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思品课堂教学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搞好思品课堂教学几点建议
心任务和思品教师的重要课题。
这里我们针对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的
一些普遍问题,侧重从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特点提出几点建议,供教师们
参考。
1.认清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结构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
因此,思品课教学
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
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
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
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
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
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
当前思品教学普
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
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感和磨炼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上课就会枯燥无味。
2.把准教学重点一般说来,知和行是思品课教学的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
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
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
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
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
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
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
知无行。
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
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
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3.创造性使用教材省编思品教材一般都是由课文、“想和做”两部分组成,课文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想和做”是用来巩固练习,反馈检测用的。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
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
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品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高潮。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
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书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报交朋友;从小要敬爱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养年老的父母。
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
比如:从小学好各门功
课就不宜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向关心他人、助
人为乐扩展。
5.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随着教学方法的不
断改革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思品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但无论用什么教法或先进的教育技术,一切教育影
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内心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因此,学
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
没有思维参与为基础,其它的参与都是假象。
怎样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思品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
问题。
我们在此只强调两点:一是要遵循儿童思维训练的基本规律,即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其它学
科相比较,思品课教学有其它学科所不及的优势,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化
整体为部分,并部分为整体,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将课文中的道德
事例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比较,这是思品课教学的重头戏,从个
别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再概括成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让学生明理;二是要努力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一个精心的设问,一个及时的鼓励,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板书等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
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它本来就是思品课训练内容之一,思品课教师
要练就这身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