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单元 第4章 第2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知能检测 中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4章第2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知能检测中图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污水处理池运转正常时,水体中占优势的是( )
A.轮虫B.丝状微生物
C.固着型纤毛虫D.好氧型细菌
【解析】考查对探究活动“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的原理的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污泥中的絮绒体及其生物组成,分析污水处理池运转是否正常。
当水体中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池运转正常。
丝状微生物大量出现时,常常造成污泥膨胀或污泥松散,使污泥池运转失常。
轮虫等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污泥极度衰老。
【答案】C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中,“保护森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答案】D
3.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纯种林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既不能绝对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也不能乱砍滥伐。
在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这样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砍伐热带雨林,营造纯种林,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平衡容易遭到破坏。
【答案】C
4.(2013·合肥期末)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生物柴油的使用减少了SO2的排放,可减少酸雨的危害,减少了有害气体和烟尘排放,减少了空气污染。
减少了CO、CO2等排放,缓解了温室效应。
【答案】B
5.(2010·北京高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A项,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B项,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一般而言,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都逐渐增加;C项,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D项,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内容之一,遗传多样性越低,个体间的差异越小,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答案】C
6.(2010·江苏高考)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解析】A项,小草属于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项,小草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捕食,因而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不一定是有利无害的;C项,小草所含的基因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因而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 项,某种害虫的天敌可以栖息在小草中,小草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
【答案】B
7.(2013·淮北高二期末)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B
8.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
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解析】该图形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硝化细菌能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有利于好氧型细菌和藻类的繁殖,有利于污水的处理;由图中信息分析,藻类产生的氧气能被细菌利用,而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物质有利于藻类生长,体现了种间互助关系;出水处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因为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答案】D
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解析】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所以A、C、D都是“牧童经济”,而B不是。
【答案】B
10.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原发生了突变
【解析】引入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并不一定都有害。
外来物种的疯长
是因为当地环境适宜,且没有天敌,不一定是该物种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喜光、喜阴没有绝对的关系。
植物之间因对阳光、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共同需求一定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
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解析】(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粪便、饲料残渣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2)含磷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
氧化塘后部的有机物减少,无机物增多。
植物增多,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外界浓度过高,导致微生物失水。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遮挡阳光,使水体中光照减弱,抑制浮游藻类生长。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和无机物被充分吸收。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
(2)核酸高(多)
(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12.(2011·安徽高考)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
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 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
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解析】(1)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多。
大熊猫属于初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相对多;华南虎属于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相对少。
(2)大熊猫靠分泌物作记号,实际上是利用分泌物发出的气味来传递信号,所以应属于化学信息。
(3)建立生态廊道可使大熊猫的不同种群间相互联系,进行基因交流。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高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答案】(1)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或K值)
13.[实验探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开展“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的课题研究。
他们到一造纸厂污水排出口采集了水样,过滤后的滤液备用。
(1)实验原理:蚕豆根生长过程中吸收污染物后,根尖生长点细胞通常会出现染色体断裂。
这些断裂的染色体会与细胞核分开,单独存在于细胞质中而成为微核。
(2)材料用具:蚕豆种子、10%的盐酸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培养皿、量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3)方法与步骤:
①将蚕豆种子用蒸馏水浸泡一天,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中,保持温暖湿润,待其发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入盛有不同浓度废水的培养皿中培养一段时间;另取________浸泡在与废水________中培养相同的时间,作为
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规范制作临时装片。
⑤在低倍镜下找到生长点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找到具有微核的细胞进行记数,求取平均值。
(4)预测可能的结果并作分析:
(5)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实验研究的是“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行为的影响”,因此对采集到的污水水样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
将生根状态的蚕豆种子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水中,还要设置蒸馏水对照组。
根据题目信息对结果进行预测。
所设计的记录表格要能够记录各组实验的结果,注意每次实验的切片不是一个,要求平均值。
【答案】(3)②稀释原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置于若干个培养皿中并编号(至少3个)
③等量的生根状态相同的蚕豆种子等量的生根状态相同的蚕豆种子等量的蒸馏水对照
(4)废水浓度越高,具微核的细胞增加越多。
废水浓度对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有影响,且逐渐增大。
(5)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