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5教学案:第三章 第5节 核裂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核_裂_变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44)
一、核裂变
1.定义
重核分裂为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
2.裂变常见的方程
235
U+10n―→144 56Ba+8936Kr+310n
92
[特别提醒]同一重核发生裂变时,产生的中等核可能不同。
二、链式反应
1.链式反应
一个反应过程的产物能够再次引起这种反应,从而使反应一旦开始就能自动延续下去,这种反应过程就称为链式反应。
2.临界体积
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裂变物质的最小体积。
三、核电站
1.核电站
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燃料、慢化剂、控制棒。
2.工作原理
核燃料裂变释放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
3.能量输出
利用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
4.注重核污染的防护
1.判断:
(1)铀核的裂变是一种天然放射现象。
()
(2)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时链式反应才能不停地进行下去。
()
(3)铀核裂变时会吸收大量的能量。
()
(4)中子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铀核裂变。
()
(5)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
()
答案:(1)×(2)√(3)×(4)×(5)√
2.思考:核反应堆中的控制棒是由什么制成的?控制棒起什么作用?
提示:控制棒由镉棒制成,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45)
对重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分析
1.
(1)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2)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2或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核能。
(3)常见的裂变方程:
①235 92U+10n―→139 54Xe+9538Sr+210n
②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
2.链式反应的条件
(1)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
(2)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
以上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即可。
3.裂变反应的能量
铀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发生质量亏损,所以放出能量。
一个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如果按200 MeV估算,1 kg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 8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裂变时能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
4.铀的同位素中铀235最易发生链式反应
在天然铀中,主要有两种同位素,99.3%的是铀238,0.7%的是铀235,中子能引起这两种铀核发生裂变,但它们和中子发生作用的情况不同。
(1)铀235:俘获各种能量的中子都会发生裂变,且俘获低能量的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
(2)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大于1 MeV的中子才能发生裂变,且裂变的几率小。
能量低于1 MeV的中子只与铀核发生弹性碰撞,不引起裂变。
因此,为了使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利用纯铀235。
1.关于重核的裂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
B.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一定发生链式反应
C.重核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但核子数不会减少
D.所有重核元素用中子轰击均能发生裂变反应
解析:选C根据重核发生裂变的条件和裂变释放能量的原理分析可知,裂变时因铀核
俘获中子即发生核反应,是核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因此其释放的能量是远大于其俘
获中子时吸收的能量的。
发生链式反应是有条件的,即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
如果
体积过小,中子从铀块中穿过时,碰不到原子核,则链式反应就不会发生。
在裂变反应中核
子数是不会减少的,因此选项A、B错误,C正确。
用中子轰击235
U和239 94Pu(钚)等少数几种
92
重元素才能发生裂变反应,D错误。
裂变反应堆
这样释放的核能
就可以为人类的和平建设服务。
裂变反应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表所示:
组成部分材料作用
裂变材料
浓缩铀(235 92U)提供核燃料
(核燃料)
慢化剂
石墨、重水或普通水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减速剂)
控制棒镉吸收减速后的中子,控制反应速度
反射层石墨阻止中子逃逸
热交换器水产生高温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防护层金属套和钢筋混凝土防止射线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侵害
2.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
B.为了使铀235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
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
D.裂变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
解析:选C要发生链式反应必须使铀块体积(或质量)大于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故
A、D错,C对,铀235俘获慢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快中子使铀235发生裂变的几率小,
故B错。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45)
重核的裂变
[例1] 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235
92U 的裂变,现有4种说法:
①235
92U 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有143个中子
②235
92U 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为:235
92U +10n →139
54Xe
+9538Sr +21
0n
③235
92U 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④一个235
92U 裂变能放出200 MeV 的能量,合3.2×10-11
J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 由235
92U 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易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故③错误;通过计算知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 。
[答案] D
裂变核能的计算
[例2] 铀核(235
92 5636 92 5636
以及中子的质量分别是235.043 9 u 、140.913 9 u 、91.897 3 u 和1.008 7 u 。
(1)试写出铀核裂变反应方程,并计算1个235U 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
(2)我国秦山核电站的装机容量为3.0×105 kW ,假如全部235U 都能够发生这样的裂变,释放核能的1.2%可转化为电能,试由此估算电站1年要消耗多少235
92U?
[解析] (1)根据裂变的生成物及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由核电荷数守恒可确定产生中子的数目。
235
92
U +10n ―→141
56Ba +9236Kr +310n ,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Δm =235.043 9 u -140.913 9 u -91.897 3 u -2×1.008 7 u =0.2153 u 根据质能方程可知每一个235U 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为 ΔE =Δmc 2=0.215 3×1.66×10-27
×(3×108)2 J
=3.22×10
-11
J 。
(2)电站1年所产生的电能为E =Pt ,t =365×24×360 0 s 。
每摩尔235U 全部裂变所释放的能量为N A ·ΔE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235U 的摩尔质
量为
M U=0.235 kg/mol,所以
m=Pt
ηN AΔE M U
=3×108×365×24×360 0×0.235 1.2%×3.22×10-11×6×1023
kg
=9.6×103 kg。
[答案]见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46)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
B.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解析:选Dα粒子大角度散射现象说明原子中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十分“空旷”,
A错误;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中传播,故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可能发生全反射,B错误;所有的核反应都遵循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反应过程中,质量有亏损,C错误;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且频率很高,波长很短,D正确。
2.关于核反应堆中用镉棒控制反应速度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镉棒能释放中子,依靠释放的多少控制反应速度
B.用镉棒插入的多少控制快中子变为慢中子的数量
C.利用镉棒对中子吸收能力强的特点,依靠插入的多少控制中子数量
D.镉棒对铀核裂变有一种阻碍作用,利用其与铀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反应速度
解析:选C镉棒并不能释放中子,也不能使中子减速,对铀核裂变也没有阻碍作用,而是利用其对中子吸收能力强的特点,控制中子数量的多少而控制核反应速度,故C正确。
3.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A.238 92U→234 90Th+42He
B.14 6C→14 7N+0-1e
C.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
D.94Be+42He→12 6C+10n
解析:选C核反应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核反应,它们分别是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
变、轻核聚变,其中衰变有α衰变、β衰变等。
238
92
U→234 90Th+42He是α衰变,14 6C→14 7N+0-1e 是β衰变,94Be+42He→12 6C+10n是人工转变,只有C选项是重核裂变。
4.235 92U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139 54Xe和9438Sr,同时还放出()
A.一个α粒子B.一个氘核
C.三个中子D.两个中子
解析:选C该裂变反应的方程为235 92U+10n→139 54Xe+9438Sr+310n,放出的粒子只能是3个中子,故C正确。
5.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解析:选C现在核电站所用原料主要是铀,利用铀裂变放出的核能发电,故C项正确。
6.关于铀核裂变,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能裂变成两种不同的核
B.铀核裂变时还能同时释放2~3个中子
C.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纯铀235
D.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解析:选BC铀核受到中子的轰击,会引起裂变,裂变的产物是各种各样的,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裂变成两块的情况多,也有的分裂成多块,并放出几个中子,铀235受中子的轰击时,裂变的概率大,而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在1 MeV以上的中子才能引起裂变,且裂变的几率小。
而要引起链式反应,需使铀块体积超过临界体积。
故上述选项B、C正确。
7.(广东高考)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235 92U+10n→144 56Ba +8936Kr+3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解析:选AC本题考查裂变反应的特点及条件、原子核半衰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不同变化形式的区别的掌握。
从铀核裂变方程可以看出,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A项正确;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B项错误;通过控制中子数可以控制链式反应,C项正确;铀核的半衰期与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因此不受环境影响,D 项错误。
8.1个铀235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196 MeV的能量,则1 g纯铀235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N A×196 MeV B.235N A×196 MeV
C.235×196 MeV D.N A
235×196 MeV
解析:选D由于1 mol的铀核质量为235 g,1 g铀235的物质的量为1
235mol,因此1 g 铀235释放的能量
E=N A
235×196 MeV,故D正确。
9.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油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
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238 92U―→234 90Th+42He
B.235 92U和238 92U互为同位素
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
D.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
解析:选D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A正确。
铀238和铀235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
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C正确。
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是因为它的弹芯是由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铀合金组成,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所以其爆炸力、穿透力远远超过一般炸弹,D错。
10.曾落在日本广岛上的原子弹,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放出的能量。
原子弹放出的能量约8.4×1013 J,试问有多少个235 92U原子核进行分裂?该原子弹中含铀235 92U的质量最小限度为多少千克?(一个铀235 92U原子核分裂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200 MeV)
解析:一个235 92U原子核分裂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
200 MeV=200×106 eV=2.0×108×1.6×10-19 J
=3.2×10-11 J。
设共有n个235 92U核发生裂变:
n=8.4×1013
3.2×10-11
个≈2.6×1024个,
铀的质量m=235×10-3×2.6×1024
6.02×1023
kg≈1.015 kg。
答案:2.6×1024个 1.015 kg
11.若235 92U俘获一个中子裂变成9038Sr及136 54Xe两种新核,且三种原子核的质量分别为235.043 9 u、89.907 7 u和135.907 2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1 u=1.660 6×10-27 kg,1u·c2相当于931.50 MeV)
(1)写出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9.2 kg纯铀235完全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
(2)因为一个铀核裂变的质量亏损
Δm=(235.043 9 u+1.008 7 u)-(89.907 7 u+135.907 2 u+10×1.008 7 u)=0.150 7 u,故9.2 kg的铀裂变后总的质量亏损为
ΔM=6.02×1023×0.150 7×9.2×103/235 u
=3.55×1024 u,
所以ΔE=ΔMc2=3.55×1024×931.50 MeV
=3.3×1027 MeV。
答案:(1)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
(2)3.3×1027 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