变硬之前,将两个金属框掰开即得到包埋的蜡块。
由于此时蜡块较软,可以轻易地修蜡。
迅速用单面刀片根据组
85
织材料的位置将其初步分成小块(图1D ),然后进一步的将其修成锥体,修蜡过程同传统方法(图1E)。
图1 包埋和修蜡过程
F i g 1The process of e mb edd i ng and fi n i sh i ng
2 结果与讨论
我们利用该方法对甜樱桃花芽及子房3000余份组织材料进行石蜡制片观察(图2、3),深刻地体会到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2 1 节约时间 通常纸盒包埋法须待纸盒放入水中冷却且蜡块完全凝固变硬后才可操作,修蜡耗时费力;而改进后,蜡块在未完全变硬之前就进行修整,此时蜡块质地较软,可以大大加快修蜡速度,根据我们的经
历,修蜡速度可以提高4~6倍。
修好的蜡块与传统方法相比,对后面的切片过程无任何影响。
2 2 蜡块工整一致 将 L 型金属框放置在玻璃板上代替纸质包埋盒,有利于将材料调整到同一平面上,而且包埋出的组织蜡块比较方正,进一步修出的蜡块也工整一致,便于进一步切片。
2 3 调整自由、节约石蜡 两个 L 型金属框合围成的包埋槽的长度,可以根据组织材料的大小和数量进行灵活调整,节约包埋石蜡。
在采用该方法过程中应注意:(1)保证两个 L 型金属框相邻的两个面必须垂直,且首尾对接在一起时边侧不能有缝隙,以免液态石蜡从缝隙渗流。
(2)包埋好的蜡块硬度需要把握好,凝固时间短,金属框与蜡块不易分离,凝固时间长,蜡块硬度大,修整起来难度加大,具体时间还应结合自己材料多摸索总结。
(3)当需要包埋的组织材料较多时应在各个包埋槽上标上序号,按顺序包埋,避免差错。
(4)应结合自己的包埋和修蜡速度,确定每次组织材料和包埋槽的数量。
一次包埋过多,容易造成前面的蜡块还未修完,后面的蜡块已经完全凝固变硬,不易修整。
参考文献:
[1]陶淑华.病理石蜡切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四川解剖
学杂志,2004,12(3):235.
[2]郝肖赟.制作石蜡切片的注意事项[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5):22-23.
[3]杨捷频.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的改良[J].生物学杂志,2006,23
(1):45-46.
[4]谢小英,石伶俐.常规石蜡切片质量的控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
学报,2008,10(5):624-625.
[5]郑国锠 生物显微技术[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5-57.
[6]郑兴峰.石蜡切片法中细长或薄片状材料的包埋[J].生物学杂
志,2003,20(4):43-44.
[7]赵 俊,木万福,张志星.植物石蜡切片技术改进[J].安徽农学
通报,2009,15(5):69-70.
[8]吴在增,熊喜生,郑智勇,等.成批蜡块修切法在常规制片中的
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2):152.
[9]靳丹丹 晚莲花芽分化形态发育以及相应时期生理生化的动态
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10]弯雪燕,景春果,张晓辉.常规石蜡切片中浸蜡包埋方法的改进
[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4):303-304.
[11]邢传平,兀志华.病理技术工作中的几点体会[J ].西北国防医
学杂志,1984,5(8):244-246.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