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仅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题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

”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A.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B.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C.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
2、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 D.科举制
3、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4、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士兵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图片
5、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6、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美联合公报》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7、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
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③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的决议9、“二战”后,美苏冷战导致两大阵营的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10、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盟成立;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③欧洲共同体建立;④欧元正式启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1、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
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筒车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12、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

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

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13、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宋时期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B.明清时期商业繁荣
C.明清时期统治者重视发展商业 D.唐宋时中国商品远销南亚、西亚等地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统治15、右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16、“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

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和“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

造成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变化有关的是( )
A .没收官僚资本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
17、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

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

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

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开放初期仍存在一定的阻力
B .“有形的手”打不过“无形的手”
C .实行改革是搞活经济的必由之路
D .农民偷逃税款是被追堵的主要因素
18、“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 )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

其中空格处应是( )
A .铁器文明
B .电气文明
C .工业文明
D .游牧文明
20、上世纪 90 年代,欧盟和北美贸易区相继建立。

本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 2003 年中国也宣布加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这些事件反映出( )
A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 .自由竞争取代了宏观调控
21、据报载:浙江诸暨某校,“悬挂孔子遗像,衣服作中山装。

”推断该报所记载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国民政府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22、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 .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
C .活字印刷
D .装订书籍
2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A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 .“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 .“采取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
.“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24、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
A .“东方红—l ”号卫星
B .“神舟”五号载入飞船
C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
25、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6、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

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27、下列有关兄弟俩的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能对此进行解释的科学理论是()
①②③④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8、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这三大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在哪些会议上( )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29、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第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18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

“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6分)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分)
32、(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历史由此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近代与古代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涵义甚广,内容颇丰……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引起了相应的深刻变化。

材料三: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

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化引起了人类社会哪些深刻变化?(10分)
(3)材料三中“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样促使“现代意义经济模式形成”的?(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